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编辑 神秘剑客)值得一读的文章编辑为你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杠杆。致力于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供您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如果增加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呢?

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怎么表格的改变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是桃心的增加一个,并没有增加种类,所以在桃心那列数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个新的形状,也就是增加了一类,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

师: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

2、展示画图的方法。

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让学生交流看法。

师:看来,只要我们在这一列的下面确定好了是男的还是女的,那么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都能表示这一类的人数。

3、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

4、体会不同情境下分类标准的选择。

小结:看来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交流完后,学生举手检测正确率。

针对交流进行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以后我们要会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课本第29页第1、2、3、4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2)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活动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以下趋势: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的)进行分类,最后,能根据概念,即客观事物抽象的、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儿童能够自己提出分类依据。

所以,在评价儿童分类时,重点是观察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而这一系列认识活动,都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类也是将零散的、个别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从而形成有关客观世界概念的过程,因此,分类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收和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益处。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想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商店里的物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要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生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有规律等等。实际上,在本册教材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的思想。

例如,在教学认数时,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都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本单元把分类列为一个单元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方法。

2.教学目标:

(1)让每个学生亲自经历分类的过程,理解分类的必要性。

(2)初步感知分类有一定的标准。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好习惯。

二、说教法、

学法教材由易到难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如果这些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可以分别以这些属性作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就是不同的分类标准。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本节课主要完成单一标准的分类。结合我校正在着手研究的“探究性学习”,我把教学安排为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把教材中文具商店的情景图改为老师家的房间图,因为宝宝没有养成好习惯,而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让学生首先产生亲切感,呀!老师家的房间被宝宝弄乱了,今天由我们来整理老师的家!真有意思!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创设时空、自主探究探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探究性学习的过程通常围绕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这一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在问题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自动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这一过程也就是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和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有迫切希望想整理老师的'家的欲望指引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时,老师先让孩子们冷静下来,找到整理房间的最佳方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把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展示。我给每个小组分了一套和老师一样的学具,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物品,使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用单一标准进行分类的例子,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为什么要把某些物品放在一起的原因,找出分类的标准,学会单一标准下分类的方法。

3、应用拓展、自主构建过去的教学一般定向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靠程式化和技能方法解决问题多,思维方式单一。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实践为主的开放问题,为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空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发展。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寻找恰当的解题策略,追求优化和方法迁移等,其认知结构不断得以完善。本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联系实际,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应用?把孩子们的思维再一次带到生活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然后通过课本中的两道题(从不同中找相同;从相同中找不同,并用一定的符号表示)的练习,又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了。

通过蓝蓝的天空、宽阔的草地、潺潺的小河作为背景,老师带来一群可爱的小伙伴,把孩子们积极性再次推到顶峰。学生闭眼等老师送一份惊喜,化动为静,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当学生睁开眼睛的时候,教室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分类。通过引导,让孩子们把小动物们送回大自然,给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4、评价反思、自我体验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有什么遗憾?”这样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不是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不仅关注知识技能,也关注其他目标。方式除了老师对学生评价外,还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自我评价。

1.小朋友在家里一定能帮妈妈做做很多事情,谁愿意告诉大家你都会做些什么呢?

2.看来同学们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可是呀,老师家的宝宝林林,一回家就把房间弄成这个样子了,你们看看(出示房间图)。你们有什么想法?(好乱)

1.说说房间里有些什么呢?

2.你们都是她的哥哥姐姐了,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3.师:这么多东西要收拾,好麻烦哦!你们准备怎么收拾呢?(同桌说一说)

4.讨论:一窝蜂的上来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怎么避免呢?(分工合作)我们怎么分工呢?强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注意不能乱抢。比一比,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老师给这个小组奖一颗合作星!

5.生汇报,并说一说为什么都愿意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6.师小结: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在数学里叫做分类。(板书:分类)衣服放在——柜子里;文具放在——书桌里;玩具放在——玩具箱。林林的房间现在怎么样了?想拿衣服,上哪找?想玩玩具了,上哪找?想学习了,上哪找? 7.现在的房间变得怎么样了?

看来,我们要学会把各种物体按照它们各自的特性进行分类,这样就能使乱七八糟的东西变得整齐起来。

1.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你能说说吗?

2.把同类的圈起来。(找相同) 先说说分别是些什么物体,再进行分类。

(1)教室里这么热闹,可把一群小伙伴可急坏了,它们好想和大家一起玩啊!想知道他们是谁呢?闭上你的眼睛,千万别睁开,你会得到一份惊喜!(师分发动物图给学生,并出示挂图)

(2)睁开眼睛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生说)师:蓝蓝的天空,宽阔的草地,潺潺的小河……多美的大自然呀!

(3)想想你手中的小动物该回到哪里呢?(回到大自然!)那么这些可爱的动物该放回到大自然的哪个地方呢?你能把它贴到合适的地方吗?(生有序地上台贴动物)

(5)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会飞的——天上;会跑的——草地上;会游泳的——水里。

(6)同学们把小动物们送回来了大自然,真是爱护动物的好孩子!老师还听到这些动物们悄悄地对老师说:谢谢你送我回家,我愿意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对小动物说什么呢?

(1)看来呀,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下面一轮把学具盒打开,看看你们的学具盒整齐吗?如果不整齐,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类的方法把学具盒整理好吗?如果整齐,你能帮帮你身边的同学吗?

(3)把学具有序地进行整理,放到学具盒里。

四、评价反思、自我体验你今天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还有什么遗憾?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学生分类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能够自己提出分类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整理既是方便我们的生活,又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数学课堂教学“有趣、有序、有用”的新思想,组织系列教学活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画一画、贴一贴、摆一摆,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从中体会分类的结果在不同的标准下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类、有序整理事物的能力。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利用十一长假休息期间,带孩子去北京旅游,恰逢北京新鸿儒教材教法研究所举办全国四市十二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交流研讨会。带孩子玩了两天后,放弃了游玩时间,和孩子一起听课了。

因此,有幸听到了吉林市船营区实验小学的张秋菊上的一节课《分类》,所不同的是这是北师大教材的。张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几个活动——整理房间、分水果和蔬菜、贴动物、分卡片、整理书包,体会了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后,听取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梅安妮老师的指点,整节课虽然体现了分类的思想——按标准分类,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但是新课程倡导的生活问题数学化,几乎没有类似于给同类物体画圈等练习,是本节课的一个缺憾。在张老师这节课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上完课后,感觉比较舒心。但是,美中有很多不足。例如,什么是类?什么是分类?这个重点突出不够,学生尽管已经会分类了,但是还没弄清楚什么是类。在学生整理完房间后,还有个小结:“衣服放在——柜子里;文具放在——书桌里;玩具放在——玩具箱。林林的房间现在怎么样了?想拿衣服,上哪找?想玩玩具了,上哪找?想学习了,上哪找?”这部分其实就是突出类和分类的,这只有下一节课中强化了。

又如,给动物分类,还欠考虑。学生出现了“狮子老虎放远点!”的呼喊,是我史料不及的。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欠缺,低估了学生的思维方向。还有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课堂虽然活,但是感觉有点乱。努力做到活而不乱,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的祈望。因为活,导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不重要,学生已经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听了贺老师的评课,我更清楚该怎么上好这节课了。

《分 类》评课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数学方法。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事物的用途、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也就是单一标准。那么,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呢?什么是类?什么是分类?是本节课学生所要感受的重点。

本节课,教师做了充分地准备,情境的创设起到了教育价值作用。从整理房间开始,“你在家都帮家里做些什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了解孩子们是否有劳动观念,教师及时用语言进行激励“你真能干!”“真厉害!”给学生树立了爱劳动的信心。整节课,教师教态自然,不急不躁,每进行一个环节都给学生信号,停顿、等待,环视学生。从凌乱的房间让学生产生一个问题,该怎么办呢?孩子们就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渗透了良好生活习惯。在实施设想之前,先统一意见再动手操作。

可以这样调整:第一、学生手上拿到的是和黑板上一样的房间图,对学生来说难度大了,可以给学生一个房间平面图,图上标出衣柜、玩具柜、书桌的方位,贴上标签,学生就知道把分好类的衣服、玩具、文具放到哪些地方了。

第二、小组代表说你们是怎么放的,三个人分好工,谁整理衣服,谁整理玩具,谁整理文具,不需要再找人上台,避免迂回。

第三、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要多花语言说。因为,衣服都是穿的,玩具都是玩的,文具是用来学习的。用途相同的东西可以看作是同类,比如我们是人类,还有肉类、鸟类等等。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这样一项工作,在数学中就叫分类。这里要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类,什么是分类。

第四、生活中的分类实例?在本节课出现太早,学生还没有弄明白分类的真正含义,可放在后面体现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同时把练习提前,课本第40页的第一题,通过感知内化,要求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案用途来分的。

第五、风景图出现后,让学生谈感受——“太空了!”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美感”,“你感觉美不美?如果你生活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下,你感觉怎么样?学生在拿到动物后,应该分批上去贴,并说出理由,不要一窝蜂上去贴,以免影响效果。注意提醒学生先想好放哪里美些,再放,不要放了再进行调整,浪费时间。学生迸发出的“狮子、老虎放远点!” 的呼喊,体现了学生善与美的判断,是学生的真实想法的体现。此时的分类标准可按动物的生活习性来分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其实,还可以在背景图中加上远处的山,让狮子、老虎远离这里。

第六、此时再让学生谈谈“你觉得分类是怎么回事?你会分类了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属于分类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他们就能顺理成章地说出他们所了解,所见过的分类了,这样就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了。那么,下一节课就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3)

教材简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后,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幅学生感兴趣的队日活动情景图。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约有关乘法知识,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活动中,教材向学生提的问题少了,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而留下了许多可提出问题的素材。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少了,只有钓鱼学生的一组对话,其他都隐含在图中,给学生许多收集信息的空间。教材的这些变化,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过程:(用投影出示活动场景图)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各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并悄悄说着:你看,这些鸟窝多美呀!他们在野炊呢!同学们显得特别感兴趣。)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纷纷举手。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看见小朋友们有的钓鱼,有的洗菜,有的搭帐篷,有的烧烤食物。草地后面有些树,树上有鸟窝。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各种活动再数一数,你还能发现什么

话音刚落,一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看到搭了三个帐篷,每个帐篷有三个人搭。这个回答启发了其他同学。于是,大家纷纷发言找出了画面中很多隐含的信息。

师:蔬菜老师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指名回答并板书;52255+5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试试看。学生思考了片刻。

生1:烧烤食物的有4组,其中3组每组有4人,还有一组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有学生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方法一:4+4+4+5=17(人)

方法二:43+5=17(人)

生2:总共有多少条毛巾?

方法一:5+5+5+5+5+5=30(条)

方法二:56=30(条)

方法三:103=30(条)。

有人对方法三表示异议。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每个帐篷前有10条毛巾,有三个帐篷,就有3个10,3个10是30,所以用乘法计算,103=30。在上述过程的启发下,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了小组学习。大约10分钟后,各小组都安静下来了。突然,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小组还有一个问题:今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总共有多少人?

这时,教室里沉默了。由于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出先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汇报。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

9+17+2+6=34(人)

33+44+24+1=34(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4)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使其在自由、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如:在一年级教材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是生活中常用的话语,学生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实际含义,通过教学,我们要使学生在会说的基础上会用、正确用、熟练用。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小组排队、男女排队,指名说说这排有几个小朋友?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谁是第几个?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知识。

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如认识图形一课中,我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小朋友从这幅图画中找出今天的图形。在这具有趣味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小朋友纷纷找出后,我又鼓励他们用手中的各种图形任意拼摆物体,比一比谁摆的比老师的漂亮、奇特,与别人拼的不一样。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有的组合成一列火车,还有的组合出别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模拟活动。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堂设置成舞台,让学生做主角、当演员。例如,在新授人民币的认识后,在讲台上摆出饮料、文具盒、玩具娃娃、铅笔、皮球等学生熟悉的物品,并标上单价,模拟生活情景,由学生扮演顾客、售货员进行买卖,将枯燥的人民币的认识的巩固变成生活化、情趣化。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5)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

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6)

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孩子们,这儿分别是淘气猴和萌小兔开的文具店,如果你要买练习本,在谁的文具店里能一下就找到?(出示画面)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也同意在萌小兔的店里去买。因为它的店里的物品摆放的很整齐。那么,生活当中,把这样一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叫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整洁、更方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分类与整理)

师:今天萌小兔遇到了一个小困难想请你们来帮忙,愿意吗?

师:这里有一些气球,萌小兔想知道每种气球有多少个?萌小兔该怎么办?请大家先观察这些气球,你有什么发现?

师:那这样吧,今天我们就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分类,好不好?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些,一会儿,请你们按形状把它们分一分、数一数,整理一下,把你的结果记录白纸上,听明白了吗?

师:请同学们从抽屉里拿出信封,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现在开始。

师:刚才xx组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把他们摆成一排一排的?

师:我有问题了,不用数,你们通过xx组的作品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吗?

师:你们这儿有一个作品,老师发现,这两边一样长,那它们同样多吗?

师:我们把它们一一对应以后,就可以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师:为了让我们的.图更加清晰,我还要补上一些内容,在图的下面画一条线,告诉大家我是从这开始数的,然后在下面做上标记,第一列是圆形,第二列是......,这下看这幅图的人是不是一目了然。

孩子们,你们真棒,可以用图来表示自己整理的结果。

师: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是用什么来记录气球的个数?(个数)

来,我们在这幅作品上画一条线,孩子们,你们看上面这一行都记的什么?下面记得什么?我们现在竖着看,通过这第一列你能知道糖葫芦形状有几个吗?第二列.......,给这个作品画上一些线后,你发现它是不是特别像一张表格。

同学们,你们真棒,不仅仅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而且还把它们整理成图或者表,你们真棒!

刚才我们是把这些气球按形状分类,现在萌小兔想请大家按颜色再来给这些气球分分类?你们愿意吗?

好,现在听清我的要求,请把这些气球按颜色分,分完后,摆在这条线的上面。在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摆完后,别忘了把你的结果,填在这儿,大家清楚吗?还是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师:来看看xx记录的结果,跟你记录的结果一样吗?

现在请同学看看这两幅作品,都是分的同一个信封里的气球,为什么结果有的时候是5个、4个、3个,有的时候又是3个、3个、6个呢?怎么不一样呢?

师:看起来,虽然都是这些气球,可是如果分类的标准不同,它们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请你们把气球装进信封,放在铅笔盒的下面。

咦!老师这个又多出来一个气球(拿出粉色糖葫芦状气球),那如果按形状分,我得把它摆在哪儿?

如果现在按颜色分,它应该摆在哪儿?

师:因为这个糖葫芦是粉色的,而这幅图上没有粉色的,所以要把它单独放一类。在横线下再加上粉字。现在这一共有几类/

同学们对分类和整理掌握的都不错,生活中像这样的分类有很多。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分类?

老师这儿有几张关于分类的图片,大家想看吗?(课件出示)大家看这是哪儿?(水果店、超市的饮料区、肉类区、垃圾分类)

大家看这是垃圾分类,可以分为有毒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种分类大大方便了我们垃圾的整理回收和再利用。我们要爱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小做起,小小的垃圾分类,一定会让我们的校园更整洁,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看来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大,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其实在数学学习中,分类是经常用到的好方法,在刚开学,我们就用到分类的方法在学习了。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吗?(课件出示)当时我们学习的时候是不是把一样的图形摆在一起,像这样用分类来学习数学知识,以后还会经常遇到。

我们现在用分类的方法继续来探究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 萌小兔想请同学们分分这些,(课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

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好,那接下来,看看一会我们要怎么做,(课件出示)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要求,这题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按水果的种类来分,另一个是按卡片的形状来分。在涂色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现在请大家打开书29页,请1、2、3列的做第(1)小题,4、5、6列做第(2)小题,听明白了吗?开始动笔。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一些物品进行分类,而且还学会了把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图或者表,还知道了,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这节课大家学的开学吗?你想不想把你的收获跟大家分享。

你能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把自己书包里的物品也分类整理一下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7)

教案示例

捆小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B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8)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位置 起止章节 第一单元P1-9 教学时数 4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3.2--3.8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 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定位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难点: 演示、操作、感受物体的位置。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起止章节 第二单元P10-26 教学时数 12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悉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的形式理解算理和算法。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图形的拼组 起止章节 第三单元P27-30 教学时数 2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单元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起止章节 第四单元P31-45 教学时数 8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单元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交流。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认识人民币 起止章节 第五单元P46-55 教学时数 4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位关系,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起止章节 第六单元P56-80 教学时数 15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认识时间 起止章节 第七单元P81-87 教学时数 3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找规律 起止章节 第八单元P88-92 教学时数 4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展图形和数学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展图形和数学简单的排列规律。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统计 起止章节 第九单元P93-97 教学时数 3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整理、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单元教学难点: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 学 计 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位置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对性。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定位物体位置。 演示、操作、感受物体的位置。 2 20以内退位减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 比较熟悉地口算20以内退位加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图形的特征。 体会图形特征,能用语言描述。 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形的特征。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使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意义的,能正确读写。 会计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进行简单的估算交流。 5 认识人民币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认识一元=10角,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单位,会进行简单计算。 教 学 计 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6 10以内加减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计算。 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计算意识。 7 认识时间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时间观念。 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8 找规律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发现规律。 自己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9 统计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描述和分析统计的过程,会简单进行数据统计。 会描述,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0 复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篇9)

片段一:在活动中生成疑问

师:小朋友,你喜欢搭积木吗今天课堂上搭积木,不是自己一个人搭,而是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完成:

(出示教科书第26页堆一堆的画面)

师:图中的4个小朋友在搭积木,他们各选用了什么形状的积木

生:上面的小女孩拿的是正方形的积木。

生:不是正方形是正方体。

师:是的,这个小女孩拿的是正方体的积木在堆。那其他小朋友呢

生:下面的小女孩拿的是球形的积木,两个小男孩一个拿的是长方体的积木,一个拿的是圆柱体的积木。

师:我们每一小组也有些积木,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堆一堆,看看你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发现

(分小组进行搭积木活动)

师:你有疑问吗发现了什么(生答略)

师:小朋友有了不少想法,正方体和长方体容易堆,圆柱体和球不容易堆,为什么呢(让学生沉思片刻,并不急于让学生做出回答)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堆一堆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活动,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设计教学时改变了教材上先滚一滚再堆一堆的呈现顺序,这样可使课堂学习的过程更符合儿童的认识和生活。)

片段二:在实验中获取真知

(出示教科书第28页滚一滚的画面)

师:画面上的小朋友正在做这个实验呢,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生答略)

师:是的,请每组小朋友像他们一样用小黑板做滑面,先自制了一个小滑梯,把各种形状的积木拿好,可不是随便滚哦。把积木放在滑梯上方,松手后观察它们是怎样滑下来的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球和圆柱体滚得很快。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积木不容易滚。

生:球滚得最快,圆柱体也能滚下来,可是正方体和长方体滑了一下就不动了。

师:对,很多小朋友都发现了,球和圆柱体滚得快,而正方体和长方体则不容易滚。那么你有办法让正方体和长方体也能从滑梯上很快滚下来吗

生:我用劲推它们,正方体和长方体就滚下来了。

师:哦,可以用外力推。

生:如果给正方体和长方体下面加一个圆柱,它们也应该能滚下来。

师:你真有办法,借用圆柱体帮助它滚下来,这就好像是

生:是汽车,给车厢装一个轮子。

师:你想得真奇妙。

生:我可以抬高滑梯的一头,正方体和长方体滚得也很快。

师:刚才小朋友给不容易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想出了许多让它们也能滚的好办法,你们真棒!谁再给我们总结一下,在同样的滑梯上这4种形体滚的情况。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容易滚,球和圆柱体容易滚。

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生:同意。

(老师将圆柱体的底面放在滑梯上)

师:咦现在圆柱体怎么不滚了呢

生:把圆柱的侧面放在滑梯上,它就可以滚。

师:为什么同样是圆柱体,把侧面放在滑梯上它滚得快而把这个底面放在滑梯上它就不容易滚小组内小朋友再滚一滚,想一想,议一议。

(生答略)

师:是的,圆柱体很特别,它的底面是乎乎的(用手摸一摸),它还有一个特殊的面(指侧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答略)

师:我们小朋友起的名字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个面是弯曲的,可以叫它曲面。还有哪些形体也有这样的曲面

生:球上面的面是曲面。

师:正方体和长方体上的面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上的面都是平面。

师:现在谁能解释,圆柱体为什么有时滚得快,有时不容易滚

生:因为圆柱体上有平面也有弯面(曲面)。把平面放在滑梯上,它就不容易滚;把弯面放在滑梯上,它就滚得快。

(在滚一滚的数学活动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只让学生发现滚的结果上的差异,更要引导学生透过这一现象发现其更深刻的数学本质即面的特征的不同。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抓住圆柱有时滚得快,有时却不易滚的实验现象,努力营造数学探究与发现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认识平面与曲面的不同特征。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组织、支持、质疑、促进,适时适度。)

片段三:在反思中体验收获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谁能够知道,我们在一开始拼搭积木的时候发现的问题:球最难搭,这是为什么呢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解释这个有趣的现象吗

生:我知道了,球的面是曲面,所以它最难搭。

生:球和圆柱体都难搭,因为它们都有曲面。

生:球和圆柱体容易滚是因为它有曲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因为它们的面都是平的,所以容易搭。

生:我还知道了,圆柱体很特别,它有曲面,也有平面,所以可以用它的底面来搭积木,用它的曲面来滚一滚。

师:今天上了一节数学课有趣的拼搭,你觉得为什么叫有趣的拼搭呢它究竟有趣在哪儿呢

(生答略)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连续不断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思考,是有效学习的关键。活动之后的充分交流、回顾反思,促使学生梳理认识,内化认知,促进学生的学习走向成功。)

  • 九年级数学课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九年级数学课件,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1.正确认识什么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理解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特点。2.能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出一个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对称图形。重点中...

  • 最新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八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编写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希望这篇“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能够完美地满足您的需求,或许这篇文章会有你需要的信息希望你喜欢!...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九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写好教案课件,让重点内容不至于漏掉,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小编的千挑万选推荐这篇有深度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这篇文章旨在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希望您会从中受益!...

  •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课件精品7篇

    教师事先计划好每节课的教学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完善教案和课件的设计。这样做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在今天的分享中,编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可以帮助缓解教学困境的方法!...

  •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件》,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生活中引出两种记时法。 师:我们上课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生:下午。 师:是下午几时? 生:下午1时33...

  •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

    为了精心备课,每位教师都需要编写教案课件。只要老师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投入专注和责任心就好了。编写教案时必须与学生的学科认知程度和掌握情况相结合,不知道网络上是否有优秀的教案课件可以参考呢?你可能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感到好奇,不妨浏览本文以获得更多信息,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

    在多次审核后,笔者决定向您推荐一篇名为"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的文章,我会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您做出正确的决定。上课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编制教案课件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承担的职责。拥有合格的教案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本条件。...

  • 一年级数学课件6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一年级数学课件6篇,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2.教材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