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蝴蝶夫人读后感

栏目: 蝴蝶夫人读后感

2024-08-20 13:49

蝴蝶夫人读后感 篇1

演出歌剧《蝴蝶夫人》是青岛大剧院的又一次惊艳之举。悉尼歌剧院常驻王牌剧团的原版歌剧《蝴蝶夫人》,以豪华的演出阵容,一流的演出水平,以完美的剧情和艺术表演,极其唯美地阐释了蝴蝶夫人与平克顿悲情的爱情故事,为青岛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但我只想说,在这里,我看到了最纯粹的歌剧。

高高在上的汉译字幕,大体解决了看懂歌词的问题。对于整个歌剧的剧情来说,简洁、明快的故事为歌剧的音乐表达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也可以让观众不会纠缠于错踪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之中。《蝴蝶夫人》整个剧作就是为蝴蝶夫人而设计的,无论是平克顿,还是五郎、美国领事、佣人铃木,或者那个蝴蝶夫人与平克顿的孩子,都围绕着蝴蝶夫人,突出了蝴蝶夫人的中心地位。

剧作家普契尼由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的日记体小说《菊子夫人》启发而获得灵感,以西方话语阐释了一个东方女子的故事。在歌剧中,这个故事显然是以更简洁的方式呈现的,以清晰简单的剧情为歌剧的音乐表现留出足够的空间,观众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之中。

当然,观看演出的功课还是要做的。从怎样欣赏歌剧到作品的剧情特点,从人物的梳理到主创人员的资料,大致的了解对于我这个“音乐盲”“歌剧盲”来说,是一次扫盲,也是试图更好欣赏并领略到歌剧好处的自觉努力。正是这样,当激烈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的思绪可以在平克顿、巧巧桑等人物的歌声中,比较容易走进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长崎,走进一个美国海军和日本艺伎之间的爱情故事之中。

歌剧之“歌”可能与我们日常所接受的歌并不是一个概念,听懂歌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不懂意大利语,听不懂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歌剧,而且更有可能是在传统的审美经验基础上,难以理解和接受西洋歌剧。因此,虽然通过屏幕看懂了歌词的意思,但却无法真正进入不同的旋律与情境之中。

无论是平克顿与巧巧桑的《月白青天》,还是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以及蝴蝶夫人与佣人铃木的二重唱,对于这些与歌剧更密切的可以用声线、暴发力、音质等专业术语欣赏的部分,完全打破中国传统戏曲讲究扮相、唱腔、动作为主的审美习惯,而在具有抒情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表演中,极尽释放自我内心世界,将人物的情感世界置于高音、声线等艺术表现之中。

不能不说,平克顿的演出者保罗·奥尼尔的男高音让人震撼,也不能不说蝴蝶夫人的演出者权慧星的唱腔抒情而唯美。而这些距离我们较远的艺术方式,对我来说,却只能尽可能地用自己的理解去接受,在感受其演员的唱功及其乐队的音乐中,努力把握声乐中的情感律动。

游走于《蝴蝶夫人》的艺术感觉中,对巧巧桑变成蝴蝶夫人的过程及其情感世界特别感兴趣。巧巧桑作为具有日本艺伎,所承载的是日本文化的传统与日本女性的情感表达方式,她对平克顿的感情及态度,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的话说就是,“日本的伦理道德观要求人们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情义”。

但作为日本文化的承载者巧巧桑却嫁给了美国人,成为蝴蝶夫人。作为蝴蝶夫人,她既带有日本女性的特点,而又自认为她应当遵守美国法律。在日本,当一个男人需要一个“精通音乐、舞蹈、按摩或其他技能的艺伎”时,他需要“跟这个女人的雇主签订协议,以保证女方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

在日本,艺伎是不能结婚的,而她一旦结婚之后,也随之失去了做艺伎的资格。因为生活所迫,巧巧桑不得不做了艺伎,但当一位美国大兵出现在这位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面前时,她以日本的情感方式和法律方式嫁给了美国大兵平克顿。从艺伎巧巧桑到出嫁成为蝴蝶夫人,她严格履行着自己的义务,更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寄托到了平克顿身上。

同时,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得不放弃家族及其文化的依托。对于蝴蝶夫人来说,最令她痛苦的,是生活于幻想和现实中的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冲突之中,那一根纠缠于平克顿和巧巧桑之间的飘逸的白丝带,演尽了人间说不尽的缠绵爱情,既让平克顿与巧巧桑连结在了一起,又使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正是在这种距离的对峙与融合中,才显示着男女对唱的抒情,爱情象征的幽远,也是对日本与美国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整合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期盼丈夫归来的蝴蝶夫人的情感世界,与其说她是在等待,在坚守,不如说她是挣扎在两种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之中。生活在日本的蝴蝶夫人,成为美国人的妻子,因而用美国法律理解她与平克顿的爱情与婚姻,当这种矛盾无法化解时,她又用了日本文化中最唯美的自然方式,以刀自杀实现其唯美的生命历程的终结。

观赏西洋歌剧,让我想到了西方美学中的“美的距离说”。

《蝴蝶夫人》把观众拉进剧情之中,又让观众保持着理性的审美姿态,剧作家准确地把握并写出了以蝴蝶夫人为中心的戏剧冲突,这种冲突不是她与平克顿或者铃木、五郎或者其他什么人的冲突,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内心与情感的冲突,是蝴蝶夫人内心的自我冲突,也可以说是是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命运冲突。

对此,演员以精湛的演出对剧情进行了发挥与阐释,将戏剧冲突演绎到极致,而同时,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情感的抒发,又总是在进行着艺术的控制,让观众沉浸于艺术世界中的同时,保持着欣赏者与艺术的一定距离。也可以说,演出者对剧情的理解与把握,都在于恰到好处,既有发挥,又有节制,恰好带来整个舞台的艺术象征性和表现性。

巧巧桑出嫁时带在身边的那把刀极具隐喻意义,蝴蝶纷飞,芳雅如菊。在日本文化中,无论菊还是刀,作为生命与生活的两极,都具有唯美的特征,蝴蝶夫人以刀实现了最后的唯美,也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后的洁雅与激情。

蝴蝶夫人读后感 篇2

《蝴蝶夫人》是一部真实而曲折的故事,讲述了著名上海名媛胡蝶和她的丈夫周汝昌之间的爱情和婚姻。这部小说深刻地描绘了随着时光变迁而变化的中国社会和上海城市。它也表达出了人们在不断追寻爱情和人生意义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故事的主人公胡蝶是她的家族中的一位传奇人物,美貌、聪明而且富有。她自幼就拥有着高雅的教育和文化底蕴,以及她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她爱上了她的丈夫周汝昌,但是周汝昌却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由于他与许多女人有染,胡蝶对他的不忠感到非常的痛苦,但她并不愿意放弃她对他的爱情。这种相互矛盾、承受苦痛的感情,成为了胡蝶一生的主题。

小说以如此的方式描写这位名媛,其中既有强烈的个人命运的感受,也有个体所处的独特的时代背景。这个女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城市中生活着,却意识到她不能仅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她的命运。她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爱情和人生的探险家,而且她周围的变化也在影响着她,给她的未来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或许是由于她背负着爱情与追求的责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胡蝶常常毫无意义地在酒吧和咖啡店里闲逛。她总是在那儿聆听音乐和讨论社会现象。这些酒店和咖啡店的场景,由于它的设置和胡蝶的出现,她在那里的观察、分析和情感,也成为了小说多方面内容的基础。那些夜色深远的场景,也成了小说的主题之一。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上海城市的变化。早期的上海文学作品中,这个城市多是一个充满繁华的集市,充满了外国商人和冒险家。而在这本小说中,上海展示了一个中国特殊时代的缩影:战争、占领、被裹挟的贸易、计划经济的尝试和真正的城市化的浪潮。所有这些都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城市的节奏是快速的,生活是较为困苦的。小说描绘出了这个城市在胡蝶一生中所见证的大事件背景,这似乎是小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小说的结尾也让人深思。当周汝昌因为政治纷争遭受打击时,胡蝶为他站出来,为他筹集到很多钱。这场争执为他们的关系增添了许多社会意义和变化。这也引起了人们对胡蝶爱情的思考,她的爱情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不可改变的、属于各自的个性与性格的爱情。相反,这样的爱情只能是一种根据个人与社会的多重戏剧性来改变的东西。结尾的变化意味着深度的内省和涉及到生命转变的联系,这也是小说无穷的追求。

这是一位勇敢而富含魅力的女性的故事,一个即使是在今天也令人思考的社会背景中的故事。小说的精美构造让人敬畏,这是相当时期一位女性刻在她一生中的印痕。小说突出了爱情与时代、个人与社会、痛苦与兴奋以及变化与有限性的互动关系。作为一部反映上海城市变迁历史的优秀小说,她不仅带给读者轻松的阅读体验,也启示人们深入思考自己的角色与成长。

蝴蝶夫人读后感 篇3

看了1932版的,再看舞台剧版的,还是对舞台剧爱得一发不可收拾,舞美做的太好,虽然电影的意境演员很美很美。

为了家族生存当艺妓的女主,对社会一无所知,心里满是期待和教义,当外交官的男主成功撩到女主之后,就回美国了。对自己许下圣洁婚姻,只会因为死亡才停止的诺言,忘得一干二净。对抗着家族,一人抚养孩子,天天盼着丈夫归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最后,女主知道了他另缔结婚姻,还在祝福他要幸福,然后一个人默默切腹。

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活着,也不会快乐。我觉得最悲哀的是太把一个人当回事,那快乐,悲伤都会因为这一个人而无限放大或者缩小。

放在现代来看,蝴蝶夫人为了爱情,舍弃了家人,信仰,甚至最后儿子,他仍然喝着酒,抽着烟,一切都不会改变。只是造就一段凄美的故事。

蝴蝶夫人读后感 篇4

蝴蝶夫人是一个被平克顿品尝过后掏空了心的标本。安然地被摆放在那山上空置的标本盒里。标本盒的建造就预示着蝴蝶不可逃脱的命运。平克顿第一次看到屋子的时候,就问那媒人五郎:“这是门,还是墙?”五郎很坚定地说是墙,平克顿笑了。日式屋子里面层层的门挡成为了蝴蝶无法穿越的墙,就像生活在迷宫,以为穿越了障碍,看到了光,却依然是空白如一的墙,或者荒凉的草地。

蝴蝶是认真的,是专情的,死心塌地落入平克顿手上。作为传统的日本女性竟然改信基-督教,可所谓众叛亲离,下了死的决心。但是蝴蝶究竟是为了摆脱艺技的生活而爱上平克顿,还是因为爱上了平克顿想摆脱艺技的生活呢?在我看来,蝴蝶是为了摆脱艺技生活而爱上平克顿的。因为平克顿把她从艺技生活中解救出来了。因此,她为了他,可以作出任何改变,一心把他当成救世主,哪怕把爱情当成一种符号。春去冬来,毫无音讯的等待,她不会不知道,当她几年后,看到那搜平克顿所在的军舰,她欢天喜地把院子里所有的花采摘下来,渴望让整个屋子荡漾着春意。然而,就像铃木,她的管家所说的,那院子岂不是一副断井颓垣,姹紫嫣红过后的颓败么?但是她不管,她依然沉醉在自己的命运当中,以为自己又能得以重生,以为战胜了一切看扁她的人。那天下午,在屋子里的狂欢,却看似一场华丽的祭奠。

不由得想起娜拉,想起子君。蝴蝶和她们一样,都觉醒了,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她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外界的力量,靠的是一个自己都是懦弱的,自己都无法给自己一个完满的解释,只能用借口敷衍了事的启蒙者的力量。出走、逃离那原本黑暗的地方,又如何?出走之后,就能得救了么?娜拉的结局并没有告诉我们她怎么样,而子君是死了。蝴蝶呢?也死了。

不依靠自己的力量的觉醒的结局还是令人感到茫然的,还是死路一条,因为我们并不能独立地掌控一切,把握一切的动向。蝴蝶生存的权力就这样被剥夺了。人之所以存活,其实和动物一样,具有生存和生殖的权力。然后,蝴蝶这样一个以为被拯救的弱女子到了最后,连唯一给她信念活下来的感情幻灭了,证明她能够生殖的唯一的儿子也要被剥夺了,那她凭什么活下来。

蝴蝶可以说她所托非人,但是又怎么可以不自责。那种可以超越自我、自我拯救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从哪里可以达到呢?所有的伟大的艺术给予我们的永远就只是问题,而非单一的答案。剧中的蝴蝶夫人固然成为了标本向我们展示出这跌宕起伏的悲剧。作为观众,不断地思考,在自我体验中逐渐成长起来,比一切简单的审美更为重要。

蝴蝶夫人读后感 篇5

歌剧有一个特点,就是节奏过慢,语言冗长甚至累赘。适应了快餐文化以及快节奏剧情向的年轻人很容易静不下心来好好欣赏一部歌剧。歌剧是一个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符号,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流行的文化,而歌剧由于无法适应快节奏现代文化氛围,受众开始慢慢变得小了很多。当然,歌剧也有很多优势,即便在“剧”方面不太适合大多数年轻人的口味,但是当“歌”与“剧”相结合的时候,它开始不再是一个仅供消遣的文化大餐,而是一种通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就我看来,《蝴蝶夫人》在作为一种艺术品的同时,在剧情方面也做的十分出色,这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和很多歌剧不同,它能够真正和人的心理产生共鸣,一些情节看上去高潮迭起却合乎人的心理,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示渲染到极致却丝毫不显夸张。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多人物是剧中人物的翻版,歌剧只是刻画出我们内心中所想的自己。虽然有些自以为是的牵强,但是相比与其他的过于浮华甚至有些不食人间烟火意味的歌剧,这部剧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

这部歌剧的背景是1900年代的日本,故事的主角“蝴蝶夫人”是一个名叫巧巧桑的日本长崎当地艺伎,虽然她的家庭本为当地世家,但是由于父亲早逝的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做卖唱献舞的艺伎,并以此为生。故事的男一号,平克顿是美国的海军军官,生活随意放荡不拘小节。在家里已经有妻子的同时内心仍然不甘于忍受长时间生活在日本的寂寞,决定临时去找一位新的“妻子”,其实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巧巧桑类似于现在的“小三”,但不同的是,在平克顿主导的这场游戏中,巧巧桑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当巧巧桑一厢情愿的认为平克顿是自己的唯一时,平克顿也渐渐的假戏真做,双方都为彼此投入了感情,但是在平克顿眼里巧巧桑属于可以被替换的角色,按照现在的话讲,巧巧桑类似于现在的“千斤顶”的角色,连备胎都算不上。平克顿在日本完成自己的工作回到了美国,之后的三年巧巧桑在日本独守闺房,依旧觉得平克顿对自己仍有真爱,甚至以自己最爱的孩子作为筹码,相信平克顿会将她接去美国。然而巧巧桑最终还是得知了平克顿已经在美国有了妻子还有孩子的事实,平克顿在知晓了巧巧桑已经有了他的孩子的时候,只是要求将孩子送到美国。在内心受到这样的双重打击的情况下,巧巧桑决定以日本最传统的形式剖腹自杀来结束这一个悲剧。

当然,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的人,很难去理解巧巧桑最后一刻的那种歇斯底里。一个人究竟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做到什么地步?

除了你之外,我什么都不在乎,这个世界有你一人已然足够,所有的期待和希冀仅仅只是因为你而存在着,只要你还在,无论现在身处怎样的困境,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的。

但是这场游戏是不公平的,巧巧桑无疑是爱错了人,平克顿从一开始便已经欺骗了她,身为已经有了妻室的平克顿,他和巧巧桑结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消遣。而巧巧桑却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涉世未深,思想单纯。当美国驻长崎的领事警告平克顿要对现在所做的事情负责的时候,平克顿只是不以为然。渣男这个词平克顿真是当之无愧。

巧巧桑为了证明自己对平克顿的真爱,抛弃了原来的信仰,开始信奉丈夫所信仰的神——上帝。而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导致了自己的众叛亲离。然而巧巧桑却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个时候平克顿也来安慰巧巧桑,“这些人真不值得美丽的你流泪。”平克顿对巧巧桑的亲人的骚扰以及巧巧桑叔叔的诅咒感到愤怒,他大声的呵斥着要让他们滚出自己的房子。那一刻,平克顿是爱着巧巧桑的。他赞美巧巧桑美丽的像一只蝴蝶,这也是歌剧中蝴蝶夫人名字的由来。

爱是人的本性,出于荷尔蒙直接的互相吸引,当一个人寂寞的时候,面对长相可人的素不相识的异性都会发情。说句不好听的话,平克顿仅仅只是需要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能够随时随地许下无数的承诺却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付出责任,但这些话都是女人喜欢听的。蝴蝶夫人想拥有他,也想让自己成为他的唯一。她反反复复的说要让他抱紧她,仅仅只是犹如强迫症般的一遍遍确认而已。“我听说,美国那边并不爱蝴蝶,他们会用针钉住蝴蝶的翅膀。”说完她留下了眼泪,但是平克顿只是一遍遍说不会的不会的,然后便向蝴蝶夫人许下了承诺。等到明年燕子筑巢的时候便接她去美国。巧巧桑对此也是信以为真,除去歌剧的这些背景,仅仅将这两个人替换成自己身边的某两个人,发现也是十分合情合理。蝴蝶夫人的这段话甚至已经暗示了自己以后的命运。她就是那一只蝴蝶,而平克顿的承诺就像那钢针,她被那些平克顿的承诺束缚着,一厢情愿地认为他还爱着她。这也是她之后坚定地拒绝山鸟结婚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正是因为平克顿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步步毁掉了巧巧桑的生活,而巧巧桑却一步步越陷越深。

三年时间的坚持,对一个人来说实属不易,即便是巧巧桑自己也明白,可能平克顿再也不会回来了。她知道,她身边的人也都知道,但是看破不说破。即便是她,也在为以后的生活做打算。“我们现在家里还有多少钱了。”她向自己的女佣铃木问道。“现在已经是债台高筑了。”铃木回答。

当美国驻长崎领事对她说,平克顿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时候,她对领事说,“请你告诉他,我已经有了他的孩子。”她向领事展示了那个孩子金黄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这也是这一场不对等的情感游戏中蝴蝶夫人最后所能够做的了。这也像极了我们身边的那些感情坚贞却依旧被丈夫抛弃的女性,对所爱之人付出所有心血却毫无回应。于是将自己的爱转移到两人的爱情的果实——两人的孩子上身上,同时也希望以孩子作为筹码,想方设法获得对方的回心转意。巧巧桑并不例外,她将那卑微的希望寄托在他们孩子身上,同时也在考虑自己以后将要选择的路。

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在歌剧中的情节中出现稍许不合理的现象,这便是山鸟的求婚。在歌剧中山鸟是一个身世显赫的官员,为了追求巧巧桑不惜休掉自己的三妻四妾。而实际上巧巧桑身份卑微,只是媒人用一百日元买来让平克顿聊以消遣的。在日本当时男尊女卑的环境,这样一个已经生下孩子并被丈夫抛弃的女子本应该身世可怜。但艺术不一定要做到处处合理,这幕情景只是在向我们展示蝴蝶夫人的坚贞,首先申明,我本人是十分排斥使用“坚贞”一词的,“坚贞”像是一种外来的力量,而这个词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对平克顿的爱才是蝴蝶夫人拒绝山鸟的原因,因为无论是男是女,当一个人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那么所爱之人一定是天空中最闪耀的星星,其他人再优秀都无法改变这种感觉。在真正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很难的有更多的闲暇之心去关注更多其他的优秀的人,这个是没有男女的区分的。

等待是痛苦的,很难理解这三年的时间蝴蝶夫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度过,当铃木明确表达出对蝴蝶夫人的夙愿的荒谬不解的时候,蝴蝶夫人情绪激动甚至说要杀了她。她仅仅只是想欺骗自己而已,不说破的原因只是因为给自己生活留下一点微小的希望,只要希望存在的话生活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但是她依旧下定了决心,如果丈夫最后确实是抛弃自己的话,她决定去自杀。

平克顿最终还是回来了,此时此刻的巧巧桑是欣喜若狂的,她没有意识到平克顿的到来会对他造成更大的打击,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她和铃木高兴的唱着歌,在野外采摘各种鲜花,然后在在自己的屋子里面铺满,整个房屋顿时芳香四溢。

自己的希望随即被打破,原来他仅仅只是希望将他们的孩子带走。当她看见平克顿的妻子的时候,她一切几乎了然于胸。“为了孩子的幸福,请让我将孩子带往美国吧。”巧巧桑虽然认为这是对的,但是她还是哭出声来:“可是我并不幸福!”她最终还是平静了下来,她已经做出了自己最后的决定。“半个小时内,请一定要让平克顿到房子里面来。”她对平克顿的妻子平静地说道。当半个小时后平克顿赶来的时候,蝴蝶夫人已经自杀了,最后她躺在他的怀里,安静地死去。

经历过被抛弃的人一定能理解那种心情吧,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难以承受,导致巨大的心理痛苦,还有对于对方的爱与恨的交织,这两种情感会让人丧失理智。蝴蝶夫人最终的自杀,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自我解脱,当构成生活所有希望的基石瞬间坍陷,所有的期待都化作乌有,瞬间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此时此刻的蝴蝶夫人已经心如死灰。除此之外,蝴蝶夫人的自杀是一种变相报复,以这样的方式让平克顿承受心理上的折磨。无独有偶,在歌剧《卡门》里,有一个和蝴蝶夫人类似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唐.霍赛,唐霍赛是先抛弃自己的未婚妻在先,(虽然唐.霍赛并不爱她)但是他对待卡门是真真切切的爱,为了这种爱唐霍赛甚至愿意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卡门和平克顿都是类似的人物,虽然外界对此二人褒贬不一,评价颇多,但那只是对人物的个性而言。而从道德上来看,他们二人都是爱情角色里面的不合格者,爱情没有绝对的自由,爱情意味着坚守,爱情意味着责任,没有责任的爱情那不叫爱,那叫源自荷尔蒙的放纵。坚守不分男女 ,自由不代表可以给他人带来痛苦,爱情的游戏里没有自由者,只有合格者和不合格者。在我看来,像平克顿和卡门这样的人不配谈爱,放弃责任的爱情和交配没任何区别。

看完歌剧,更多的感受便是,爱情原来并不平等,你的付出和你的得到可能完全不成比例,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爱情这场游戏里面,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火眼金睛,懂得发现,懂得识别。当断则断,否则必受其乱。

  • 蝴蝶梦读后感(集锦八篇)

    一《蝴蝶梦》主要讲述:在法国南部海滨的一座悬崖上,一个古怪、忧伤,精神恍惚但是很有魅力的男人来回徘徊着。一声惊叫打断了他的沉思。一位前来画画的年轻女子怀疑这位先生有自杀倾向,于是停止饮酒。这一轻率举动让两人很快认识了对方,甚至成为亲密的恋人。这位英俊英俊的贵族名叫梅西·文德斯,几年前妻子去世后深...

  • 最新蝴蝶梦读后感热门

    编辑为您整理的“蝴蝶梦读后感”将会让您增长见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后,会深深地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这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与他人分享。我希望这篇读后感能给您带来启示,也希望您将它珍藏起来!...

  • 蝴蝶豌豆花读后感集合五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蝴蝶豌豆花读后感集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蝴蝶豌豆花>读后感 一班:丁宁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蝴蝶豌豆花》。这是一本诗集。里面的诗人很有名。他们是胡适、叶圣陶、冰心、金...

  • 蝴蝶梦观后感范文

    栏目小编筛选了多篇文章认为“蝴蝶梦观后感”最为出色,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都有哪些特点呢?写下观后感可以更系统地总结和记忆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和情节,观后感就能够更好的整理我们的逻辑,期待我们能够为您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和建议!...

  • 花中王后—蝴蝶兰

    原产马来西亚热带地区的蝴蝶兰属兰科蝴蝶兰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温高湿河川海岸边的森林树木是蝴蝶兰附着生长的地方。育种家们利用各地搜取到的珍贵原种进行人工交配,繁育出形色丰富的栽培品种。因其花大色艳,花形美丽别致,引来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并赢得了洋兰王后的雅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蝴蝶独有偏爱。

  • 蝴蝶兰,蝴蝶兰的养殖方法

    蝴蝶兰,蝴蝶兰的养殖方法别名:蝶兰 原产地:亚洲热带地区 花期:春 日照:耐阴,需要的光照约为全日照的40% 温度:耐高热,常生长在热带高温、多湿的中低海拔山林或滨海岛屿森林中 土壤:排水和通气良好的盆栽基质均可用来栽植,并可生长良好 水分:适生于多湿而通风的环境,相对湿度70%最为适宜 在盆栽蝴蝶

  • 蝴蝶皇后作文范例

    怎么才能写好一篇作文?作文是我们理智和感性的统一是我们人类精神的象征,作文是将多个学科知识形成综合性解决方案的途径。作文写不好,不妨多看看优秀作文学习和借鉴,我在教育网站上看到一篇关于“蝴蝶皇后作文”的文章内容翔实,希望您能够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从而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

  • 蝴蝶效应观后感(实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我们总能体验到不同寻常的感受。透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智慧的演进历程,阅读观后感也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作品并获得丰富的知识。您对于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有何独到的见解呢?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整理的“蝴蝶效应观后感”或许能够为您提供全新的灵感,请相信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不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