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此外,关于句子大全,您还可以浏览2021圣诞节微信朋友圈说说心情说说。
贴春联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华儿女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就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了序幕。
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传说黄帝手下有两员能捉鬼的大将——神荼、郁垒。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
老百姓们怕恶鬼进家,每逢过年都用两块儿桃木板,上面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者写上他们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这就是“桃符”。
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一千多年来,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虞舜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 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小黑板新年手抄报内容(热门2篇)”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夏至手抄报内容,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新年黑板报内容主题2025 篇1一、元旦的由来:“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
小黑板新年手抄报图片内容 篇1春节适合吃的食物1、饺子饺子是春节时期的传统食物,对于北方人来说,春节食物怎能少了饺子呢,饺子不仅吃起来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所以在过年时吃饺子就寓意着新的一年能走财运。而且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说韭菜馅的饺子有...
教师节黑板报手抄报内容 篇1教师的定义“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
小学生腊八节手抄报内容 篇11、黏啊黏,黏得唇齿留香,黏出情意缠绵;甜啊甜,甜得余味无穷,甜出如花笑靥;暖啊暖,暖出红红脸蛋,暖出温馨无限;欢啊欢,腊八节到,愿你满心欢喜!2、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情谊涌心头。3、腊八到,千万不要胡说八道;腊八到,千万不要苦恼自扰;腊八到,千万不要胡搞乱闹...
时间如流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学年,新的起点,新的复出,新的收获。新学期当然少不了新的黑板报,小编整理了以下黑板报文章以供诸位参考。2024黑板报年画内容 篇1新学期,新气象。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们都有新的计划和奋斗的目标。下面我想谈一谈在新学期里,我在语文、数学、英语三方面的学习计...
2024小年报道内容 篇11、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寿与天齐,蒸蒸日上。2、余钱多多,步步高升,年年有鱼,生意兴隆,财源广进,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3、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寿与天齐,蒸蒸日上,日新月异,财源滚滚,生意兴隆,百年好合。4、心想事成,顺...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黑板报吧,黑板报是用黑板、粉笔作为工具和材料来制作刊出的一种出版物。你还在找寻好的黑板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手抄报黑板报内容:真诚交往和谐相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黑板的手抄报内容 篇1古语里有一段关于人们如何相处的名言:...
小年主题黑板报内容 篇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这里,望着滔滔的海水我不由得想起我们的英雄人物——林则徐。虎门,是个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的地方;虎门,是个凝聚了崇高爱国主义的地方;虎门,是个显示了中国人坚强不屈的地方。公元1839年6月3日下午两点,林则徐,邓延桢等大员登在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