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精心整理了这篇关于“大班图形分类教案”的文章,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开阔您的视野。每位老师为了教授优质课程都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只要认真负责对待,就能够取得成功。教案对于教师来说是提升自己的利器,可以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大班图形分类教案【篇1】大班图形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这四种基本的二维图形。
2.能够根据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并能够正确命名。
3.能够简单描述图形的特点和区别。
二、教学准备:
1.教具:图形卡片、图形模型、彩色粘纸、彩笔。
2.课前准备:制作图形卡片、准备图形模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图形)(5分钟)
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教师根据图片提问,如:这个形状是什么?你看到了哪些图形?等。
2.查看图形模型(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模型,并询问学生模型的形状。学生应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和区别。
3.分组分类(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发放彩色粘纸,图形卡片并分为四组(每组一个形状的图形卡片和彩色粘纸),学生按照指示将卡片上的图形贴在对应的粘纸上,形成相同形状的彩色图形装饰。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将彩色图形装饰粘贴在黑板上。
4.展示分类结果(15分钟)
学生完成装饰后,教师引导学生逐组展示装饰好的彩色图形,学生互相观察并描述装饰上的图形形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形分类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5.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图形分类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概括性的语言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区别。
6.巩固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图形模型的图片,要求学生找寻并贴出相应图形卡片。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述图形特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这四种基本的二维图形,并且能够根据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并能够正确命名。通过分类的练习,学生对图形的形状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描述。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对图形的特点和区别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讨论、操练等,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语言表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
人们的沟通不可或缺,我们经常在网上查找一些我们需要的句子,句子的表达能力足够强大。最让你感到印象深刻的句子都有哪些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数学图形分类教案8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数学图形分类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分类教案通用 ”,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三角形的分类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页至第84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意识、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2、区别和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今天,老师带大家坐轮船到岛上旅游,课件出示图片:这艘船是由许多三角形组成的,,他们都有三个角和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就从这角和边两方面给三角形分类。
1、观察三角形学具,讨论分类方案。
②学生实物展示台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在白板上拖动三角形分类,并逐个出示其特征介绍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对有争议三角形(如接近直角的角)用工具(三角尺或量角器)验证。
②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白板上拖动三角形分类,并逐个出示其特征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③用集合圈表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利用素材库画等腰三角形,并进行顶角变化演示,认识与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关系。
三、游戏应用。
1、蚂蚁搬家。
2、猜猜猜。
3、在方格图上按要求围三角形。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三角形的利用,点击“链接网络图片”,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一定会学到更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三角形的分类教案(篇2)一、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这一认识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教材分为两个层次:按角分为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及按边分为等腰、等边和一般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这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中角和边的特征,学会按一定标准给三角形分类,感受三角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
下一步,也许你需要我整理的“分类中班教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你获取一些知识和经验,提升你的能力。每个老师都需要在上课之前规划好教案和课件,现在到了老师开始编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多元教育思维的具体表现。
分类中班教案【篇1】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记录图形。
(1)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房子、小桥、蝴蝶)
师:用什么图形拼搭成的?(长方形、三角形)
师:每个三角形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出示图二(颜色标记、形状标记、大小标记)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红三角形?黄三角形?
幼儿先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3)按照标记记录。
师:这儿这么多的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呢?请幼儿报数字老师记录。
(4)小结。
请幼儿一起说说这幅图里面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
(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
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分类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
分割、拼摆,感知图形的变化。
长方形、正方形及圆形的认识,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逻辑性。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若干张,事先张贴于活动室内供幼儿观赏。
2、图形操作卡片(各种几何图形)。
剪、贴、拼的各种彩纸以及剪刀、固体胶、操作纸等。
4、一块大展板,分为三个区域,用于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图形宝宝们来到了我们班,可是他们很调皮,和小朋友们玩躲猫猫的游戏,他们躲在一幅幅画里,请你们来把它们找出来吧!
2、找图形。
教师出示由几何图形组成的画,请幼儿欣赏。提问:你能找出这幅画里藏着哪些图形宝宝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3、借形想象,拓展幼儿想象空间。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将它们找出来了,我们请图形宝宝们出来吧!(请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