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红色家书》的读后感
[荐]红色家书读后感300字大全简短

根据您的要求为您准备了以下的“[荐]红色家书读后感300字大全简短”推荐。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指南针,使我们不会在成长的路上迷失方向,阅读作品后,心中被触动,从心底鼓起了勇气。 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意义!

我想写的读后感是《红色家书》中一位普通红军战士寄回江西老家的信,从信的内容看得出,笔者文化水平不高,错别字较多,语句也有不通顺的地方。但是细细研读,却发现笔者每个字都承载着很重的份量。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战士离开家园加入抗日的队伍,为着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读后感.保护自己的家庭,在通讯还不发达的时期,他们以家书的形式向家人传递亲情,聊表思念。看着书中记载的那些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点滴小事,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每个革命者的精神。

革命先烈为了家园的完整、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去捍卫着祖国的尊严。而生在当下的我们,应该对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充满感恩,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没有理由不认真生活。虽谈不上为国捐躯、英勇就义,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勤勉好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温馨和谐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查看更多>>
《红色家书》的读后感1000字

励志的句子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红色家书》的读后感。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我们常常被书中的内涵折服。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人物的所思所想,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来进行一定的分析。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

《红色家书》的读后感 篇1

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发展动能——读《红色家书》有感2000字:

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一书,并号召“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那一封封家书凝聚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执着信念、高尚情操、赤子情怀。读后内心深受震撼,心灵得到净化。品读《红色家书》,可锤炼党性、补足精神之“钙”,从中汲取巨大精神力量,凝聚攻坚克难信心,汇聚改革发展动能。

二十世纪初,我们党刚创建,力量相当弱小,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革命胜利离我们多远仍然未知。在那个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一大批先烈为信仰、为国家前途命运,离别父母、亲人,舍小家为大家,以前赴后继、不息奋斗的大无畏精神投身革命事业,从夏明翰烈士在家书中写的“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到关向应烈士“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涂炭,牺牲家庭,拼死力与国际帝国主义者相反抗”;从袁国平烈士“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博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务,以此照为死别之纪念”到向警予烈士“总要不辱你老这块肉与这滴血,还要在世界上放一个特别光明”;从王若飞烈士“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到刘伯坚烈士“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革命先烈们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无不体现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坚贞不渝、矢志不移。他们舍生取义、崇高气节力量源自坚定理想信念,正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钢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在生死考验面前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是一个用共产主义崇高信仰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97年来的奋斗历史也充分证明,坚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我们党能够战胜

查看更多>>
红色书籍读后感(合集12篇)

希望这篇"红色书籍读后感"能够为您带来更加深入的认识。阅读是帮助我们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作者的著作后,我们往往会受到他们奇思妙想的震撼。而读后感可以把这些重要的道理记录在心中,使得我们更加持久的受益。本文供您参考并使用,希望您能够收藏和分享!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1

《周恩来传》作者迪克威尔逊所说取得了在外交上的最伟大胜利,他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这次会议准确印证了亨利基辛格对外交的判断,它仍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那些对共产主义政权保持怀疑的人在面对周恩来的个人魅力时,也努力收敛了这种怀疑。

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老一代人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

据统计,总理的工资是400.80元,邓大姐的工资347.50元。从1958年到1976年,一共是161442.00元。用于补助亲属的36645.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好友的共10218.67元,这两项支出占两人总收入的1/4。其中的主导思想,自己拿工资来补助,就可以减少国家的负担。至于总理的积蓄,总理也曾立了规矩:凡是积蓄够5000元,没什么用,就交党费。就这样,总共交了14000元。总理1976年1月份去世以后,两个人总共才积蓄了5100元。所以说,两位老人非常俭朴。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去世时所留给这个世界的。想起周恩来说的一句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果然做到了。但是我虽然我不能像他一样伟大,但起码我要守信用,我要说到做到,给自己定的目标,就要实现。

红色书籍读后感 篇2

在四年级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叫《小兵张嘎》的书,到至今还是记忆深刻。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他的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张嘎是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孩子,但他非常想当上一名真正的八路军,为奶奶报仇,于是他踏上了理想的道路。八路军们都当他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但是在危急时刻,嘎子总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八路军叔叔们脱离险境。他还与胖墩、乐乐等组织了儿童团,与敌人们斗智斗勇,有一次嘎

查看更多>>
红色家书观后感范例8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以下“红色家书观后感范例8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红色家书观后感【篇1】

一位同事从党办借来了一本《红色家书》,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革命烈士书信集,并热情地找到我,将书啪的一声掷在我的办公桌上,用叮嘱的口吻说:认真阅读,然后写一篇读后感。我面无表情故作傻样盯着她,以便为接下来斩钉截铁地回绝打下一个坚实的铺垫,没想到她渴望的眼神、欲言又止的面部表情,让我有些许不好意思直言推卸,双眼对视僵持了好些秒后,她扔下一句就这么说定了,谢谢!转身就走了。仿佛有一双巨大无比的手将我按定在椅子上,接着一张无形的大嘴吼出:毋庸置言,照此办理。我心里嘀咕着两句话:语言给人的压迫感和逼迫力堪比武装力量,怕了你们这些拨弄文字考究表达的文人。

当我拿起那本《红色家书》逐篇细读时,刚读完第一篇书信,是烈士王孝锡写给他父母亲的诀别信《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情绪不能控制,既血脉喷张又涕泪俱下。书信开篇一句纵有垂天翼,难脱今夜险,道出了怎样的处境艰险,难以想象当时敌人是如何的荷枪实弹、戒备森严、凶狠残忍。取来烈火千万炬,这黑暗世界,化作尘烟表达了王孝锡烈士对敌人对旧社会怎样的恨,出铁笼,看满腔热血,洒遍地北天南展现了王孝锡烈士怎样的气吞万里长河的豪迈与雄壮。儿去也,莫牵连!!流露了王孝锡烈士怎样的孝心和亲情。

烈士王孝锡的诀别信,满信的文采和气魄,没有一定的学识和素养是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的,可以推知王孝锡肯定是高级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换到现在来讲,不是毕业于北大清华或海龟,也应该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吧,必定不会因为自身无法生计走投无路才投身革命,他本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过上端着玉杯喝着香茶使唤丫鬟、娶几房姨太太的生活,可他带着信念和忠诚投身了革命,置个人生死不顾,凛然就义。

我读烈士的书信会涕泪俱下,并非我多情和矫情,因为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实在感人,能催人泪下。生死本身是不感人的,那是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当一个人为了正义的事业、他人或社会的安危和前途,主动放弃个人的幸福,为之不懈奋斗,直至牺牲生命时就感人。英雄的精神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只要是人,内心良知还未泯灭,英雄的精神就可以打动他的心灵,让他内心心绪波涛汹涌。

烈士的书信

查看更多>>
《红色家书》的读后感
《红色家书》的读后感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红色家书》的读后感、精选《红色家书》的读后感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