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结题实践报告
课题结题实践报告

通常来说,只有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当我们完成一项任务阶段,不管是为了找出问题还是提高执行效率,报告都是必需的。想要撰写出优秀的报告,全面而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一份出色的报告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为了帮助大家更透彻的理解并创造出最好的效果,我精心制作了这份名为“课题结题实践报告”的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助益!

课题结题实践报告(篇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国内背景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的自信越来越强。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道德观念滑坡、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者日多、而忠孝鲜讲、仁义疏道、甚多亲情不易持久、珍贵友谊难以弥新、邻里常见淡薄、同事常存不信、孩童心难感恩、夫妻不少倏然反目、读书甚多只为谋生、求学常常就业至上,感叹经史子集,知之者甚少,琴棋书画,会通者不多,我们深知“少年强则国强”,“社会和谐匹夫有责”,切感经典教育意义之非凡。

赵朴初、 叶至善、 冰心、 曹禺、 启功、 张志公、 夏衍、 陈荒煤、 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用焦急而急迫的话语,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生存与消亡的关键时刻的警钟。《紧急呼吁》指出:

“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今天,长河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

《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它也是千百年来我们国家在重大灾难中的坚强纽带;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让这种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和民族罪人。

” 提出议案的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

(二)课题提出的国外背景

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反思现代教育的弊端,逐步恢复传统的阅读方式。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从《论语》中摘录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悬挂在联合国总部里,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教育读本。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曾预言:如果人类要想在二十一

查看更多>>
课题实践报告4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实践报告4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实践报告【篇1】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20xx年6月我们制定了一份《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问卷》统计表来调查本校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并辅以座谈会的形式,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三年级学生作文学习现状比我们预想的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兴趣不浓,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三(1)班有有33人,三(2)班有3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9.9%,不太喜欢写和不喜欢写作文的三(1)班有35人,三(2)班有3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4.2%。

2、学生缺乏习作素材

在调查中,针对“在作文中,你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三(1)班有20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三(2)班有17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学生对于写作言之无物这这是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也云:“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我们知道,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这从调查中“如果作文内容自己没有切身感受,你会选择——”三(1)班的学生有27人选择虚构,三(2)班的学生有28人选择虚构这个答案体现出来。

3、作文训练形式单一

在调查中,针对“平时老师出的最多的作文命题形式——”三(1)班和三(2)班的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全命题作文。虽然全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习作的方向,但同时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经常采用这种单一的训练形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作文批改意义的丧失

针对“对于老师的作文批改,你的态度——”三(1)班有20人选择不太在意,三(2)班有17人选择不太在意,两个班一共只有26人选择在意。是的,许多学生在作文发到自己的手时,只轻描淡写地瞄了一下打在自己本子上的作文分数,至于老师对自己作文的修改和评语可能看都不会去看一眼。而许多老师却却为了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熬了一两个星期的夜晚。所以教师的辛勤劳动对于学生意义不大。

5、教师指导不得法

这在座谈会中一半学生对学生

查看更多>>
实践报告总结系列

在我们的生活中,写文档是一件费脑的事情,在大家写文章的时候,范文的帮助非常大,范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写作框架,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范文比较出圈呢?你也许需要"实践报告总结 "这样的内容,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实践报告总结 篇1

一、 目的: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要求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作为促进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我们深深认识到社会实践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大学,只有正确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是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步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二、实践内容:

在公司做销售锻炼自己的能力,体会社会事务,工作辛劳。近两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总结:

在这次为期较短的社会实践中,获益匪浅,深切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人生需要奋斗,我们都需要从现在就开始掌握一定的专业与非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心灵,武装自己的大脑,使自己的人生精彩而灿烂。我看到了一些在学校看不到的东西,也学到了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我想,这个应该是我这次做社会实践最大的收获。

1.挣钱的辛苦

每天辛辛苦苦重复同样的工作,小心翼翼的进行日常工作,才可以得到工资,这次的体验确实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一分一厘都来自于没日没夜的辛勤工作,挣钱确实是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全心全意的付出。

2.人际关系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

查看更多>>
实践报告

这是编辑在网络世界里寻觅到的一篇精选“实践报告”文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为了总结问题提升效率都需要报告,报告是我们对一段工作或学习的理性认识和总结。

实践报告 篇1

引言是社会实践报告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次实习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你的实习生活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引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通过本次实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新的收获,是否有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引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实习。为此,在写社会实践报告引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回顾当时在实习的过程,有感而发。

1、 引言应含概的内容

引言作为社会实践报告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社会实践报告引言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实习过程中的现状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总结,说明本次实习与之前学习的收获,目前的学习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需要马上进阶的知识,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简单阐述其实习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实习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引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实习?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实习企业的现状,明确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习,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实习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实习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实习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实习与被实习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2、 引言的写作方法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实习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应在引言中提示本次实习的总结及心得体会,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应有重点的阐述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和收获。

(4)、引言的内容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引言最好不

查看更多>>
结题实践报告
结题实践报告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结题实践报告、精选结题实践报告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