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经典诵读课件
经典诵读课件系列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诵读课件系列 ”,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经典诵读课件【篇1】

一、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教案

课 题 “入则孝”之“事虽小” 学习目标

1、复习“冬则温”。

2、学习“事虽小”。

3、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 理解“事虽小 勿擅为”“ 物虽小 勿私藏” 难点 : 理解意义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

查看更多>>
阅读课件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认真研究励志的句子为您制作了这份优秀的“阅读课件”,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阅读课件(篇1)

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阅读中的重点词语,并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4、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外优秀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文化知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课前准备:

美国著名绘本大师维吉尼亚·李·伯顿的《小房子》

指导课时:

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可见,书的确是好东西!

看过课外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欢看哪些课外书?(学生举手交流)。孩子们,你们真棒!老师呀,也很喜欢看课外书,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课外书,想和大家一起来阅读并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品故事,读懂故事

1、出示绘本,简介本书

《小房子》是美国著名绘本大师维吉尼亚·李·伯顿的作品。这本书是大师写给自己孩子的,同时它也为大师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凯迪克金奖。问世至今66年,小房子对现代文明的担忧拷问着人们,直到今天。

2、简介作者

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1909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她的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首位教务长,母亲则是一位英国诗人兼音乐家。

维吉尼亚·李·伯顿小的时候,每逢生日和圣诞节,父亲送给她的礼物不是玩具,而是许多精美的绘本,也常给她读绘本。因此,她对绘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

维吉尼亚·李·伯顿的主要作品有《乘火车去》、《迈克·马力干和他的蒸汽铲车》、《加里可,一匹奇迹马》、获得1943年凯迪克金奖的《小房子》。

3、出示绘本《小房子》

a、出示绘本《小房子》,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小房子,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与故事后面小房子的表情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b、指导孩子观察绘本的蝴蝶页,引导孩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小房子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随即,提出问题:随着环境的改变,小房子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

查看更多>>
经典诵读主持稿

我们特地为您整理的“经典诵读主持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未雨绸缪,主持可以引导参与者积极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主持词是活动中的友情试金石,我们写主持词的时候,借鉴诗词和散文诗的写作手法,可以提高主持词的艺术感染力。

经典诵读主持稿 篇1

女:有这样一种书, 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人们称之为“经典”。

男: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

女:经典古诗文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

男:经典古诗文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

女: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

男:它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女: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以继承古代文化。

男: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

女: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

男: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诗文。

女:读书,让我们与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相遇相知。

女: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男: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刻苦学习。“昔孟母,择邻处,融四岁,能让梨”我们被这些故事感动着,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接下来,有请七年级一班的同学诵读的《三字经

》女:渊源流长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如同灿烂的明珠,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神奇的古琴,弹奏着美妙的乐曲,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词,给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男:《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写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

查看更多>>
约分课件经典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每位教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和课件,并不断地完善它们。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是教学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根据课件编写教案呢?今天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篇文章,将重点讲述“约分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约分课件【篇1】

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22x1amn,,1, 3x3abab中是分式的有()个

a、5

b、4

c、3

d、2

2、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bb1a、

aa1

bb2b、2aa c、abab2b

d、bbmaam

3、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4a、2a

m21b、m

1c、2m

1d、m1 1m5、计算(3m22n3)()的结果是()2n3mnn2n2na、b、

c、d、

3m3m3m3m6、计算xy的结果是(xyxy)

d、xy xya、1

b、0

c、xy xym27、化简mn的结果是(mnma、n)

d、nm

m2b、

mn

n2c、mn

二、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

2x3①

3x5

x24 ②

x2 ③

x2 2x3x

1三、约分:

8abc⑴24a2b2c3 324abcxyab ⑵

xyab

⑶ab

3224abc32a3b2c4 ⑹23⑷ ⑸

16abc24abd

四、通分

23x4x3 x6x22111,x2,22

x2x1x3x2

约分课件【篇2】

一、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约分

二、教材分析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二)理解并掌握约分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检查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最简分数的概念。

(二)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准备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1、通过学生探究,发现分数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化间分数的依据。

3、通过画图进行直观教学,探究通

查看更多>>
经典诵读课件
经典诵读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经典诵读课件、精选经典诵读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