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矛与盾课件
矛与盾课件(汇集八篇)

每个教师都必须准备教案课件,因此可能需要每天编写教案。要确保教案课件的质量,并避免遗漏重要内容,我们该如何撰写一份优质的教案呢?为帮助您获取新的启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有关“矛与盾课件”的文章。

矛与盾课件【篇1】

教材说明:

《矛与盾》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十四课的一篇文言文,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能讲述文言故事。

3、有感情朗读,能背诵此文。

4、懂得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会方法,理解意思,熟读成诵,明白道理都是重点,也都是难点。

教具准备:

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交流

1、师板书:严小明

2、师:大家应该喊我?(严老师)

3、要求:面带微笑,再喊一次。

4、赠笔交朋友。

二、导入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文言文,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古人写的文章或说的话)白话文呢?(现在,人所说的话写的文章)。

2、师: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就像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相比,文言文好比是根,白话是枝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叫《矛与盾》。

3、板书:矛与盾。生读题。

三、揭示方法,指导自学

1、什么叫矛,什么叫盾?确切地说,矛用来(刺),盾用来(挡)。什么叫矛盾?(手捂住“与”)(说话前后不一致即矛盾)。

2、师:课文围绕着矛与盾写了一件事,请把课文读一读,要求:①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②把你认为难懂难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指生读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发现字读错了你就把手举起来。(再请生读一读难懂难读的句子)。

4、师:书上加了拼音,小黑板上的课文没有加拼音,能完整地读一遍吗?(出示小黑板全文)

5、师:大家在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别嘴、难读、读不能顺)。

6、师:告诉大家,其实和大家一样,老师读第一遍时也觉得不好读,很难懂,现在我已经会背诵这篇文言文了,想听吗?(配乐背诵)。

7、师: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评)你认为老师是怎么读懂的?

8、板书方法:1、理解意思2、多读。请大家也试一试。

四、汇报交流,读书理解

1、师:全文几句话?请看第一句,有谁读懂了?

2、请生

查看更多>>
自相矛盾课件集锦

学生们要上一场生动有趣的课堂,这离不开老师的辛苦准备。如果老师还没有准备好教案,那就要抓紧时间了。教案和课件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梳理得清晰。为此,我们整理了以下与“自相矛盾课件”相关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

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

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

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

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指导读准音,认清形。(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动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放动画。

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

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板书。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书矛:天下第一。盾:举世无双。)

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指名说。

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指导读出感情。

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8、出示思考题:

a、这位楚国人这时候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

b、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揭示寓意,幻灯出示,齐读。(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练笔

1、小练笔: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你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小练笔:读《自相

查看更多>>
矛和盾课件(精华八篇)

我们为您整理了“矛和盾课件”的相关资讯供您阅读。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案密切相关。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矛和盾课件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了解文章一至四段的语段结构顺序,进行仿写。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⑴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1、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查看更多>>
矛盾名言

古语有云:有钱能使鬼推磨;古语还说:有钱难买寸光阴!~~也许你也在收集类似的句子?或许"矛盾名言"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矛盾名言(1--20条)

1、古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古人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2、自由与责任的矛盾,我们渴望着拥有更多自由,却又无法逃避责任的压力。

3、善于思考的人必须是这样的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并通过行动寻求对人类最好的东西。亚里士多德。

4、像是被突然抽走了一半的空气当然不窒息只是,一直以来执着的东西剥离缺失的并不致命沉默的空白键只是跳过

5、古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古人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6、矛盾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交错的维度上,要通过改变时间或空间来调和。

7、人有太多的欲望就有那么多的烦恼,社会的现实,各种**都有,能保持一个安静的心态算计是很难的!也许一颗知足的心胜过一切!

8、矛盾是生活中的常态,学会包容,就能化解矛盾。

9、换位思考,拨开矛盾的迷雾。

10、没有什么矛盾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只要双方肯坦诚相对。

11、注意:以上回答由人工撰写,仅供参考。

12、古人说:百事孝为先;可古人又说:忠孝不能两全!

13、古人说:人多力量大;可古人又说:人多嘴杂!

14、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15、有困难要互相帮助,有分歧要彼此谅解。

16、那些能够迅速改变想法的人;那些不会晕眩的人。klyuchevsky。

17、我们渴望着真爱的降临却又害怕承担爱情的痛苦,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

18、人活着,总有了你看不顺眼的人,也是有讨厌你的人。看清一个人,没必要揭穿,看穿一件事,没必要说破。静座经常思索已过,闲聊莫论所畏,办事要留余地,讲话要留些口德。

19、好久,不愿看海怕想起海湾一条绵延的小路许久,没拉开过抽屉怕看到一张天真的笑脸多久?不敢去回忆怕记起你已忘了我

20、矛盾就是伸出双手想要得到却又害怕失去的状态,要学会平衡。

矛盾名言(21--40条)

21、破解矛盾的钥匙在于理解,而不是指责。

22、矛盾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学会用宽容和理解来对待他人的矛盾行为。

23、战国·屈原《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释义:在世界上,大家都沉沦里面不明是非,只有我一个人看的清现在的局势。

24、人生就像舞台,矛盾是角色的冲突,只有在矛盾中,我们才能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剧

查看更多>>
矛与盾课件
矛与盾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矛与盾课件、精选矛与盾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