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诗词大赛观后感
诗词大会观后感六篇

欢迎大家来看我写的一篇关于“诗词大会观后感”的文章。电影对我们成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观后感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也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机会,通过写观后感我们不断地修正自己对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写作品名观后感有什么要注意的重点呢?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诗词大会观后感(篇1)

最近看了一档自我感觉非常好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从这档节目中我了解到了,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参加比赛的选手和点评者都是博学者。听他们答题,谅解,如沐春风。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600一个7岁的小女孩李尚荣在参赛之前说:“诵读诗词使我在瞬间便安静下来了!”对她的这句话,我也有同感,不光读诗词能让人心变得安静,其实只要走进书籍,静静地阅读,人的整个灵魂便处于一种静谧之中,人便有了一种身心经受彻底洗礼的神清气爽的感觉!

无臂小伙子——四川大学的彭超的表现更是让我震惊不已,他在6岁的时候因为贪玩而被高压变压器烧坏了双臂,在他还没有完全**的时候,他的爸爸已经让他用脚学着写字,他很是不解,但从7岁走进学堂,他只能靠双脚来写字。尽管他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努力,竟然在xx年的高考中获得了603分的卷面成绩。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得如此之好,我们这些手足健全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拼搏呢?

四川省的语文老师夏昆背着一把吉他。他通常以各种形式背诗或唱诗给学生听。他不仅带领学生走进古典诗歌的王国,还引导学生陶冶情操。虽然夏昆先生没有战胜彭超,但他的出色表现值得学习!

北京大学理工科才女陈更,来自100人小组,在39道题中,正确回答了38道题,准确率最高,时间最短。虽然她的反应够快,但她和彭超在挑战赛领队的竞争中有点不耐烦。每次主持人的问题还没念完,她就压住了争抢者,白白给了对手2分。在陈更领先4分的情况下,彭超不仅没有失去信心,反而变得更加自信。他紧追陈更,以扎实的诗歌技巧成为这一问题的挑战领袖。

《中国诗词大赛》不仅在比参赛选手的诗词积淀,而且也在比参赛者的心理素质。其实,无论做什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只有我们冷静地处理,我们才能赢!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600我热爱诗歌,特别喜爱唐诗宋词。每逢空闲之时,我都会躲在自己的书房中高声吟诵,体会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品味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

查看更多>>
诗词大赛主持稿

常言道,一个好的开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主持人的使命则是为建立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团队而努力。主持人需要在表现中展现自己的特点,因此小编特别整理了“诗词大赛主持稿”,希望您享受本页内容并与您的朋友们分享!

诗词大赛主持稿 篇1

主持人:1、2、3

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1、2、3、大家好!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2、从《诗经》到《楚辞》,

3、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

1、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

2、xx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

3、游子思乡,壮士悲国,征人思妇,亲人怀远。

1、思无尽,诗无荆

2、因为思念,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多了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

3、因为深情,使我们的血管里澎湃了一种潜藏的浪漫!

1、今天就让我们伴着纯美悠扬的乐音,来共品一杯古人为我们酿了千年的美酒。

2、今天就让我们踏着碎玉落珠之声,一起走过那灞桥岸边,流连在浔阳江头,共赏那轮照耀古今的明月。

3、今天就让我们和着这早春的清风流水,一起吟哦,一起咏叹,属于我们共同的一份情感。

1、2、3、合:高二七班古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诗词大赛主持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古诗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让我们踏上诗词之旅,穿行在诗里词间,留连于亭台之上,徜徉于山水之间,听金戈铁马,看江山如画,悟美丽忧愁,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今天让我们走进溢满华彩的诗词世界,领略古代诗词大师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财富!

本次比赛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团委特别聘请了语文教研室程云龙主任带领多名骨干教师命题,比赛过程公开透明。

同学们,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本着“诚信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在比赛过程中超水平发挥,赛出水平,赛出风采!

本次活动命题老师请看大屏幕:后排从左至右程云龙主任、高海燕老师、何晓萍老师、孟祥熙老师,前排从左至右王芳芳老师、刘庄霞老师、于芳老师、韩美华老师、单体英老师本场比赛命题老师为刘庄霞老师。感谢各位老师为本次活动倾注的心血!

下面我宣布潍坊四中首届“中国梦·诗词情”古典诗词文大赛首场复赛正式开始!(停顿)首先宣读比赛规则,请大家看大屏幕。

1、

查看更多>>
诵读大赛观后感汇编11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诵读大赛观后感汇编11篇”,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诵读大赛观后感【篇1】

诗香醉人

——观《国学小名士》有感

吕标初中9.4徐宣萍

中华大国泱泱五千年历史,孕育出它独特的文化,而诗无疑是璀璨文化中最耀眼的一颗星。面对这一极其珍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它,这是我们的责任。《国学小名士》中的选手们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在面对不同的题目时都能回答得游刃有余。

如果你想想你自己,你已经积累了多少诗是来自过去的。与他们相比,你真的很惭愧。

我们所背的诗几乎都是课本上的,很少有课外的。光课本上的诗我都背不好,被国民,背过没有多久就忘了,单纯是填空一类的题都未必全会。再看看选手们肚中有好几百首诗,对每首诗都理解,对自己背过的是如数家珍,答题轻松。

他们唤醒人们的睡眠意识,使人们正视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只是背诵诗歌,却不理解它,那么我们就不能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它的醇香。诗有很多种类,有描写四季的,像描写春季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写夏季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描写秋季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冬季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读了这些诗,我们体会到四季更替、星辰更迭、山山水水、乐此不疲。有表明其志向的,像“千磨万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自己的坚定;有爱国的,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即便风雨交加,依然忧国忧民;有描写战争的,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写出了镇压人们的凄惨;有叙述离别的,像“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盼望友人的归来;有珍惜时间的,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淳淳教导……读这些诗,我们进入诗人的思想境界,感悟人生哲理。

不同诗人有着不同的风格,像李白——浪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苏轼——豪放,“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李清照——婉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每位诗人都独具一格,耐人寻味。

诵读大赛观后感【篇2】

国学

查看更多>>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优选五篇)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篇1

4,5岁的时候,妈妈就叫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

慢慢地,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票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的奔走,到了家,烤了炉子,外边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篇2

思接千载,情通万里,诗词狂欢,国学共赏。猴年正月初五的20点07分,《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了!正值新春佳节,如此高调推出这一节目,充分体现了央视对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该节目自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至4月15日,每周五晚19:30,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共10期, 每期90分钟,由央视名嘴董卿担纲主持,康震、蒙曼等四位学者担任评点嘉宾。央视此举,对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诗风化雨,润物有声,尤其对我这个诗词爱好者来说,更是求之不得,连看三期,其中有5大亮点让人拍手称奇。

——节目开宗明义。《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央视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大年初五一经播出,尽显“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对诗歌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代文化达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净化心灵,传承诗风。

——形式颇具匠心。《中国诗词大会》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别开生面,参赛选手下至7岁弱女,上到花甲老翁,涵盖了大学生、中学生、主持人、警察、教师、外国人等106位诗词达人集聚一堂,场面十分震撼,体现了一定的“全民参与性”。每位上台选手与“百人团”同时

查看更多>>
诗词大赛观后感
诗词大赛观后感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诗词大赛观后感、精选诗词大赛观后感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