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童趣课件
最新童年的课件(系列15篇)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创新和变革,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为了更好地为您服务我们编辑了“童年的课件”,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童年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齐读。

2、看课题质疑。

3、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正音、正字。

3、同桌互读。

4、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5、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几件事?

(三件事:梦中飞行、胚胎发育、驱逐迫害。)

2、自己思考。

3、同桌讨论。

4、全班交流。

四、学习一二段

1、自由读,想一想:

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

3、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指导朗读。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⑴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⑵发言。

⑶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三、拓展

童年的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童年的课件 篇2

训练思路

1、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以读促练。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祖父的园子》中作者在童年时期无忧无虑,她的童年多彩多姿,令人向往;《童年的发现》在作者童年时代有什么样的发现。再引入到学生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值得回忆的童

查看更多>>
优质课课件范本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充足的备课时间能够帮助教师制定更好的教案,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在众多文章中找到了一篇引人入胜的《优质课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质课课件 篇1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8.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

查看更多>>
阅读课件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认真研究励志的句子为您制作了这份优秀的“阅读课件”,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阅读课件(篇1)

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阅读中的重点词语,并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4、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外优秀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文化知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课前准备:

美国著名绘本大师维吉尼亚·李·伯顿的《小房子》

指导课时:

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可见,书的确是好东西!

看过课外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欢看哪些课外书?(学生举手交流)。孩子们,你们真棒!老师呀,也很喜欢看课外书,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课外书,想和大家一起来阅读并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品故事,读懂故事

1、出示绘本,简介本书

《小房子》是美国著名绘本大师维吉尼亚·李·伯顿的作品。这本书是大师写给自己孩子的,同时它也为大师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凯迪克金奖。问世至今66年,小房子对现代文明的担忧拷问着人们,直到今天。

2、简介作者

维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1909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她的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首位教务长,母亲则是一位英国诗人兼音乐家。

维吉尼亚·李·伯顿小的时候,每逢生日和圣诞节,父亲送给她的礼物不是玩具,而是许多精美的绘本,也常给她读绘本。因此,她对绘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

维吉尼亚·李·伯顿的主要作品有《乘火车去》、《迈克·马力干和他的蒸汽铲车》、《加里可,一匹奇迹马》、获得1943年凯迪克金奖的《小房子》。

3、出示绘本《小房子》

a、出示绘本《小房子》,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小房子,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与故事后面小房子的表情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b、指导孩子观察绘本的蝴蝶页,引导孩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小房子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随即,提出问题:随着环境的改变,小房子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

查看更多>>
雨巷课件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栏目小编认真整理了大量信息推出了这篇雨巷课件,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雨巷课件【篇1】

一、导入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 。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结合前两首诗来谈。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6个,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

人物形象:我、姑娘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冷艳、愁怨和哀婉。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

查看更多>>
童趣课件
童趣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童趣课件、精选童趣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