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五花山课件
五花山课件(模板十四篇)

每位教师都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料是教案课件,但是教案课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对于致力于进步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制定出优秀的教案非常重要。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五花山课件”的相关建议,请考虑以下的建议,并别忘了将我的回答存起来,方便您需要时随时查看!

五花山课件(篇1)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二、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学要求: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桌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让炊事员每天给乡亲们沏一桶茶水。)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一些传说,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出说明了毛主席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入人心了。)

四、引导体会课文的详略。

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写得详细。因为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一中心。)

五、通过这一课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教学时间

查看更多>>
五花山课件

欢迎您阅读本次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你精心准备的“五花山课件”文章,这是一个充满知识的内容,请参阅下文不断增强自我认识。作为教师,筹备自己的教案与课件是职责所在,而课件的质量必须要保证。教学成果与教案水准紧密相连,二者的关系如影随形。

五花山课件 篇1

一、课文分析

(一)内容理解

《五花山》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游记散文。作品记叙了作者秋游五花山的所见所感。

(二)写作特点

《五花山》这篇文章,紧扣题目,选择典型景物,突出五花山色彩斑斓的特点。秋天观赏五花山,最抢眼的应该是色彩。作者按照游踪,移步换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突出景物,自然流畅地由点到面、由缓渐急地展现出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花山的特点来写景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花山的壮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4、积累好词佳句。

(四)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五花山的美丽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五花山不同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此课为略读课,安排3课时。

(一)第一课时:(主要讲解词语)

1、课前测验。

2、导入新课。

3、随文讲解词语。

4、讲解形似字、多音字、疑难字。

5、小结。

6、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

(二)第二课时:(主要讲解课文第一、第二、第三部分)

1、课前测评。

2、导入新课。

3、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老师点评。

4、讲解内容(“走进五花山”“登上五花山”“辞别五花山”)

5、小结。

6、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

(三)第三课时:(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课生字词及让学生学会仿写句子)

1、课前测评。

2、导入新课。

3、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老师点评。

4、造句、仿写句子。

5、说一说,完成课后“思考理解”三、“积累运用”四。

6、小结。

7、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

五花山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具体时间和细节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情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平等待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

重点:体会毛主席与警卫员和乡亲们的谈话内容。

难点:学习用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法:读中感悟学法

查看更多>>
2023山脉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 记得为每堂课写好教案课件,有助于我们准备教学。接下来是栏目小编为您精选的“山脉课件”内容,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山脉课件 篇1

授课内容

山脉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有根据地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

2.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3.能通过分析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4.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各种风蚀地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5.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造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风化作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像、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环节及策略补给内容修改补记

(一)导课

谈话: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它们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在这些山脉中,有些是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有些则是在6000多万年前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山脉。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探究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1.看一些不同形态的山脉图片,讨论。

(1)说一说老年山脉与幼年山脉有何不同。

(2)想一想老年山脉形成初期是什么样的。

(3)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学生讨论汇报。

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有可能影响到山脉变化的自然力量。

3.根据假设,设计模拟实验来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实验一: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步骤:

(1)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边缘

(2)给玻璃片加热时,旁边的同学不要靠近,小心伤着。

(3)加热到一定程度,迅速放入冷水中。

(4)仔细观察,记下实验现象。

(5)正确熄灭酒精灯。

学生实验。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山脉的变化

1.山脉的划分。

在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

在6000多万年前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

2.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步骤:

(1)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边缘

(2)给玻璃片加热时,旁边的同学不要靠近,小心伤着。

(3)加热到一定程度,迅速放入冷水中。

查看更多>>
2023山行课件

若您对未来有所好奇,笔者建议您不妨一读“山行课件”。在教学中,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出周详的教案课件,这也是每位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教案编制的精良是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可或缺元素。愿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山行课件(篇1)

1.让同学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杜牧(著名诗人,最擅长写景。),导入新课,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

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同学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五年级的同学终究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同学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同学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

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同学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1.“扶”同学学习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用老师“介绍”法。

再幻灯出示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指导同学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这样“扶”着同学,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同学“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同学学习第二句。

先指导同学看教学挂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再让同学试着自身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同学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同学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身学懂。

这样,让同学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和时纠正。

4.让同学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欣赏意境是同学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同学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同学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协助同学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时,你也

查看更多>>
五花山课件
五花山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五花山课件、精选五花山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