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小数运算教案
小数的运算的教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小数的运算的教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小数的运算的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第42页例6练习十一4、5、7-10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正确解答二、三步计算的小数一般应用题。会列综合算式,会一题多解,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小数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3.6加上1.2的5倍,再减去2.88,差是多少?

(2)3.6加上1.2的和,再减去2.88的差被5除,商是多少?

(3)7.5乘以32除3.2的商,所得的积加上2.5,和是多少?

2、说出下列数量关系:

(1)每天修的米数()=总米数

总米数每天修的米数=()

总米数天数=()

(2)()()=总价

总价()=数量

总价()=单价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2、教学例6

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

要求学生先分步列式,然后再列综合算式。(指名板演)

3、比较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最佳?为什么?

教师概括:从两种解法的两个综合算式,它们的联系是: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这是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第二种解法更为简便。

4、做一做:

p42⑵

让学生自己用两种方法解答,说出解题思路与方法,明确最佳的解法是哪一种。如果题目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要懂得选用最佳的解法。

三、巩固练习

课本p43第4、5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7~10题

⑺水稻专业组有两块早稻田。一块45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1.3千克;另一块56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1.45千克。这两块早稻田的总产量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⑻小红的身高是1.36米,小强比小红高0.04米,他们两人身高的和是小林身高的2倍,小林身高是多少米?

⑼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⑽先锋小学要用长0.96米,宽0.69米的红纸布置一个光荣榜,这个光荣榜高1.92米,长3.45米。布置这个光荣榜需要多少张这种纸?

板书设计:

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后感:

小数的运算的教案 篇2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教案(分享)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小学数学教案(分享)”,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小学数学教案(分享)

引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又具体的科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教育从小学开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本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一份小学数学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学生们数学知识。

教案内容:

主题:加法与减法

年级:一年级

时间: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教案、教学素材和相关教具。

2.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尝试解答。

2. 激发兴趣:教师播放一段与加法和减法相关的视频,并与学生们进行讨论,引发学生们对加法和减法的兴趣。

3. 讲解概念: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物件演示,向学生们解释并说明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4. 练习巩固:教师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们分角色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第二课时:

1. 复习巩固:教师通过让学生们参与游戏形式的复习,巩固学习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

2.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让学生们将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3. 课堂展示: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道彩虹计算题,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分享。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们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1. 教学素材:包括课本、教学ppt、实物模型等。

2. 教学工具:计算器、黑板、彩笔等。

评估方式:

1. 经过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们进行一次小测验,以评估他们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师观察学生们在课堂练习和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个课时的教学,学生们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在小组合作和课堂表现上也积极参与,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在课堂管理和巩固复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结语:

这份

查看更多>>
数学教案

关于“数学教案”,我特别为您精心准备了相关内容。我们所提供的方案仅供您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编写每个教案课件。教案课件的完善工作,对于新教师尤为重要,必须认真对待。

数学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1、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些内容,整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在生活中学习新知、感悟计量单位,让孩子在生活中触摸数学。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孩子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这些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进行梳理、归类,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这些计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设计各个层次的练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各种量相邻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大小。

3、能正确地进行名数之间的改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 欣赏日记,揭示课题

同学们,五一长假,六(1)班有个同学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一生朗读日记),听了这篇日记,你觉得文中出现较多的是什么?

对,里面有很多的量。比如:长度、面积、时间等等,其实,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要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它的计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量的计量。(板书:量的计量单位)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量,每天都在接触各种计量单位,新课的出示显得非常自然]

二、 检查自学结果,整理计量单位

1、师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量的计量?

2、 复习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体积单位呢?

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与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后板书)

教师出示一根线段、1个1立方厘米、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磁盘等实物,让学生观察思考:哪些是指长度,哪些是指面积?

(2)、猜一猜:(投影出示)

a、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b、用棱长是1厘

查看更多>>
相反数教案

以下是我从互联网上找到的一篇标题为“相反数教案”的文章。教案和课件在课堂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的老师需要亲自编写自己的教学课件。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基础。希望你在学习和工作中越来越出色!

相反数教案 篇1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从外观上看,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发生。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但是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还可以以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体现出来,如光能、电能等。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应热。通常用符号q表示。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即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同时可能伴随着反应体系体积的改变),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改变,称为焓变,符号δη。

为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如果生成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产物具有的总能量,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才能生成生成物,反应必须吸热才能进行。即当η(生成物)>η(反应物),δη>0,反应为吸热反应。

如果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产物具有的总能量,需要释放一部分的能量给外界才能生成生成物,反应必须放热才能进行。即当η(生成物)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和能量的变化同时表示出来的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①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若为放热反应,δη为“-”;若为吸热反应,δη为“+”。δη的单位一般为kj·mol-1。②焓变δη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η的测定条件。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④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

查看更多>>
小数运算教案
小数运算教案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小数运算教案、精选小数运算教案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