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汇集8篇

作品的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呢?在阅读了作品这本书之后,真的是久久意难平。 记录读书笔记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这篇文章将带您领略“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的不同角度和方面。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篇1

1997年6月30日~7月1日,在香港的会议中心,举行了一个令我们china人永世难忘的一件事,那就是被可恶的英国人抢夺去1__年的香港回归仪式,在最后一分钟这一课,作家李小雨写的感受有两个:耻辱和骄傲。

耻辱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八个五年计划1997页上,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大海沸腾!这句话写了英国人的可恶和清朝政府的腐败!那个慈禧,贪生怕死,签了丧国的香港条约,如果有时光机,我要把慈禧给宰了,换上诸葛亮香港就不会落到英国之手了!可恶啊!

骄傲

慈禧太后挂掉后,有很多爱国人士纷纷来抵抗侵略者,最后,香港因为期限已到,在1997年终于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在这1__年的期间,多少中国人丢失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中国人的坚强和忠于祖国之心令我深深震撼了,竟然能用冷兵器和自己的热血力挽狂澜,夺回许多祖国的宝贵城池!那个猪狗不如的慈禧,不像他们一样,慈禧你竟然不顾自己国家,逃难到南方去真是禽兽不如!如果没有那些人,我们还能有今天美好的生活吗?

我要对那些爱国人士说:“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香港和全中国就没有了今天,你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篇2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最后一分钟,这个标题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一分钟,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短暂而微不足道的时间段,而在某些关键时刻,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和巨大的决定力。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想要领略其中的智慧和启示。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著作,被誉为自助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向读者传授如何在最后一分钟做出明智的决策,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技巧和策略。

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让我大开眼界。作者列举了众多世界闻名的成功人士,比如爱因斯坦、达芬奇等等,他们在最后一分钟做出的重要决策,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这些例子让我意识到,最后一分钟并非无足轻重的时间段,而是一个极具决定力的时刻。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最后一分钟做出明智的决策。他提出了“停

查看更多>>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分享15篇

阅读完这篇作品后,您有什么全新的领悟呢?当我们细细品味完作者所写的作品后,相信大家都会获得许多新的知识和见识。在撰写读后感时,应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核心思想。在这海量的数据中,我们选取了一篇非常实用的“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篇1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有特殊意义的课——《最后一分钟》,在学习中我读到了这样一句: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咦?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是旧条约?于是我打开电脑仔细地查了查,终于我弄明白了,这是1842年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我便仔仔细细地看起来,谁知,我越看越气愤,特别是: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看到这里,我眸子都差点蹦出来了,心想:这可是中国一个不可分割的土地,他……他们竟然把它割让给了英国强盗,使我们国家失去了这样一块锦绣富饶的宝岛,岂非当时的清政府是真的那么没用吗?我忍怒看下去,“什么?”我已怒不可遏,“英法列强竟趁火打劫,可恶!可恶!”

“你在看什么呢?竟气成这样。”老爸好奇地问。

“没,没什么!”我忍怒道。

我继承往下看,“什么?”我再也忍不住了,“破坏中国主权,要使香港成为他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其实是太可恨了,呜呼——”

不同等的条约不止这一条,还有随后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这说明外国强盗正在加紧一步步地占领中国。

我真没想到,当时的清政府这么落后,这么腐败,的确,旗人的马上功夫是很好,包括射箭,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总抵不外侵略者的长枪大炮,一枪一个,一轰一群,只能当活靶子。所以,我们必需要发展,必需要学习,进步科学技术,邓爷爷不是说过“科技是第一出产力”吗,落后肯定要挨打。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几百年前落后贫穷的中国,现在的我们科技发达、社会提高,国家欣欣茂发,六十周年大阅兵上所展示的国威、军威,使我们昂首阔步地迈步前进,骄傲地在全世界眼前展示。

“勿望国耻,振兴中华”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一个警句,只有时刻把振兴中华放在心底,才能不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能使祖国的明天更好。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篇2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当国旗与区旗缓缓上升时,人民群众立刻肃静,当那短暂肃静

查看更多>>
2023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和书的缘分就像恋爱一样,越是遭受打压和摧残,它就越是茁壮成长,激情澎湃。我向大家推荐读一读作者的作品,里面的故事一定会震撼你们。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这些想法,那么读后感的重点是要阐述作品的内容还是要表达我们的感受呢?我们已经编辑好了《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以满足你们的实际需求。这本书是一部经典之作,可广泛阅读,希望你们获得灵感并借鉴!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篇1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激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事,传到了被英国占据的香港,一些新闻工作用自己的身体拼出红五星图案,表达他们的感情,1997年7月1日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出来!中国人迎来了香港回归的隆重庆典。

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奋斗,新中国半个世纪的辉煌似乎都凝结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这是华夏民族永远难忘的日子,一位老人写了这样的诗句:“为了这一天,我们等待了一百年,一百年的等待啊。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呼唤1997年这一天。”也就是这一天,一张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南京条约》。但中国人民在这一天,这一时,这一分,这一秒,迎来更多的激动!香港回归,浪子回家!

最后一分钟,倾听最后一分钟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花。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篇2

讀了《最後一分鍾》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憤怒。

香港属于中國,但它被英國劫掠了一百年。英國人讓香港人民學習英文,害得有些香港人覺得自己就是英國人。有些人甚至認爲香港不屬于中国,甚至在英國等待了100多年后,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97年7月1日,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前的香港回歸倒計时时,出現了“大零”,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怀涌上心头。

詩中有一節讓我的印象最爲深刻,那就是第三小節了。從這裏我知道了:這是香港回歸祖國的最後一分鍾,“虎門上空的最後一縷硝煙”指的是林則徐領導的“虎門硝煙”。

100多年前,英國侵略者用鴉片和洋槍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迫使清**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这已经成爲全中國人民的恥辱和仇恨。如今香港回歸,這百年的屈辱在這一刻終于揮之而

查看更多>>
《最后一课》读书笔记3篇

在我们如今生活的大环境下,会把看到的句子分享到朋友圈,句子经常被我们用来表达内心的一些想法。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些句子。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后一课》读书笔记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后一课》读书笔记 篇1

初中学习的课文《最后一课》,让我想起了王老师最后一节带我们课时的场景,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会有那种分别的痛。那算是在我成长过程中第一次感觉到痛的分别,那最后一课也让我把著名法国作家都德所写的《最后一课》牢牢地印刻在了我的心中。时至今日,王老师不带我们已经有14年,但是这种情感共鸣依然在。脑海墙壁中回响。

不读不觉得,一读感觉这部名著特别适合初中生读。和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亚米契斯所写著重点在爱上,而都德的短篇小说选爱、战争与和平、爱国是三个永恒的主题。

在关于爱的短片小说之中,我们能感觉到人民那淳朴发自内心的爱,这个世界如果用西方思想理论来分析的话,就是自由博爱。放到东方就是墨子非攻兼爱。人活一世,本来就图个心安。无论贫穷富贵,都应当有心里的柔和。而普法战争是他小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歌颂伟大的法兰西将士之外。还有很大程度上批评当局统治者的腐败与腐朽懦弱。拿破仑之后的法国帝国经历了几世落败。而爱国是围绕战争所写的,暂时或者说国家动荡时期,更能看出我们对国家的依赖和深深的眷恋。好几片烙印在我心里的爱国主义诗篇。相见恨晚呐!

《最后一课》读书笔记 篇2

读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无辜的人民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一点还“不错“,就是战争能让一个人瞬间成长。但我想,谁都不喜欢这种”成长“方式吧!?

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

我不尽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战争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样一样一样地!

可恶的侵略者,该死的战争狂,无耻的叛国贼,他们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亲父母,更对不起自己的罪人!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看到法国人是这么地爱护自己的语言文化,我不禁心有戚戚: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

查看更多>>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精选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