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藏传佛教格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2、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4、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5、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6、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9、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1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1、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2、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4、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6、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7、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8、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9、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0、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3、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5、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6、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7、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8、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2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1、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2、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3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4、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5、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7、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8、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39、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40、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1、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42、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4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4、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45、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46、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7、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4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49、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1、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5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53、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54、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5、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57、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8、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59、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60、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djz525.com更多名言名句延伸阅读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3、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5、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7、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8、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9、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0、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1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2、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13、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4、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5、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16、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7、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18、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9、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0、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21、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22、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3、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2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25、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26、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28、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9、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30、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1、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32、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3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34、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35、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3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37、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38、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39、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40、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41、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42、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43、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44、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45、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46、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48、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9、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5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1、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5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53、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54、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5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56、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57、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5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随心、随缘、随性。
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3、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4、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5、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6、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7、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0、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1、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2、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13、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4、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15、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6、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7、觉悟真理的人,即拥有真正的生命。
18、人命呼吸间,宜当力除偷安、懒惰。
19、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0、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2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2、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23、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2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5、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2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7、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8、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9、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0、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31、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
32、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3、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3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5、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36、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9、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0、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41、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4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43、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45、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46、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47、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4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9、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50、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罣碍任何事物。
51、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2、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53、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54、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56、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7、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58、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59、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6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持戒念佛、依教奉行,就是报佛恩。
2、见利忘义,不知道恩德,这就是造作罪业。
3、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4、《般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
5、佛教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绝不跟人结冤仇。
6、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
7、跟我有恩的,我报恩;跟我有怨的,我要把怨仇解除。
8、对一切人事物,存有平等、感恩的心,你就变成了菩萨。
9、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与慈悲的意念,平时就要养成。
10、念佛往生、传承大法,是真正的报佛恩、报师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
11、别人侮辱、毁谤、破坏、责骂我们,都是在为我们消业障,所以要感恩。
12、本师释迦牟尼佛发起弥陀法会,教给我们修行念佛法门,这是大恩大德!
13、原来那些统统是佛菩萨应化,来成就自己圆满的道业,你怎么不感恩戴德?
14、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报不完的,冤冤相报,那到什么时候才了?
15、他加害于我是替我消业障,我感激都来不及,我怎么会以不善的念头对人?
16、《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真修行人,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即得消灭。
17、一切妄念统统放下,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报佛恩了。
18、凡是与我们接触的人,佛在经上讲总不外乎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19、爱跟感恩是宇宙的中心,爱跟感恩能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20、我们觉悟了,别人给我们气受,冤枉我们,我们就不会恶意相报,我们会很感激。
21、佛是普度众生,我们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佛普度众生,这是上报四重恩。
22、佛家教导我们大慈大悲,怨亲平等,别人对我们好,这有恩,我们要知恩报恩。
23、对轻贱我们的人要生感激的心,感恩戴德;不是他们轻贱,我们业障怎么能消得掉?
24、没有这些人来折磨,没有这些人来凌辱,你六波罗蜜里头,忍辱波罗蜜到哪里去修?
25、今天他来报怨,我们不起怨恨心,不起报复心,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没了,没事了。
26、那些人是帮助你修忍辱波罗蜜的大善知识,你能够念头这样一转,你就没有一个冤家债主。
27、实在讲,折磨你的人、侮辱你的人,要在佛法修行上来说,都是大善知识,对你都是恩德!
28、你有再大的过失,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说,说了得罪你;能够说你过失的人,对你是大恩大德!
29、我们以真诚、恭敬、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些人,这个帐就了结。不要生生世世报来报去,好麻烦!
30、我们怎样报佛恩?怎样报祖师大德之恩?只有一个方法:依教修行,往生净土,这才是真正报佛恩!
31、冤亲债主来折磨你,你不起嗔恚心,反而起感恩心,冤亲债主就变成了菩萨,成就了你的忍辱波罗蜜。
32、真正学佛的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对我们修行人来讲,统统有恩德。
33、宣传净土法门,普遍为众生介绍这个法门,才能报佛恩于少许,才能报一点佛恩,不这样做不能报佛恩。
34、今天,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这是我们的果报。他为什么不去毁谤别人?他为什么不去陷害别人?
35、真正修道人遭受别人侮辱陷害,不但没有烦恼,心里反而生感恩之心。为什么?我无始劫来的业障就消了。
36、我们果然能够遵照佛的教训,依教奉行,信愿持名,勇猛直前,径登不退,这才是一个真正知恩报恩之人!
37、我们业障太重了,唯有这个方式能消业障;他造罪业替我们消业障,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要懂得知恩报恩。
38、既然遇到了,我们要知道报佛恩,知恩报恩。报恩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念佛法门普遍地推荐给一切有缘的众生。
39、佛说法,不厌其烦地重复,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没有开悟;这是佛慈悲到了极处!我们明白之后,才知道要感恩。
40、现在这个世间,为什么忘恩负义的人这么多?不知道恩德。不知道恩德,说个不好听的话,不知道好歹,你说有什么法子!
41、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念佛法门,实在是非常非常地幸运。正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42、我们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的恩德一生一世;我们的慧命,得力于佛,佛的恩德生生世世!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所以才知恩报恩。
43、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拿博士学位的,在社会上还有相当地位,也有相当声望的,他们见利忘义,不知道什么叫恩德,他们哪里能够报恩?
44、现在世间人忘恩负义,不懂得道义,不懂得仁义,不知道情义,不知道恩义。我们学佛人要落实知恩报恩,给一切社会大众做正面的好榜样。
45、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孝顺父母,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奉事师长,我们一生的成就,这两个人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所以菩萨法里面,教给我们知恩报恩。
46、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一个人能常常念恩,你德行就愈积愈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是累德。
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6、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7、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8、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0、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1、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12、黄泉路上无老少,要想善终请念佛;待到大限来临时,方知却有阿弥陀。
13、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点。
14、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5、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7、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8、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19、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20、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1、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3、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24、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25、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6、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7、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0、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1、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32、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3、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34、要了解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5、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6、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7、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3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9、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40、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1、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定会后悔的地方上。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42、你不要直不满人家,你应该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4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4、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45、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46、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47、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48、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49、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0、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5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5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53、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54、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5、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5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57、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58、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59、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60、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61、要克服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62、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63、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64、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6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6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67、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68、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6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70、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7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7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3、西方道路不平坦,曲曲折折路弯弯;真心修佛无畏惧,哪怕冰霜与严寒。
74、竞利奔名何足夸,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75、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76、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7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78、念佛人心要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79、时光灭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
80、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81、得住手时须住手,得闭口时须闭口;若能住手与闭口,百岁安宁有八九。
82、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83、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84、苦海滔滔虐自招,迷人不省办分毫;为人不把弥陀念,枉在阳间走一遭。
85、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时,而它却会骗你辈子。
86、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87、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88、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9、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90、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1、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一、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有些事情从世间情感看来是合理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不相合的,修行只有在超脱人情人性后,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佛门中这句“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作人情”,是说修行之人,宁可穷死、饿死,宁可不建寺院,没有信徒,也不可说出违背佛法的话,做出违背佛法的事。
佛门中有则著名的故事说,唐朝的从谏大师,中年出家后就从未回家,过去俗家的孩子长大了,非常思念父亲,希望能见父亲一面。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父亲驻锡处,于是千里跋涉,终于找到那个寺院,但因从小离开父亲,不知父亲的样子,刚巧,一个大和尚开门出来,他问道:“请问大德!从谏师父在哪里?”“你找他做什么?”从谏大师说,“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从谏大师用手一指东边说:“在那边!”孩子走后,从谏大师把门一关再也不开了。
学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里周旋,当然就会离道很远,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还重,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在佛法真理之前,甚至在公理正义之前,也要有道德勇气,要顾及大众的需要,更要坚持佛教真理,不做背离佛法的事情。只有如此,在修学的路上才能更有成就。
记住一个人在职场的道理,它不仅是鼓舞人心的,它更多的是的行动的基础——这就是你今天可以看到的成果!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职场的励志格言,希望大家喜欢!
二、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这句格言是禅门大德在教育禅宗学徒时经常说的话。格言意在告诉禅子,在修行禅坐之时,应当提起正念,专注于一句话头认真参究,从而破除障道的杂念,直到证得大智慧。使自己能够在禅坐中得到真实受用。
教师的对象是富有情感的具有纯洁心灵的学生,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坦诚之心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爱。
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在丛林中最常说的格言就是上面这句话。常住的一草一木都是信施之物,出家人受用了信徒供养的物品,应当精进修行,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广大信徒。从另一方面来说,常住之物是供真修行人用来维持色身,用功办道的,我们在利用这些常住之物的时候,应当像护持眼珠一样爱惜。若是不知珍惜,肆意浪费信施之物,就会遭致无尽的苦报。即如佛经所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甲还。”因此,作为一名出家人,当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心,爱惜常住之物,我们才能会道业日渐增进。
三、打沙弥,跪比丘,火烧菩萨头
由于信仰多神,锡伯族的宗教观念也比较淡薄。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锡伯族的宗教信仰正渐渐变为历史的陈迹了。
对于这句格言,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疑惑,佛门不是讲慈悲吗?怎么有那么严苛的事!其实佛法正是如此,有些看似无情的教育,都是造就未来龙象的因缘。因为我们的习气使然,面临压力境界,容易心生烦恼,佛门教化的方式,就是要你去认清自己的烦恼来由,找出对治的方法,懂得调御自心,就是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真正透视烦恼,才能见到心地风光。
四、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初学修学的人,常常会在坐禅念佛时妄念纷飞。这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打得念头死,即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最终见到智慧,得到般若。对于一个修行者而言,能够修行到妄念不生的程度已经是相当不容易,当他们正在用功的时候,你若是动了他的念头,令他修行很长时间的功夫都白费了,其罪过弥山。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见到别人用功的时候,你应当生起欢喜心,赞叹他人修道的功德。如要从他们身边过时,尽量绕道而行,以免引起修行者起心动念,妨害道业。如果有事需要向正在诵经念佛或是坐禅观心的修行者请教时,应当待修行者行持完毕方可。这样,才是尊重修行者,才是不扰道人心。
多看看一些经典的名人格言能够给我们思想我们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和帮助。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名人格言经典语录70句,欢迎阅读。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藏传佛教格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佛教生日欢喜句子专题。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3、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5、清净法身。汝...
佛教格言大全 【1】、知苦无生,是名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名集圣谛。于毕竟灭法中,知无生无灭,是名灭圣谛。于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圣谛。《思益经》卷一 【2】、知苦不生,是名苦智。《摩诃般若经》卷六,广乘品 【3】、若见一切诸法无起,即解苦谛;若见一切诸法无住,即能断集;若见一切诸法毕竟
1、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2、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4、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5、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6、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7、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8、若悟...
1、随心、随缘、随性。 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3、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4、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5、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6、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7、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8、我不入地狱,...
1、持戒念佛、依教奉行,就是报佛恩。 2、见利忘义,不知道恩德,这就是造作罪业。 3、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4、《般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 5、佛教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
1、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2、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3、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5、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6、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
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
一、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有些事情从世间情感看来是合理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不相合的,修行只有在超脱人情人性后,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佛门中这句“宁教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