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圆复习课件(经典十二篇)#】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展现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分析“圆复习课件”并解读其内涵,欢迎大家阅读点赞评论帮助我们更好地分享知识!
一、激趣引入:
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常用到酸,碱,盐。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一:【学习方式:先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
实验室桌面上放有:①铁钉、②铜丝、③稀盐酸、④氧化铜、⑤氢氧化钠溶液、⑥稀硫酸、⑦碳酸钠溶液、⑧石灰石、⑨酚酞溶液、⑩氧化铁、⑾石蕊溶液、⑿石灰水。实验老师让小华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进行分类整理。(溶液按溶质进行归类;混合物按主要成分进行归类)
请你也来试着进行一次整理。(填序号)
单质:;氧化物:;酸:;
碱:;盐:;指示剂:。
问题情境二:【学习方式:先组内讨论,再组间交流,后概括性质】
小华同学发现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回想起应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她想给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请你帮助她,取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两瓶溶液区分开呢?【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接触过逗号、句号、冒号、引号、问号和感叹号。这六个标点符号也是要求三年级学生必须能正确运用的常用标点符号。但冒号和引号相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能正确运用还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引号,很多学生要么会漏,要么用错。
教学目标:
1、纠正平时标点符号使用和书写中的不规范行为。
2、熟悉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3、掌握易错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
有些人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字不写错,用不用或者随意使用标点符号都无所谓,不会影响到文章的表情达意。其实不然,文学大师郭沫若就十分重视文章标点,他曾多次强调:“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课件出示)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吗?”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可见,改动标点符号,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今天,我们班上就来了六位老朋友,谁知道会有哪些老朋友呢?(指名说出六种常用标点符号的名称。)
1.谁能帮它们找到家?学生在磁贴格上写,教师讲。
(1)逗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2)句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3)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4)感叹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6)引号(“ ”)前后引号各占一格,前引号写在右半格,后引号写在左半格。
教师(指着引号):在这六个标点符号中,其中有一个标点很特殊,它叫引号,每次出现都是成对的,前面的叫前引号,后面的叫后引号。因为它前后各由两个小蝌蚪模样的组成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双引号,但是它很调皮哦,有时候会前后各脱掉一顶小帽子,那叫单引号。
2.我们光知道了它们的名字,住的地方还不行,还得正确使用它们哦。
逗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感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1)教师补充:第一句叫疑问句,第二句叫反问句,第三句叫设问句,因为都是表示问的语气,所以都要用问号。
(2)谁来通过朗读,读出问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教师:为什么加引号?表示引用对话或文章里的一段文字。
这时候,我们标点应怎么写?(冒号、前引号、句号、后引号写在一格中,教师示范,特别要注意句号一定要加在后引号里边。)
A.提示语位置不同,加的标点也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划出提示语。
B.学生说(要说出理由),教师加标点。(1)提示语在前,冒号加引号。(2)提示语在中间,把对话分成了两段,前面一段对话用引号,后面一段用引号,中间加逗号。(3)提示语在后,前面用引号,后面用句号。
小结方法:给对话加标点时,首先干什么?(好好读读这个句子)然后呢?(打提示语,看看在句子中的位置)最后加上正确的标点。
教师拓展:其实,引号的本领还不止这些呢。有时虽然不是讲的话,但是因为表示特殊的含义,也要用引号。它还有很多用途,我们以后会慢慢学到。
1.过渡:你学会正确使用这几个标点的本领了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我们一起来批一批,看看他有没有把标点符号放对位置。(2分)(学生讲,教师批改)全对的举手!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全对的同学。
4.看来,你们和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了朋友。其实在我们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更深认识了几个标点朋友呢,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我们一起喊喊它们的名字:顿号(、)、分号(;)、省略号(……)、书名号()、破折号(――)
这些标点在书写时也要注意,比如,“……“”――“写时要占两格。还有很多标点朋友等着我们以后慢慢去认识、了解。
这些小小的标点,看似简单,学问可大了。如不仔细推敲,不仅会犯错误,更会闹笑话呢。比如老师这儿就有几个句子,请你们当当小医生,诊断诊断,看看他得了什么病。(说清错误后,集体修改)
1.有些同学喜欢捉蜻蜓,使好多蜻蜓死于非命,我感到非常痛心,蜻蜓是捉虫能手,一只蜻蜓一小时可以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一逗到底病)
4.昨天放晚学我看到校门外的公告栏里写着星期二吃圣果圣果是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我又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说不知道今天中午吃饭时我就注意看圣果是什么一看原来圣果就是小蕃茄(没有标点病)
标点的学问可多啦!同一个句子,不用的点法,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哦!比如这个句子。自由读一读。
你有几种点法?
课件出示:
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
2.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妈妈。
3.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走失了,弟弟着急。
教师:你们真聪明,为了让大家记住这向个朋友的用法,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呢,想学? (课件出示)
写文章,要周到,讲清楚,很重要。
说话中,要停顿,一口气,说不了。
表达好,有门道,加标点,用符号。
学习标点并不难,形状用法要记牢。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 ”)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同学们,小小标点符号奥妙无穷。掌握了这些秘诀,会对我们的阅读、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和这些标点符号交上朋友!
1.复习所有的声母,先认读卡片上的声母,再背一背。
2.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陈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课件出示动物园门口的图片)看! 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1.导入:是谁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啊?(出示连线图)猜一猜(海豚)。
2.你怎么知道是海豚的啊?学生各抒己见。
3.是的,只要我们把所有的声母按顺序连起来,海豚就出现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导入:你看! 海豚正跳着欢快的舞蹈欢迎我们呢! (出示海豚摆出的类似声母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小组合作:
(1)导入:海豚用身体摆出声母的形状,你还能用其他的东西摆出声母的形状吗?
(2)小组合作:先商量分工,谁是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再开始合作。
1.导入:海豚有海中智多星之称,许多科学家们认为海豚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你想与这么聪明可爱的海豚交朋友吗?
2.示范:海豚姐姐,你好,欢迎你到我们班来,我想和你交朋友。我是陈老师,我姓陈。我的姓里的声母ch和你身上的ch是一样的,很高兴认识你。
3.小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找自己姓里的声母。轮流说,空下的同学当裁判,说对的.奖一颗小红星。教师巡查。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见到了海豚,通过大家的介绍,海豚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它会带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1.导入:这节课海豚姐姐继续带大家去认识更多的动物。(出示图片)咦?这些动物怎么都背对着我们呀! 噢,原来小动物们要我们先读对了每种动物上面的拼音,它才肯回头见我们呢!
(1)zūzhū,cèchè,suōshuō,要分清楚平翘舌音。
(2)nàlà,要读清楚鼻音。
(3)píqí,bǔdǔ看清形近的字母。
1.导入:同学们真能干,全读对了。这些小动物都抢着想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交朋友呢! 你们想先听谁介绍啊?
2.学生自由选择,认读音节词(点击出现,音节由学生读出)。
我是爱开qì chē的小熊,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爱吃luó bo的兔子!
我是只能干的猩猩,我洗wà zi!
3.小组检查读,教师巡查。
1.过得真快,我们就要离开动物园、告别所有的动物了,临走前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这些文明的游客送来了纪念品──一张纪念卡,说有能力的人才能得到它。
整堂课的设计以海豚姐姐为主线展开。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了许多动物,做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的设计,要求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大胆地对以往的复习课进行改革、创新,转变学习方法:变单纯地说自己姓里的声母为与海豚姐姐的交流;充分运用小姐合作的优势,集合组内成员的力量,用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并乘机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使合作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的复习,进一步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的一般的圆周角的性质进行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圆的后续知识的重要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圆周角性质也是说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灵活应用“代入法”和“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外,还应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用适当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消元思想,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是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形结合思想.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含有2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元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法,即把“二元”变成“一元”,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6.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审,二找等量关系,三设未知数,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五解,六答。
(二)重点展现:
例1:解下例方程组:
(1)解:由①得,=1-③……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用另外一个未知数表示;
将③代入②得,3+2(1-)=5……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
解得,=3…………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3代入方程③得,=1-3=-2……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原方程组的解为
(2)解:由①×2得,4+6=16③……变形方程,使得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由②-③得,11=22……消掉其中的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解得,=2……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2代入方程①得,=1……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原方程组的解为x
(三)巩固应用:
例1、已知以、为未知数的方程组的方程组与的解相同,试求、的值。
解:解方程组,得
把代入方程组,得,
解得
例2(xxxx年xx中考题)、某班将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班长安排小明购买奖品,下面两图是小明买回奖品时与班长的对话情境: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试计算两种笔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解:设购买单价为5元的笔记本本,单价为8元的笔记本本,依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购买单价为5元的笔记本25本,单价为8元的笔记本15本。
(四)能力提升:
例1、已知一次函数=+1与另一个一次函数=相交于点A,试求出点A的坐标。
解:依题意,得
解得:,
∴点A的坐标为(3,-2).
例2.(2019年xx中考模拟题)某旅游商品经销店欲购进A、B两种纪念品,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7件,B种纪念品8件;也可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10件,B种纪念品6件。
(1)求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
(2)若该商店每销售1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5元,每销售1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7元,该商店准备用不超过900元购进A、B两种纪念品40件,且这两种纪念品全部售出候总获利不低于216元,问应该怎样进货,才能使总获利最大,最大为多少?
解:(1)设A种纪念品的进价为元,B种纪念品的进价为元,依题意,得:
解得:x,
答: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20元、30元
(2)设商店准备购进A种纪念品a件,则购进B种纪念品(40-a)件,依题意,得
解得:
∵总获利是a的一次函数,且w随a的增大而减小
∴当a=30时,w最大,最大值w=-2×30+280=220.
∴40-a=10
∴应进A种纪念品30件,B种纪念品10件,才能使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值是220元.
(五)课堂练习:
1、解下例方程组:
2、若方程组的解为,试求、的值。
(六)家庭作业:
1、必做题:指南第25页A组2(2)、(3),4
2、选做题:指南第26页B组2,3
wlq
第一课时
1、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根据字母排列顺序写好小写字,能区别大小写字母的形体。
2、能进行简单的词语搭配,掌握搭配的一般规律,初步接触修饰语的作用。
3、会读会认这些新学的词,积累好词语。
一、揭示教学内容
本课时完成一、二、三题。
二、教学第一题:在括号里写上小写字母
1、出示字母表,齐读26个字母。
2、进行大小写对照。进行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找朋友”游戏。
3、抽读,指大写字母便能读出音。
4、学生练习,指一生上台板演。
5、讲评、订正。
三、教学第二题:填空,读一读
1、先读左边的词语,引导学生说出:高兴地(干什么)、甜甜地(干什么)、伤心地(干什么调读右边的词语,引导学生说出:圆圆的(什么)、香甜的(什么)、温暖的(什么)。
2、学生试口头填空,教师相机点拨。
3、学生填空练习。
四、教学第三题:读一读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词组。
2、出示词组卡片,抽读。
3、接火车读。
第二课时
目的:
1、比较句子,认识修饰语的作用,懂得怎样把一个句子写具体。
2、借助拼音读懂短文,体会春天的美丽。
一、复习旧知
1、用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2、男生、女生出词搭配,看谁接不下去。
3、抽读生词卡片。
二、教学第四题:读句子,比一比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出示小黑板,比较第一组。 ①指两名学生分别读句子,大家想想两句有什么不同。
②说说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③师小结。第二句意思更具体,生动。
④齐读第一组的两句话。
2、第二组两句话教学同上。
3、口头练习。师出短句,先试说出加修怖词的句子,允许有5种答案。
三、教学第五题:读一读
1、借助拼音拼读短文,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拼读效果,纠音。
3、默读全文,想想每一段讲的是什么,看看自己喜爱哪些内容,把它画出来再大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的美。
4、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内容。
5、分小组讨论:春天的图画美在哪儿?为什么这样美?
6、再读全文,读出赞美、喜爱的感情。
第三课时
掌握左右结构的六个字的书写。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齐读要写的字
二、指导学生观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
2、找出左右大致相等的字有哪些?(醒、群、顺) 找出左窄右宽的字有哪些?(提、胸、姨)左边、右边各占格子的多少?(左边的占三分之一,右边约占三分之二。)
3、认真描写生字,再临写。
4、对照范字检查,看看每个字写得是否匀称、美观,左右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适当。
三、评选谁的字写得好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动物
一、课前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形式收集“有益的小动物”的图文资料。
1、指导看图,了解口语交际内容。说出蜻蜓、燕子和小青蛙,说说对人类怎么有益。
2、以青蛙在稻田里捕捉害虫为例,指导学生说具体。
二、组内交流
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多,并能说清怎么有益。(如蜜蜂传播花粉,酿制蜂蜜;蚯蚓松土;蛇吃田鼠;猫头鹰捕食田鼠等)
三、全班讨论
1、播放收集到的社会上人们捕食小动物的录像,谈谈你的看法。
2、围绕“怎样保护”展开讨论。要求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大胆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3、引导学生想出具体保护措施,如:保护周围环境,让小动物有安身之处;宣传小动物对人类的益处;不捕食小动物等。
五、扩展活动
设计一些宣传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标语。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测验
一、听写词语
故事 伤心 心疼 香甜 鸡蛋 花瓣 吃饭 坏了 怀里 寻找
二、填空
( )的小鸡 ( )地说
( )的梦 ( )地笑
( )的菜叶 ( )地叫
......
[下册复习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表内乘法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对表内乘法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表内乘法的知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计算。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以巩固表内乘法的口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乘法口诀和熟练计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一)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2.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起学生生回顾所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1.复习乘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下图:
①明确图意。(表示4个5相加)
②自主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思考:计算时应使用哪句乘法口诀?)
③指定学生汇报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法、乘法算式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④学生例举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
(2)及时练习。
①看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求出积。
②指定学生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2.复习乘加、乘减。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
①学生说图意,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②学生自主列式,同桌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是用哪句乘法口诀的?
③学生汇报解法,全班交流。
方法预设:
方法一:5×4+3=23方法二:5×5-2=23
……
强调运算顺序:乘加、乘减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抢答游戏(先分组再进行抢答)。
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4题。
3.复习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有3排房子,每排5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②有2排房子,一排5间,另一排3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自主列式解答,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想法预设:
第(1)题:
想法一:把3个5加起来是多少?列式:5×3=15(间)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 □ □ □ □ □ □ □,一共15间。
……
第(2)题:(提示学生:“2排房子”是多余的条件。)
想法一:要把3和5加起来。列式:5+3=8(间)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一共8间。
……
【设计意图】在表内乘法的复习环节,没有单纯地进行口诀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表内乘法,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表内乘法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提高,深化知识
1.连一连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直线连起来。
1×3 2×2 3×2 4×1
2+2 4×3 5+7 4×4
3+9 9+7 3×3 20-4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2.填一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2题。
(2)学生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每行或每列数的规律。
3.比一比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5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4.算一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6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运算顺序。
5.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7题。
(2)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6.想一想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3×2+3=( ) ×( ) 2×4-2=( ) ×( )
5×5-5=( ) ×( ) 4×3-4=( ) ×( )
(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意义上来填空。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物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十分必要,因此把目标定位为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并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五、教学过程
(一)根据特征猜立体图形
今天美美、小刚、萍萍、明明和我们一起来做数学游戏。我们看看他们给我们做什么游戏?
1.听特征猜图形。
美美说: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2.听特征猜图形。
小刚:长长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学生猜对课件出示长方体)。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听特征猜图形。
萍萍说: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4.听特征猜图形。
明明说: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让我们再一次的回顾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我们看看下面该做什么游戏了?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猜谜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为下一步图形的分类做好铺垫。
(二)分一分,放一放
1.为明明整理房间。
师:明明的房间多乱呀,我们一起来帮它整理一下。把物品按照要求放到架子上。
2.小组活动:摆放物品。
3.学生进行交流。
说说你们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样摆放。
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把明明的房间整理好了,现在看起来整洁多了,看来,把物品分类摆放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的游戏,使实物和一般模型建立起联系,考察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拼一拼,摆一摆
1.解决图1的问题。
师:我们帮明明把房间整理好了,他邀请我们和它一起搭积木。
图1:
一共有( )个
。
(1)说说它是由几个长方体拼成的,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2)我们只看到3个长方体,大家数出4个,哪1个藏着的长方体你是怎么发现的?
(3)学生照样子拼图:上面的图形一定会有一个下面的图形和它对应。
2.解决图2的问题。
图2:
一共有( )个
。
(1)数数它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你们是怎么数的?
(2)学生活动之后,小组内学生进行汇报。
预设:先数看到的,再数遮挡的着的。
预设:分层数。(5+3+1=9)
预设:爬楼梯数。
(3)分层解决问题。
①第一层有几个正方体?(1个)
②第二层有几个正方体?(3个)
③第三层有几个正方体?(5个)
师: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爬楼梯,一层一层的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3.解决图3的问题。
请你用刚学到的方法标一标,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归纳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拓展提升
师:刚才我们跟明明一起搭的积木,现在同学们自己用积木搭一个,让你的同桌猜一猜用了多少个?
(五)总结
今天我们和美美、小刚、萍萍、明明一起做了许多数学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2~93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初步感受复习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意义,熟练地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加法与减法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写及大小比较;10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数位及数位上数的意义;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顾梳理:
师: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啊?
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课件分步呈现P92页的4幅图。
3.教师板书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解决问题
(二)交流感受:
1.你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学生自主发言。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等。
3.师质疑:这学期我们学的知识真多啊!你对这些知识都已经完成掌握了吗?我们有必要来将这些知识复习复习吗?
4.点明课题:本学期学的知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共同梳理,让学生简单回顾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并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复习应用
(一)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这节课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
1.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
(1)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位呢?
(2)这些数位上的一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数却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个珠子相当于个位的几个珠子?百位的一个珠子又相当于十位的几个珠子呢?那我们就可以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又是多少?
2.复习数的组成: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拔出57,问:谁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它个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2题。
数的顺序和大小:
(10个10个……地数。
(2)你能用计数器拔出57前面的一个数吗?那57后面一个数是多少?这三个如果从大到小排,应该怎么排?
(3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应用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二)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
1.夺红旗比赛: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4题。
(2)学生汇报结果,学生互相检验是否正确。
(3)讨论:
①这8道题可以分为哪几类?引导学生发现:有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有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②每一类分别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
③说一说每一类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在练习之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梳理各种计算方法,沟通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6题。
【设计意图:这两题也是“数的运算”的不同形式的练习,教师要注意:在做这两题前要创设故事情境,如第<、=”,第5题可以用“猪八戒吃西瓜”,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新百数表”:
1.建构“新百数表”
(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这张百数表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
(2)完成表格。
2.观察比较
(1)再次观察,发现规律:
①横着看,每一行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
②竖着看:每一列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
(2)新旧百数表进行比较:课件呈现新旧两个百数表,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只要学生说出的发现是对的,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题。这题解决后,可再让学生仿照这个问题再提出几个问题,继续练习。
(题。
((6)题:
①学生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选的是第1行的第几个数和第8行的第几个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②并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完成后,可模仿这两个问题继续练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数的认识,并综合了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在经历新百数表的建构、新旧百数表的对比与探究及应用新百数表中规律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课小结,质疑反思
(一)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二)质疑反思
1.对于本节课复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你认为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或者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错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当然,你也可以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质疑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引言: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学习物理学时,力学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力学知识,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力学的相关内容,并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学科。它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质点和质点系的运动以及万有引力等内容。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石,共有三条:
第一条: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条:当外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其大小和方向与物体所受力大小和方向成正比。
第三条: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些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这时就需要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以便更好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合力的求法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向量法和平行四边形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拆分为多个力的过程。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情况,并进行具体的计算。常见的分解方法有垂直分解和平行分解,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实用。
三、质点和质点系的运动:
在力学中,质点是指忽略物体有一定大小和形状,把它看作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质点系则是指由多个质点组成的系统。
质点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则包括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质点系是多个质点相互作用形成的力学系统。对于质点系的运动,我们常常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相互的作用力、加速度和位移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描述质点系的运动状态。
四、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而产生的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万有引力常数成反比。
万有引力在宇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行星的运动和形成,也是导致天体相互吸引的原因。
五、结语:
力学是物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了很多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理解和掌握力学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叙述,读者们能够对力学有更清晰和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总结起来,本篇文章以详细且生动的方式介绍了力学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质点和质点系的运动以及万有引力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力学知识。祝愿大家在力学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表内乘法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对表内乘法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表内乘法的知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计算。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以巩固表内乘法的口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一)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起学生生回顾所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1.复习乘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下图:
②自主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思考:计算时应使用哪句乘法口诀?)
③指定学生汇报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法、乘法算式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④学生例举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
(2)及时练习。
①看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求出积。
②指定学生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2.复习乘加、乘减。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
①学生说图意,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③学生汇报解法,全班交流。
2.抢答游戏(先分组再进行抢答)。
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4题。
3.复习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有3排房子,每排5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②有2排房子,一排5间,另一排3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4)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 □ □ □ □ □ □ □,一共15间。
……
想法二:画图验证:□ □ □ □ □ □ □ □,一共8间。
……
【设计意图】在表内乘法的复习环节,没有单纯地进行口诀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表内乘法,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表内乘法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直线连起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2题。
(2)学生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每行或每列数的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5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6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7题。
(2)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并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1.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介词等词类的单词在句子中的灵活运用。2.词性之间的转换及易混单词。3.一词多译或近义词。4.通过以上任务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做好词汇题,并且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1.注意名词&动词在句子中的适当变化。2.注意近义词的不同用法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任务型教学。教学总体思路任务1 导入任务2 考点一任务3 练习任务4 考点二归纳任务5练习任务6 考点三任务7中考试题练习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Presentation中考试题引出中考考点。1. Miss Brown taught (他们) English last term.2. We don’t think their classroom is (干净) than ours.3. Is it the best one of the (照片) of your family ?4. I spent an hour (写) the passage last night.(them/cleaner/photos/writing)Step 2归纳中考考点:中考考点一:考查不同词类的单词在句子中的灵活运用一、名词 考虑可数名词单复数、不可数名词和所有格例1 Do you like white?We have shirts of different _____(颜色). 根据句意,可确定单词为“color”,通过前面的shirts和different两词可确定此处应用 colors。例2 September 10th is根据句意,确定单词“Teacher”,它与Day之间存在所有格关系,将Teacher变为复数,再变为所有格,应填Teachers’。二、形容调和副词还要考虑到形容词和副词“级”的变化。例1 He was very _____ (生气)with the man upstairs and began to shout, “Stop singing!”根据连系动词was ,此处应填形容词原级angry。例 2 On Sundays,children play (高兴)in the park. 此处应填副词happily,副词修饰动词 play。三、动词 五种形式 :动词原形、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现在分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例1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借)me your bike. 介词后动词用-ing形式,故填lending。例 2 When he was ten, in maths.become interested in为固定词组,意为“对……感兴趣”,故此处应填interested。四、数词主要考查基数词和序数词五、代词考查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不定代词和疑问代词 例 1 Help y to some fish,Jim.根据句意,此处应用yourself.例 2 “Help y to some fish,please. ”Mrs Green said to the twins. 根据句意,the twins为复数,故填yourselves。Step 3 ExercisesChoose some exercises from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and let the students do them in class.1. Your song sounds _________ (优美的).2. When he heard this, he became even ________(生气).3. Lucy can run as ______as Lily. (快) (07适应)4. They are __________ (摘) apples on the farm.5. My teacher always_________ me to work hard.(鼓励)6. He _______(跌倒) off a tree yesterday and hurt himself.7. December is the ________month of the year. (twelve)8. _______(百)of visitors come to Hanzhou every year.9. The famous writer lived in the __________ (二十) century.10. December is the ________month of the year. (twelve)11. _______(百)of visitors come to Hanzhou every year.12. Go _____ (经过) the bridge and you’ll find the shop.13. Jim hurried to school ______(没有)breakfast..14. ______(然而) ,at that exact moment my teacher, Mr Guo, came in.15. These clothes are no longer in fashion _______(尽管)they are still new.Step 4 中考考点2注意词性之间的转换及易混单词List all the words during the junior school and do some exercises. in the north of…/in the northern part of… west/western south/southern east/easternpark/no parkingplease/He is pleased./The trip is pleasant./With pleasure. It’s a pleasure. /unpleasantsafe/safely/safety succeed/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 be/feel proud of take pride inStep 5中考考点三1.注意一词多译或近义词如:Today LiLei didn’t come to school because he didn’t feel _____. (好) 注:这题中,“好”可以翻译成 good/well/nice,而表示身体好应用well.2.让学生归纳常见的单词Step 6中考链接Choose some sentences from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Step 7 Homework1. Review the words2. Do some word exercises.
学习内容:
教材第7――9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明确要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掌握一些好的复习方法。
学习重点:知道复习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掌握一些好的复习方法。
课前准备:课前总结复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读诗歌提问:从诗歌中你们知道了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吗?
学生回答:
读书学习有诀窍,及时复习是妙招。
温故知新忘不掉,事半功倍真美妙。
二、活动:复习真重要。
1、课件出示:放学后、考试前去玩耍和及时复习的情境。
2、想一想、说一说:
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一样吗?
3、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复习的重要性。
三、介绍复习方法。
1、遵循艾宾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你觉得复习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复习效率会更高?
2、学生分组说。
3、老师归纳总结。
有效的复习方法:
第一步尝试回忆
第二步认真读书
第三步整理笔记
第四步温故知新
4、把自己的复习的方法总结一下,与同学们交流。
(1)、在小组内说一说。
(2)、找代表全班交流。
5、看看那种方法更适合你?
四、老师总结
遗忘的速度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学习就是不断在和遗忘做斗争,所以我们要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 教案课件的完善工作,是新教师需要认真地去做的。这里有关于“圆柱与圆锥课件”的一些相关资讯您不容错过,祝愿你能够通过这些参考信息以更高的效率完成任务或学业!...
准备开学前的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的任务,而每位老师在准备教案课件时都需要认真规划。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的教师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注意哪些方面,在准备教案课件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在这里栏目小编向大家推荐关于“复习课件”的一篇优秀文章,供大家参考之用,希望能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最新圆复习课件,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教学内容:教材77—7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2、使学...
接下来您可能需要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整理的“力复习课件”。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差异性。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拓展视野!...
您可以在以下资料中找到与您所需相关的资料“爱课程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因为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同样重要。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别忘了将其收藏起来,以备以后查看!...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实现课程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什么?我们浏览了很多文章发现“拼音总复习课件”最为惊艳,如果我的解决方案对你有所帮助请把它收藏起来以备查看!...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已经为您精选了以下相关信息:“物理复习课件”,希望您能为本文提供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为了让教学更加顺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确保每份课件的设计更加完善。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授课效果。...
不管是对于新手还是老手了解“地理复习课件”都是很有必要的。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优秀的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教案之上。仅供参考请自行判断是否适用于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