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是一种科学、经济的文化传承方式,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倡导和推动。各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国教育界,小学开展诵读研究和实践的多,中学则相对较少。20xx年,为了弥补这一空缺,学校领导首先做出开展经典诵读、并以经典诵读带动和谐校园建设这一文化立校的重大构想,并召集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调研和商讨。会后,决定有步骤、分阶段开展这一活动,先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再逐步推广到全校八、九年级。
其次,学校领导为我们实施经典诵读活动提供了活动开展的时间和空间。我校广播室是开展以诵读为校本特色课程的主阵地,每周一下午班会课为经典诵读活动的专属时间。为了进一步体现校本特色,学校领导还组织部分骨干教师选编了两册校本教材,一本是《论语(节选)》,一本是《先秦典籍(节选)》。可以说,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再次,校级领导率先垂范,自主学习中华经典著作,并能借助教研会、教职工大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感受与大家分享,这无形中就给广大教职工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经典的典型和传承文化的.楷模。不仅如此,四中领导班子还让传统文化发挥“吸铁石”的作用,将四中教职工的智慧和干劲拧成一股绳,不仅奠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立校、特色育人活动的开展。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四下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三、活动收获与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他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文可以表达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和独特思考方式,写作提高我们识别和欣赏周边事物多样性的能力。如何在作文中全面地描述自己的学习呢?跟随栏目小编的脚步探索“民风民俗作文”的故事吧,本文可供您参考请收藏!...
经典俗话_民间俗语_ 经典俗语谚语【一】 1、【和尚不知道士】和尚是佛教徒,道士是道教徒。指互不了解。马烽《刘胡兰传》:唉,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士,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哩。2、【老鹰不吃窝下食】多指不危害乡里。鲁迅《阿Q正传》:但赵太爷以为不然,说这也怕要结怨,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
关于文化习俗的民间谚语、俗语大全_ 文化习俗篇 文化习俗类俗语是文化的通俗化表达,从此类俗语中可以窥见我国民间习俗的一角,可以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集体认知和行为倾向,它们对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习俗,强化民族认同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轻诵出几句文化习俗类俗语,其实我们已在不经
在学校时,我们常常需要写作文。写作能够在我们感到孤独时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安慰,同时也能够加强我们内心的信仰。这篇“民风民俗作文”是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精心搜寻到的一篇宝藏级别的好文。为了避免忘记,请您将本页的网址记录到收藏夹中!...
经过反复思考和精心编辑,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制定了这份选题精选的“民俗作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请务必保密,切勿用于任何违法用途。作文是一种探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沟通和拓宽思维。它是一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内心世界。如果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作文模板。...
关于传统文化的民间俗语俗话_谚语大全_ 【传统文化】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一年笛子二年笙,三年弦子不中听。 能领千军万马,不领吹吹打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弦子会说话,家里拉的没任啥。 装得像,强似唱。 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憨子。 会敲敲到点上,不会敲敲到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一】【军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将在外,不由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兵贵神速。谎报军情。军中无戏言。不打无把握之仗。军令如山倒。兵不厌诈。立下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斩将不论骨肉
作文是我们探索人生真谛的工具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素质,通过写作文可以记录自己身边经历的人和事。善于观察是写出一篇优秀作文的前提。励志的句子小编特意为您整理了“描写民风民俗作文”,如果你认为这份资料有用请将它发送给你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