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句子大全

网络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想要找句子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只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能表达清晰,你有分享优美句子的习惯吗?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弘一的名言,欢迎你的品鉴!

去去就来 ----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怎样看待死亡,法师说:去去就来》

弘一大师60岁那年,写了一首偈语,词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暗示自己将不久人世。

1942年9月24日、25日,他讲律时精神略倦;10月1日起发低烧,但仍每日写字,饮食渐少;10月5日起只喝水,拒服药;10月6日命侍者学人妙莲法师至榻前记录遗言及“助念”。他并无致命之病,但他要“走”了;10月10日下午,写“悲欣交集”4字,是为绝笔;10月13日,他“走”了…… ----《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说过: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脱俗之人如斯,可是俗事亦为如此。一个人是孤单,念着一个人才是孤独,总是傻傻分不清爽。

世界很美。身边的人物风景无一不好无一不美。这是弘一大师说的,也是我此刻感觉。

李叔同不同于弘一大师在此,我是我亦非我,也在此。

(邵长华禅茶武践行生活第15篇)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本是弘一法师语录,见识不足的人就会什么事情都体现得很多虑,威信不足的人就会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发怒,信心不足的人就会比别人多说很多话。没有勇气的人就多劳作,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就多观察,越是没有道理的人越善于辩解,越是感情不好得人越表现的客套。总体也反映了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想要掩饰、伪装自己有什么,所谓欲盖弥彰。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弘一大师) ----蒋勋《舍得,舍不得》

朱光潜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他有说过一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朱光潜《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00周年》

牧尘闻言,也是自嘲的一笑,因为他发现九幽此话还真是不假,他废了夏弘一只手,那夏禹怕是不会轻易善了,而排名第三的迦楼罗,更是他此次不能避的大敌,唯一一个没有确切表露敌意的苏轻吟,也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主,而眼下…又是将排名第一的祝焱给坑了一把。

这些主,常人得罪一个就得担惊受怕,而他现在却几乎得罪光了,这惹祸的本事,连牧尘自己都有点佩服。 ----天蚕土豆《大主宰》

我已来到四十岁人界的盛年期,可是何以我已历经了生老病死一个人类命定必须经过的全部行程,形同槁木。 有谁说,养心如槁木死灰,又使槁木如萌芽。我却不是。我也不是弘一法师那样,他用他前半生繁华旖旎的色境做成水露,供养他后半生了寂无色的花枝。 ----朱天文《荒人手记》

直弘一口喝干杯中的酒。一直以来,他都想和儿子一起喝酒,倾听儿子的烦恼,从父亲的角度给他一些建议。但实际上,他们只要一说话就会吵架,根本感觉不到父子间的心灵相通。 ----东野圭吾《新参者》

弘一法师有句话: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记得中学时代爱跟亦梅先生去探望一位会做诗的老和尚,听他谈禅,看他写字,四壁飘浮的清寂氛围至今难忘。和尚藏了不少弘一墨宝,我一见倾心,暗自模仿,先生很快察觉,说那是人生熄了火气的造化,少年人岂可凭空附会! ----董桥《今朝风日好》

日本妻子:“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妻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有谁说,养心如槁木死灰,又使槁木如萌芽。我却不是,我也不是弘一法师那样,他用他前半生繁华旖旎的色境做成的露水,供养他后半生了寂无色的花枝。 ----朱天文《荒人手记》

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百衲一,破毛席,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琐屑的日常生活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关照出人生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境,宛如一轮明月,是何等的境界。 ----夏丐尊《生活的艺术》

“远离颠倒梦想,蕴藉无上清凉。”是弘一法师的话。谁说出家人一定是无欲无求无喜无悲的,他还写过“长亭外,古道边……”

不要说,你无所谓于生死,此身尚在,便难脱深情,纵使弘一法师如此高通明澈之人,也不免在临终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人评:“悲见有情,欣见禅悦。”却喜欢那一句:“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田维《花田半亩》

民国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僧人——李叔同、苏曼殊,都是大才子。可能才子们读书到一定程度,就会看破世情、看破红尘,就有可能遁入空门。苏曼殊用中国非常漂亮的韵文去翻译拜伦的诗,有些地方有点儿像《楚辞》,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翻译。苏曼殊在国外长大,是一个身世非常复杂的人,三十几岁去世前说了一句话:“一切有情。”另一位大师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圆寂的时候也说过一句话:“悲欣交集。”人临终前说的话,其实是一个人对人世最终的看法。每当读到这两句话,我都会情难自已。 ----高晓松《鱼羊野史》

年少的感情像酒,倒得太满喝得太急,心腔里的泪血都要呛出来。如今不愿买醉不敢熟睡,生怕这恢弘一刻,醉生梦死之后轰然碎裂。 ----许未来

【弘一法师格言】1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3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4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5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6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7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历史#

djz525.com更多句子大全小编推荐

弘一法师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弘一法师小编


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7、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8、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1、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13、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4、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1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6、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7、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1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9、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2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22、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3、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4、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6、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27、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28、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29、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30、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31、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2、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3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34、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35、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36、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37、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3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39、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0、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41、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42、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43、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44、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45、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6、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47、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48、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4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50、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51、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52、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53、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54、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55、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56、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57、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58、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59、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60、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61、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62、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


63、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64、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6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66、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7、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68、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69、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70、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7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72、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7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74、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75、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76、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77、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78、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79、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80、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弘一大师名言


弘一大师名言

1、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弘一大师

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弘一大师

3、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弘一大师

4、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弘一大师

5、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弘一大师

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弘一大师

7、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弘一大师

8、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弘一大师

9、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弘一大师

10、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弘一大师

11、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弘一大师

12、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弘一大师

13、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弘一大师

14、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弘一大师

15、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弘一大师

16、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弘一大师

17、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弘一大师

18、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弘一大师

19、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弘一大师

20、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弘一大师

21、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弘一大师

22、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弘一大师

23、何以息谤?曰:无辩。弘一大师

24、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弘一大师

25、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弘一大师

26、何以止怨?曰:不争。弘一大师

27、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弘一大师

28、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弘一大师

29、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弘一大师

30、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弘一大师

31、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弘一大师

32、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弘一大师

33、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弘一大师

34、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弘一大师

杜鲁门卡波特名言哈吉阿布巴尔伊芒名言凯特迪卡米洛名言

弘一法师名言经典语录选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做事情,还是替自己想的多,似乎还没有多替别人思考的习惯,这点今后应该多加注意。书面文字论人功过,虽然不属那些长舌妇类,但也毕竟不是好的品性气质,应引以为戒。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闲谈时候,一般不喜欢论人非;以前喜欢气功,还常常静坐,也能够思考自己的得失过错,但现在很少能够屏息静坐常思己过,虽偶尔留于行文,但毕竟不如静坐思过来得彻底。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与故人朋友相约,时常提起那些陈旧的往事,有得意的眉飞色舞,也有失魄时的义愤填膺和无所事事。以后如遇此等场面,应该简单掠过,不要多提自己,还是多听听他人的故事。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读了“关于弘一的名言”,有没有一两句让您喜欢的短句?希望您喜欢djz525.com小编为您推荐的句子大全,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关于生日的好句名言,祝您开心愉快!

  • 弘一法师的名言

    1、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

  • 关于弘一的格言

    世界很美。身边的人物风景无一不好无一不美。这是弘一大师说的,也是我此刻感觉。李叔同不同于弘一大师在此,我是我亦非我,也在此。我已来到四十岁人界的盛年期,可是何以我已历经了生老病死一个人类命定必须经过的全部行程,形同槁木。有谁说,养心如槁木死灰,又使槁木如萌芽。我却不是。我也不是弘一法师那样,他用他前

  • 弘一法师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弘一法师小编 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 弘一大师名言

    弘一大师名言 1、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弘一大师 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弘一大师 3、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弘一大师 4、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弘一大师 5、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弘一大师 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弘一大师 7、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弘一大

  • 弘一法师名言经典语录选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

  • 弘一法师格言

    1、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2、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3、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4、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 弘一法师语录赏析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弘一法师语录赏析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 弘一大师经典名言美句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