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小伙伴们小时候接触的诗词不在少数,古诗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 烝民”,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诗经: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
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
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
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
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
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
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
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
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注释:

1、烝:众。物、则:严粲《缉》谓天生烝民具形而有物,禀性而有则。
2、秉彝:常理,常性。懿:美。
3、假:至。
4、仲山甫:人名,樊侯,为宣王卿士,字穆仲。
5、式:用,效法。
6、若:选择。见《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赋:颁布。
7、辟:君,此指诸侯。
8、缵:继承。戎:你。王躬:指周王。
9、出纳:指受命与传令。喉舌:代言人。
10、外:郑笺谓以布政于畿外。爰发:乃行。
11、肃肃:严肃。将:行。
12、若否:好坏。
13、解:通懈。一人:指周天子。
14、茹:吃。
15、矜:老而无妻。强御:强悍。
16、輶:轻。鲜:少。克:能。
17、仪图:揣度。
18、衮:绣龙图案的王服。职:犹适,即偶然。阙:缺。
19、祖:祭路神。业业:马高大的样子。
20、捷捷:马行迅疾的样子。
21、彭彭:形容马蹄声杂沓。鸾:鸾铃。
22、骙骙:同彭彭。喈喈:象声词,铃声。
23、徂:往。遄:速。
24、吉甫:尹吉甫,宣王大臣。穆:和美。
25、永:长。怀:思。

译文:

老天生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
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
上天临视周王朝,昭明之德施于下。

保佑这位周天子,有仲山甫辅佐他。
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原则。
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负责。
遵从古训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礼节。

天子选他做大臣,颁布王命管施政。
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的典范。
继承祖业要宏扬,辅佐天子振朝纲。
出令受命你执掌,天子喉舌责任重。

发布政令告畿外,四方听命都遵从。
严肃对待王命令,仲山甫全力来推行。
国内政事好与坏,仲山甫心里明如镜。
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
早早晚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

有句老话这样说:
柔软东西吃下肚,刚硬东西往外吐。
与众不同仲山甫,柔软东西他不吃,
刚硬东西偏下肚。
鳏夫寡妇他不欺,碰着强暴狠打击。

有句老话这样说:
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
我细揣摩又核计,能举起唯有仲山甫,
别人爱他难相助。天子龙袍有破缺,
独有仲山甫能弥补。

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力强劲。
车载使臣匆匆行,常念王命未完成。
四马奋蹄彭彭响,八只鸾铃声锵锵。
周王命令仲山甫,督修齐城赴东疆。

四匹公马蹄不停,八只鸾铃响叮叮。
仲山甫赴齐去得急,早日完工回朝廷。
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
仲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心好建功。

赏析:

这首诗《毛诗序》谓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因诗中直接颂扬的是仲山甫,而不是周宣王,故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宣王命樊侯仲山甫筑城于齐,而尹吉甫作诗送之;清人郝敬既不赞同毛说,也不以朱说为然,他提出此诗合《春秋》微言大义之旨,仲山甫具才德位望,为辅弼重臣,宜常在王之左右,城齐之役,不劳相烦,诗言衮职有阙、式遄其归,实有规讽之意。《序》谓美,郝谓讽,二说视角不同,自然作品赏析相反,然也有共同点,那就是皆着眼于此诗的言外之意,非诗中的基本内容。见仁见智,各有所取,此姑且不论,如果就诗说诗,当以朱熹说为胜。

此诗首章起句不凡,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工于发端,高浑有势。开头四句郑重提出人性这一命题,哲理意味甚浓。前人多认为这是最早的性善论,故孟子在《告子章》中引此四句与孔子的阐释作为论性善的理论依据。但从全诗考察,似乎诗人并不是倡导什么性善论,他只不过是借天赋予人以善性,为下文歌颂仲山甫张本。戴震《诗补传》指出:诗美仲山甫德之纯粹而克全,故推本性善以言之。第一章颂扬仲山甫应天运而生,非一般人物可比,总领全诗。接下去二至六章便不遗余力赞美仲山甫的德才与政绩:首先说他有德,遵从古训,深得天子的信赖;其次说他能继承祖先事业,成为诸侯典范,是天子的忠实代言人;再次说他洞悉国事,明哲忠贞,勤政报效周王;继而说他个性刚直,不畏强暴,不欺弱者;进而回应前几章,说他德高望重,关键靠自己修养,不断积累,因而成了朝廷补衮之臣。诗人对仲山甫推崇备至,极意美化,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身负重任、忠于职守、攸关国运的名臣形象。七、八两章才转到正题,写仲山甫奉王命赴东方督修齐城,尹吉甫临别作诗相赠,安慰行者,祝愿其功成早归。全诗基调虽是对仲山甫个人的颂扬与惜别,但透过诗中关于仲山甫行事与心理的叙说,从中大体能体察到处于西周衰世的贵族,对中兴事业艰难的认识与隐忧,以及对力挽狂澜的辅弼大臣的崇敬与呼唤。不难理解,此诗对仲山甫的种种赞美,是真实的、现实的,然而也不排除其中有某些理想化的成分,包含着诗人所代表的这一阶层的期盼。有人斥此篇为谀词,似乎过苛。

此诗主要以赋叙事,开篇以说理领起;中间夹叙夹议,突出仲山甫之德才与政绩;最后偏重描写与抒情,以热烈的送别场面作结,点出赠别的主题。全诗章法整饬,表达灵活,为后世送别诗之祖。在《诗经》中此篇说理成分比较浓厚,在诗歌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姚际恒《诗经通论》评开头四句说:《三百篇》说理始此,盖在宣王之世矣。后世以理为诗当溯源于此。此诗语言也很有特色,尽管多用说理、议论,却不迂腐呆滞,这除了诗人的激情之外,还在于语言运用独具匠心,诗人多以民间俗语入诗,如表现仲山甫扶弱锄强的性格特征、赞美仲山甫重视修身立德,都是反用俗语来衬托,这比直说简洁、形象,又有理趣,说理中注进了诗味,故姚际恒称此为奇语同上、。诗中一些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的语言,有的经后人使用或提炼,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如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穆如清风等。善用虚词与叠字词本是《诗经》的语言特点,此篇独特之处是之字的运用,全诗十二个之字,用于句尾的有九个,其中第六章连用五个之字收句,娓娓道来,委婉有致,起到了特有的抒情效果,姚际恒指出多用之字,见缠绵之态同上、。第十、八两章连用业业、捷捷、锵锵、彭彭、骙骙、喈喈等叠字词,铺叙送行场面的壮观和行动的迅捷,绘声绘色,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与节奏感。此诗押韵复杂,除五、六两章用一韵外,其余各章皆用两韵,韵脚也变化不定,如第一章则、德为韵,下、甫为韵;而第二章德、则、色、翼、式、力为韵,若、赋为韵;第三章考、保为韵,舌、发为韵;几乎无规则可循,后五章也是如此,译诗尽可能保留原貌。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延伸阅读

别州民


白居易 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译文及注释】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 ,不禁潸然泪下。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

【赏析】

诗写白居易离开任职多年的杭州去洛阳时,杭州父老拦路送别的情景。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白居易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 ,不禁潸然泪下。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体现了白居易心有余但力不足的无奈心情。

视民诗


柳宗元 视民诗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
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诗经 硕鼠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1、三岁:泛指多年。贯:事,侍奉。女:同汝,你。
2、顾:顾怜。 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3、逝:用作誓。去:离开。
4、德:这里的意思是感激。
5、爱:乃。直:同值,代价。
6、劳:慰劳。
7、 号:感激。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犒劳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郊。
乐郊乐郊真安逸,谁会长叹加哭号!

赏析:

人和老鼠从来都是好朋友,尽管人们想出了许多难听的词来咒骂鼠辈,它们依然同人类形影不离。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证明,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这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强的两种动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时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两种动物。这表明,鼠离不开人,人总有鼠伴随着。它们虽然是冤家对头,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搅在一起?为什么无数动物之中唯有老鼠同人攀亲?科学家们能否回答这个人鼠之间的社会学问题? 认真想来,人鼠之间总有些不公平。人无需向鼠索取什么,也不是离开了鼠就无法生存,更不会把鼠当作珍稀动物倍加爱护,充其量拿鼠开开玩笑,逗逗乐,编出老鼠嫁女一类的故事和生肖属相聊以解闷。这已算很看得起鼠辈了。要真正喊打过街老鼠,未必会像打落水狗那样下得了狠心。这又足见在看得起之外再加上了恻隐之心。

反过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领人类的情,从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来偷鸡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陋得鼠头鼠脑,从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它们习惯于生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过看隐居的生活,但从来不愁吃穿住行。 有吃没有穿就去人类那儿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没来源,并且应有尽有。它们唯一的恐惧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风光,那就真正断绝了生活的来源。可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将来,老鼠的恐惧都只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在实际上却不会发生。所以,大可以放大胆地靠着人类过着舒适惬意的好日子。

人类不要小看鼠辈。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会跟到哪里。不需要对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绝对不必怀疑鼠辈的忠诚,它们会跟人类走遍海角天涯,决不反悔。

我们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样地预言,人类的乐上在哪里,鼠辈的乐上也就在哪里。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djz525.com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唯美诗经句子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m.djz525.com/a/448395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诗经 召旻
下一篇 :诗经 常武
  • 民宿广告语

    1、利川民宿,精彩留“住”。 [说明]:既强调此处乡居生活最为精彩,又将住字标上引号,使其具有双关的特殊含义,强调此处住宿会留下一段永远的美好的回忆! 2、你来春暖花开——利川民宿。 [说明]:用“春暖花开”来形容利川民宿,沟通了视觉和触觉,既有美感,又有温馨感。 3、美在利川山水,乐在利川民宿。

  • 别州民

    白居易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译文及注释】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

  • 视民诗

    柳宗元视民诗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

  • 陈福民名言大全

    1、事实是,立场获得之艰难“难于上青天”,于今为烈。否则就无法理解,何以现在假解构之名掩无立场之实的知识分子如过江之鲫了。问题在于,立场一旦获得,势必要求坚持,是否会必然地导致独断与主动施暴?文明史对此提供了相当不同的经验与证据,然而热爱文明并且心灵细嫩的教授、白领以及众多的白领候补者们总喜欢偏执一

  •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什么 民无信不立出自 民无信不立是谁说的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 解释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话,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

  •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什么, 民无信不立是谁说的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 解释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话,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

  • 诗经名句,诗经名言名句大全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4、如切如磋,如...

  • 诗经关雎

    诗经关雎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