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上学时候一定学习过一些诗词,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您收藏了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呢?以下“诗经 有瞽”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诗经:有瞽》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鞉磬柷圉。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喤々厥声,肃雍和鸣,
先祖是听。
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注释:

1、瞽:盲人。这里指周代的盲人乐师。
2、业:悬挂乐器的横木上的大板,为锯齿状。虡:悬挂乐器的直木架,上有业。
3、崇牙:业上用以挂乐器的木钉。树羽:用五彩羽毛做崇牙的装饰。
4、应:小鼓。田:大鼓。县:悬的本字。
5、鞉:一种立鼓。一说为一柄两耳的摇鼓。磬:玉石制的板状打击乐器。柷:木制的打击乐器,状如漆桶。音乐开始时击柷。圉:即敔,打击乐器,状如伏虎,背上有锯齿。以木尺刮之发声,用以止乐。
6、备:安排就绪。
7、箫管:竹制吹奏乐器。
8、喤喤:乐声大而和谐。
9、肃雝:肃穆舒缓。
10、戾:到达。
11、永:长。成:一曲奏完。

译文:

双目失明的乐师组成乐队,
王室祭祖时应召来宗庙。
摆设起悬挂钟鼓的乐架,
上面装饰着五彩的羽毛。
小鼓大鼓一律各就各位,
鞉磬柷敔安放得井井有条。
一切就绪便开始演奏,
箫管齐鸣一片乐音缭绕。
众乐交响发声洪亮,
肃穆舒缓和谐美妙,
先祖神灵听了兴致高。
诸位宾客应邀光临,
长久地欣赏这乐曲一套。

赏析:

在先秦时代的政治生活中,乐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而且往往与礼密切相关联。《礼记-乐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由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有瞽》是描写作乐的篇章,《毛序》认为是始作乐而合乎祖,郑笺以王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释之,正反映了礼乐并重的传统观念。

周代有选用先天性盲人担任乐官的制度,据《周礼-春官-序官》记载,其中的演奏人员有瞽蒙,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计三百人;另有眡了三百人,贾公彦疏说眡了,目明者,以其扶工,即是在乐队中配备视力正常的人做盲人乐师的助手。可见,当时王室乐队的规模相当庞大。《有瞽》描写的正是王室乐队演奏的壮观场面。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说明在宗庙上奏乐的主体是瞽;而设业设虡、安置乐器的则当是担任瞽的辅佐的眡了。乐器则列举了应、田、鞉、磬、柷、圉、箫管,与《周礼-春官》所载瞽蒙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基本相符,其中柷为起乐、圉(敔)为止乐之器,以首尾涵盖,表示这次演奏动用了全套乐器而八音克谐(《尚书-舜典》),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其音乐自然十分美妙。

周颂三十一篇。都是乐诗。但直接描写奏乐场面的诗作惟《执竟》与此篇。《执竞》一诗,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虽也写了作乐,但也落实于祭祀降福的具体内容。惟有《有瞽》几乎纯写作乐,最后三句写到先祖、我客,也是点出其听与观,仍归结到乐的本身,可见这乐便是《有瞽》所要表达的全部,而这乐所包含的意义,在场的人(周王与客)、王室祖先神灵都很明了,无须再加任何文字说明。因此,《有瞽》所写的作乐当为一种定期举行的仪式。《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高亨《诗经今注》认为这即是《有瞽》所描写的作乐。从作乐的场面及其定期举行来看,大致两相符合,但也有不尽一致之处。其一,高氏说大合乐于宗庙是把各种乐器会合一起奏给祖先听,为祖先开个盛大的音乐会,而《礼记-月令》郑玄注则说大合乐以助阳达物风化天下也,其礼亡,今天子以大射、郡国以乡射礼代之,目的一空泛、一具体;其二,高氏说周王和群臣也来听,《礼记-月令》则言天子率群臣往视,音乐会的主办者便有所不同了。另外,高氏说据《礼记-月令》,每年三月举行一次,《月令》原文是季春之月,按周历建子,以十一月为岁首,季春之月便不是三月了。看来,要确指《有瞽》作乐是哪一种仪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从《有瞽》这一纯写作乐过程的诗篇,读者不仅得悉周王朝音乐成就的辉煌,而且对周人乐由天作因而可以之沟通入神的虔诚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诗经 有客


《诗经: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注释:

1、客:指宋微子。周既灭商,封微子于宋,以祀其先王,微子来朝祖庙,周以客礼待之,故称为客。《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皇武子曰: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可证。
2、亦:语助词,殷商尚白,故来朝作客也乘白马。
3、有萋有且:即萋萋且且,此指随从众多。
4、敦琢:意为雕琢,引申为选择。旅:通侣,指伴随微子的宋大夫。
5、宿:一宿曰宿。
6、信:再宿曰信。或谓宿宿为再宿,信信为再信,亦可通。
7、言:语助词。絷:绳索。
8、薄言:语助词。追:饯行送别。
9、左右:指王之左右臣子。
10、淫:盛,大。威:德。淫威,意谓大德,引申为厚待。
11、孔:很。夷:大。

译文:

有客远来到我家,白色骏马身下跨。
随从人员众且多,个个盛服来随驾。
客人头夜宿宾馆,两夜三夜再住下。
真想取出绳索来,留客拴住他的马。
客人告别我送行,群臣一同慰劳他。
客人今已受厚待,老天赐福将更大。

赏析:

《周颂-有客》,是宋微子来朝周,周王设宴饯行时所唱的乐歌。近人说,多主此说,可信。《毛诗序》云:有客,微子来见祖庙也。此诗主旨,古今文说相同。盖谓微子来朝,助祭周之祖庙,周王于祖庙中礼见之也。诗作于周成王之时。

全诗一章,共十二句,可分三小节:一节四句,言客之至;二节四句,言客之留;三节四句,言客之去。礼仪周到,言简而意赅。

今按:微子名启,商纣王同母之庶兄,当殷之世,受封于微而爵为子,微为殷畿内国名。及武王克商,改封微子于宋。其时纣子武庚尚在,故微子不得为殷后,及武庚叛周,周公辅成王诛之,于是封微子于宋,进爵为公,命为殷后,以奉汤祀。微子朝周,周以客礼待之,诗称有客,盖以美微子,以示殷虽灭亡,汤祀不绝故也。

诗第一节首二句云:有客有客,亦白其马。写微子朝周时所乘的是白色之马。因宋为先代之后,于周为客,故不以臣礼待之,如古史所称舜受尧禅,待尧子丹朱以宾礼,称为虞宾,用意相同。殷人尚白,微子来朝乘白色之马,这也是不忘其先代的表现,这一细节,说明在周代受封之宋国,还能保持殷代制度,故微子来朝助祭于祖庙,谓之周宾可也。有萋有且,敦琢其旅,写微子来朝时,随从之众。萋萋、且且,形容众多,敦琢,意为雕琢,有选择美好之意,两句表明微子来朝时,其众多随从都是经过选择的品德无瑕的人。这一小节写得很庄重,写客人之来,从乘马、随从等具体情节来表现,以示客至之欢欣,可谓得体。

第二小节四句,写客人的停留。有客宿宿,有客信信。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叠用宿宿信信,表示住了好几天。客人停留多日,可见主人待客甚厚,礼遇甚隆。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表明主人多方殷殷留客。诗句中言为语助词,诗经中常见,授之絷,意为给他绳索,絷是名词。下句以絷其马,是说,用绳子拴住他的马,絷是动词。两句写留客之意甚坚,甚至想用绳索拴住客人的马。这和后来汉代陈遵留客,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的用意,极为相似。把客人的马用绳索拴住,不让他走,用笔之妙也恰到好处。

最后一小节四句写客人临去,主人为之饯行。其诗曰:薄言追之,左右绥之。追字,意为饯行,也可以解为追送。薄言,习用语助词。左右,指周王左右群臣。在饯行的过程中,周的群臣,也参加慰送,可见礼仪周到。下二句云:既有淫威,降福孔夷。淫有大意,威者德也。大德,含厚待之义。言微子朝周,既已受到大德的厚待,上天所降给他的福祉,也必然更大,以此作颂歌的结语,既以表示周代对殷商后裔的宽宏,亦以勉慰微子,安于虞宾之位,将来必能得到更多的礼遇也。

在中国历史上,汤伐桀,武王伐纣,皆以吊民伐罪为号召,对于被灭亡的前代,并不断其禋祀。如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待以客礼。至成王时,武庚叛诛,微子进爵为公,以奉汤祀,与周并存者数百年,保留兴灭国、继绝世的古义。迨至炎汉以后,改朝换代时,对前代王室之子孙,多半杀尽灭绝,元之代宋,清之代明,杀戮尤为惨酷,幸免者寥寥。其得以免于诛戮,得有客礼相待者,仅有民国之于逊清,盖以政权既归民国,帝王专制不复存在,故满清得以保存其宗族,享受民国之福祉。至于其他朝代,当其兴也,诛夷前代之子孙,使无噍类;及其亡也,其子孙宗族,亦受他人之屠戮。故周世宗愿世世毋生帝王家,而明崇祯帝更有对爱女悲呼若何为生我家之痛也。

诗经 园有桃


《诗经: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肴。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
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注释:

1、殽:吃。
2、歌:众人同唱的曲子。谣:一人独唱的曲子。
3、其: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4、盖:何不,为什么不。
5、棘:酸栆树。
6、行国:在国内周游。
7、罔极:意思是心中没有知足的时候。

译文:

果园里面长着桃,果实可以作佳肴。
我的心中多忧伤,又唱歌来又诵谣。
不理解我心的人,说我书生太狂傲。
莫非他们说得对,你该说些什么好?
我的心中多忧伤,我的忧伤谁知道。
我的忧伤谁知道,何不丢开不去想。
果园里面有酸枣,果实可以作吃食。
我的心中多忧伤,国中周游且消愁。
不理解我心的人,说我书生不知足。
莫非他们说得对,你该说些什么好?
我的心中多忧伤,我的忧伤谁知道。
我的忧伤谁知道,何不丢开莫烦恼。

赏析:

因不被理解而生感慨,由感慨而作歌,此表白自己的清正高洁,抒发不平和郁闷,这是书生们常有的心态和做法。

这种心态和做法容易理解。不容易理解的是,世间何以难于寻求到理解?人们有时看重的仅仅就是理解,为什么就寻觅不到?

其实,理解难觅也很容易埋解。人们各自从各自的立场去看问题,各自关注各自的利益,难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更不用说为他人排忧消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话道出了世间人人各自为阵、各自设防的心态。我们很难说这种心态是好是坏。说它好吧,它却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淡,使人与人如同陌生的异乡人,没有温情和人情味,更没有同情和理解。说它不好吧,它又可以避免人言可畏的麻烦和流言蜚语的软刀子,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不落入他人的陷井。

真正困难的是,既想得到同情和理解,又想避免他人的陷害和非难。这种两全其美的境界很难达到。

在一个人人为自己忙碌奔波的陌生的世界上,企图寻求别人的理解,完全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读书人知书识礼,比一般人懂得更多,如果连这点启发都悟不透,也该算作一个不大不小的悲剧。

诗经 中谷有蓷


《诗经: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其干矣。
有女仳离,慨其矣。
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其修矣。
有女仳离,条其歗矣。
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其湿矣。
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注释:

1、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蓷(推):益母草。
2、暵(汉):干枯。
3、仳(匹)离:妇女被夫家抛弃逐出,后世亦作离婚讲。
4、修:干燥。
5、条:失意的样子。
6、湿:将要晒干的样子。

译文:

山中一棵益母草,根儿叶儿都枯槁。
有个女子被抛弃,一声叹息一声号。
一声叹息一声号,嫁人艰难谁知道!

山谷一棵益母草,根儿叶儿都干燥。
有个女子被抛弃,长长叹息声声叫。
长长叹息声声叫,嫁个恶人真懊恼!

山谷一棵益母草,干黄根叶似火烤。
有个女子被抛弃,一阵抽泣双泪掉。
一阵抽泣双泪掉,追悔莫及向谁告!

赏析:

《中谷有蓷》是历来争论最少的《经》篇章,从《毛诗序》到现代学者,绝大多数论者都同意:这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只是《毛诗序》以为是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今人如余冠英、程俊英等也以为是荒年中一位弃妇的哀叹之诗。但诗中似乎看不出荒年的意思,益母草干枯不过是起兴而已。全诗三章,每章的意思都差不多,反覆吟咏,突出主题:女子遇人不淑,最终痛苦、悲伤、愤怒。妇女在战国时代被男子遗弃的情况,说明男权主义在那个时代已经成为社会伦理观念的主流。女子择偶不慎,嫁了个忘恩绝情的丈夫,最终被抛弃,落得个自怨自艾的下场。可见中国妇女地位的低微,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诗歌每节开头,都用山谷中的益母草起兴。益母草是中草药,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益母草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现代也常用益母草作妇女病治疗调养之用。益母草有益于妇女养生育子。诗歌用益母草起兴,作用有二:一是这种植物与妇女关系密切,提起益母草,可以使人联想到妇女的婚恋、生育、家庭、夫妻,由草及人,充分发挥诗歌联想作用;二是益母草已经干枯了,益母草晒干,可入药。妇女被抛弃,入药的益母草的意义在于:促进夫妻感情和有益于生儿育女的药草,与被离弃的妇女摆在一块,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是这位妇女命运真太悲惨。因此,中谷有蓷一句,是起了隐喻作用、感情引导作用和启发联想作用。

每章最后一句,都是妇女自身觉悟的感叹。被薄幸丈夫抛弃,她不仅仅是一昧怨天尤人,而是痛定思痛,得出了遇人之艰难、遇人之不淑和何嗟及矣的结论。这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小结,也是对今后生活的警诫。吟唱出来,当然是对更多已婚未婚妇女的提醒和劝告。在这位被抛弃的妇女身上,仍然保留着妇女自重自觉的品格,这正是她灵魂中清醒而坚强的一面,启迪着人们。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djz525.com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唯美诗经句子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m.djz525.com/a/448404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诗经 潜
下一篇 :诗经 噫嘻
  • 诗经 有客

    《诗经: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注释: 1、客:指宋微子。周既灭...

  • 诗经 江有汜

    《诗经: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注释: 1、汜:江水决堤冲出后重...

  • 诗经 中谷有蓷

    《诗经: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其干矣。 有女仳离,慨其矣。 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其修矣。 有女仳离,条其歗矣。 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其湿矣。 有女仳...

  • 诗经 园有桃

    《诗经: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肴。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 心...

  • 诗经 南有嘉鱼

    《诗经:南有嘉鱼》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

  • 诗经 墙有茨

    《诗经: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 中冓之言,不可...

  • 诗经 南山有台

    《诗经: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

  • 诗经 摽有梅

    《诗经: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释: 1、摽:落下,坠落。有:助词,没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