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阅读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你知道有哪些意境非常美的的古诗词吗?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 绿衣”,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诗经: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1、里:指在里面的衣服。
2、曷:何,怎么。维:语气助同,没有实义。已:止息,停止。
3、亡:用作忘,忘记。
4、女:同汝,你。治:纺织。
5、古人:故人,这里指亡故的妻子。
6、俾:使。訧:同尤,过错。
7、烯:细葛布。綌:粗葛布。
8、凄:寒意,凉意。

译文:

绿外衣啊绿外衣,绿外衣里是黄衣。
心忧伤啊心优伤,忧伤何时才停止?

绿外衣啊绿外衣,绿衣下面是黄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忧伤何时才淡忘?

绿色丝啊绿色丝,丝丝缕缕是你织。
我心思念已亡人,使我不要有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寒风吹拂凉凄凄。
我心思念已亡人,你仍牢牢系我心!

赏析:

悼亡也属于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的古典情怀。斯人已去,此情却在。睹物思人,黯然神伤。两情殷殷,永驻心间。时间和空间都难以永恒,惟有经过时空淘汰而积淀在心灵深处的情思,可以留下岁月的踪迹。

如今变幻太快的时空,匆匆的生活节奏,令人眼花缘乱的花花世界,早已把心灵打磨得十分粗糙,十分迟钝,十分轻浮,十分疲惫,十分健忘。太多的诱惑,无边的欲望,连上帝都快要忍耐不住了,更何况凡胎肉体的俗人!大伙儿一起裹挟着物欲、情欲、金钱,在强刺激的漩涡中作自由落体式的堕落。

当灵魂在欲望中无限膨胀之时,它本身剩下的就已经是个薄膜状的空壳,再也没有任何内核,再也容不下任何属于人的、属于心灵的内容。

魂兮归来。这是纯真的心灵的呼唤。斯人虽已去,但天堂之中是会回应这旷古的呼唤的。天堂虽然遥不可及,心灵却是指向它的。有了这种指向,生命之舟就有了泊锚之所,不再随波逐流,四处游荡。

悼亡是在心灵中筑起一座神圣的殿堂,把生命中最真诚、最可贵、最理想的一切供奉起来。对这一切的祭奠,也就为心灵本身建造了一座丰碑,一个路标。

当人被变成一个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自我的冷冰冰的螺丝钉的时候,当人被变成孔方兄和物欲的奴隶的时候,这时已不再可能听到招魂曲,剩下的只是单调刺耳的机器的刮耳声,以及红男绿女的嘻哈打闹声。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诗经 著


《诗经:著》

俟我于着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1、俟:迎候。着: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着。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2、充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素、青、黄:各色丝线,代指紞。
3、尚:加上。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华、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译文:

等我就在屏风前哟,帽垂丝带在耳边哟。
加上美玉多明艳哟。

等我就在庭院里哟,帽垂丝带在耳际哟。
加上美玉多华丽哟。

等我就在厅堂上哟,帽垂丝带在耳旁哟。
加上美玉多漂亮哟。

赏析:

此篇《毛序》、郑玄笺皆以为是刺诗,孔颖达疏申述云:作《着》诗者,刺时也。所以刺之者,时不亲迎,故陈亲迎之礼以刺之也。姚际恒不以为然,他说:此本言亲迎,必欲反之为刺,何居?此女子于归见婿亲迎之诗,今不可知其为何人,观充耳以琼玉,则亦贵人矣。(《诗经通论》)姚说可取。揣摩诗意,此当是女子回想出嫁时夫婿迎亲情景的。据《仪礼-士昏礼》,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上车后,新郎得亲自驾车,轮转三周,再交给车手驾御,而自己则另乘车先行至自家门口等候,然后按照规定以次将新娘引进洞房。此诗把这一古老的结婚仪式写得饶有情趣。

全诗三章九句,皆从新娘眼中所见来写,戴君恩《读诗臆评》谓其文言文句式奇怪,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称其文言文句式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诗中全不用主语,而且突如其来。这一独特的文言文句式,恰切而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着,少女的腼覥,使她羞于说出他字,但从俟我二字却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两句更妙在见物不见人。从新娘的心理揣测,她的注意力本来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详一番,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头仔细瞧。实际上,她只是低头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没看清他的脸庞,所见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这两句极普通的叙说语,放在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这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便觉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了,给人以丰富联想和审美的愉悦。

这首诗风格与《齐风-还》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赋体,句句用韵,六言、七言交错,但每句用乎而双语气词收句,又与《齐风-还》每句用常见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诗音节轻缓,读来有余音袅袅的感觉。在章法上它与《诗经》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样,而又别具韵味,无怪乎清代学者牛运震要称它是别调隽体

诗经 狡童


《诗经: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1、狡童:狡猾的孩子。
2、维:因为。
3、息:安,安宁。

译文: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与我把话谈。
都是为了你缘故,使我不能吃下饭。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与我同吃饭。
都是为了你缘故,使我不能睡安然。

赏析:

谁都不愿被人冷落而做边缘人,情人更不愿被冷落而坐冷板凳。谁都高兴被人抬着棒着吹着拍着,情人更想成为对方眼中心中的唯一,细心棒在手中的花朵明殊。

被人冷落之后,可能火冒三丈,反目为仇,也可能凄凄惨惨嘁嘁,自怨自艾,还可能半是责怪半是期待,半是不满半是爱怜。你这没心没肺的,给我说清楚!这是火冒三丈。啊,你为什么不回来,我好空虚哟,我的命好苦哟!这是自怨自艾。你这个死鬼,小坏蛋,晓不晓得我为你茶饭不思?这是半是不满半是爱怜。

除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否则,最能产生效果的方式便是半是爱怜半是不满。它不是最好的方式,却是最易让人外情的方式。

诗经 清人


《诗经: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1、清:郑国之邑,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2、驷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马强壮有力貌。
3、二矛:酋矛、夷矛。重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
4、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5、镳镳(标):英勇威武貌。
6、乔:借为鷮,长尾野鸡,此指以鷮羽为矛缨。
7、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8、陶陶:驱驰之貌。
9、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10、中军:古三军为上军、中军、下军,中军之将为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

译文: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地,
披甲的驷马驰骤真强壮。
两支矛装饰重重红缨络,
在河边来去翱翔多欢畅。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地,
披甲的驷马威武地奔跑。
两支矛装饰重重野雉毛,
在河边来回闲逛真逍遥。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地,
披甲的驷马驰驱乐陶陶。
士兵们左转身子右抽刀,
领兵的主将练武姿态好。

赏析:

《清人》为《郑风》的第五首。在郑风二十一篇中,唯独这首《清人》是确切有本可考的。

据《春秋-鲁闵公二年》记载:冬,十有二月,狄入卫,郑弃其师。《左传》云: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公元前660年(鲁闵公二年,郑文公十三年),狄人侵入卫国。卫国在黄河以北,郑国在黄河以南,郑文公怕狄人渡过黄河侵入郑国,就派他所讨厌的大臣高克带领清邑的士兵到河上去防御狄人。时间久了,郑文公也不把高克的军队召回,而是任其在驻地无所事事,整天游逛。最后军队溃散而归,高克也逃到陈国去了。又据《毛诗序》,诗作者为郑公子素。

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就能深刻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了。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攻伐兼并不绝于史。广大人民对那些诸侯争霸的不义之战是深恶痛绝的。而对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奋起抗击外敌的正义战争,广大人民总是予以热情的歌颂。在防御外敌的时候,如果有人消极不抵抗甚至投降,那将受到千夫所指。在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怎么样呢,他们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逍遥游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是深深斥责郑文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郑文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启发: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着,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方玉润也说:唯郑文公恶高克,而使之拥兵在外,此召乱之本也。幸而师散将逃,国得无恙;使其反戈相向,何以御之?(《诗经原始》)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郑文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覆咏叹的手法,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是不是觉得诗经 绿衣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唯美诗经句子,请您阅读。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m.djz525.com/a/448489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诗经 君子偕老
下一篇 :诗经 桑中
  • 诗经关雎

    诗经关雎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 诗经爱情

    诗经爱情 1、《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

  • 诗经 北门

    《诗经: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

  • 诗经 清人

    《诗经: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1、清:郑国之邑,在...

  • 诗经 狡童

    《诗经: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1、狡童:狡猾的孩子。 2、维:因为。 3、息:安,安宁...

  • 诗经 著

    《诗经:著》 俟我于着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1、俟:迎候。着:古代...

  • 诗经 硕鼠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

  • 诗经 小明

    《诗经:小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 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 曷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