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中华诗词是众多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我们都学习了大量的诗词,阅读古典诗词,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对于中国的古诗词你了解哪些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诗经 麟之趾”,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诗经: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注释:
1、麟:麒麟,传说动物。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的野兽,因而把它比作公子、公姓、公族的所谓仁厚、诚实。趾:足,指麒麟的蹄。
2、振振:诚实仁厚的样子。公子:与公姓、公族皆指贵族子孙。
3、于:通吁,叹词。 于嗟:叹美声。
4、定:通颠,额。
5、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或曰公姓犹言公子,变文以协韵。
6、公族:与公姓义同。
译文:
麟的脚趾呵,仁厚的公子呵。哎哟麟呵!
麟的额头呵,仁厚的公姓呵。哎哟麟呵!
麟的尖角呵,仁厚的公族呵。哎哟麟呵!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诸侯公子的。但这公子究竟是作为商纣西伯的文王之子,还是爵封鲁公的周公旦之子,抑或是一般的贵族公子,就不得而知了。按朱熹《诗集传》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的解说看,似指周文王的子孙而言;但《毛诗序》则有《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之说。既为衰世,就非必定为文王或周公之子了。
赞美贵族公子,而以麟起兴,这在今天的读者,或许会感到奇怪,但在古代却是一桩异常庄重和动情的事。所谓麟,其实就是糜,鹿之一种而已。不过古代传说中的麟,却非同寻常:据汉刘向《说苑》称,麒麟,麕身牛尾,圜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择土而践,彬彬然动则有容仪;《春秋感应符》更发挥一角之义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荀子》亦云: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麟在郊野。大抵是一种兆示天下太平的仁义之兽。所以后儒赞先王之圣明,则眉飞色舞于麒麟在圃,鸾凤来仪;孔子生春秋乱世,则为鲁哀公之获麟而泣,以为麟出非时也。
明白了麟在古人心目中的尊崇地位,即可把握此诗所传达的热烈赞美之情了。首章以麟之趾引出振振公子,正如两幅美好画面的化出和叠印:眼间刚出现那不践生草、不履生虫的仁兽麒麟,悠闲地行走在绿野翠林,却又恍然流动,化作了一位仁厚(振振)公子,在麒麟的幻影中微笑走来。仁兽麒麟与仁厚公子,由此交相辉映,令人油然升起一股不可按抑的赞叹之情。于是于嗟麟兮的赞语,便带着全部热情冲口而出,刹那间振响了短短的诗行。二、三两章各改动二字,其含义并没有多大变化:由麟之趾,赞到之定、之角,是对仁兽麒麟赞美的复沓;至于公子、公姓、公族的变化,则正如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所说,此诗公姓犹言公子,特变文以协韵耳。公族与公姓亦同义。如此三章回旋往复,眼前是麒麟、公子形象的不断交替闪现,耳际是于嗟麟兮赞美之声的不断激扬回荡。视觉意象和听觉效果的交汇,经了叠章的反覆唱叹,所造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兴奋、热烈的画意和诗情。
前文说到这是一首赞美贵族公子的诗,似乎已没有异议。但它究竟歌唱于何种场合,实在又很难判明。方玉润以为此乃美公族龙种尽非常人也(《诗经原始》),大抵为庆贺贵族生子的赞美诗,似乎较近原意。古代的王公贵族,总要自夸其身世尊崇不同凡俗,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定是龙种、麟子。这首诗用于恭贺贵族得子的场合,大约正能满足那些王公大人的虚荣、自尊之心。然而,自从卑贱如陈胜、吴广这样的氓隶之徒,曾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之语揭竿而起以后,凡俗之家便也有了愿得麟子的希冀。在这样的背景上反观麟之趾,则能与仁兽麒麟媲美,而可热情赞美的,就决非只有公族、公姓了既然有不少贵族龙种,最终被历史证明只是王冠落地的不肖跳蚤;那么凡俗之家,就也能崛起叱咤风云的一代麟子。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扩展阅读
《诗经: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
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注释:
1、池:城池。
2、沤:浸泡。
3、叔姬:姬姓家排行第三的女子。
4、晤歌:对歌。
5、纻:苎麻
6、菅:音间,草名。
译文:
东门外有护城河,可以浸麻可泡葛。
温柔美丽的姑娘,与她相会又唱歌。
东门外有护城河,泡浸纻麻许许多。
温柔美丽的姑娘,与她倾谈情相和。
东门外有护城河,泡浸菅草一棵棵。
温柔美丽的姑娘,与她叙话真快活。
赏析:
《东门之池》描写男子对叔姬的爱慕,抒发了两人情投意合的如悦。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的加深,麻可泡软,正意味情意的深厚,而根本的还在于两人可以相晤,有情感的相互对话的基础。
《诗经: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山川悠远,曷其没矣?
武人东征,不遑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注释:
1、渐渐:山石高峻。劳:通辽,广阔。武人:指将士。不皇朝:无暇日。
2、卒:山高峻而危险。曷其没矣: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矣,感叹词。不皇出:只知不断深入,无暇顾及出来。
3、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天象。夜半汉中有黑气相连,俗称黑猪渡河,这是要下雨的气候。蹢,兽蹄。月离于毕:天象。月儿投入毕星,有雨的征兆。
4、滂沱:下大雨的样子。
5、不皇他:无暇顾及其他。
译文: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么高呀。
山遥水又远,跋涉真辛劳呀。
将士向东进,出发无暇等破晓呀。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么陡呀。
山遥水又远,何处是尽头呀。
将士向东进。深入无暇顾退走呀。
有猪是白蹄,成群蹚水波呀。
月亮近毕星,就怕雨滂沱呀。
将士向东进,无暇他顾快通过呀。
赏析:
《毛序》认为《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将率东征,役久病于外,故作是诗也。这里认定了三个问题:一、定此篇是诸侯国所作;二、定为刺幽王而作;三、为东征荆舒因役久而作,荆舒,即楚及其属国群舒。因周幽王时代无东征楚役的记载,所以后世学者多不取刺幽王与征楚的说法,而是就诗论诗,不确切地指明其人其事,朱熹说:将帅出征,经历险远,不堪劳苦而作此诗也。(《诗集传》)这一说法颇有代表性。
这首诗的情调酷似《诗经》中的国风,可能是下级军官所作,自述东征劳苦,似是途中之作,重在叙说行军艰难而紧张,并没有《毛诗序》所说役久的意思。全诗三章,以赋叙事抒情,头两章叠唱,意思相仿,诗人在急行军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挡住队伍的去路,忍不住惊呼道维其高矣、维其卒矣。头两句写所见,中间两句写所感,叹惋山川遥远,跋涉攀援,步步维艰,疲劳不堪,十分盼望抵达目的地。然而山川悠远,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后两句点题,交代急行军。武人东征一句贯穿全诗,三章都有,点明抒情主体与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说明行军紧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马瑞辰认为不遑朝者,甚言其东征急迫,不暇至朝也(《毛诗传笺通释》)。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蕴藏着更多难言的痛苦,行军紧迫,不断深入,无暇顾及以后能否脱险。也就是说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诗人笔锋一转,突然伸向天空,描写星空气象,与首章朝矣句相应,暗示是夜晚行军。朱熹说前四句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同前)。这可能是诗人引用已有的气象民谚。近人闻一多指出:豕涉波与月离毕并举,似涉波之豕亦属天象,《述异记》曰:夜半天汉中有黑气相连,俗谓之黑猪渡河,雨候也。《御览》引黄子发《相雨书》曰:四方北斗中无云,惟河中有云,三枚相连,如浴猪狶,三日大雨。与《诗》之传说吻合,是其证验。《史记-天官书》曰:奎为封豕,为沟渎。《正义》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沟渎荧惑星守之,则有水之忧,连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诗曰:封豕沟渎,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涂至腹。此与《诗》所言亦极相似,是《诗》所谓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义证类纂》)依闻一多的说法,天豕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颗星组成,所以说烝涉波,烝,众多的意思。杨慎《古今谚》中谚语有文理条也说:天河中有黑云,谓之黑猪渡河,主雨。可与此相参证。月离毕说的是月亮靠近毕宿,古人同样视为下雨的征兆,《尚书-洪范》说: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此星即指毕星。应劭《风俗通义》说:雨师者,毕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诗月离两句为证。《晋书-天文志》也说月行入毕多雨。所以这首诗前四句是引气象民谚,预兆将有滂沱大雨。俾,使的意思,点明尚未发生,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姚炳的说法将雨、既雨,诸说纷如,实际上诗中原本是说将雨,而不是既雨,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正因为诗人担心遭遇滂沱大雨,行军难上加难,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进,无暇顾及其他,所以才说不皇他矣。三个段落的末句意思递进,旅途的苦情、忧虑一层深过一层。
《诗经: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注释:
1、苕:凌霄花,藤本蔓生植物。
2、尝其黄:草木枯黄的样子。
3、牂羊:母羊。坟:大。
4、三星。指星光。罶:捕鱼的小网。
5、鲜:少。
译文:
凌霄花开在腾上,花瓣已经枯黄了。
我的心中多忧愁,满心哀伤难诉说。
凌霄花开在腾上,叶色清清花已落。
早知我心这样苦,不如当初不降生。
母羊瘦弱头显大,星光照耀着鱼网。
虽然也算有饭吃,很少有人能吃饱。
赏析:
古代的人们靠天吃饭,年成不好,自然会失去生活来源,出现饥荒,饿殍遍野。这种情形大概每隔三、五、年就来一次。其中惨状,以我们今日衣食富足的处境,是难以想象的。连吃草的羊都饿得皮包骨,显出硕大得头颅,人得处境便可想象而知了。
不过,无论怎样饥荒,五有多少饿殍,总还是有人不忧不愁,啃鱼咽肉,出入有车马,起居有奴仆。杜甫中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那几家欢乐、无数家愁得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当中也许有确实不知者,而知道者恐怕更多。即使知道,又能怎样呢?饱汉出于自身的利益,不大可能开仓济贫,与民共渡艰难。饿汉除了喊几声天、望天兴叹知外,又能如何呢?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知时,唯有自叹命运悲苦,生命悲苦。
天无情,人无情,命运无情。只有当这一切热铁一般无情降临到头上之时,人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可怜,多么可悲。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djz525.com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唯美诗经句子。
《诗经: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 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注释: 1、池:城池。 ...
《诗经: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山川悠远,曷其没矣? 武人东征,不遑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离于...
《诗经: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灵雨既零,命...
《诗经: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注释: 1、苕:凌霄花,藤本蔓生植物。 ...
《诗经: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鹊之强强。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强强,鹑之奔奔。 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注释: 1、鹑:鸟名,即鹌鹑。奔奔:跳跃奔走。鹊:喜鹊。强强(音疆):翩翩飞翔。奔奔...
《诗经: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注释: 1、维:语助词。 2、於:叹词,表示赞美。穆:庄严粹美。 ...
《诗经:杕杜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 征夫归止...
《狱中赠邹容》 作者:章炳麟 邹容吾小弟, 被发下瀛州。 快剪刀除辫, 干牛肉作餱。 英雄一入狱, 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 乾坤只两头! 注释: 1、邹容:清朝末年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