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质因数课件系列

栏目: 质因数课件

2023-09-02 12:33

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关于“质因数课件”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我们提供的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

质因数课件(篇1)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

1.学习质数和合数。

(2)观察:①每个约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4)再观察。

①有两个约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举手,点两名同学板演学号,大家检查。

③请学号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同学举手并报出学号,大家检查。

④学生看书第59页,读书上的小结语。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写出后讲所写的数为什么是质数(或合数)。

1.做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1)按要求去做后看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第59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1、做练习十三的第3题。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③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2.填空:1~12的质数有                 ,合数有                。

3.观察:2、3、5、7、11……等质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4、6、8、9、10、12……合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

下面我们学习每个合数能否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板书课题)

(1)把6、28、60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6=2×3  28=4×7  60=6×10  60=2×30  60=4×15  …

(2)写出的两个数中如果还是合数的.,再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写下去。

(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什么来?

师生归纳: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学生口答。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

书写格式说明: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把它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写在等号的右边。质因数按从小往大的顺序排列。

2.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介绍短除法。

它是笔算除法的简化“     ”叫做短除号。

(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8=2×2×7                 60=2×2×3×5

(3)学生小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后看教材第62页的结语。

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让学生说后集体订正。

1、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质因数课件(篇2)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并能比较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练习

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概念?

生:素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教师板书概念名称)

师:这些概念你们都理解了吗?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素数?什么是合数?(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生甲:比如7是素数,因为7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约数;比如30是合数,因为30除了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

生乙:............

2、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91是素数。...........................................................()

除了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奇数不一定是素数。................................................()

素数一定是奇数。...................................................()

最小的合数是4。...................................................()

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

3、师:谁能举例说明什么是质因数?什么是分解质因数?(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生甲:如15是合数,它可以写成两个素数5和3相乘的形式,5和3都叫做15的质因数。把15用5和3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既15=35,就叫做15分解质因数。.........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这一环节可以与第1环节合并)

4、练习。

(1)课本第45页第3题。

学生判断后反馈。注意第2、3、4小题要先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然后改正。

教学过程

备注

第2小题,1不是素数。

第3小题,4是合数,还可以再分解,应为84=2237

第4小题,书写格式错误。

(2)课本第43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校对。

51=317

98=277

105=357

111=337

143=1113

160=222225

允许学生直接口算出结果。可通过把160用短除法和口算法分别分解质因数,让学生体验短除法的优越性。要求学生说说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二、综合练习

1、课本第45页第1题。学生直接填写在书上,指名口答校对。

2、课本第46页第4题。学生填后说说约数和质因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课本第46页第5题。在作业本上完成后,反馈。

4、课本第46页第6题。

三、思考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学生有困难的,教师可提示:先把各数分解质因数,再把质因数平分,分两组。

14=2775=355

33=31139=313

35=57143=1113

30=235169=1313

得到下面两种分法:

第一种:75、14、169、33及35、30、143、39

第二种:75、14、143、39、及35、30、169、33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作业本》

通过知识整理及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通过对思考题的探索,把分解质因数这一知识点深化。

课后反思:

设计上我主要考虑学生如何通过合作、谈论先自主学习这些概念。还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如学习分解质因数时,出示这样的学习提纲:(1)为什么不把质数分解质因数?(2)分解质因数时用什么方法较好?(3)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要注意什么?

质因数课件(篇3)

介绍步骤:

第一步,用能整除6的质数2去除,商3;

第二步,3是质数;

第三步,把除数和最后的商相乘。

14是最后结果吗?第二步做什么?

第三步做什么?

教师:请观察上面两个短除式中的除数和最后的商,都是什么数?(质数。)

(2)请一位同学板书把60分解质因数。其余同学在本上试把18和42分解质因数(两位同学写投影片)。

教师:请观察短除式,第二步与第三步的做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这两步除的方法与第一步相同,也就是说那一步除得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同样的方法继续去除,除到最后商为质数为止。

用学生投影片订正把18和42分解质因数的'短除式。

(3)谁能说一说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的步骤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归纳。并作简要板书:

第一步: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

第二步:看上一步除得的商,如果商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

①18的质因数有( );5和7是( )的质因数。

质因数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初步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5、13、21、32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

2.把上面各数用两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5=()()13=()()

21=()()32=()()

教师:填出的这些数与原数有什么关系?

3.以上几个自然数都可以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其它的自然数行吗?

教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自然数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

板书:把一个自然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二、新授

1.如果我们做一个规定,1除外(板书于因数外),也就是因数不能用1,这句话还能这么说吗?举例说明.

教师:在因数不用1的前提下,什么数仍能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什么数就不能?

(合数能,质数不能)

板书:把一个合数用两个因数(1除外)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2.根据这条结论把下面几个合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6、15、24、28

6=2324=212

15=35=38

=46

28=47

=214

3.这些合数(指24、28)的因数中还有合数12、8、6......根据刚才的结论又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现在不限制因数的个数(擦去结论中的两个)把这些合数用最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24=2223

教师:6和15还能不能用更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为什么不能?

明确:这些因数都是质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质因数)

根据黑板上的例子说一说什么叫质因数?

4.反馈练习

6的质因数有().2和3是6的()

2和3还是谁的质因数?24的质因数有哪些?

28的质因数有哪些?

如果说3和5是质因数对吗?怎么改?

(12、4、6......)这几个因数是不是质因数?

5.现在我们是把一个合数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原结论中添上质字,去掉1除外.

同步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

三、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

(1)35分解质因数是35=157()

(2)60分解质因数是60=2310()

(3)27分解质因数是27=333()

(4)14分解质因数是27=14()

2.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1)口答:4、6、8、9、10.

(2)笔答:16、18、54.

3.把9、90、900分解质因数,你发现什么?

四、小结

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作业

1.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81216245472

2.下面的数是由哪几个质数相乘得到的.

102127354950

六、板书设计

质因数课件(篇5)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②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回答: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2.填空:1~12的质数有,合数有。

3.观察:2、3、5、7、11......等质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4、6、8、9、10、12......合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

下面我们学习每个合数能否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把6、28、60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6=2328=4760=61060=23060=415...

(2)写出的两个数中如果还是合数的,再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写下去。

6=23

28=227

60=2235

(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什么来?

师生归纳: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学生口答。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

如把6、28、60分解质因数右以写成:

6=23

28=227

60=2235

书写格式说明: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把它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写在等号的右边。质因数按从小往大的顺序排列。

2.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介绍短除法。

它是笔算除法的简化叫做短除号。

除数...26...被除数

3...商

(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28260

214230

7315

5

28=22760=2235

(3)学生小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后看教材第62页的结语。

(4)再让学生讨论一下:分解质因数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让学生说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质因数课件(篇6)

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的意义,初步会把一个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1.在5、13、21、32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

2.把上面各数用两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5=× 13=×

3.以上几个自然数都可以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其它的自然数行吗?

教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自然数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

板书:把一个自然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1.如果我们做一个规定,“1除外”(板书于因数外),也就是因数不能用1,这句话还能这么说吗?举例说明.

教师:在因数不用1的'前提下,什么数仍能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什么数就不能?

板书:把一个合数用两个因数(1除外)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2.根据这条结论把下面几个合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3.这些合数(指24、28)的因数中还有合数12、8、6……根据刚才的结论又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现在不限制因数的个数(擦去结论中的“两个”)把这些合数用最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教师:6和15还能不能用更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为什么不能?

明确:这些因数都是质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质因数)

2和3还是谁的质因数?24的质因数有哪些?

28的质因数有哪些?

如果说3和5是质因数对吗?怎么改?

(12、4、6……)这几个因数是不是质因数?

5.现在我们是把一个合数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原结论中添上“质”字,去掉“1除外”。

1.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

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2.下面的数是由哪几个质数相乘得到的。

  • 质数和合数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做好教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励志的句子小编筛选出这篇颇有价值的“质数和合数课件”祝大家阅读愉快,如果你认为这份资料有用请将它分享给需要的人!...

  • 找因数课件模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解析“找因数课件”,希望读者可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在开学前,老师需要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重要要素。...

    因数课件 06-16
  • 比赛课件系列

    讨论与“比赛课件”相关的问题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赛课件 05-05
  • 管理系统课件系列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管理系统课件系列》,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机械式鼠标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橡胶球事业入的粘性灰尘附着在传动轴上,会造成传动轴传动不均甚至被卡住,导致灵敏度降...

  • 列代数式课件15篇

    您可以看看“列代数式课件”或许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期望这篇文章有助于您谢谢浏览。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做好教案是教师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表现的重要手段。...

  • 囚绿记课件系列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非常关键的一份资料,当然教案课件中的内容必须非常全面和详尽。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准则和指导标准。我们制作这份“囚绿记课件”时考虑到了您的个人喜好和口味,确信您能够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

  • 小山羊课件系列

    课程计划和演示文稿是教师每次上课所需的必备材料,但编写课程计划和制作演示文稿并不是件随便的事。优秀的教案和课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这个“小山羊课件”是我精心打磨出来的,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也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 圆柱的课件系列

    栏目小编为您挑选的“圆柱的课件”绝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适应时代需求和教学特点的重要关键。...

    圆柱课件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