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范文大全# #议论文课件(集合11篇)#】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议论文课件(集合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议论文课件 篇1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自己最想写的。

2、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难点:充分发挥想象,把句子写具体。

建议3课时

同学们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最想干的事是什么呢?一定是童话吧,一定也想大显身手,编自己喜欢的童话吧!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编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指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2、按一定的顺序写,把故事讲清楚、明白。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哪些内容与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同步,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这样读与写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入手来写。

1、说说你最想写什么?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2、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意见,相互改进。

3、鼓励学生要大胆地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想好的内容,说说自己最新奇的创意。

2、学生把自己课外收集到的好文章读给同学们听。

教师指导学生习作

1、这次习作是让我们编写童话,所以语言一定要生动、活泼。

2、在修辞手法上,可多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使读者更易理解。

3、想象要大胆、丰富,内容要具体。

以“我想……”为题。练习写两种不同的开头,同桌相互评议。

学生总结借鉴了其他同学哪些好的写法。

讲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并试着修改。

点评上节课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习作的可接见和修改的地方。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指导学生轻声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试着修改。

评析学生习作

从学生的习作中抽两篇进行讲评。可以从学生的构思、立意来讲,以此激发学生的协作兴趣。也可以从精彩的句子、片段入手。当然,对于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应该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畅谈本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建议,以完善以后的习作训练.

议论文课件 篇2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复习议论文基础知识

2、明确议论文的考点和题型

3、学会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

复习重、难点

1、把握中心论点;

2、分析、补充论据;

3、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理解论证思路;

5、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用鲜明的态度来表明观点或主张;用充分的材料来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二、考纲要求:(见考试大纲)

三、中考考试题型分析:1.找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辨别论据的类型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3.找出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写出本文(本段)的论证思路(过程)。5.为文章再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6.对作者的观点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

四、解题指导 论点:

1、概念: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论点的表述形式: 一般 是个表示肯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提示性词语:是、要、应该、注意…

3、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练习:请判断以下几句哪是中心论点,哪是分论点。(略)

4、如何找中心论点

(1)、标题是否揭示:不是论题就是论点

(2)、开头提出: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3.中间提出

4、结尾归纳 练习:

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题目略)

论据:

1、概念: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2、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 : 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②道理论据 : 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练习:请判断以下论据的类型。(题目略)

3、概括事实论据: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它的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概括论据方法:人物+怎么做+结果 ;(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也可概括在内)。

3、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补写论据方法:人物(谁)+怎么做(紧扣论点谈怎么做)+结果。

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答题格式小结: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格式为:先……,再……,最后………。

论证过程:格式: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练习(略)

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准确、鲜明、严密、生动

练习(略)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1、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2、层进式结构

3、并列式结构

4、总分式结构 总--分--总

总--分

分--总

发表看法、谈阅读心得

(1)围绕观点谈感受;(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写经历 ;(3)要有观点,有理由;(4)既要源于原文,又要有所拓展。

议论文课件 篇3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习作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主选材,并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学会观察、采访,提高观察能力、取材能力。

2.学会利用读写结合法、细节描写法等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学生能养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3.在调查或采访中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调查或采访名人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学会做人。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或采访能了解人物的特点,并写出人物的特点。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

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提前准备好调查或采访提纲,调查或采访了解身边的名人,做好素材积累。教师准备:

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作品中领悟写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 激活愿望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回忆自己的采访生活入手,唤起对所访名人的回忆。

教师可这样启发:前几天,我们都调查或采访了周围的名人,在调查或采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调查或采访经历和积累……能不能把他(她)介绍给老师和同学呢? 要重点介绍调查或采访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二、交流调查或采访内容,确定习作素材

1.出示交流的友情提示。

(1)交流时,能围绕一个意思要把所调查或采访的名人特点说清楚。(2)说的时候能条理清楚、重点内容要说具体。

(3)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发言者,通过提问启发发言者说具体。2.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将内容说具体。

3.选出自己的写作素材:选取最能突出名人特点、最能打动人的事例。

4.学生自拟习作题目。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以人物命题,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三、读写结合运用,领悟写作方法

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的文章的一般写法。1.启发学生从本单元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作品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领悟出《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三篇文章的不同写法。体会出叙事的文章,如何才能把人物特点写得鲜明,内容具体,组织学生讨论。

(1)领悟出: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一个突出的特点;运用一种突出的方法如《钱学森》运用的是叙述法;《鞋匠的儿子》运用语言描写法等等。(2)引导学生归纳写法。

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 然后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3.选出有代表性的几个同学交流自己的内容。

结合以上讨论出的方法,指名交流自己的写作内容。师生可根据学生的交流,发现优势重点表扬,发现学生表达中的突出问题,点拨引导,完善改正。

第二课时

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独立构思起草,修改完善习作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兴趣。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采访的名人介绍给老师,但是,一节课同学们不可能一一介绍完。这样你们干脆将自己最想告诉老师的那个名人写下来给老师看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都会获得奖励。(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起草时,教师可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

3.在25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奖励“一颗红五星”。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结合本次作文的要求,尝试着进行自主修改。

4.师生评价,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启发谈话:鲁迅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小作家奖”呢!(2)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小组相互交流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五、品赏学生佳作,重在鼓励进步 1.示例评赏,学会评价

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评赏习作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滕州自古就是“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有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勇于自荐的毛遂,招贤纳士的孟尝君等,但最让我佩服的就是科圣——墨子了。

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是墨子一贯的政治主张,墨子身体力行。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事先请鲁国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便马上出发,走了十天十夜,来到了鲁班面前。见鲁班还在乐悠悠的为楚王找攻云梯,不禁火冒三丈,说鲁班滥杀无辜,鲁班却说他从不杀人,哪来的滥杀无辜? 墨子说:“你为这楚王制造攻城梯,就是要杀无数的生命呀!”鲁班不信,墨子便把他带到了练习场。鲁班看到,自己亲手造出的攻城梯下血流成河,身子颤抖,按下了机关,亲手毁了攻城梯。楚王见此情景,大骂鲁班和墨子,说要杀了他们。于是鲁班和墨子上演了一出“沙盘大战”墨子解下衣带当城围,以木片当攻城的工具,公输班设计了九种攻城的机巧方法,都被墨子九次解破。公输班办法已尽,而墨子守城的办法没有用尽。公输班无计可施,只好认输。楚王见自己请来的人都败给了墨子,预想到这次战争必输,于是打消了攻打宋国的念头,一场战争便平息了……

今天,我们滕州人也继承了墨子的精神,普施大地,润泽人心,在这个广大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活话剧。评议:

学生调查收集墨子的历史故事,经过加工、润色,完成了一篇体现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习作。叙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用词准确。

2.自主修改,完善习作。3.教师小结。

六、拓展延伸:

将班级中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发表。板书设计:

家乡的名人

事迹 精神品质

使用建议: 成功之处:

此作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体验——积累——构思——修改——评赏”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体现写作规律。采用多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情绪激励、情致的唤醒和情感的熏陶。引领学生自主构思起草、自主领悟写法、自主修改评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之处:

鉴于学情的差异,孩子调查收集信息的能力会存在差别,采访的效果也不相同。使用建议: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尽量写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将生活体验与习作及时链接,降低习作的难度,通过鼓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孩子习作的兴趣。多指导学生收集材料组织材料。指导学生多用第一人称讲故事。

议论文课件 篇4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发展性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

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

(三)生成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设计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四)差异性 个体是发展着的独立的主体,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者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差异是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真正地有所发展、有所成功的基本依据,是推动教学的动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和管理,要设计“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既给“腿长”的学生放行,使他们能在班级“方阵”中超前领跑,又给“腿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五)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时空应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改变。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要向课堂内外开放,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直接经验、个体知识、社会现实的沟通。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要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与教育教学的渗透融合,要注重吸纳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最新成果。四是开放的教学形式。应从单一传授、灌输式的教学向自主、探究与合作全面融合的模式发展。五是开放的训练内容。要多安排具有多种条件、问题、算法及结果的作业以及项目设计。

(六)反思性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

上课前的构思,而且是课上、课后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要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汇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中。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现代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只有在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才能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笔者这里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念,教学过程实施策略的构思等,这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目标的归宿。从教学的背景来看,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一是从行为主体——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学习起点是指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水平等;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对环境、时间、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偏爱;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型人格等。二是从环境(软、硬两方面)的设置、教学媒体的设施、班级的设置、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学习团队及其构成规则和劳动分工、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教学过程中的即时状态进行分析。就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中教师思维活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外部的学科知识上,教学设计的逻辑是知识成分间的达成结构。由于学科知识是显性知识,所以传统的教学在操作上过多地关注显性内容的运用。事实上,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一是要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分析技能目标及其出现顺序。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这又是达到终点知识的前提条件。三是要分析支持性条件。除了必要条件(技能目标)的分析之外,还要进行支持性条件的分析。四是要把教材上死的符号式的信息内存且内化成教师自己的鲜活知识,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创新。五是要从对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从对学习结果的类型、学习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等实际情况决定的。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学生的思维特征、迁移能力;学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及其成因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目标的主体和维度看,传统教学目标所体现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非学生,目标设置中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新课程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的追求,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目标要有层次性、全面性和明确性。

从目标的陈述内容和注意点看,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只关注心理描述,如“了解”“理解”等,而忽视外化的可操作的行为样例。新课程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将心理描述与行为目标相结合,使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操作性都得以体现。教师在掌握目标的陈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2)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4)行为的结果必须表达,而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评价的,并附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三)教学策略分析

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学习中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等。

从教学方法来分析,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应当是“共生性”而不是“替代性”,是“相辅相成”而不是“有你无我”的关系。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四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如学生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等均应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

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的个性。任何成功的教学方式都是有“个性特色”的,教无定法,乃为至法,难在创造。

从学习方法来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习方法的设计。一要制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二要制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性,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定的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操作、演示等丰富多样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三要制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

从教学媒体的运用来分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由于新课程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综合,因此,媒体也要消除以往只传递知识信息的局限,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分析

现代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纯粹接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或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和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维状态的,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并朝着教学目标发展。

(五)教学评价分析

现代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评价功能上,弱化甄别、选拔与评优,强化促进发展;在评价主体上,从单一主体转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

议论文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习作7》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指导。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

《练习7》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2、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

二、交流感悟

1、交流从课文中的发现的隐藏的故事。老师将学生交流的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隐藏着的故事写好呢?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和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 ,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写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2)认真修改习作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7 语文书中的故事

藏在成语中、课文中的故事

读守故事的所思所想所悟

议论文课件 篇6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

一、训练重点: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二、写作指导

审题和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两步,审题就是要审清命题人提供的题目、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通过筛选、提炼、归纳,从总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做到不离题、偏题。立意则是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有价值、有意义、有真情、有独特见解的主题。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

(一)、审题要细心

1.用词语做题目。有时用它的本义,如《尝试》(1994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记叙某个人或某些人有目的地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2004年的上海题《忙》和北京题《包容》,用的也都是该词语的本义。有时用其比喻义,如《铺路石》,并不是要你直接写铺路的石子,而是要你写一位像铺路石那样具有“默默无闻,甘做贡献”精神的人物。又如《春风》,也并非要你直接写春天的风,而是要你写像春风一样给人带来温暖和生机的人或事。有时则用引申义,如《窗口》,不是要你去写窗前所见,而是要写“透过它能看到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的某个地方。我们通常说,某商场是了解某城市市场供销情况的“窗口”,某中学是了解某地中等教育情况的“窗口”,都属这个意思。

2.用短语做题目。一般说来,用偏正结构短语做记叙文题目的较多,审题时要注意定语对中心词的修饰和限制。如《平凡的岗位》,写时要突出“平凡”,通过对一位平凡的劳动者所做的平凡的事,反映出他的不平凡来,而这不平凡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来的。用联合结构短语做题目,则要兼顾两个方面,如《我和母校》,既要写“我”又要写“母校”,二者不可缺一,必须写出“我”和“母校”的关系。

3.用句子做题目。审题重点一般落在谓语上,如《X X X的事迹激励了我》,“激励”是重点:什么激励了我,我受到了什么激励,我受了激励后怎么样,始终围绕“激励”做文章。再如《我要把春光留住》,“留住”是重点:谁要留住,留住什么,为什么要留住,始终围绕“留住”做文章,突出“春光”之美好,歌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貌。

(二)、记叙文的立意

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那么,文章的中心从哪里来呢?

这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作文中,题目已隐含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另一中在一些命题作文或非命题作文中中心没有确定,要作者自己去确定。前者如《记一个勤奋刻苦的人》,“勤奋刻苦”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的特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后者。

对于没有确定中心的文章,应该自己来确定中心。确定中心,或者说立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篇文章的中心要集中,一般只能是一个中心。不能指望一篇只有几百字的文章能表现好几个中心,那样做只能造成“面面俱到”却“面面都不到”的结果。

2、立意要深:立意要深是指文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能作一些发掘,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能以小见大,

- 1 -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深浅的问题,体现在作文中,立意便有个深刻与否的问题。有一位同学写《记一堂体育课》,写的是800米测验,最后两百米,作者坚持不住了,但想到为期末的体育成绩,为了评\\\\\\\"三好学生\\\\\\\",为了初三中考,加油拼搏,最后终于战胜自我,胜利到达终点。其中对\\\\\\\"三好\\\\\\\"、\\\\\\\"中考\\\\\\\"强调很多,给人一种\\\\\\\"功利感\\\\\\\",不深刻,体现了小作者思想认识水平还不够。如把有关\\\\\\\"为了三好,为了中考\\\\\\\"的内容去掉,就将主题确立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就要深刻得多。

3、立意要新: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1999年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江苏一考生写作此文时,独辟蹊径。他先是构思出一个记忆移植公司的开业典礼,然后详写某成功的企业家,在移植了贫困山区失学儿童苦娃的记忆后,体验到他渴望上学的苦衷,含泪慷慨解囊。作者想象时,避开了个人的得失,将视角投向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从而使文章立意非同凡响。

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的关键。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立意与众不同,文章方能脱颖而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的共同要求。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记叙对象,有的人写出了前人所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题目--《我的财富》,一般人都将“财富”理解为“钱”或“财物”,而有一位同学以“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为“财富”,说“家境贫寒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使我不断发奋努力”,“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有尊严”,让人耳目一新。

4、立意要真,即“说真话”,“诉真情”。 现在有的学生写作都是瞎编的,例如写好人好事,半数以上写捡钱包或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大爷推车,老师们大多感慨:“哪有那么多人的钱包可捡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多观察、多思考。观察什么呢?观察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想人之常情,想家庭的欢乐、苦恼,想同学之间的摩擦、友谊等。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是我们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完全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去调动自己的想象,合理虚构。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虚构要合乎生活逻辑,也就是要合乎情理。

5、立意要积极: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意”立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格调和品味。总的来说,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积极进取,而不能消极低沉。具体说,立意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社会的潮流,以小见大,展示时代风貌。1988年有位考生通过父亲习惯的改变(由“有空就闲聊”到“有空就学习”),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个立意就很好。千万别写忧郁伤感、无病呻吟的内容。(2)关爱他人的博大胸怀。应清醒地看待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等畸形现象,努力抒写对父母亲友的爱心、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生存环境的关注,进而思考自己应尽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3)高尚美好的生活情趣。不能只要娱乐,不要文化;只要刺激,不要思想,而应该努力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实事求是地去写探索科学之乐、欣赏艺术之美、人际和谐之趣。

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明从中悟出的哲理。

三、范文阅读

1、生 日

她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五月的夜晚,天气有些温热,她有些焦躁。一会儿踢一下脚边的石子,一会儿望望漂亮的橱窗。在经过麦香城时,她看到一只三层的大蛋糕,粉色的玫瑰鲜艳欲滴。瞄了一眼标价,价格不菲。

5月20日,刚考完二模,大家都处在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的恐慌中,每个人都在暗暗地下苦功,一本一本参考书买回来,放在桌上。高考像黑色的潮水一样涌进每个人的心田——除了她。她在新概念作文竞赛中拿了一等奖,3月份就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学们看她的眼神有些许的羡慕,更多的是嫉妒。她觉得自己有时像是离群之马。虽然她每次照常上课。

可是,今天是她的生日。没有蛋糕,没有祝福。她望着班上埋着头苦读的同学,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然后就出了校门,在街上转悠。高中生涯的最后—个生日,她其实很想叫上几个同学去闹一闹,但她有顾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她连一句“生日快乐”都没有听到,更别说贺卡了。她很气馁。想起以前她的生日热闹非凡,她想要哭出来。难道要参加高考就不能过生日吗?难道有了竞争就不需要同学之间的友情了吗?难道我被提前录取了就该受到仇视吗?

不知哪里放起了烟花。这个城市奢侈得很,她想。烟花灿烂,在城市中开放,却 一闪即逝,如人生。好吧,她想,就把这烟花当做我的生日礼物吧!她认真地看着每一朵华丽的烟花开到极盛,然后灰飞烟灭,让人措手不及。她开始伤感,却又恨恨地想:早知落到这种地步,宁愿不要那张通知书。

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很晚,舍友们都睡了。望着那张张在黑暗中沉睡的脸,她很痛苦:三年的友谊,难道在高考面前就这样溃不成军吗?难道要竞争就不要人情了吗?她打开被子,黑暗中却摸到一些东西,用手电一照,是一叠贺卡!她忍住心跳,颤抖着打开来,一行行熟悉的字落入她的眼帘:祝你生日快乐!

她终于泪流满面。

解剖:这是一篇写得不错的记叙文。高考前夕,被高校提前录取的“她”迎来了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生日,“没有蛋糕,没有祝福”,倍感孤独的她在失望之余,却意外地发现同学们给她的贺卡,看来残酷的竞争并没有冷漠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紧扣了“竞争与人情”的话题。另外,文章取材于现实,敏感地抓住一些细致的动作、细密的心理、细微的气氛变化,借以抒发独特感受,既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又细腻动人。小处着笔演绎话题的内涵也是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2、绿叶情意

当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是过客。

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来到城里。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别了,我听见这两个字。

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早晨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一些另类。然而,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旧工作服,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在楼前被废弃的土地开垦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种奇奇怪怪

的种子,每日伺弄,神情严肃地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爷爷的孤独。因为我也有着这样孤独。我怀念故乡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转的莺啼,那木制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碧绿的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的阳光,那让人无法忘怀的带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

在这一片钢筋混凝土中,我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我看见爷爷每次想要挥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的放下,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的风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那是爷爷的八十大寿,亲戚朋友们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转,却寻不见爷爷的身影。悄悄起身出了宴会大厅,我看见爷爷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过去,握住了爷爷的手。爷爷动动嘴唇,说: “我想回家。”仿佛是一个寻求家的庇护孩童。

“好,我们一起回家。” 我从爷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叶,不管飘到多远,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这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牵着手,回家。(09满分作文)

3、踮起脚尖(记叙文)

“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50多年没回来了。”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爷。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跟国民党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想在梦中。这么多年来她踮起脚尖,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节,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团圆饭。姥姥突然感叹一句:“不知啥时候,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团圆。”于是大家又都陷入沉思中,爸爸安慰道:“放心吧,爷爷一定会回来的。”

记得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姥姥特高兴,坐在电视机旁的人,就只有她一个人激动得流泪。她说:“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后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次她没有哭,她开心地笑了,并向我们全家人宣布:“澳门也回归了,接下来就是台湾了。我用不着踮起脚尖了。”说完,就唱起了那首《七子之歌》,虽然音调有些不对,而且声音中夹杂些颤抖,但她还是尽情地唱着。

接下来的几年,姥姥渐渐没以前硬朗了,对亲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终于,她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她依旧和以前一样,看新闻,看天气预报,还时不时发出声音:“台湾气温降低了,会不会冷?”有时却是愤怒的声音:“台湾要搞台独,不行!”

她的病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她不能看新闻,也不能听天气预报了。爸爸知道她关心台湾问题,每天都把最新消息告诉她。她把期待当作信念,面对着病魔的折磨,她靠着这种信念支撑着。看着她那样痛苦,我们全家人也跟着痛苦,可是却无法帮助她。

直到一天,我把关于台湾的最新消息告诉她:“台湾问题已经和平解决了,她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且,我们也已经与姥爷取得了联系??”虽然这是假的,但她相信了,她在欣慰中闭上了眼睛,看她安详地离去,我们感慨万端。

台湾,姥爷,快回来吧,实现我的谎言,也实现姥姥的心愿。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典型的“主题先行”的文章,是考场上的流行色。但作者善于以小见

大,把难度较大的时势题材把握得很好。结构、情节,甚至还有细节,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短短的900度揭示了国家不能统一给普通家庭带来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踮起脚尖”盼家人团聚、祖国统一这一时代主题。文章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自然。此外,白描手法也为文章增色不少。(2009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四、百炼成钢

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请注意审题和确立题意。(作前指导请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09.4》)

议论文课件 篇7

习作要求:

“王大明头上长了一朵花,而且花中还坐着一位美丽的小仙女……”你一定惊讶于这样的奇闻吧!长出花后,这位男孩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神奇的花带给男孩的是快乐、幸福,还是麻烦或灾难?男孩与这花是朋友,还是敌人?他们相处得好吗?请你猜测男孩的心理变化,大胆想像,以男孩头上长花后为内容进行习作训练。题目自拟。

预设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绘本,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2、通过习作指导,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能把想象内容清楚准确地呈现出来。

3、培养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能做到内容具体。

4、用你的笔写你心理的所想,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上这些有趣的绘本。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师出示文章开头,让学生自由读议

王大明五岁时不小心吞下一颗花的种子,

六岁那一年的春天早晨,

他的头顶冒出一小片叶子,

然后慢慢开出一朵花,

花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女孩……

2、继续补充绘本的图片,将故事清楚地告诉孩子们

3、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自主地阐述观点或质疑问难)

二、组织梳理,明确要求

1、引导猜测故事中主人公王大明与美丽的花的关系

A、知趣相投的朋友

B、漠不关心的同事

C、相互讨厌的敌人

学生自由想象—同桌互说—指名说

2、组织讨论:他们对彼此有哪些影响?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小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上台陈述自己的观点

3、学生质疑问难:例如:这花是从何而来?又是怎么消失的?它与平常的花有什么区别?……

三、疯狂想象,补充故事

1、师:现在我们一起为着两位编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2、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花是美丽的象征。可对于长在头顶上的花,王大明会怎样对待?

学生自由想像——同桌互说

3、指导学生合理编写两位主人公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你能为我做任何事?”花儿傲慢地说。

王大明( )地说:“ ”

你别得意太早!我要叫蜜蜂来叮你!让你满头是包,看你怎么办!哈哈哈

我?

4、精彩绘本片段欣赏(课件出示)让学生畅谈感受

5、教师小结:是啊!这两位,因为这突然的改变闹得不可开交呢!你能想象一下,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后来,他们的关系改善了吗?最后,这花的命运又是如何?如果你就是王大明,会怎样?让我们开始“头脑风暴”……

6、出示习作要求。

A、回忆绘本内容,把自己喜欢的环节通过想像描写具体。

B、故事描写具体有趣,将人物的表情描写详细,将心理刻画生动

C、也可以分工合作,将故事分为几个篇章,例如:校园篇;家庭篇等等

7、学生自由写作

四、互动地带,分享精彩

1、请部分同学上台朗读自己最得意的片段(教师随即点评)

2、同桌互相欣赏大作,互相指正。

3、组织评出最奇的想象大奖等。

五、走进绘本,快乐阅读

1、教师谈话:绘本是一种绘画和文字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即俗称的图画书,有图有文字。向学生推荐几米的绘本作品,如果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微笑的鱼》、《月亮忘记了》、《森林里的秘密》等)

2、教师赠言:童年是我们自己的,老师希望大家快乐阅读,快乐想象,快乐学习……

板书设计:

动手编(绘本)故事

关系?

王大明→→→→→→→→→→花

语言 心理活动 动作

议论文课件 篇8

我为什么设计这样一节作文课呢?

首先,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细致是作文教学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目标中是这样表述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

其次,是源于我们现在学生作文的现状。“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但根据我平时的了解,有不少学生作文写不长,要求600字的作文结果只写了四百字左右,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谈不上具体细致,老师给的评语往往是“内容不具体,空洞平淡。”

第三、从教师这一块而言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能的指导。

关于作文教学一直有两种观点,一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游泳,一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游泳。我比较赞同后者。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技能指导,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学会“游泳”,少走一些弯路。

第四、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本节课也在有意识地在贯彻这一思想。

议论文课件 篇9

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 专题一 【训练目的】 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 1、以写人为主 2、以记事为主 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 三、基本要求 (一)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 1、什么是记叙的顺序? 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1)顺叙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帐。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比如写《记一次升旗活动》,一般是从旗手擎旗入场开始写到结束,但不等于把参加升旗活动的每一个人及每项步骤写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运用顺序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易理解。 (4)补叙 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三)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1、什么是作文的材料? 作文的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和一切原始素材。 2、什么是中心?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 3、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内容。中心是全部材料所表现的`主旨。中心必须借材料来体现,材料必须通过中心来组织,材料是受中心支配的,为中心服务的。而离开材料,中心是无法单独存在的;离开中心,材料仅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素材,不能算作一篇文章。 4、对中心思想的要求 中心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生活实践中,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提炼时要求中心思想积极、集中、深刻。 积极:我们向别人宣传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集中:就是一篇文章要集中表现一个思想观点。所以,哪详写,哪略写,这要根据中心思想集中表现一个思想观点来定。 深刻:就是要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使我们的认识能提到较高的程度。 5、材料的选择 第一,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 第二,材料要真实。就是说要写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的事情。 第三,材料要典型,要注意“以小见大”。所谓典型,就是要在同类材料中尽量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材料。所谓以小见大,是指材料内容是大事还是小事说的。大事,如开什么大会,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固然可以写,但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也可以反映深刻的主题。 第四,材料要新颖。就是要能体现出时代特点,要有新鲜内容,要有独特地方。 (四)根据中心确定详略 1、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详写,就是为了使中心思想鲜明突出,把所要表现的人物、事迹或所要说明的问题写得具体些、详尽些。 略写,就是为了顾及全篇,突出中心,把那些和中心思想关系不十分密切,表现力不是很强的内容写得概括些、简略些。 2、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 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时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则比较详细。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是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3、注意问题 在记叙文里,详略不当突出表现在是记流水帐。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写到哪,事先没作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这个写法。 (五)合理安排文章的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就是记叙文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文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等连接起来,形成贯穿全文的整体。一般一篇文章一条线索,也有多条的: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等。写作记叙文,往往先确定线索。 尽管题材多种多样,笔法千变万化,构思各有奇妙,但只要把握住线索,行文自可变化自如,文章浑然一体。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白杨树自身的形美、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用“白杨树是不平凡的”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托物抒情、意蕴深远,取材广泛、挥洒自如。 2、记叙文安排线索的几种方法 A、事物线,以某一贯穿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倚天屠龙》、《一双绣花鞋》、《项链》、《党员登记表》。 B、事件线,以事件的发展经过为贯 穿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如《杜十娘怒沉百宝 箱》、《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C、人物活动线,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来贯穿全文。如《雷雨》、《包身工》、《茶馆》、《荷花淀》。 D、人物感情线,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主来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藤野先生》、《琐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六)合理运用表达方式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应做到以下两点: 1、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写记叙文应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就是文章的叙述性要强,叙述能力要高,这种叙述不能是平铺直叙的,不能是干涩无味的,也不能是直白空洞的,应学会完整生动的叙述。 描写对于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说,主要指肖像要神似,动作应传神,心理需真挚,语言必个性;对于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来说,则离不开场面描写;而对于所有的记叙文体来说,细节描写用的好,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多种表达方式应综合使用 正如上文所言,运用具体、详实、生动的记叙能给人以鲜明的形象,但在记叙文中,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具体内容也显得苍白,所以揭示事物的深刻内涵就十分重要。这时议论抒情就可粉墨登场了。应该说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亦在此。平凡的小事加以有针对性的抒情议论,文章能蜕变成“天鹅“,成为开格文,这里的议论不要只在文尾“昙花一现”,还应做到夹叙夹议,在叙述中自然折射理性的光辉;这里的抒情切忌矫情,应缘情而发。总之,不可喧宾夺主,画龙点睛即可。 四、训练题目 以“美陪伴着我”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不得抄袭。   专题二   【训练目的】 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写方法。 【写作指导】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写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特别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写,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写。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述行动,要特别注意动词的选择。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作者不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特别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通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 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同样内容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也会不一样。有一个

议论文课件 篇10

教学要求

1.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中的一个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要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引导学生发现藏在语文书中的故事,进行筛选与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

课时划分

两课时(其中书面习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影故事,发生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

2.让我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

二、交流感悟

1.交流从课本中发现的隐藏的故事。教师将学生的交流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藏着的故事写好呢?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与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的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目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2)认真修改习作,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誊抄习作。

议论文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郊外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第一课时(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一、导人,激发兴趣。

1、同学们到郊外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交流。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 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4)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小组内练习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各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大家评议。

4、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四、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

五、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4.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

一、复习习作要求。

二、欣赏作文。

1、下座位欣赏同学的习作。

2、画出好词、好句、好段。

3、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4、围绕习作要求给出自己的评价。

(1)打出你对它的评价等级。

(2)写出自己的评语。

(3)给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三、推荐好文章、好段落。

(1)推荐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段落。

(2)大家评议。

四、自己修改习作。

  • 论语的课件合集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而写好教案课件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提前准备教案课件,不仅有助于我们梳理教学思路和难点,还需要具备一些特别的要求和标准。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在励志的句子的精心整理和筛选下,我们隆重推出最新的“论语的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课件 05-22
  • 论文课件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你也许需要"论文课件"这样的内容,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

    论文课件 09-12
  • 饺子的课件(集合11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饺子的课件,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读读记记威风凛凛、破天荒、大吉大利等词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技能目...

    饺子课件 12-25
  • 过生日课件(合集11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过生日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P32、3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将过生日中一些情节解释成减的应用情节,能够熟练...

  • 青春舞曲课件合集11篇

    教师课前备课的教案和课件是显示职业责任的一种方式,现在是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你是不是正在为教案和课件而困扰呢?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青春舞曲课件”,希望大家会喜欢。建议您收藏本网页以便随时学习!...

  •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11篇

    经过励志的句子的认真筛选和归类这篇“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呈现出更好的质量。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 教学精髓应该写在教案课件里,能引导学生知识沉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最新小池塘课件(合集11篇)

    这篇“小池塘课件”是编辑挖掘出的珍贵文章,值得阅读和引用,希望对您有所启迪和帮助。对于每一节课,老师都需要准备详细的教案和课件,以便更好地设计课堂内容。良好的教案设计能够提高授课效果。...

  • 语文课课件(推荐11篇)

    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语文课课件”的实用知识,供大家参考。如果您喜欢这个网页,请收藏起来以便下次访问。每位老师都需要编写教案和课件,当然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完善的教案和课件能够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