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篇1】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记《荷马史诗·奥德赛》

请为我述说,缪斯啊,那位机敏的英雄,在摧毁特洛亚的神圣城堡后又到处飘泊,见识过不少种族的城邦和他们的思想;他在广阔的大海上身受无数的苦难,为保全自己的性命,使同伴们返家园。但他费尽了辛劳,终未能救得同伴,只因为他们亵渎神明,为自己招灾祸:一群愚蠢人,拿高照的赫利奥斯的牛群饱餐,神明剥夺了他们归返的时光。女神,宙斯的女儿,请随意为我们述说。

诸神归还奥德修斯的和平与家庭的同时,我也被故事所动容。古老的希腊在冥冥的记忆中淡淡地,像画卷一般一点一点完整地摊开。这样才算有了结果。我在某个早晨开始阅览,也在某个早晨感悟至深——第一次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历史重重地握手。

我不是一个善于评书的人,毕竟古典大成,我只闻其貌,未得其详。甚至也是囫囵吞枣地观书。当人类的足迹遍布,信息交织在泛滥的电子之中的时候,抽身其中,静心阅读。“大地上呼吸和行动的所有生灵之中,没有哪一种比大地抚育的人类更可怜。”阿基琉斯如是说。辍笔已久,但不变的是书香。

当那初生的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呈现,奥德修斯告诉世人,神明安排了一切多舛的命运。富者有百牲祭予天神,穷苦者只能用儿女来献祭。最乏的是奥德修斯那种大白天下:主宰命运的气概!他告诉独眼巨人,他眼睛的缺失是宙斯的魔咒,并非命运的安排。他渎神,却不是抱怨。因此,众神的愤怒与欺骗不会磨灭英雄的信仰,相反,这恰恰是考验。

事实上,我也曾怀疑过,这一切是否是众神所指。命运之石就如同奥德修斯,不断在困境中求生。如果我放下手中的笔会怎样?它也许会落下。但我未曾落下,我如何知晓?是因为这世界的规律吗?可是这并不代表固有的规律啊!放手,这支笔会掉,可是放不放手却是由我决定的。也许,自己的决定才是最难倒众神的吧。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奥德修斯作为国王,深爱着他的子民。而我,虽然没有尊耀的身份,却要在生活中热爱每一个人——我又想起了这位作者,荷马。他是盲人,却认识玫瑰。他似乎没有看过这个世界,却又有史诗中字里行间的坎坷艰险,就像不会发光的月亮反射着太阳的光芒。

你见过这样可以流着泪去阅读的史诗吗?

你见过这样可以融入你梦境中的史诗吗?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篇2】

《荷马史诗奥德赛》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经典巨著,它讲述了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性的复杂性。在600多页的篇幅里,我仿佛和奥德修斯一起经历了他的战争、奇遇和回家的艰辛旅程。这本书使我震撼,感叹万分。

整本《奥德赛》给人的感觉就是惊险刺激,无论是与逐仇人相杀的苏特人以及一路上奥德修斯所经历的魔鬼般的魅惑,还是与天降遭殃的西莫里翁以及那些完全没有人性的未免偏激的行为,都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一个伟大英雄的早已到来,一个伟大英雄时时刻刻在面对艰难险阻的考验;只要你坚韧不拔,即便漂泊十年,也总会有最后的成功。无论是在善良、民主自觉主义、顺应人民的民意,并为父兄义士复仇的市耕领导,还是在个人奋斗精神方面,奥德修斯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奥德修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着极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无论是在途中遇到各种艰险还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他相信自己总会成功,并始终保持着对家庭的热爱和回家的渴望。他的智慧和英勇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他面对众多的挑战和诱惑,但他从未动摇自己的目标和原则,他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真诚和正义。

与此同时,奥德修斯也意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真相的相对性。他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磨难,也亲眼目睹了友谊和背叛、爱和仇恨的交织。他的故事教会了我对人性、人情和世界的审视和理解。人性的复杂性使得我们有时候很难分辨真相和谎言,什么是对的和错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和谅解他人的行为和动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未经人知的苦衷。

读完《奥德赛》之后,我不禁为奥德修斯的勇气和执着所打动,感慨万分。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重新思考了许多问题。我开始思考我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思考我在生活中的选择和行为。我渴望成为一个坚持理想,勇敢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像奥德修斯一样。

总之,读完《荷马史诗奥德赛》之后,我对奥德修斯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共鸣。这是一本启迪人心的作品,它给予了我勇气和信心,让我相信只要坚持追求我们内心真正的目标,不论遭遇多少困难和挫折,最终总会找到回家的道路。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奥德赛,只要勇敢面对,坚持信念,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篇3】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1000字

英雄的还乡!

大三还是大二的时候修《西方文学史》,老师让我们读《伊利亚特》,期末考。当时好友说“看来老师比起来bg还是更喜欢搅基。”看完《奥德赛》发现果然如此。

因为《伊利亚特》是期末必考,所以乖乖读,《奥德赛》就放在一边,但在书店看到时就一起买了,这次宅家,看到书架里的这本书,读完,发现五六年时间就这么过去,真是好残忍。不过时间没有白费,老师当时说这两本就是越读越能觉出来好。确实是这样,我当时在《伊利亚特》里被一堆人名地名以及考试的焦虑折磨得不轻,这次无负担下读,才发现不花哨的真诚字句,有时光味道的经典字句,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一开始还是先介绍一下情节吧。

开篇是“我”以第三人称讲述奥德修斯的故事。他的足迹依次如下:

一,奥德修斯来到女神吕索普的洞穴,成为俘虏

二,在女神伊诺、雅典娜的守护下渡海来到费埃克斯人的王国。在这里,他听到歌人唱歌时泪流满面,报上家门,用倒叙的方式讲述自己回归的历程:

1.在伊利昂。2.在伊斯马罗斯大战。3.遇到洛托法戈伊人的国王,在这里战士们因为忘忧花(洛托斯花)意志被消磨。4.在库克洛普斯。和波塞冬之子巨人作战,非常精彩,被囚山洞中,假装是山羊才得以逃脱,谎称自己是“无人”的智慧,巨人之前听到的诅咒,巨人请求父亲波塞冬惩罚奥德修斯。似乎在《一千零一夜》里《辛巴达航海记》里看到过类似的故事。5.在艾奥利埃岛得到风袋,因为内讧越飘越远。6.在拉摩斯遇到巨灵族。7.在海岛艾艾埃,女神基尔特把人变成猪。与唐小说《板桥三娘子》有异曲同工之妙。8.到冥王处见特瑞西阿斯,听到自己的语言,在冥府的各种经历也很有趣。西西弗斯的故事在这里出现。9.回到海岛艾艾埃,女神基尔特指引奥德修斯接下来如何走,如应对塞壬,突然觉得媚娃和塞壬这个形象很像。10.继续闯关,遇到塞壬,斯库拉。11.在太阳神的岛屿,同伴违背神谕杀牛,被报复。所有同伴都死了。12.来到女神吕索普的岛屿奥古吉埃岛。到这里故事形成了圆环。

三,奥德修斯被费尔克斯人送回故土。至此离乡20年终回返。

1.奥德修斯在牧猪奴那里讲述编造的故事。2.奥德修斯和儿子相认,谋划报复求婚人。3.和妻子佩内洛普对话。4.老女奴帮洗脚,伤疤引起野猪往事。5.在宴会上奥德修斯射箭穿过斧孔,战胜了所有求婚人。并和儿子以及牧猪奴等一起杀死了求婚人,惩戒不忠的女奴。6.夫妻相认(卧室里的床居然不是没有故事的普通家具),总结冒险之旅,并讲述之后自己的结局。7.奥德修斯和他爸相认。求婚人的魂灵和阿伽门农等的魂灵相遇。8.在雅典娜等神灵的护佑下,求婚者的家属和奥德修斯和平修好。

除了结构清晰之外,语言也非常美丽。歌人有他固有的词库,所以有些词会重复,比如:

有翼飞翔的话语,酒色的大海,白臂的海伦,美发的女神(不是发廊小妹的美发,是形容词),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

奥德修斯一家人相互相认也真是蛮有趣的,果然二十年能让人变得不被家人认识(7年是做吕索普的男宠emmm)。当然他们可能也是在互相考验。

小小的玄机总是在你没有料到时出现,比如伤疤和卧室里的床都有故事。

此外,题目奥德赛似乎是“关于奥德修斯的故事”的意思。

结局好像是没讲完一样,虽然我们都知道了奥德修斯的结局。用经典的英雄故事的结局,英雄的婚礼,英雄的加冕,英雄的葬礼来看,这本的结尾似乎都不是,又似乎都是,嗯,这个还乡故事也是很神奇了。

总之,读完这本书也算了了一桩心愿。要不趁热打铁读一下《尤利西斯》?据说跟这本书关系颇深。就先写到这里吧。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篇4】

英雄史诗,有时间再听一次。

荣誉,声名,出身,家产,是当时人们最重视的东西,对光荣的英雄梦想的追求,甚于生命本身,为了勇气、荣誉和美名,一个个骁勇的神的和凡人的儿郎,纷纷奔赴并丧命于血腥残酷的战场,他们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生命于荣誉面前,轻如鸿毛!

那是人类的年少时代,率性纯粹,血气方刚,体魄强健,思维敏捷,神勇过人,同时充满了无知、冲动、欲念,无论是人还是神,他们用生命和灵魂谱写了神话。

神与凡人,英雄与懦夫,男与女,无一例外地兼具了各种人性的优点和缺点,这一特质贯穿人类的历史——永恒不变的人性史,它也将继续被传承下去。

——这就是人,在我的少年时代似乎已明了的定律和结局,也许正因此才那么抑郁悲观……

谈一下诗中所揭示的“命运”,这也有永恒不变的定律。

神主宰着人的命运,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的分歧、矛盾、争斗,这种种纷争的结果就是以摆布人类的生老病死、战争与和平告终。

——命运是无常的,它掌控在神的手里。

神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他们也会妥协,彼此制衡,他们任性妄为,也明白是非,因而他们会根据人性的光荣与卑劣进行各种“奖赏”与“惩罚”,安排人类的福与祸,类似于中国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命运是自造的,性格决定命运。

无常与有常,站在天秤的两端,到底向哪边倾斜,并没有恒定的方向,这么说来,命运也许是更多的无常吧……

诗的语言很有意思,比喻也很有趣生动,切合当时的现实生活,就嫌反复的内容太多了!也许,与《诗经》同时代的《荷马史诗》也善用“反复”和“比兴”?《诗经》篇幅短,我们觉得它反复比兴得可爱动听,《荷马史诗》篇幅长,我们便觉得它反复比兴得啰嗦乏味?……也许……这也是东方的少年和西方的少年的异同?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篇5】

《奥德赛》的许多特点与《伊利亚特》相同,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说说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和我的个人感受。

这本书接续《伊利亚特》,讲述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带领他的船员在海上漂流的故事。同《伊利亚特》一样,这本书也只是聚焦奥德修斯最后一段漂泊旅程直到返乡杀死求婚者的二十多天经历,而非从一开始讲述十年经历;不同的是,这本书的往事皆借奥德修斯之口倒叙讲述,也就是说它其实涵盖了前十年的全部经历,只不过倒叙部分可能简略一些,而《伊利亚特》是几乎一点儿都没有追述往事,连导火索“金苹果事件”在全文也只有一句话隐晦地说出,还是通过注释补全的。但二者篇幅差不多,这就注定描写十年之事的《奥德赛》在细节上不如描述几十天之事的《伊利亚特》充分。因此,《奥德赛》没有《伊利亚特》那么吸引我,感觉只是了解了奥德修斯的十年经历,偶尔惊叹他的智慧,并没有被打动的感觉。

语言上,这本书不如《伊利亚特》那么高频地使用比喻,喻体还是大多出自自然界的动物,但是更加丰富了一些,印象里少有重复——低频使用和少有重复这两个特点使我实在想不出什么例子列举。形容词还是被高频使用,但是描述对象单一,一般就是奥德修斯、大海、黎明这三个对象,所以形容词也比较单一,与三者对应的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奥德修斯的形容词稍多一些,这里举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酒色的大海”、“带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这个形容在几乎在每次黎明来临时都会用到),其他人如果是好人的话偶尔也会用“神样的”这个万能形容词形容,另外“有翼飞翔的话语”也延续使用,但使用频率不如《伊利亚特》高。

希腊人的风俗习惯上,这本书体现的不如《伊利亚特》多,或者说我能列举出来的不多。在此我说两个,都是在注释中提到的:

1.埋葬死者是死者亲朋应尽的义务,否则被视为亵渎,会受到神明的惩罚。

2.任何人不得侵害请求祭坛保护的人,否则为渎神。

这本书的结构是一个亮点,采用双线叙事,没想到这么早人们就已经采用这种叙事方法了。一条线是奥德修斯返乡,另一条是他儿子寻父。不过我认为这时候双线叙事还不太成熟,书前面有几章讲述第二条线后就转向第一条线,两条线并不是在同一时间轴上交替叙述;后面奥德修斯返回后的双线是真·双线,但是两条线有时在同一章里,诗歌的体例使两线没有清晰的分界,有时同一行上半句还在说第一条线,下半句就说第二条线了,头脑转换要跟得上才行。

内容上,上面提到了,这本书没有《伊利亚特》那么吸引我,我也不想谈太多了。不同于《伊利亚特》的英雄群像,奥德修斯是这本书唯一的主角,是雅典娜的宠儿。他的力量和智慧在本书更为凸显,同时又有不屈的意志,这些都帮助他在十年漂泊后仍能安然返乡,重新获得尊严地位(当然雅典娜功不可没,有神助力这一点两本书是一样的,不被我所喜)。但是若是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在我生活里,我可能敬佩他,但不会与他交心:一方面,他太过审慎,理性永远大于感性,如果说阿伽门农的经历促使他在见到妻子后仍要试探多次,那么他在向众人表明自己身份后还戏弄试探他父亲就毫无道理了,尽管他亲眼看见父亲由于他长久离开而苍老悲伤;另一方面,他有与其他英雄一样的傲慢,在报复独眼巨人、戳瞎他的眼睛后仍然不肯在口头上放过他,致使他后来的经历更加波折万分。他的心狠手辣让我胆怯,在心里上疏远他,他有理由杀死那数十名求婚者(尽管这也让我胆战心惊),却对被杀之人的父兄同伴(即想要为被杀者讨说法的人)也痛下杀手,从没考虑过用他的智慧向这些人先说明道理,直到万不得已时再杀人,最后还是雅典娜让双方放下武器。这样的奥德修斯感觉已经像阿基琉斯靠近了。

可读性上,这本书比《伊利亚特》好读,流畅度几乎与其他书无异,因为它的人物较少。排版上,除了上篇书评提到的几处缺点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本书没有标行数,应该是微读的缺陷,因为注释里还明确提到有行数标志,所以如果在一章中间处突然停止阅读或多设备阅读,读者可能很难找到接续点。

总体来说,《荷马史诗》的两本书内容和阅读体验还算不错。

荷马史诗奥德赛读后感【篇6】

首先,谢谢让我重新拾起这本书

我在初中三年级的暑假里见过一次。当时,第一感觉就是无聊。诗意的叙述使我不适应它,我很快读完了它,但我感觉不到什么。

只是看了一些离散的希腊神话,印象很含混

虽然我知道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当然,以前看完神曲同样的问题也存在着

下面进入正题,谈谈这次读后感想,总共花了约两星期看完,感想很深,在此列出,由于时间问题,只是从慷慨面稍微收拾了一下,会有些零乱,请体谅。

一,从整体分析

1.叙事方法

古老的年代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想象中简略,幼稚的平铺直叙

单从奥德赛来看,古希腊人在讲故事方面丝毫也不比现代人逊色

插叙,倒叙都夹杂其中

奥德修斯刺激,艰苦的逃亡生活并没有简略的从正面描写,而是经他人之口再加上奥德修斯的回想组成。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全诗从两条线出发,奥德修斯的归来和其子特勒马科斯寻父(佩涅洛佩思夫)这两条线同时进行,最终两条线并和,父子相遇,夫妻团聚,合力复仇。

将全文推向

这种叙事方法可以说是相当巧妙的。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情节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全部故事也因此扣人心弦

2并非简略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全部故事的展开运用了多种伎俩

有时,它似乎是奥德修斯的自传,他的一举一动和心理动作都是第一人称写的。

但有时荷马跳出来和奥德修斯交谈,或者成为一名吟有时人,就好像他在一个酒桌旁。

这使全部故事犹如一幅幅画面浮现,整体感到很生动,很有意思

3这里,我个人比较赞成全诗大部分是由荷马一人完成

因为全诗的整体性保持的很好,没有明显的拼凑或碎片

也许这些冒险、神和苦难中的一些是基于当时流行的街头故事、寓言或吟游诗人。

但这些必定是在荷马的收拾(很可能修正了很多以适应奥德修斯的性格特点)下进入《奥德赛》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因为只是与生活经验的观系必然会有偏差。

不过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思考的

4关于神

从全部故事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每个人)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并且已融入生活中,事事都离不开神明,处处都要考虑到神明的意愿。

畏惧侵占神明

而一些非常流行的日常用语中也穿插着神灵,比如描写人的英俊、强壮,描写环境的优美、生活的美好,一切无论好坏,都与神有关,都是由神决定的。

这种思想或许现代听起来有些愚蠢,但是我认为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思想是十分有意义的。

它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是有很大的推动的

因为古希腊人当时深信神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并且神明是站在正义一方的

所以古希腊人心中的神就好似一双无形的手,着社会上的恶,推重社会上的善。

就像道德规范约束每个人一样,不言而喻是对人民精神的贡献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也有传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这只是一种观念,而不是向希腊人一样成为一种信仰。

他们许多问题都交给了神,上帝去解决

所以他们才是最健康成长的儿童

这点是必须承认的

5史诗的其他价值

能被称作史诗,当然不是简略的一个历险记就可以的

《奥德赛》另一方面的成绩我认为是历史学的

他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介绍了当时古希腊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形态、民族意识、农业条件、重要食物等诸多细节。

而这对于历史学家无疑是可贵的材料

古希腊人似乎更偏向于对实际事物进行思考,摸索

同时,中国哲学家们也在努力探索乡村思想的问题:生命价值、哲学等。

而在古希腊那些问题都留给神明去了

而且我认为比较遗憾的是我国的古典名著在本国的普及程度还很低

而现在欧洲人基础都是从小读荷马史诗

(这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的古典名著太深)

二深入分析奥德修斯及其事迹

1关于奥德修斯的性格

a英勇,忠义,热爱故乡,待人宽厚

显然,这些是奥德修斯众所周知的美的,也是古希腊人高度重视和赞扬的美的。

也正是这些品德造就了“神一样的奥德修斯”

b狡猾,狂妄

可以看出,整部史诗从未对奥德修斯的狡猾作出任何评论

但这位欧洲公认的好汉身上的这两种品德或许在他们看来是机灵和洒脱。

这和中国的好汉就差的很远了,在中国,奥德修斯或许就会获得如曹操一样的评价:枭雄!中国所赞美的应当是坦诚,宽容。

可奥德修斯满嘴假话(甚至连妻子和女神雅典娜也诱骗)心计如此重的角色在中国事不会很受欢迎的。

但他的一些特点很好地解释了现代欧洲人的生活和思维习惯,这说明奥德修斯对后世影响很大。

c情!父子情,夫妻情,主仆情,同胞情

全诗随处可见对情地渲染

刚强英勇的奥德修斯也时常泪流满面,儿子特勒马科斯猖狂地寻父,佩涅洛佩拒绝求婚,日夜哭泣等候着自己巨大的丈夫,仆人们也天天以泪洗面思念他们的主人。

而背叛的仆人最后也只能落得惨逝世

可见那时,情义,贞节,虔诚也是古希腊人极力推重的

2他的相干事迹

a逃亡他乡

这是全世界永恒的悲哀话题,古希腊人深知离家之痛。

这个主题在各国的的名著中都重复涌现,所以荷马给他这位大好汉安排了20年的漂流(10年战斗)。

正是这种苦楚才更能显示奥德修斯的巨大

战士无法回到故乡,或许这是当时很悲哀的事实

作者以此作为全诗的主线,好汉的故事应运而生

b关于他的复仇

这点上,我感到还是过于残暴

(毕竟我也确定受到了中国传统教导的影响)我认为全部杀光实属下下策!而让我更不解的是,复仇竟然那么莽撞,毫无计策可言,若不是有神明的护佑,父子必逝世无疑。

不过这更加阐明了荷马整部史诗的意图:复仇这段经过了前面的烘托到了,可结局却极为简略——神的赞助。

这代表了当时古希腊人的思想:神决定一切!!!

三,对于史诗剧情结构的分析

1前面已经提到了的,故事分两条线进行

2轻重取舍

这点我感想很深,对于奥德修斯的历险记荷马选择了轻重,而非处处用力。

有些险阻一晃而过,有些则下尽工夫

其实那时的神话现在看来未免有些荒谬,幼稚

但这种轻重取舍却平添了不少趣味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奥德修斯很重,家庭很轻。在儿子和妻子之间,作者选择了儿子重,妻子轻。

可最后(应当说至史至终都在暗示)神最为重要!一切的凡人都是轻!。

3与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集》比较

之前读过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集》,共100个童话,我感到其中的情节与奥德修斯生平的那些历险故事颇有类似之处。

在这样的比较之下,荷马的巨大就十分明显了

正是他的收拾,修正

将民间神话、寓言、童话通过奥德修斯,塑造了奥德修斯永恒的形象。

而卡尔维诺辛苦编成的集子也只能是本集子,难成气象

而中国方面《封神榜》或许能与之匹敌

四,语言,文字

很遗憾,无法拜读原文,所以韵律方面就无从得知了

但即使是从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来看

有些语言特点还是十分明显的

全诗中话语很明显是一种吟唱的方法,可见当时这是很风行的一种讲故事方法,人们都爱好在酒桌上听吟唱诗人讲述好汉们的故事。

(这在诗中已经涌现)而让我印象深入的是一些固定的用语,如形容凌晨时:“当那初生的有色玫瑰色手指的黎明浮现时”,“当克罗诺斯之子宙斯送来第七天时”这些又都暗示出当时人们的信仰:神的巨大。

还有一段对于人优劣的见解也很有意义:“神明并不把各种美质赐给每个人,或不赐身材,或不赐智慧,或不赐辞令。

从而有的人看起来形容较他人丑陋,但神明却使他言辞精巧,富有力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整体故事上并不拖拉,即使到了现代,这部史诗的可读性还是很高的,完整可以当作一部小说来读,没有任何高深的思想,只是茶余饭后的一个个历险故事。

对奥德修斯的形象塑造的很成功

整部书酣畅淋漓,感到意犹未尽

这遥远的声响十分震动!

五,自我感想

前面谈的应当都属于这部史诗方面的

下面则说说我自己在读这部书收获了

首先,重读《奥德赛》,对于这种诗化的语言自己懂得方面已没什么问题,并且,我感到这比一般的小说还更有趣。

读起来感到很轻松,没有任何障碍,之前那次的浏览我感到是因为筹备不足,当时对古希腊文化各方面都不懂得,所以看起来很没劲。

这次则读的很开心,应为没有任何的思想累赘,那时的希腊人根本不去想什么生命之类的大问题,逝世是神明决定的(奥德修斯甚至还去了冥界一趟),你只有好好的活着。

当时,个人的思维也相对简单,强调过上更好的生活。奥德修斯想家了,特尔马科斯去找他的父亲,佩洛尼和佩纳耶夫。

如此单纯的冒险记读起来就让人十分放松,大部分的浏览时间都是在睡觉前,细细地读上几十页,跟着奥德修斯冒险,困了,合上书就睡着了,感到很好。

而关于其中的几个人物,我的见解大致是这样的:

奥德修斯,很巨大,历经险阻终返乡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对于他,我是十分赞美的(除了最后残暴的复仇)而诗中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在刺瞎伟人的眼睛乘船逃走后,还要狂妄地对着岛上嘲笑伟人(或许他是为毛病被杀而泄愤!),惹恼伟人,一再寻衅伟人,并莽撞地报上自己的名字以至于伟人对天祈祷(向自己的父亲海王波赛冬)奥德修斯永不能返乡,并盼望海神处分他!所以之后的灾害可以说是奥德修斯自己惹来的,在此他触犯了神明。

在浏览到这里时我的心都提起来了,真想向他的毛病一样劝他别再寻衅了。

可后来静静的想想,这样的奥德修斯才是奥德修斯!正真的好汉绝不会灰溜溜的逃走,他应当大声的臭骂他的对手,寻衅,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此处荷马对奥德修斯的性格把握的非常棒!

而这章节也堪称全诗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部分,也最能像读者展现那“神明一般的奥德修斯”。

特勒马科斯,好汉的儿子,当然也不会差,但是感到各方面都比奥德修斯逊色,只是一个配角,虽然涌现很多次,但作用都不大,对于求婚人只能容忍,等候父亲。

对于他很难评价,虽然涌现次数多,但正面的行动不多

佩洛涅佩,很难讲是绝对虔诚的妻子,虽然爱着奥德修斯,可在家人,求婚人的压力下还是会改嫁,如果奥德修斯晚来几年,估计已改嫁了。

所以我并不批准她是绝对被赞美的角色

她也只能是配角

雅典娜我个人在这部诗中强烈的感到到:古希腊人极为的爱好雅典娜女神

整部史诗中雅典娜时时刻刻都在

她穿插于两条线之间,时而给特勒马科斯解疑,安抚佩洛涅佩,同时他还赞助奥德修斯重返家园。

最终在她的赞助下复仇成功

而最后又是她来平息恩怨

雅典娜的正面形象十分突出,作为神,开篇就是她的祈求海神才干放过奥德修斯。

所以一切的团聚,归途都应归功于这位女神

她的机灵,仁慈尤为突出

可见她在古希腊人心中无上的地位

而这次重读给我最大的领会就是您上课时曾提到过的要带着问题去读,这次在您向我们介绍了《奥德赛》后我再去读感受就很深,并且对写作背景之类的也有所懂得了。

  • 2023荷包蛋读后感汇总10篇

    请大家共同阅读这篇关于“荷包蛋读后感”内涵的文章,用心品味作者所写的作品,或许会让我们对于原本的观点产生改变。每个人的阅后感都是独特的,没有两个相同的,希望您能够将我们的网站收藏起来,以便及时获取我们的最新消息!...

  • 创业史读后感(汇总9篇)

    下面是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创业史读后感”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们希望这些文件会对你有所帮助可供你参考和使用。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作品就像一个好朋友,陪伴着我们。不同的读后感体现了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和思考。...

  • 马戏读后感(锦集六篇)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马戏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快乐的马戏》的文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座小镇来了个马戏团,8个孩子都求父亲带他们去看。这是一个贫穷的...

  • 2024道德图书读后感(汇集六篇)

    期待这份“道德图书读后感”能够带给您更多的收益,通过静心阅读作者的作品,同时改变您以往的观点。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在写作品读后感时,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呢?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在精神层面上带给您满足!...

  • 爱脸红的马赛林读后感4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爱脸红的马赛林读后感4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爱脸红的马赛林》读书心得“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像一滴水遇见另一滴水,从不厌倦在一起。”看着手中《爱脸红的马...

  • 诗词大赛观后感汇总3篇

    根据您的要求,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特别为您量身定制了一篇专业的“诗词大赛观后感”。为了打发时间,我们经常会看一些电影或电视剧,而观后感则是我们在观影之后产生的感悟的文字表达。现在是时候动笔写一篇观后感了,通过写观后感可以与作品建立起共鸣。那么,在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时,我们应该从何处开始写比较合适呢?...

  • 赛马观后感九篇

    谢谢您阅读我们的推荐,接下来建议您看一下“赛马观后感”。如何写好观后感呢?一个重要的技巧是推敲作品的名称。优秀的作品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其中往往包含了非常感人的内容,让我们深感触动。将自己的内心变化描述出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来记录这种思维的转变。观后感结合自己真实的情感,可以增强对...

  • 赛马观后感8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赛马观后感8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田忌赛马》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就是齐国大将跟齐威王赛马,原本是输的状态。后来田忌听了孙膑的意见,把自己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