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互动式课件3篇

栏目: 互动式课件

2024-02-17 08:33

【#范文大全# #互动式课件3篇#】希望这篇"互动式课件"能够激发您的思考,建议您将这个网页收藏起来,以便日后阅读。教案和课件对于老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在编写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现可以通过他们的反应来体现出来。

互动式课件 篇1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废弃的杂物,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今天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用这些废弃的杂物制作各种好玩的玩具。

活动目的:

1、能大胆用各种废旧材料创新,制作出各种广东小吃。

2、能与同伴共同合作制作作品。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水果包装袋、各式废旧纸张、皱纸等。

2、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各种小吃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喜欢什么小吃,它的样子是怎样的。

二、认识小吃,学习做法。

出示各种废旧材料,请幼儿说说如果让自己用这些材料来制作小吃,可以怎样做?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合作,一起制作小吃。

1、幼儿自己尝试制作小吃。

2、教师在旁观察、指导,找出幼儿做得好得成品。

3、出示幼儿做得好得成品,请幼儿出来介绍材料以及做法。

4、教师小结。

四、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制作,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五、请幼儿出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利用了各种废旧材料,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学习、观察、讨论、操作,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幼儿的已有经验再进一步概括,这样既有孩子自己的发现,又能让幼儿自己总结、概括观察的结果。孩子们完成得效果理想,并且想出了老师想不到的方法。

互动式课件 篇2

互动式课件:创新教学,点燃学习热情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变和进步。互动式课件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通过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和互动设计,互动式课件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度,还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互动式课件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让读者对互动式课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概念解析

互动式课件是指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声音、动画等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并具有互动性质的教育辅助工具。互动式课件致力于提供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通过互动设计实现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特点分析

1.丰富的多媒体内容:互动式课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教材,而是融合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多媒体素材来展示,提供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体验。

2.灵活的互动设计:互动式课件提供了丰富的互动设计功能,使学生能够通过点击、拖拽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游戏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3.个性化学习:互动式课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定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置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互动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应用

1.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课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研究表明,使用互动式课件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

2.促进课堂互动:互动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进课堂互动。学生可以通过点击屏幕、键盘输入等方式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个性化学习:互动式课件具有灵活的设计功能,能够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互动环节,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达到个性化目标。

4.拓展学习空间:互动式课件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进行学习。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在任何时间,学生都可以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空间。

结语:

互动式课件作为现代教育的创新工具,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通过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和互动设计,互动式课件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度,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未来,互动式课件将继续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我们期待着互动式课件的进一步普及与应用,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更加全面的素质与能力。

互动式课件 篇3

互动式课件:拓展学习的新框架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动式课件的出现给传统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互动式课件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互动操作和个性化学习,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生动、互动的学习环境。本文将详细介绍互动式课件的定义、特点和优势,并探讨其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拓展学习领域,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一、互动式课件的定义和特点

互动式课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一种教育工具。它以多媒体、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形式,通过动态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教师更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互动式课件还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操作和个性化学习的功能,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探索和学习。

互动式课件具有以下特点:

1. 多媒体融合:互动式课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图像、动画和音频等形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和参与感。

2. 个性化学习:互动式课件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

3. 互动操作:互动式课件提供了多种互动操作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拽、选择等方式与课件进行交互,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4. 实时反馈:互动式课件可以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答题结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二、互动式课件的优势和作用

互动式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提高学习兴趣:互动式课件通过丰富多样的视听效果和互动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

2. 拓展学习空间:互动式课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在家中、图书馆、咖啡馆等任何地方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拓展了学习的领域。

3. 强化知识记忆:互动式课件通过多媒体融合和互动操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图像、音频和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知识,加深记忆。

4. 提高学习效果:互动式课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互动式课件通过提供多种互动操作和个性化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潜力。

三、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拓展学习领域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拓展学习领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案例、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提供选择:教师可以在互动式课件中提供选择题、配对题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决策和选择学习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需求。

3. 鼓励合作:教师可以在互动式课件中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提供反馈:互动式课件可以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答题结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教学调整。

5. 激发学生创造力:互动式课件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学习任务和创新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

结语:

互动式课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工具,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通过多媒体融合、个性化学习和互动操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生动、互动的学习环境。互动式课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拓展了学习的领域,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互动式课件的优势,采用相关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拓展学习领域,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互动式课件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学生们打开更加广阔的学习之门。

扩展阅读

整式的课件


在教学中,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教师都需要精心撰写。良好的教案编写是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您想要写好教案课件,可以考虑以下建议,也可以参考本文提供的“整式的课件”相关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式的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概括、理解单项式乘法法则。

2.会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探索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体会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且培养学生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内容联系紧密,是对上述内容的拓展和延续,是对《整式的加减法》的后续学习,同时也是初中代数关于式的学习的重要内容。

而本节课——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且后续的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都要转化为单项式乘法,并为因式分解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式乘除法中占有独特地位.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注重探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研究如何经过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归纳概括得到性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学生对问题中所蕴藏的数学规律进行探索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单项式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单项式与幂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指出下列公式的名称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二)探究新知

你会计算下列各式吗?

(1) 4x3·5x2

(2) -4x2y·5xy

(3) -2x2y·(-3 xy2)

(三)例题讲解

例1. 4a2x5·(-3 x2)

1.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例题。

2.应用乘法的运算律,详细的解答例题。

3.得出结论,重点强调:各系数的积做为积的系数;相同字母的指数的和作为积里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从以上的运算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吗?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四)巧解巧练

算一算

【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使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灵活应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性质。

(1) 3x2·5x3=15 x5

引导学生一起解答,应用单项式乘单项式运算法则。

解:(3*5)(x2 ·x3 )

=15 x5

(2)(-4a2b)·(-2a)= 8a3b

引导学生一起解答,应用单项式乘单项式运算法则。

解:【(-4)*(-2)】·(a2·a) ·b

=8a3b

(五)课堂小结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由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实际上是转化为数与数,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 本节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幂的运算性质研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在本节课教学中注重探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研究如何经过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归纳概括得到性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学生对问题中所蕴藏的数学规律进行探索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P99 (1、2)

P104 ( 3 )

(七)板书设计:

14.1.4 单项式乘单项式

1.温故知新

2.例题讲解

3.巧解巧练

4.算一算

(1)3x2·5x3=15 x5

(2)(-4a2b)·(-2a)= 8a3b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前的自主探究学习很充分,从通过温故知新以及学生通过具体的练习,从而探讨出乘法法则到自己独立应用法则,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在探讨法则的过程中,学生也出现了一些错误,这时提醒学生考虑自己每一步的算理,做到步步有理有据,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法则提炼出解题步骤是很有必要的,使学生既理解了法则,又能灵活应用法则,找到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来看,学生对于应用单乘单法则问题不大,但是做错题的几率很大,原因主要是幂的三个运算法则及合并同类项在混合应用时学生特别容易出错,这方面还要利用以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熟练的应用各种法则,明确每一步的算理,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一)关注对教学难点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数学思维迅速丰富、过程大步跳跃的地方,所以在本节课难点教学中既注意了化难为易的效果,又注意了化难为易的过程,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不断启迪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这些将促使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同时提高。

(二)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学生要主动构建对外部信息的解释交流,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逐渐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利用错题和“小老师”的方法,激励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把握启发引导的发散性和针对性。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在启发引导时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应该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角度与方法,体会到前面所学的幂的运算在本节课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具体的对数的思考引领到对整个幂的运算中内在规律的思考上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再次体会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本课中各知识点均是学生通过探索发现的,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通过练习训练又对法则进行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自我发现,注重挖掘教材的能力生长点,挖掘教材的内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整式的课件 篇2

无论我对一节数学课多么认真备课,准备的非常充分,但讲完后及时进行冷静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总结,并做出深刻的反思,总感觉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反思能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新定位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

通过深入反思我教授的《二次函数》的一节课,使我的教学在今后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本节内容的知识技能目标是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能力目标是能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解决问题。情感目标是乐于接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本节课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很好的完成,但在情感态度的教育不够深入,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中教师究竟怎样把握契机,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本节课,归纳起来可以是:1 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上进行引导,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深刻的领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在学生认识的困

惑处进行引导。3在学生探索的迷惘处进行引导,为学生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创造条件。

考虑到整式教学较难进行之处在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整式相关内容,其抽象性不易理解与掌握,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欣赏图片引出探讨对象,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从而进入探索过程。课堂组织形式采用引导探究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归纳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这个问题一的设置与教学,基本上适合学生的认知情况,但难度较大,其探讨比较适合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或者教学可设置为课前学生预习,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可降低难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生成价值的必要形式,在讲授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常数的次数是0次”的问题,对这位爱钻研的学生我立即给出了高度评价和鼓励。我看到了学生的自信和学好数学的决心,我也感叹捕捉课堂瞬间的灵感是多么重要啊!上课时,某些学生绝妙的问题,见解即质疑等都是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学习资源。教学是个师生相长的过程,灵感是师生相互碰撞时精彩的火花。

静心反思这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足多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

总之,重视反思,及时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并持之以恒,是我成长的不竭动力,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整式的课件 篇3

《整式》这节课作为本章起始课显得尤其很重要,核心概念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及由此归纳出的整式的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数与式之间的联系,教材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及“转化”的思想方法,由单项式与多项式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本节内容整式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小学,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对整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在学习本课重点----单项式的概念,系数和次数,理解多项式的概念和正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这些新出现的概念与名词时特别要处理好本课教学难点:①系数是负数或分数时的情形.系数为圆周率②多项式的次数和项的次数混淆.

我在本节课堂教学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课堂结构,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通过观察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由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本课主要的教法为:学生在“可探索”的教学情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本课学生学法为:主动探究——自学议论----自主总结——主动提高.

①计算机辅助教学②小组合作讨论式等教学两种方式.

整式的教学反思4篇教学反思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如何安排变式训练和知识应用,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如何安排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概括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容量偏大,给学生思考时间应适当。

整式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应用该法则及运算律合并多项式的同类项,会应用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其中的“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法则及运算律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运用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

①6×20+3×20= ②6×(-20)+3×(-20)=

2、口答。

8个人+5个人= 8只羊+5只羊=

8个人+5只羊=

[意图:①复习乘法分配律;②感受“同类”。操作流程:幻灯片出示→学生口答(1)→分配律:ab+ac=a(b+c)→口答(2)→解释]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一只蜗牛在爬一根竖立的竹竿,每节竹竿是a厘米,第1小时向上爬了6节,第2小时向上爬了2节,问这个蜗牛在竹竿上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1)请列式表示: ,你能对上式进行化简计算吗?

(2)说说化简计算的依据。

[意图:联系生活情境,探究新知。操作流程:幻灯片出示→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师生小结方法]

探究二:根据以上式子的运算,化简下列式子。

①100t-252t ②3x2+2x2

②3ab2-4ab2 ④2m2n3-5m2n3

(1)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上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何规律?

[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观察、猜想、归纳的学习过程,从而探究出新知。操作流程:幻灯片出示→动手计算→回答并解释→观察(交流)→猜想→引导学生归纳新知]

三、例题精炼

例1、合并同类项。

4x2+2x+7+3x-8x2-2

例2、求多项式-x2+4x+5x2-3x-4x2+3的值,其中x= 。

[意图: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突出重点。操作流程:完成例1(3~4人演排)→学生质疑→师点评并规范格式、注意事项(例2处理方式同上)]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意图: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操作流程: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师补充]

五、课堂检测(略)

[意图:诊断、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操作流程:8分钟内独立完成(学案)→学生互评→师统计答题情况→重点讲评]

整式的课件 篇5

1.单项式:

1)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是两个数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_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_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_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做题原则“一快一慢”

这里所谓的“一快一慢”指的是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题目本身实际上是这道题目的全部信息源,所以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逐字逐句地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地看清题意。有一些条件看起来没有给出,但实际上细致审题你才会发现,这样就可以收集更多的已知信息,为做题正确率寻求保障。

数学中考阅卷评分实行懂多少知识给多少分的评分办法,叫做“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而考生“分段得分”的基本策略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能分步做的一定不列综合式,解答过程中,该展示的推理过程和步骤决不省略,一个题目不能完整做出也要尽可能得分。会做的题目若不注意准确表达和规范书写,常常会被“分段扣分”。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它可以简单地说成: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整式的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正确合并同类项,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2.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望、预习检查、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计算:

(1)100×2+252×2=__________,(2)100×(-2)+252×(-2)=__________,

(3)100t+252t=__________,

2.请根据上面得到结论的方法探究下面各式的结果:

(1)100t—252t=(   )t        (2)3x2 + 2 x2 = (   ) x2

观察:100t和252t ;3x2 和 2 x2 ; 3ab2 与 -4 ab2 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类项的定义: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同类项;

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同类项。如3和-5是同类项。

3.游戏:

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分组讨论、探究新知:

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

4x2+2x+7+3x-8x2-2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

把多项式中的(     )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 讨论交流: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归纳:

(1)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   )相加,(   )保持不变。

(2) 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    )

如-3ab2+3ab2=(-3+3)ab2=0·ab2=0。

注: 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3.试一试:

②-3x2y+2x2y+3xy2-2xy2;

(2)求多项式3a+abc-2c2-3a+2c2的值,其中a=-1,b=2,c=-3。

4.实际问题:

(1)水库中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下降2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上升0.5c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2)某商店原有5袋大米,每袋大米为x千克。上午卖出3袋,下午又购进同样包装的大米4袋,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多少千克?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指出本节课容易出现的错误。

四、课堂检测、及时反馈:

2.求多项式2x2-5x+x2 +4x-3x2 - 2的值,其中x=0.5。

五、拓展提高、分层巩固:

整式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会进行含有括号的整式加减运算。

2.会先进行整式的加减,再求值。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复习“去括号法则”,请同学们先完成题目1:

教师根据情况分析错误原因,并提醒学生注意括号前面的“—”号。分析:在去括号的运算中,当()前是“-”号时,容易犯的错误是只将第一项变号,而其他项不变。

通过练习题1的分析后,再让学生继续完成练习题2,进行知识强化。(让4个学生出黑板板示,允许其他同学出来修改)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本节课我们学习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实际上就是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去括号,第二件事是合并同类项。请看例6.

(按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两步先让生尝试)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说出整式加减的基本运算步骤吗?

每一步应注意什么?

让学生观察例题的过程,找出解题的路径。

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师:请学生4人出黑板板示,其他同学在自己座位上迅速完成,作好改错准备。

生:在自己座位上独立完成?

板示学生返回座位后,发现有错误的学生可出黑板改正。

师:提问学生,要求说出错误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正。

生:?

学生练习,老师巡查并指导。

学生多数会漏写括号。

师:在这几个整式相加或相减时,为什么要加上括号

生:思考回答?

师:观察本例,并说出本例与之前练习有什么区别?

生:此例最后给出x、y的值,要求多项式的值。

师:请用两种方法做一做,并比较哪一种方法简单些?

学生通过比较,都会认为先化简,后求值较为简单些。

教师再板书规范的书写过程。

通过本题的解答,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整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让学生先化简再求值,并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

学生练习,教师巡查指导,及时提醒出现差错的学生改正。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整式的课件 篇8

本节课属于概念介绍课,主要学习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等几个概念,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这些概念,并会利用所学知识确定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我发现:通过自己看书,大部分学生对“多项式的概念”基本上都能理解,只是在“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困难。因此,我在授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以加、减号为分界线把多项式带符号分段的方法,解析“项”的概念,然后逐项逐项在单项式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求出各项的次数,解析“最高次项”,进而解析“多项式的次数”。学生在这样详细的剖析中,就把刚才在课本中阅读到的相关概念慢慢地转化为相应的数学符号,理解这些概念。

从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还是掌握得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与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单纯地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授法应该效果更好。但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会自己阅读、分析题意,他们今后的学习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所以这节课我先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完成书本上的题目,虽然表面上看,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课堂的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还是觉得应该采用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起始年级开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应该是有利无害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以运用。

但是,我也发现:几个本来并不难理解的知识点,比如“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次数”,如果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但事实上,必须由老师不断加以点评、分析,学生才能较准确地把握相关语句的含义,说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是存在较大困难。这个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必须要进一步培养。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教师要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中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要求。

整式的课件 篇9

整式的加减是第一节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这节课学习整式的加减,它是整式运算的基础。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教学中尝试了“创造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提出猜测;相互交流,归纳提升”的教学策略,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捕捉到学习的知识。

在导入新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课前去观察家里的衣橱和碗柜,去看看餐具的摆放、衣服的摆放,课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东西这样摆放得好处。这些事情看似与数学学习毫不相干,但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却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分类思想,为“合并同类项”(把具有某种相同特征的归为一类)概念及方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里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引起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热情。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讨论了引例后,学生对“合并同类项”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中,提出问题“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①这个多项式中有那些项?②各项的系数又是多少?③哪些项可以合并在一起?为什么?”然后安排了小组活动。这样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全班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并从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同类项的`概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抽象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因为自主探究需要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探索实际上给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但对于学困生原本就差的知识基础却成为他们参与课堂探索的障碍,探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实际收效并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采用逆问我答的游戏为他们创造了切实参与学习的机会。有意的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组对,先让他们提问,然后倾听他人的回答,从中让他们能逐步学会识别同类项,然后再把回答的次序倒过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激励,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果他们的学习每天都能得到及时的辅导,将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这种做法体现了人人获得数学知识的思想。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活动时间的把控上,活动的时间过长,以致后面的教学实践不足,进行的有些仓卒;评价的方式有些单一,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今后应注意: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整式的课件 篇10

1、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应用该法则及运算律合并多项式的同类项,会应用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其中的`“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1、运用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

①6×20+3×20=②6×(-20)+3×(-20)=

2、口答。

8个人+5个人=8只羊+5只羊=

8个人+5只羊=

[意图:①复习乘法分配律;②感受“同类”。操作流程:幻灯片出示→学生口答(1)→分配律:ab+ac=a(b+c)→口答(2)→解释]

探究一:一只蜗牛在爬一根竖立的竹竿,每节竹竿是a厘米,第1小时向上爬了6节,第2小时向上爬了2节,问这个蜗牛在竹竿上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2)说说化简计算的依据。

[意图:联系生活情境,探究新知。操作流程:幻灯片出示→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师生小结方法]

(1)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上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何规律?

[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观察、猜想、归纳的学习过程,从而探究出新知。操作流程:幻灯片出示→动手计算→回答并解释→观察(交流)→猜想→引导学生归纳新知]

例1、合并同类项。

例2、求多项式-x2+4x+5x2-3x-4x2+3的值,其中x=。

[意图: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突出重点。操作流程:完成例1(3~4人演排)→学生质疑→师点评并规范格式、注意事项(例2处理方式同上)]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意图:诊断、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操作流程:8分钟内独立完成(学案)→学生互评→师统计答题情况→重点讲评]

整式的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数学思想;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过程中,体会利用乘法分配律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

单项式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

(系数×系数)×(同字母幂相乘)×单独的幂

计算:(2a2b3c)(-3ab)=-6a3b4c

2.应用运算律来计算:6×(+-)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为了扩大绿地的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m米,宽b米的长方形绿地,向两边分别加宽a米和c米,求扩大后绿地的面积?

m(a+b+c)=ma+mb+mc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上面的运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单项式成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用公式表示上面的运算过程:m(a+b+c)=ma+mb+mc

通过乘法分配律,把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成已经解决了的单项式乘单项式问题,这里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典例剖析

例1.计算:

(-4x2)·(3x+1)注意:多项式中“1”这项不要漏乘.

(2) ( ab2-2ab) ·ab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同错误并点评,注意强调: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要特别重视转化的过程,初学时这一步不要省略,以后熟练了可以逐步省略。

点评:

(1)多项式每一项要包括前面的符号;

(2)单项式必须与多项式中每一项相乘,结果的项数与原多项式项数一致(1不要漏乘);

单项式系数为负时,改变多项式每项的符号。

巩固法则

练习1下列计算对吗?若不对,应该怎样改?

(1) 3a(a-1)=3a2;

(2) 2x2(x-y)=2x3-2x2;

(3) (-3x2)(x-y)=-3x3-3x2y;

(4) (-5a)(a2-b)=-5a3+5ab.

练习2.填空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________,再把所得的积________。

(2) 4(a-b+1)= ___________________。

(3) -3x(2x-5y+6z)=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a2)2(-a-2b+c)=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3计算

(1) (-3x)(2x-3y) (2) 5x(2x2-3x+1) (3) am(am-a2+1)

例2.计算

x(x2-xy+y2)-y(x2+xy+y2)

练习1:计算

x(x2-1)+2x2(x+1)-3x(2x-5)

练习2:化简求值

Yn(yn+9y-12)-3(3yn+1-4yn)其中y=-3,n=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后,让学生尝试解答,之后教师展示示范,共同总结出方法:

计算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是先化简,再求值。

四、课堂小结

1.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2.一种思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实质是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乘法。

3.注意点:

(1)单项式分别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时,要注意积的各项符号的确定;

(2)不要出现漏乘现象;

(3)运算要有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一般先去括号(小→大);

(4)结果要合并同类项。

五、布置作业

书上习题14.1第4、7题

整式的课件 篇12

整式及整式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并不是难点,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单元。《整式》这节课作为本章起始课显得尤其很重要,核心概念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及由此归纳出的整式的的概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数与式之间的联系,教材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及“转化”的思想方法,由单项式与多项式间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及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本节内容整式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来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对整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引入情境中设置两个用代数式表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包含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法运算以及乘方运算,还特别使它们的系数有正有负也有分数。然后让同学们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单项式的主要特点,然后总结归纳出单项式的概念。然后重点落实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通过一组练习加以巩固,并及时总结判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列代数式课件15篇


您可以看看“列代数式课件”或许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期望这篇文章有助于您谢谢浏览。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做好教案是教师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表现的重要手段。

列代数式课件 篇1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2.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1.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接上图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_根火柴棒。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进行交流。

上面数据转换的过程实际就是代数式求值的过程,请大家归纳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

1.根据你的计算方法,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利用小明的计算方法,我们用200代替4+3(x-1)中的x,可以得到

你的结果与小明的结果一样吗?

2.请用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公式和法则。

例1.用火柴棒按下面的方式搭图形:

(2)写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册;

(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________℃;

(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1)写出和上面等式具有同样结构,等号左边最大数是10的式子。

(2)写出一个等式,要求它能代表所有类似的等式,清楚地反映出这类等式的特点。

分析:我们通过观察等式发现,这些式子右边都是一个自然数的平方,左边是一连串自然数相加,其中,最在的自然数的平方恰好是右边的数。即左边最大的数与右边二次幂的底数相同,要表示所有这类式子都具有的这种相等关系,只有使用字母。

解:(1)1+2+3+…+10+9+8+7+…+1=102。

注意:题中所给的每一个式子都只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多个这样的式子也能反映出普遍规律,但是比较麻烦。

要想用一个式子表示类似许多式子的规律性,只有用字母。

自编2道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并解释它的背景。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你对自己的学习还满意吗?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吗?课后和同学交流一下.

1.先进鲜明的教学理念.

2.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师生是朋友,是合作者;教师的引导好象是在讲故事;讲解则是学生探索结果的概括;学生之间也充满合作.

3.紧张活泼的教学节奏.本课设计中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提问与练习,而且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紧张活泼的特点

[新湘教版列代数式教案设计]

列代数式课件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代数式》这一课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情,我将本节课分为五部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几点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代数式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是对上一节内容的深化,通过这节课要培养学生合理、规范、准确的数学表达方式和书写习惯,这是体验数学的美感和锻炼数学逻辑思维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2.代数式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列代数式即用字母把数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数学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探究、概括、表达等数学方法,所以本节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学会用代数式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深化符号感,掌握代数式的有关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体验从语言叙述到代数表示,从代数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与探究的意识。

3.情感目标:提供多个实际生活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交流中享受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列代数式表示生活中简单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验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及建模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同学互动过程中学会和人交流和合作,体验互相支持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如何根据文字的意义列代数式。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构造现实情境,去解释不同代数式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通过探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领悟新知识,并让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取知识,去亲身体会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而加强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探究讨论,例题讲解,课后小结,布置作业,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二、教法分析

1.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为主进行学习,教师以启发等方式进行引导,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体现了“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与“自主性、互助性、创造性”的教学思想,逐步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观察联想、形成概念,应用拓展、巩固概念,反思辩论、深化概念,纵横发散、智能升级,学以致用、运用知识,自我反思、课外拓展”的教学程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三位目标的达成度。

三、学法分析

古人言:“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使学生的手、脑、嘴充分调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授之以欲

师(热情地):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今天就来和同学们做一个猜数的游戏好不好?下面我来讲解一下游戏的规则--同学们任意想好一个数,不要说出来,然后先把向好的这个数乘以2结果加上8,再除以2,最后减去所想的数。现在由老师猜同学们的计算结果(教师同时给几个学生发放事先写好答案的纸条)。请这几位同学告诉大家,老师猜的对吗?谁能找到老师猜对答案的奥秘呢?

用字母表示数是跨入代数大门的第一步,代数的重要特点是广泛地应用字母表示数,它是数学发展的一个飞跃,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许多数量关系的基础。我国古代“代数思想”的出现是领先世界的(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代数学的发展史),我们在为先人做出的成就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要反思一下未来我国数学发展的责任要落到谁的肩上你?大家想不想进一步学习知识呢?

【设计意图】

创设愉悦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情绪下感知生活,增加新鲜感,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体会代数式的重要意义。产生学习代数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进行了思想及责任感教育。教育家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二)形成概念,授之以渔

1.实例引领

例:用代数式表示(1)乙数比甲数大3;(2)甲乙两数的和为10;(3)甲数是乙数的5倍;(4)乙数比甲数的平方少2.(5)某班有共青团员m名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有x人,第二组由有多少人?(5)已知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b厘米,则该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生板演答案,师生共同纠错,重点强调做题的细节,如(4)题中的括号不能漏掉,(5)题中用乘方来表示)

【设计意图】英国数学教育心理学家斯根普指出:概念教学应该从大量实例出发,用实例直观地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就定义教定义。因此,教师在课本已有的加、减、乘、除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了两个实例,(4)是减法运算,(5)是乘方运算,这位后面概括代数式的意义及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做了一定的准备,并进一步体现了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2.概念生成

(1)观察:上述问题中出现的式子:a+3,10-a,1/5a……这些都称为代数式。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并发言,应适时进行点拨,目的是让学生归纳出上述式子的共同特点,并总结出怎样的式子是代数式。

(2)联想:如50,a等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是不是代数式?(学生思考讨论并举手发言)

(3)质疑:何为运算符号?运算符号是+,-,*,/,乘方,开方。而=,大于,小于,等等是关系符号而不是运算符号,凡由这些符号连结的式子都不是代数式而符号两边的式子是代数式。

(4)归纳:

代数式的特征

a.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

b.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c.代数式中不含等号和不等号。(学生归纳,教师板书,概括要点和关键字)

【设计意图】此阶段通过“观察-联想-质疑-归纳-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品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领会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实现学法指导的目的。

3.巩固联系,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学生独立做课本上第120页1题,两生板演答案,师生共同纠正书写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此练习,让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尝试、剖析、修正和反思,使其真正理解代数式概念的内涵。让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地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记住相关题目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和刻苦学习的教育。

(三)自我归纳,授之以鱼

1.结合上面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总结出代数式的书写规则,请代表发言补充.

(探索归纳出)书写代数式请注意以下几点:

(1)x×y×z通常写为x·y·z或xyz(乘号省略)

(2)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如6*b常写作6·b或6b。如果数字是带分数的要写成假分数。

数字和数字之间相乘用*

(3)10÷m通常写作 (除号用分数线表示)

(4)若最后结果是加减关系的须写单位时,则将整个式子括起来再写单位。

(5)相同字母或因式的积,要写成乘方的形式。

2.补充练习

下列代数式中符合书写要求的是A.xy2 B.1-x C.-x2y D.xy/2

【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可使学生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找出代数式书写中的错误,进一步加深理解代数式的书写规则。

3.纵横发散,自主创新

人人来当老师

(1).请同学们用10x+5y赋予实际生活背景或几何背景设计一道数学题!

(教师可类比英语中的英汉互译,使学生明白此题与前面的练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互逆思维,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出此代数式的实际背景.)

(2).抛砖引玉,分组竞赛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下列代数式做出解释。a+b,ab,6p.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代数式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生活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4.学以致用,关爱生命

例:现代营养专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与人体身高(米)平方的商。一个健康的人身体质量数在20-25之间,身体质量指数低于18属于不健康的瘦,高于30属于不健康的胖。(1)设一个人的质量w(千克)身高为h(米)求他的身体质量指数。(2)老师的身高是1.60米,体重是55千克,帮老师计算一下我的身体状况属于哪一类型?(3)请同学们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属于哪一类型?

【设计意图】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关注健康,此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列代数式及后面要学习的代数式的值做延伸和铺垫。

(四)课堂小结

1、谈谈你的收获;

2、谈谈你的疑问,

3、解疑。

(小组畅所欲言,互讲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对小组总结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在学习成果分享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不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五)分层作业,自由拓展

(1)必做题:课本105页2、3题

(2)选做题:课本121页1题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他们都能达到数学标准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并使部分学生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几点说明

1.板书设计

(1)代数式的特征

(2)书写代数式请注意以下几点

(3)补充练习

2.时间安排

(1)创设情境,授之以欲 (5分钟)

(2)形成概念,授之以渔(15分钟)

(3)自我归纳,授之以鱼(15分钟)

(4)课堂小结 (5分钟)

3.设计特色

在探究过程中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探究知识,真正焕发教学活力,让他们自己往前走,自己去锻炼去创造。

始终把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列代数式课件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代数式的值》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是我个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等实际情况而在教学中加以设计的一节课。代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题首要的就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变形规则和解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既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即:对于代数我们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能区分易混淆语言,清楚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拔高。

2.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教学难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书写格式训练知识的运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代数式求值知识的运用上。教师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与媒体应用分析

(一)回顾以前做过的题目,引入课题

(二)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引导学生回忆回顾以前做过的题目的过程,点出课题并总结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立刻就有同学回答。板书课题并投影显示概念。

掌握了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三、例题教学

例1 当n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 的值

(1)n=-1; (2)n=4;

(3)n=0.6

例2 已知a=-2. b= 1/3 ,求代数式 2ab-6b2 的值

例3. 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四、知识实际应用

例4. 如图,用10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有一边靠墙的长方形的饲养场,设饲养场的长为x米,

(1)用代数式表示饲养场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2)当x分别为40米,50米,60米时,哪一种围成的面积最大?

x

五、思维拓展

按右下图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n值为3.

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

六、课堂小结

1. 什么叫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

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

2. 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

①指出代数式中字母表示的数;

②抄写原来的代数式;

③ 用字母代表的数替换代数式中的字母;

④对所得到的算式进行计算,求出代数式的值.

七、布置作业 究竟如何引入新课呢?如果直接点题引入新课,可能较为平淡,引发不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这或许对生参与这节课学习的积极性略有影响。因此,我在一开始便用回顾以前做过的题目的方式,为引出课题打下伏笔。

从实践的角度下定义,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

以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是老师讲解例题然后学生演练,学生往往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本课改为学生运用新知自主探索,教师协助指引。演练过程中学生往往不会想到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不确定性,而在代数式求值过程中忽略强调字母取值的条件,待他们板演后与同学们一起检验,对演练有误的同学提示更正,对正确的同学加以表扬。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演算完后会很容易就发现答案,这个设计为引出下一题打下伏笔。

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快会回答出答案。

添括号补乘号等是多数同学都有可能忽略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比较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这里设置的几个题目,既有来自于数学知识本身,也有跨学科间的联系。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进一步巩固了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还加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然设问,符合常理,进一步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问时遵循了学生的思维规律,并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若学生配合较好,可以继续探究,并适当加大难度。这里包括例题共设计了四道题,前三道题既有趣味性,又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第四题是一个动手实验的题目,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总结性提问的问题包括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学会反思。

课外作业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板 书 设 计:

一、代数式的值定义 四、思维拓展

二、例题教学例1 、例2. 例3 五、课堂小结

三、知识实际应用例4 六、布置作业

五、“求代数式的值”一课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所讲授的内容是“代数式的值”,它是冀教版七年级新教材第五章第4小节的内容,是前一部分用字母表示数及列代数式等知识的完结与提升。为将来学习函数,感受数字与字母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力图落实“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深化——反思升华——检测评价的教学流程,初步落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小目标分层推进的策略与研究“来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以便更好的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

新课标要求我们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选用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忠实于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在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教材,对于课堂和课外练习一部分取材于课本,而概念的引入却有别于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教学方法合理化,不拘泥于形式。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串与活动系列,实施开放式教学,随处可见学生思维间碰撞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课外作业的安排上,我都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意到个体间的差异,注意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数学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列代数式课件 篇4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代数式的值。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及说明五个方面对本次课题进行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代数式的值”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5节的内容,是初中代数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之后的后续内容,又可贯穿于初中代数学习的始终。所以,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代数的核心问题——代数式的概念,也能让学生为将来的函数学习作一个铺垫。

(二) 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材的这样一个地位以及作用,那么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用字母表示数与求代数式的值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

接下来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基础、优势和不足。在本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和概念,掌握了会用字母来表示一些实际问题,但是求代数式的值上还会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愿意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交流,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数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所发展。

三、 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与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知识目标:(1)经历具体情境让学生抽象求代数式值的过程,体会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并会求出代数式的值。

(2)通过求代数式的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进一步增强符号感。

(3)通过对实际例题的体验初步了解整体思想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辨证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 教法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策略为“三个一”,即创设一个情境;采用一种反馈模式;贯彻一个自主探索的理念。具体来说,本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一个生活情境的引导下,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通过反复技能演练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法的设计,不仅重视了知识的结果,更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五、 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具体讲解教学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流程分为情境引入——例题讲解,概念建构——技能演练——小结与作业四个环节。

(一)情境引入

首先我们来看情景引入。

在情境引入上,我着重思考的是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贴近我们的生活,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挑选了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身高预测。在课前,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了父母亲身高的相关信息。在课上,在给出以下一段文字材料后,

“据某报纸报道,一位医生研究得出由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成年后的身高公式:儿子的身高是父母身高和的一半再乘以1.08;女儿的身高是父亲身高的0.923倍加上母亲身高的和再除以2”

我给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1)已知父亲身高是a米,母亲身高是b米,请同学们用代数式表示儿子和女儿的身高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同学们学过的列代数式的知识的一个回顾,同时也让同学初步感受到今天所学的知识是原来知识上的一个深入,学习的台阶就会相对来说低一点。

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以后,我给出了第二个问题

(2)七年级女生小红的父亲身高是1.75米,母亲身高是1.62米,七年级男生小良的父亲身高是1.70米,母亲是1.62米,试预测小良和小红成年后的身高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由于放入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必然会容易得出答案。

那么,在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后,同学们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必然想对自己的身高预测一下,因为我就设计了第三个问题:请同学们预测自己的身高。

那么,在第三个问题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父母亲身高的差异性,那么教师又不可能逐个去算,因此,为解决课堂效率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上,我设计制作了一个VB软件,只要相应的输入相关数字,结果就能得出。一个小的细节,让学生体验到现在教育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又激起学生学习相关信息知识的兴趣。

(三) 概念建构

在体验了以上生活情境的过程之后,那么自然而然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求代数式的值”。在这个概念建构上,主要从引导自学,感知认知和师生互动,理解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四) 技能演练

在技能演练上,我主要采用了“演——练——拓——求法”四位一体的循环教学模式,用三个例题,层层深入。

第一个例题是:

(一)求解代数式的值

1、当a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3-5a的值

(1)a=2

(2)a=-4

(3)a=

(4)a=

(2)解:

当a=-4时,……当

3-5a ……抄

=3-5×(-4)……代

=7 ……算

例一的设计,主要是用不用的数值求同一个代数式的值,从整数,负数,分数,无理数等,力求涉及到数的领域,并通过教师示范,总结出“当,抄,代,算”口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例二:

在例一学生学会了求单字母代数式的基础上,我给出了例二,是求多个字母的代数式问题。那么从知识的深度上来说,又加深了一步。但是,学生很容易想当将其代入,但是在求法上,教师着重强调格式问题。

例三:

在学会了用单字母以及多字母求解代数式的基础上,我将给出例三。例三实际上是涉及到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整体思想。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解决这类问题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基础稍微好点的学生会容易做出来,基础差点的在教师以及周围学生的.帮组下,相信也能理解。

那么,以上是三个例题的设计,那么为了巩固学生的训练,我在每道例题后面都相应的设计了配套练习。

尤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我们知道,学生的反馈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有学生出现问题教师指正等多种形式。那么,我们在这里就是采用了错误教育这样一种反馈模式,让学生在错误教育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五) 小结与作业

(1)阅读作业

(2)书面作业

(3) 弹性作业

作业分为三种形式,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阅读作业中的问题思考是后续课堂的铺垫,而弹性作业不作统一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研究。同时,它也是新课标里研究性学习的一部分。

六、 我的板书设计是:

我就讲到这里,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列代数式课件 篇5

(1)a于b的差与c的平方的和.

(2)百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是c的三位数.

(3)用含同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三个连续的整数,并写出它们的和.

(2)100a+10b+c(其中,a,b,c是0到9之间的整数,且a≠0).

(3)设m是整数,三个连续整数可表示为m-1,m,m+1,它们的和为(m-1)+m+(m+1),即3m.

注意:(1)在代数式中,字母与数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把乘号写作“·”或省略号不写,如2×a写作2·a或2a(但不能写作a2),a×b写作a·b或ab.

(2)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如s÷t写作 (t≠0)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各代数式的意义:

(1) +2; (2)a(b+1)-1.

2.用代数式表示:

(1)a,b两数的差与c的积.

(2)x,y两数的和的平方减去它们差的平方.

本节主要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以及代数式的读法和写法,并初步学习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和数量关系。

学习代数式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代数式中含有加、减、承、除、开方、乘方等运算符号,不含有等号或不等号,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 代数式与公式不同,公式是等式,但不是代数式,代数式是不含“=”号的。

(3) 代数式的书写要严格遵照其书写规定:

① 代数式中的“×”,简写为“·”或省略不写,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如果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仍用“×”。

② 在代数式中遇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分数的形式表示。

(4) 代数式的读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以能够简明的体现出代数式的运算顺序,不致于引起误会为主

列代数式课件 篇6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代数式的值》。我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展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代数式的值》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是我个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认知能力不强以及思维品质不够活跃等实际情况而在教学中加以补充的一节课。代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题首要的就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变形规则和解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既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即:对于代数我们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能区分易混淆语言,清楚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拔高。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变式训练知识的运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代数式求值知识的运用上。教师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程序设计

板 书 设 计:

代数式的值

四.评价与反思

新课标要求我们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选用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忠实于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在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教材,对于课堂和课外练习一部分取材于课本,而概念的引入却有别于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方法合理化,不拘泥于形式。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串与活动系列,实施开放式教学,随处可见学生思维间碰撞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课外作业的安排上,我都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意到个体间的差异,注意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数学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代数式的值》一课的说课,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列代数式课件 篇7

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2、经历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受代数式求值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3)a与b的和的50%、

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

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投影)

某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学校另外留10个,如果这个学校共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

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的计算结果也不同,显然,当n=15时,代数式的`值是40;当n=20时,代数式的值是50、我们将上面计算的结果40和50,称为代数式2n+10当n=15和n=20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1、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结合上述例题,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求代数式2x+10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

(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当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之后,可用图示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然后,教师指出:只要代数式里的字母给定一个确定的值,代数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教师结合例题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板书例题时,应注意格式规范化)

例1 当x=7,y=4,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

=70、

例2 根据下面a,b的值,求代数式a2-b2 的值?

(1)a=4,b=12,(2)a=1 ,b=1、

注意(1)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作乘方运算时要加括号;

(2)注意书写格式,“当……时”的字样不要丢;

(3)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值不应当使代数式或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失去实际意义,如此例中a不能为零,在代数式2n+10中,n是代数班的个数,n不能取分数最后,请学生总结出求代数值的步骤:①代入数值②计算结果

1、(1)当x=2时,求代数式x2-1的值;

2、当a=-1,b=2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2; (2)(a-b)2、

3、当x=5,y=3时,求代数式 xy+2y2的值、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求代数式的值应分哪几步、

1、当a=2,b=1,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3,b=-2(2)a=-8.b=+2(3)a=3/2,b=0

列代数式课件 篇8

⑴、会求代数式的值,感受代数式求值可以理解为一个转换过程或种算法。

⑵、能解释代数式值的实际意义。

透函数思想。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获取

知识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

难点:理解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数值不能使代数式或它表示的实际问题失去意义。

请第一个同学任意报一个数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把这个数加1传给第三个同学,第三个同学再把听到的数平方后传给第四个同学,第四个同学把听到的数减去1报出答案。

(设计说明: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发现,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用数字代替求出固定的结果,初步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二、新知探索及内化:

1、说一说:你能由上面的游戏说一说什么是代数式的值吗?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110nh与他的年龄n岁之间的关系为:例如,35岁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10110?35间是t==7.5h 10

算一算,你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

(设计说明:以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睡眠时间问题讲解分析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目的的端正都是有益的.这里应注意学生活动,师不能越俎代庖。

注意:代数式中的字母在取值时必须保证在取值后代数式有意义。如:在代55数式 中,字母a不能取C3。因为若a= C3时,代数式 的分母零,a?3a?3

1、例:堤坝的横截面是梯形,测得梯形上底为a=18m,下底b=36m,高h=20m,

求这个截面的面积。

2、例:根据所给x的值,求代数式4x+5的值:(1)x=2(2)x=-3.5 (3)1x=2 2

师:在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确定代数式的值,你能根据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找出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吗?

(1)写出条件:解:当??时,(2)抄写代数式(3)代入数值(4)计算出结果

(设计目的:由学生探索方法大胆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养成善于思考总结规律的习惯。)根据下列各组x、y 的值,求出代数式 的值:

(1)x=2,y=3;(2)x=-2,y=-4。

师:你能从上面的运算过程说一说代数式的值在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交流得:注意:①代入数值后“乘号”要填上;②要按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③如果字母的值是负数、分数,代入时应加上括号④解题格式,由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确定的,所以代入数值前应先指明字母的取值,把“当??时”写出来。

(设计说明:一环紧扣一环的发问,使学生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分散了难点,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五分钟检测:

1.若x+1=4,则(x+1)2=

2. 若x+1=5,则(x+1)2-1=

3. 若x+5y=4,则2x+10y=

4. 若x+5y=4,则2x+7+10y =

5. 若x2+3x+5=4,则2x2+6x+10=

2.思考:一辆卡车在行驶时平均每小时耗油8L,行驶前油箱中有油80L. ⑴用代数式表示行驶x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______;

⑵计算行驶2h,5h,8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⑶这里,能求x=12h时剩余油量Q的值吗?

(设计说明:代数式里的字母虽然可以取不同的数值,但是这些数值不能使代数式和它表示的实际问题失去意义。本题中的x不能取负数和大于10的值,为什么?)

1、 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

(1)代入,将字母所取的值代入代数式中时,注意:①不要犯张冠李戴的错误;②注意整体代入。

(2)计算,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计算出结果。

2、求代数式的值的注意事项:

(1)由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确定的,所以代入数值前应先指明字母的取值

写出来。(2)如果字母的值是负数、分数,并且要计算它的乘方,代入时应加上括号;

(3)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时,代入数值以后必须添上乘号。

3、相同的代数式可以看作一个字母――整体代入。

4、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数值不能使代数式或它表示的实际问题失去意义。

列代数式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代数式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它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应用题,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等的基础。列代数式,即用字母把数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数学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说目标:

2.1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发展符号感,掌握代数式的有关书写格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分析归纳得出代数式的概念,从而学会用代数式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并通过合作,比较总结出列代数式的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多个实际生活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交流中享受广阔的思维空间,通

过列代数式表示生活中的简单数量关系,使学生体验列代数式的实际意义与建模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2.2 重难点

代数式的概念是代数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各类代数式的基础。列代数式是学习列方程的基础,因此代数式概念与列代数式是本节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是本节难点。

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本质,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代数式。

三、说教法:

3.1 教法分析

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设置,过程的体验,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便课堂气氛活泼,有新鲜感。

3.2 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在“代数式”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使学生的手、脑、嘴充分调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3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能充分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投影仪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信息。

四、说设计:

4.1 导入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

①搭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②每根火柴棒的长为个正方形的面积为,则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两③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个正方形面积的

④一个正方形面积为则它的边长为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四人小组),目的:①把不规范的写法列举出来;②写出正确结果。

通过上面四题,还有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运算,再通过一题多变为代数式概念的得出作铺垫。

2、展示新知:

问: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得出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注意教师强调: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书写代数式请注意以下几点:

(1)

(2)通常写为·或(乘号省略) 通常写作 (除号用分数线表示)

不写成 (3)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如

3、应用新知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理解,讲完概念后,教师先不忙着讲例题,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三个习题。

(1) 判别

④ 不是代数式; 是代数式; 是代数式; 是代数式。

判别的时候要紧扣定义,定义其实由两部分组成:①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②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含有“=”或“”这类符号的式子都不是代数式。

(2)下列式子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 )

(A) (B) (C) 千米 (D)·3

(3) 用代数式表示米与厘米的和的式子:

① 厘米 ② 厘米 ③ 米 ④ 厘米, 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4例题教学

例1. 用代数式表示:

(1)的3倍与3 的差; (2)的2 倍与的的和;

(3)与的和的平方; (4)与的平方的和;

(5)与两数平方的和; (6)的立方根.

例1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代数式可以简明地,具有普遍意义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给数量关系的研究带来方便。设计由浅入深,从倍分和差到平方、立方根,从低级到高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例2. 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需小时。如果该车的行驶速度增加V千米/小时,那么从A城到B城需多少时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突破难点,我把例2分解成下面几个问题:①这是小学学过的哪类应用题?②行程问题中的三个主要量的关系如何?③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从A城到B城需小时,则A城到B城总路程是多少千米?④这辆汽车原来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其速度增加V千米/小时后,该车的速度是多少?⑤在总路程不变的前提下,那么汽车提速后从A城到B城需多少时间?

在层层设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列代数式课件 篇10

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数青蛙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规律,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我们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然后,着重讲解列代数式,按和,差,积,商,倍,分,半等运算,先出现先列时等原则,分清是先平方,还是先求和差。通过典型问题的讲解与练习,学生掌握的不错。

不足和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

1.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环境氛围。

2.注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处理好学生、教师、教材三者的关系上多下功夫,力求建立更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师角色转变上多做工作,增强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向开放型的教师迈进。

4.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驾驭堂的能力和教材的能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和自己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5.不断学习和提高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能制作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之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质量。

另外,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

列代数式课件 篇11

1.注重课堂学习,提高效率。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同学们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归纳,解题方法的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至少应达到使自己准确掌握每个概念的含义,把平时学习中的模糊概念搞清楚,使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的目的,要达到使自己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初中数学中的地位、联系和应用的目的。上课要会听课,会记录,必须要把握每一节课所讲的知识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课堂上及时查漏补缺。

2.夯实基础知识,学会思考。在历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分值占的最多,再加上部分中档题及较难题中的基础分值,因此所占分值的比例就更大。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我们对初中数学知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有的考题会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每个中档以上难度的数学试题通常要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在知识交汇点上巧妙设计试题。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学要学会思考,老师上课教给我们的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和策略,我们要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3.注意知识的迁移,学会融会贯通。课本中的某些例题、习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联系、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和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学会从思维发展的最近点出发,去发现、研究和展示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自己深刻理解课本知识,有利于强化知识重点,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自己数学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使知识和能力产生良性迁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探究课本典型例题、习题的内在联系,让我们在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形成知识网络与方法体系。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不但可以解决根的判定和已知根的情况求字母系数,还可以解决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方程组的根的判定及二次函数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坐标。

4.复习形成梯度,选择典型习题。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了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的复习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这个阶段的练习题要选择有一些难度的题,但又不是越难越好,难题做的越多越好,做题要有典型性,代表性,所选择的难题是自己能够逐步完成的,这样才能既激发自己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能使自己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学习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

5.重视基础知识,注重解题方法。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同学们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每年的中考数学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该熟练掌握!

列代数式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深地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对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评价,完成知识结构。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互相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全员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交流总结、梳理综合练习,找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完成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用字母表示数。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游戏:师先出数,请学生举起和老师相同的数,如:师出比a多3的数,学生举a+3。

使学生观察出手中数的特点。并试着用字母表示一些我们学过的知识。

通过学生评价,相互补充后理出:在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什么?

2、计对性练习。

(1)判断正误:①a8简写成()②a3和3a表示的意义相同③258的号可以省略不写。(

)④ab可以写成ab也可以写成ab()⑤54.5可以写成a4.5。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数量关系。

①练习本每本a元,买6本要用元。

②用a表示单位,x表y数量,c表示总价,那么c=,a=,x=。

3、想一想: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得出,用字母表示数除了简明易记,还便于应用。

二、简易方程。

小组探究,共同参与。

1、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出示方程、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评价,完成知识结构。

如:概括方程这部分的知识,提出问题考考大家。通过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从而复习和区别一些易混淆的内容。

2、反馈练习。

(1)解方程:3x+81/2=131/2x-25%x=10

(2)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回忆得出解方程的依据。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出示:一个数的1/2比这个数的25%多10,这个数是多少?

三、归纳概括,形成网络图。

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谈谈这节课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四、综合练习、拓展应用:

1、口答填空:

(1)比m的3倍多5的数是(2)8.4与m的和的4倍是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是a、个位上数字是b、这个数是。

计算:(1)a=17b=8c=4求(a+b-c)*3的值是多少?

(2)5x=36-4x(3)x+63/4=11.5

五、布置作业:总复习P42第15题、第16题、第17题。

板书设计

运算定理

整用字母表示数计算公式

理数量关系

和方程

复简易方程方程的解

习解方程

列代数式课件 篇13

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特点,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4.通过实例,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原理。

5.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反映出数学中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观点的教育。

师:中学数学课是从代数开始的,在代数课上都学习些什么呢?初中代数和小学数学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小黑板

【教法说明】图片展示联系实际易激发初一学生兴趣,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互相讨论后一一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巡视查看,叫学生回答并正确评价,然后师生共同归纳:

【教法说明】由学生熟知的例子引出字母表示数学生易接受.由特殊到一般,也体现用字母表示数简明、普遍的优越性.注意①三个问题不要连续给出,要让学生个个击破,让学生有成功感,③向学生指明用字母表示数体现了数学中的简洁美,对称美,数学美.

师:你还学过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运算律?能写出来吗?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教法说明】通过亲自动手尝试,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意义.

小结:(1)这些运算律中的字母可表示任何一个数;(2)用字母表示数能简明地揭示一般规律.

师:除运算律能用字母表示外,还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实例,请看:(出示投影2)

1.如果用s表示路程(单位:km),t表示时间(单位:h),v表示速度阵位:km/h),那么有v=__________.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cm(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用L表示周长(单位:cm),则L=_________,用S表示面积(单位:cm2),则S=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1)常用的长度单位在小学大多用汉字表示,初中开始用字母表示:米(m),厘米(cm),毫米(mm),千米(km),相应的面积、体积单位则是平方米(m2),立方米(m3)等.(2)单位不能遗漏 。(3)尽可能化成最简形式

【教法说明】通过练习使学生亲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性,为今后正确使用奠定基础.

师: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且具有一般性,因此,在公式与方程中都用字母表示数,这给运算带来了很大方便.今天的探索就到这里,刚才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希望再接再励!

1.一个三角形的底边为a m,这边上的高为h 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用S表示面积(单位:m2),则S=_______;它和什么图形的面积公式相似?

(1)有这样一个游戏:把你的出生年份乘以10000倍,再把你的出生月份乘以100倍,最后把你的出生日份乘以3,全部相加后,所得的和中就能够计算出你的出生日期。不信试一试;

(2)2 x 2 = 2 + 2; 3 +—— = 3 x ——; 4 x —— = 4 + —— ; 5 x—— =5 +——,。。。

(3) 3x3—1x1=8, 5x5—3x3=16,9x9—7x7=32, 15x15—13x13=56,。。。

3.—— + —— =——,—— + —— =——,—— + —— = ——,—— + —— = ——,。。。

列代数式课件 篇14

1.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 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本节知识结构:

本小节是在前面代数式概念引出之后,具体讲述如何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课文先进一步说明代数式的概念,然后通过由易到难的三组例子介绍列代数式的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列代数式实质是实现从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述到代数式的一种转化。列代数式首先要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把各种数量用适当的字母来表示,最后再把数及字母用适当的运算符号连接起来,从而列出代数式。

分析  本题属于“…比…多(大)…或…比…少(小)”的类型,首先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然后从中找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差。比的2倍大2的数换个方式叙述为所求的数比的2倍大2。大和比前边的量,即所求的数为大数,那么比和大之间量,即 的2倍则为小数,大后边的量2即为差。所以本小题是已知小数和差求大数。因为大数=小数+差,所以所求的数为:2 +2.

4.列代数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分清语言叙述中关键词语的意义,理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要注意题中的“大”,“小”,“增加”,“减少”,“倍”,“倒数”,“几分之几”等词语与代数式中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间的关系。

(2)弄清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一般按“先读先写”的原则列代数式。

(3)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前面,乘号省略不写,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时,用分数线表示。

5.教法建议:

列代数式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这样老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本质,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代数式。

1.  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例1  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 (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 (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1)x+5 (2)2x-3; (3) -7; (4)(1+16%)x?

(2)甲数的 与乙数的 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1)2(a+b); (2) a- b; (3)a2+b2;

(4)(a+b)(a-b); (5)(a+b)(b-a)或(b+a)(b-a)?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  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 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 (2) (a-1); (3) (5a+7);  (4) a2+ 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  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 ,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   (2)( m)m个?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 的和;  (2)甲数的 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    (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用代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   (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    (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1)25-(a-1); (2) ;   (3)2x2+2; (4)y(y+3)?〕

首先,请学生回答:

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1?用代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

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cm,外直径为bcm,将10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着一个环套环地连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先深入研究一下比较简单的情形,比如三个圆环接在一起的情形,看 有没有规律.

当圆环为三个的时候,如图:

此时链长为,这个结论可以继续推广到四个环、五个环、…直至100个环,答案不难得到:

列代数式课件 篇15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我选取的是苏科版七上材第三章第二节,课题为《代数式》,本节是在完成了有理数数集的扩充,了解了字母表示数后,进一步学习代数式及列代数式.从数到式是学生认识上“质”的飞跃,是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可以说本节是“代数”之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对代数式意义的理解,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

2.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具有了如下的“现有发展区”.但对初一新生来说,从“数”到“式”这种认识上的飞跃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还不深刻,尤其是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较弱,所以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感到难于理解.据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正确规范书写代数式和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及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现状,我采用以下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在抓好双基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指导的思想方法。通过生活情景引出课题,为体现代数式可以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安排了三个例题和适当练习,在课堂最后安排探索规律来列代数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法分析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类比和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在课堂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并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的体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最后设置自我检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巩固: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从学生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由复习巩固中的代数式引入新课,引入代数式的概念;注意点;代数式的规范写法:

再通过做一做中问题的解决,说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列代数式。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出代数式,使问题变得更简洁,更具一般性。

再次通过巩固新课环节强调要正确写出代数式要注意点:

(1)审清题,弄懂一些术语

(2)抓住关键词,弄清运算顺序

(3)一般先读的先写

(4)用代数式表示应用问题时,还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最后通过巩固提高环节说明:同时一个代数式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不等式课件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对这篇《不等式课件》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并强力推荐给各位,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收藏支持。教师会将课本中的关键教学内容梳理成教案课件,因此教师撰写教案须谨慎对待。教案与课件的专业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不等式课件【篇1】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3、代数式1-m的值大于-1,又不大于3,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2 C.x>1 D.x>-1/2

A.5+4>8 B.2x-1 C.2x-5≤1 D.1/x-3x≥0

A. a>0¬ B.a≥0¬ C.a

1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2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4 B. a>2 C. a=2 D.a≥2

12、若方程组 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13、不等式2(1) x>-3的解集是 。

14、用代数式表示,比x的5倍大1的数不小于x的 与4的差 。

15、若(m-3)x-1,则m .

18、某次个人象棋赛规定:赢一局得2分,平一局得0分,负一局得反扣1分。在12局比赛中,积分超过15分就可以晋升下一轮比赛,小王进入了下一轮比赛,而且在全部12轮比赛中,没有出现平局,问小王最多输 局比赛

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2、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感想。

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如何审题呢?

(1)这个题目有哪些个已知条件?我能不能把已知条件分开?

(2)求解的目标是什么?对求解有什么要求?

(3)能不能画一个图帮助思考?好多问题是没有看清楚题意致错。审题不清,你做得越多,可能错的就越多。

(4)所给出的已知条件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从中发现隐含条件?

(5)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有什么联系?能不能从中获得解题的思路?找到进门的门槛?

不等式课件【篇2】

基本不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学领域。基本不等式课件是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基本不等式的一种教育工具,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不等式的知识与技能。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基本不等式课件的相关主题。

一、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

基本不等式是指:正数a1、a2、……、an,b1、b2、……、bn,满足a1≥b1,a2≥b2,……,an≥bn,则有a1a2……an≥b1b2……bn。这个不等式是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结论,它具有以下的性质:

1. 具有可推广性和普适性。

2. 有非常明确的几何直观。

3. 可以提示我们如何证明其他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课件需要重点讲解这个不等式的定义及其性质,让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Apply it to different mathematical problems.

二、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数学问题

基本不等式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学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在代数中,基本不等式可以用来证明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等问题。在几何中,基本不等式可以用来证明不等式关于三角函数之和的问题。在概率论中,基本不等式可以用来证明某些概率分布的上界问题等。

基本不等式课件应当以实际的数学问题为背景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并让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此不等式解决具体问题。

三、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基本不等式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其证明并不是非常简单的。证明基本不等式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数学归纳法、对数法、广义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

基本不等式课件需要给学生最精简、最本质的证明方法,将它们讲解得清晰易懂、例证充分。只有通过了对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它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自如。

四、深化基本不等式的认知

除了基本不等式,还有很多与其相关的不等式,如悬链线不等式和加权形式的基本不等式等等。这些不等式都涵盖了基本不等式中的很多内容,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

基本不等式课件还应当加入一些类似悬链线不等式和加权形式的基本不等式的内容,从而深化学生们对基本不等式的认知。这样的话,会使得基本不等式的知识更加完整、全面。

总之,基本不等式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基本不等式课件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对基本不等式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知,了解它的定义、性质和证明方法,掌握它的应用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不等式课件【篇3】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课件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不等式的解,为以后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奠定基础.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和探索,得到生活中不等量的关系.

2.通过理解得到不等式的概念,从而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的分析、抽象过程,体会现实中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

3.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知道不等式是用来刻画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的.

4.知道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从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得到不等量关系.

2.引导并帮助学生列出不等式,分析不等式的成立条件.

3.通过分析、抽象得到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4.通过习题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抽象过程使他们体会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然后从而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使学生获得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通过创设问题串,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归纳、整理,尝试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然后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难点:对文字表述的数量关系能列出不等式.

教学突破:由于学生在以前已经对数量的大小关系和含数字的不等式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接触过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在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注意引入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数量间的不等关系,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知道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之处.在本节的教学中能够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变量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函数思想,并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之间的区别.在处理本节难点时指导学生练习有理数和代数式的知识,准确“译出”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研究问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了27张票时,爱动脑的李敏同纪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浪费吗?

那么,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

二.新课探究:

分析上面的问题:设有x人要进世纪公园,①若x≥30,应该如何买票?②若x

结论:至少要有多少人进公园时,买30张票才合算?

概括:1、不等式的定义: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不等式用符号>,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分类:⑴恒不等式:-71+4,a+2>a+1.

⑵条件不等式:x+3>6,a+2>3,y-3>-5.

三、基础训练.

例1、用不等式表示:⑴a是正数;⑵b不是负数;⑶c是非负数;⑷x的平方是非负数;⑸x的一半小于-1;⑹y与4的和不小于3.

注:⑴不等式表示代数式之间的不相等关系,与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相对应;

⑵研究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的重点是抓关键词,弄清不等关系.

例2、用不等式表示:⑴a与1的和是正数;⑵x的2倍与y的3倍的差是非负数;⑶x的2倍与1的和大于—1;⑷a的一半与4的差的绝对值不小于a.

例3、当x=2时,不等式x-1

注:⑴检验字母的值能否使不等式成立,只要代入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如果符合不等号所表示的关系,就成立,否则就不成立.⑵代入法是检验不等式的解的重要方法.

学生练习:课本P42练习1、2、3.

四、能力拓展

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某电影院票价每张12元,50人以上(含50人)的团体票可享受8折优惠,现有45名学生一起到电影院看电影,为享受8折优惠,必须按50人购团体票.

⑴请问他们购买团体票是否比不打折而按45人购票便宜;

⑵若学生到该电影院人数不足50人,应至少有多少人买团体票比不打折而按实际人数购票便宜.

解:⑴按实际45人购票需付钱_________ 元,然后如果按50人购买团体票则需付钱50×12×80%=480元,所以购买团体票便宜.

⑵设有x人到电影院观看电影,当x_____时,按实际人数买票______张,需付款_______元,而按团体票购票需付款________元,如果买团体票合算,那么应有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

由①得,当x=45时,上式成立,让我们再取一些数据试一试,将结果填入下表:

x12x比较480与12x的大小48

由上表可见,至少要__________人时进电影院,购团体票才合算.

五、小结:

⑴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解.

⑵对实际问题中探索得到的不等式的解,然后不仅要满足数学式子,而且要注意实际意义.

六、作业课本P42习题8.1第1、2、3题.

补充题:

1.用不等式表示:

(1)与1的和是正数;(2)的与的的差是非负数;

(3)的2倍与1的和大于3;(4)的一半与4的差的绝对值不小于.

(5)的2倍减去1不小于与3的和;(6)与的平方和是非负数;

(7)的2倍加上3的和大于-2且小于4;(8)减去5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

2.小李和小张决定把省下的零用钱存起来.这个月小李存了168元,然后小张存了85元.下个月开始小李每月存16元,小张每月存25元.问几个月后小张的存款数能超过小李?(试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并参照教科书中问题1的探索,找出所列不等式的解)

3.某公司在甲、乙两座仓库分别有农用车12辆和6辆,现需要调往A县10辆,调往B县8辆,已知从甲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40元和80元,然后从乙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30元和50元,(1)设从乙仓库调往A县农用车辆,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总运费W元;(2)请你用尝试的方法,探求总运费不超过900元,共有几种调运方案?你能否求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

不等式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3、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弄清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识重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提出问题某学校计划购实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店了解到同一型号的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第一台按原报价收款,其余每台优惠25%;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优惠20%.如果你是校长,你该怎么考虑,如何选择?

(多媒体展示商场购物情景)通过买电脑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更需要数学。

探究新知

1、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汇报,派代表论述理由.

2、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三种采购方案:

(1)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2)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3)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收费相同?

3、我们先来考虑方案:

设购买x台电脑,如果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问题1:如何列不等式?

问题2:如何解这个不等式?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并板书如下:解:设购买x台电脑,如果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则6000+6000(1-25%)(x-1)

去括号,得

去括号,得:6000+4500x-45004

移项且合并,得:-300x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300,得:x

答:购买5台以上电脑时,甲商场更优惠.

4、让学生自己完成方案(2)与方案(3),并汇报完成情况.

教师最后作适当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

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

完整的解题过程的展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解决问题甲、乙两个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同时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措施.甲商场的优惠措施是: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乙商场则是: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选择哪个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优惠?

问题1: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你该从何入手考虑它呢?

问题2:由于甲商场优惠措施的起点为购物100元,乙商场优惠措施的起点为购物50元,起点数额不同,因此必须分别考虑.你认为应分哪几种情况考虑?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最后教师总结分析: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是一样的;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但不超过100元,则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又有三种情况:

(1)什么情况下,在甲商场购物花费小?

(2)什么情况下,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3)什么情况下,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相同?

上述问题,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适当点评。设置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放性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应把

握学生的创新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这些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生活现象,思考能否用数学知识、方法、观点和思想去

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总结归纳通过体验买电脑、选商场购物,感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用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关系可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通过解不等式可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温习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体会收获的喜悦。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40页习题9.2第1题(1)(2)第3题1、2。

2、选做题:教科书第141页习题9.2第5、6题

3、备选题.

(1)某校两名教师拟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了两家标价相同的旅游公司.经洽谈,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一名教师全额收费,其余师生按7.5折收费;乙公司的优惠条件则是全体师生都按8折收费.

①当学生人数超过多少时,甲公司的价格比乙公司优惠?

②经核算,甲公司的优惠价比乙公司要便宜金,问参加旅游的学生有多少人?

(2)某单位要制作一批宣传资料.甲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20元,另收设计费3000元;乙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30元,不收设计费.

①什么情况下,选择甲公司比较合算?

②什么情况下,选择乙公司比较合算?

③什么情况下,两公司收费相同?

(3)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两种业务:“全球通”月租费30元,每分钟通话费o.2元;“神州行”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4元(两种通话均指市内通话).如果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选择哪种通讯业务比较合算?

(4)某商场画夹每个定价20元,水彩每盒定价5元.为了促销,商场制定了两种优惠办法:一是买一个画夹送一盒水彩;一是画夹和水彩均按九折付款.章老师要买画夹4个,水彩若干盒(不少于4盒).问:哪种方法更优惠?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设置了丰富的实际情境,比如跷跷板游戏、爆破问题等,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

教学中要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式与方程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的模型.在教学中,类比已经学过的方程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甄别,从而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本课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生动探索”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不等式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课件第2张)

1.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比较、转化的作用。

2.学生理解、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用数轴表示解集,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会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实际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复习和对不等式性质的利用,导入对解不等式的讨论。

3.学生体会通过综合利用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

4.学生将文字表达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巩固,将本节和上节内容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件第3张)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数学中的比较和转化思想。

2.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树立辩证统一思想。

3.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集体的作用,培养其集体合作的精神。

4.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体会不等式解集的奇异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阶梯步骤,并能准确求出解集。

3.能将文字叙述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完成对应用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突破:

教材中没有给出解法的一般步骤,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不等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与上节课联系起来,重视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从而指导学生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研究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从而锻炼他们活跃的思维。

四、教 具: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不等式课件【篇6】

一、创设情境

问题画出函数y=的图象,根据图象,指出:

(1)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等于零?

(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始终大于零?

二、探究归纳

问一元一次方程=0的解与函数y=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答一元一次方程=0的解就是函数y=的图象上当y=0时的x的值.

问一元一次方程=0的解,不等式>0的解集与函数y=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答不等式>0的解集就是直线y=在x轴上方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

三、实践应用

例1画出函数y=-x-2的图象,根据图象,指出:

(1)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等于零?

(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始终大于零?

解过(-2,0),(0,-2)作直线,如图.

(1)当x=-2时,y=0;

(2)当x<-2时,y>0.

例2利用图象解不等式(1)2x-5>-x+1,(2)2x-5<-x+1.

解设y1=2x-5,y2=-x+1,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两条直线,如下图所示.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2,-1),由图可知:

(1)2x-5>-x+1的解集是y1>y2时x的取值范围,为x>-2;

(2)2x-5<-x+1的解集是y1<y2时x的取值范围,为x<-2.

四、交流反思

运用函数的图象来解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并能通过函数图象来回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五、检测反馈

1.已知函数y=4x-3.当x取何值时,函数的图象在第四象限?

2.画出函数y=3x-6的图象,根据图象,指出:

(1)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等于零?

(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大于零?

(3)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小于零?

3.画出函数y=-0.5x-1的图象,根据图象?

不等式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实验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

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人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 通过天平演示,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1、用“>”或“<”填空.

(3) 6 >2 6×5 2×5 6×(-5)2×(-5)

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用几个例子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

3、让学生充分发表“发现”,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你能说出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吗?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去探究问题,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出学数学的兴趣,渗透类比思想。

2、下列哪些是不等式x+3 >6的解?哪些不是?

2、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3 >6(2)2x 0

(2)∵a

3、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说出a与b的不等关系,并说明是根据不等式哪一条性质。

(3)-4a >-4b 设置这几个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可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真正认识不等式的性质。

总结归纳

在学生自己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应强调两点:

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不同之处;

2、在运用“不等式性质3“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通过总结,可以帮助自己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下节课学好解不等式打下基础。

3、备选题:

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用类比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这样就能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一条“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实验讨论,得出性质—探究辨析,突破难点—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线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交流合作中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运用“不等式性质3”,本课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回答、板演、讨论的过程中,课堂气氛被激活,教学难点被突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扎实地掌握性质并灵活运用.同时,学习伙伴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沟通.

不等式课件【篇8】

教学重点: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变形.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具体的练习,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设计说明:设置以下习题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2、什么是不等式?

3、用“>”或“<”填空.

(教学说明: 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后学生自然会联想到,不等式是否有与等式相类似的性质,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问题3为学生探究不等式的性质提供了载体,通过观察,寻找规律,得出不等式的性质.)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通过充分讨论,类比等式性质得出不等式的性质.

观察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通过(1)题学生容易得出不等式性质1:

不等式基本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比较(2)、(3)题,注意观察不等号方向,并思考不等号方向的改变与什么有关?由学生概括总结,教师补充完善得出: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通过PPT用图形演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有传递性吗?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不等式有对称性,但要注意其不等号方向的`变化;不等式也有传递性,但要注意的是同向传递性。】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1、(1) a - 3____b - 3;

(3) 0.1a____0.1b;

(5) 2a+3____2b+3;

【本题目采用提问的方式,因为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可以迅速得到结论。要让提问者说清楚答案,并说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几来进行判定的。】

(1)因为7.5>5.7,所以-7.5<-5.7;

(2)因为a+8>4,所以a>-4;

(3)因为4a>4b,所以a>b;

(4)因为-1>-2,所以-a-1>-a-2;

(5)因为3>2,所以3a>2a.

【学生口答,并说明为什么。本题重点是第5小题,要引导学生总结出a的取值会影响到答案。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2)

当 a=0时,3a=2a.当a<0时,3a<2a.(不等式基本性质3) 】

学生自己完成以下题目,之后进行集体讲解。

(1)如果x-5>-1,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x>4

(2)如果-2x>3,那么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X=______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

课间活动课件13篇


你可能需要“课间活动课件”励志的句子为你认真挑选供你参考,并欢迎阅读。教案和课件是老师需要细致准备的,所以老师在编写教案时不能随便对待。教师需要全面考虑教学内容来制定教案。

课间活动课件 篇1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部分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广玉兰的幽香、纯洁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2.技能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2)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它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广玉兰的热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根据以上目标,将全课分为三课时,第二课时的重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行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说教学重点】

课间活动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演讲和书信为主题,“分析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与阅读部分相照应的,主题内容是“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标》在“分析性学习”部分提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又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主题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选择恰当的话题演讲,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事例典型,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2、培养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能够有理有力有节地说服他人。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选择熟悉而引人注意的演讲主题,有话可说,以理服人。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一篇演说稿,在班内进列演讲比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胜利。

二、说教法

寓教于乐,利用绘画、音乐,让学生理解微笑的意义,培养乐观、友善、善于合作的生活态度。

采取实践活动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参与演讲稿的评分,让他们写演讲稿、上台演讲,在实践中培养他们评分、写稿、演讲的能力。

三、说课前预备

1、按志愿的原则,全班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课间活动课件 篇3

我今天要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xxx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xxx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感受反xxx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设计说明:

总体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学生交流1)通讯的相关知识;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

(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

(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2.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

(四)人物赏析

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

学生:援助—安葬—悼念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

课间活动课件 篇4

教学背景

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这沸腾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课间活动同时也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学生课间 十分钟安全显得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 让同学重视课间安全,清楚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2. 通过对平时课间活动的罗列及评分,让同学们清楚什么样的课间活动是提倡的,什么样的'是不合适的

3.让学生学会懂得取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会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4. 学习几个有益身心的课间小游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行为,养成学生的文雅行为习惯。

2.树立安全终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

教学方法

导、看、议、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导入(同学们,上课铃声响了之后,大家都很自觉地回到位置就要开始我们新的一节课,但是,有不少的同学却盼望着下课铃声,因为下课铃声一响,课堂一结束,我们就可以走出教室活动,开始属于我们课件十分钟。在课间里,同学们互相追逐打闹,玩得十分开心,但这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观看课间隐患视频(首先我们来观看一段有关课间活动的视频)

引出课间安全(课间短短十分钟,却可以发生很多事,刚才视频里的同学在课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环节二:请同学们发言,课间十分钟他们怎么度过的(那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都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逐一在黑板上列出来

环节三:全班讨论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由黑板上列出来的这些活动可见啊,我们班同学的课间还是非常的丰富,那黑板上的这些活动哪些是正确的而哪些又是不恰当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老师总结并给以补充,接着全班对黑板上罗列的活动进行评分(学习了解了这些注意事项,我们再来给同学们之前的课间活动打打分)。(每项活动的分数都出来了,从分数的高低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李明在课间活动是不恰当的,王花在课间活动是合适的)

环节四:全班讨论在课间十分钟有益身心的活动,观看课间活动图片。(同学们再想想在课间我们可以开展什么活动才是有益身心的呢,老师给大家展示几张其他学校同学的课间视屏)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课间室内、室外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环节五: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模拟课间十分钟。

课堂小结

在我们模拟课间十分钟之后,我们的课堂也接近尾声了,在真正的课间铃声响起之前,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我们学习探讨了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回顾),重新审视了我们之前的课间活动,对于不恰当的活动我们要禁止,可以开展一些值得提倡的活动;在课堂的最后我们还学习了几款小游戏,可供大家课间休闲娱乐用。

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3.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严禁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

4.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该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行走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

5.在拥挤的人群中不要下蹲捡东西、系鞋带或擦鞋子,因为那样很可能被挤倒或踩伤。

6.下楼梯时不跑不跳稳步走,保持距离不推拉。

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8.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拦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拦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课间活动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含义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

难点:让学生明白只要勇敢、智慧、沉着、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2、情感和态度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关于黄河、艄公、羊皮筏子的图片、文字资料及黄河、艄公驾驶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

五、设计理念

课间活动课件 篇6

说教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使学生受到壮阔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说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3、4自然段,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

说教学难点

课间活动课件 篇7

一、说教材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在教学这首拟人化的诗时,我们应该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用心体味,揣摩诗句,体验诗人蕴含的真情,达到背诵这首情诗的目的。

(一)《雨说》的叙述主脚是“雨”,它象征着为大地带来春天,为儿童带来欢笑的爱的使者。注意体会这首诗的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征意味。

(二)这首诗清新明朗,节奏欢快,融典雅的诗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于朗诵。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议配乐朗读。

(三)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把握语气语调,很好地表现“雨”的形象。这首诗长句比较多既要读的连贯,也要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并掌握好句中的重音。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感情进行沟通;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品味诗歌,理解感情;展开想象与联想,与诗人进行感情沟通。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感情进行沟通;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四、说教法

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鉴赏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五、说学法

学生通过预习和朗读的练习,充分把握每一次朗读的机会,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的探究阅读,自主合作,来解决课文中的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说说写雨的诗词歌赋。完毕后,请同学们仔细品味过雨(大多同学回答没有)在特殊的背景下,诗人郑愁予就送给了我们一首《雨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3)、细读全诗,理解品味

1、雨“说”了什么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体会诗言志)

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能够回答出来。对于第二个问题,同学们要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而出,教师点拨背景

(4)、品味诗歌语言,探究诗歌语言特色

课间活动课件 篇8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一年级第9课

一、教学背景

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这短短的十分钟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课间活动同时也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显得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重视课间安全,清楚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2.通过播放正确的课间文明图片,让同学们清楚什么样的课间活动是提倡的,什么样的是不合适的。

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过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4.学习几个有益身心的课间小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行为,养成学生文雅的行为习惯。

2.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

一.课前导入

1.师:(PPT:播放下课铃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声音么?哦,这是下课铃声!你们喜欢下课么?(请生说)

2.你们下课了都在做什么啊?(请生说,师:你的课间真有意思,这个游戏听起来真好玩,真是有趣的下课呀!)课间活动丰富多彩,让人快乐高兴,但是也要注意安全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课间活动要安全》(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1.下课铃声一响,课堂一结束,我们就可以走出教室活动,开始属于我们的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游戏玩耍,十分开心,但这之中存在着不少危险呢!

(PPT:观看课间隐患视频)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课间活动的视频吧,仔细观察视频里的同学,他们做了哪些事?

2.课间短短十分钟,却可以发生很多事,刚刚大家都观看了视频,说说课间十分钟他们怎么度过的?(请生说)

3.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对吗?(请生说)为什么不对?(逐个分析他们的行为,让他们了解课间疯闹会造成他人和自己受伤)

4.那么这些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我们的伙伴小明就是疯闹中的成员之一呢,去看看他吃了什么苦果?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一则故事吧。

(PPT:师读情境园故事)

小明最后怎样了?如果你是小明,两颗大门牙已经摔断了,你会有什么感受?(生说:痛苦,难受)

课间疯闹竟有如此严重的后果,让我们身体受到如此大的`伤害,如果我们平时像小明这样做,我们就会处于很危险的状态,真的是太可怕了!

5.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在做什么有趣的活动呢?(请生说,师板书。师:看来大家的课间活动都很多很丰富呢!)

6.前不久在我们班发生了一起课间事故,,一个高年级的同学下楼梯的时候靠右边快速地滑行下去,把我们班正在上楼梯的陈奥龙同学撞倒了,摔在地上,结果骨折了。同学们,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你觉得这个高年级的同学做得对吗?错在哪里?

7.师:看来我们平时得做一些文明安全的课间活动呢,我们一看哪些活动又有趣又安全!(PPT:出示文明课间活动图片)

8.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课间安全的选择题呢,同学们来抢答看看谁的速度最快?准备好了么?金老师还会送给回答正确的小朋友智慧星呢!(PPT:出示题目)

9.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课间室内、外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学唱《安全拍手歌》。

(老师教学生读儿歌。)

(两人为一个小组,互相拍手,边唱边领悟课间安全很重要。)

10.看来今天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小呢,把“我的收获”完成吧,还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评分,认为自己表现好的同学可以给自己涂上五颗星。(配上《哦,十分钟》音乐)

三、课堂

1.选择几个孩子填写的收获读一读,相机进行。

2.: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其实我们只要安全文明的进行课间活动,我们就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下课了我们跳舞,画画,跳绳……有许多活动可以玩,但是如果我们不注重安全,刚刚所说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就会成为泡影,永远也不可能做了,所以我们要将安全牢记在心中!

板书设计:

9.课间活动要安全

(生随意说文明有意义的活动板书)

唱歌跳舞画画跳绳玩捉迷藏安全

课间活动课件 篇9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作息制度会发生许多变化,“课间十分钟”是其中的重大变化。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为什么要有课间十分钟?在课间十分钟该做什么事情?这些问题也许孩子们从未考虑过,许多小学生刚入小学时因安排不好课间活动而影响了上课质量。笔者认为,幼儿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解决幼儿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不会自主安排自习课和课余活动的有效途径,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设计了“课间十分钟”这个活动内容,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模拟小学下课10分钟活动,尝试合理安排10分钟。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活动重、难点:体验课间十分钟,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内容,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I.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小学生这样说》视频、书包、美术本、勾线笔人手一份。跳绳、毽子、皮筋等。

3、环境准备:饮水处、卫生间、操场等环境创设,幼儿模仿小学生两人共坐一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从幼儿背书包和座位的变化引出小学上课与下课两种情境图,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我们今天的座位跟以往有什么不同?

师: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上小学了,你们想上小学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参观一所小学。

(2)出示小学生上课图片,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小学生在干什么吗?小学生上课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交流、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师:除了上课,小学生还会有那些活动?(引出下课的场景,幼儿讨论交流)

(2)师: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间隔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在课间十分钟,是没有老师跟着学生的,所有的活动都要靠学生自己来安排。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分析:教师从幼儿背书包和座位的变化引发谈话,抓住幼儿想要上小学的心理,引出小学生上课情境图,很快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紧接着提出问题"小学生除了上课,还会有哪些活动"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引出本节活动的中心话题——课间十分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

1.观看视频,梳理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I)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课间十分钟”的录像视频,师幼共同观看。)

(2)幼儿汇报自己看到的结果,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合图片梳理出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做课前准备和游戏的时间。

(分析:通过播放《课间十分钟》的录像,使幼儿身临其境地了解了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视频中小学生课间的一系列活动直观生动的再现给幼儿。教师在拍摄的时候也刻意将小学生的活动有一个先后顺序的安排,先做准备工作,再去游戏。这样的顺序给幼儿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避免了简单生硬的说教。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图示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做课前准备和游戏的时间。)

2.实践体验,感受课间十分钟的忙碌与有趣"

(1)师: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那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模拟小学生,体验一下课间十分钟我们要进行哪些活动。

(2)幼儿体验课间十分钟,自主进行喝水、如厕、课前准备、游戏等活动。(活动前交待清楚不同的活动区地点如:饮水处、厕所、操场等。引导幼儿根据上课和下课的铃声进行活动。)

(3)上课铃声响起,幼儿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

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

(4)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什么×××的文具还没有准备好?

(分析:在这个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近乎真实的小学生活环境,让幼儿自主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自我分配,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孩子的亲身体验,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忙碌与有趣,同时,由幼儿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引发矛盾冲突,为下一环节的反思调整做好铺垫。)

3.反思调整,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活动的顺序。

(1)师:课间十分钟时间很短,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怎样来合理的安排课间十分钟,才不会忙乱?

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引导幼儿给事件排顺序,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2)结合幼儿在体验环节出现的问题,提醒幼儿课间游戏时要注意强度和安全。

(分析:由上一环节的矛盾冲突自然而然的提出“该怎样合理的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这一问题,引起幼儿的思考。在幼儿给事件排顺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内容,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教师趁机提醒幼儿课间游戏时要注意强度和安全。)

4.小学生的召唤,萌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播放“小学生这样说”视频,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分析:“小学生这样说”视频,以小学生经验分享的方式告诉孩子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结束活动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体验了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能够合理的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你们想上小学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上小学做准备,我们一起加油哦!

2.下课铃声响起,师:你们听,这是什么铃声?下课了,同学们再见!(模仿小学生下课的情景结束活动。)

(分析:教师的鼓励点燃了幼儿想要上小学的热情,下课铃声响起,模仿小学生下课的情景结束活动,整个活动始终以“学做小学生”为主线,结构更加完整。)

课间活动课件 篇10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课间活动内容,知道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顺序。

2、尝试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增强自我规划的能力。

3、积极与同伴讨论,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小学场景:教室、贴士男女标记的模拟厕所、饮水处,一些游戏材料。

2、卡片,内容包括:喝水、游戏、课前准备和上厕所。

3、幼儿每人带自己的书包,包里有练习本,铅笔盒等材料。

4、幼儿已经参观过小学,对小学校园环境和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对课间活动的认识。

(1)教师:在小学里每堂课之间有一段休息的时间,我们叫它"课间活动"时间,你知道课间活动时小学生会做些什么吗?

(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

2、引导幼儿进行情境模拟,了解课间活动的内容。

(1)教师介绍学校场景和角色。

(2)教师给下课的信号,幼儿自由的进行活动。

(3)幼儿集中讲自己在课间活动在做的事情,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

(4)观看录像片段一,师幼共同小结:小学生在课间活动时间可以游戏,让自己放松。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观看录像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安排课间活动顺序。

(1)教师:在课间活动时间,你想玩游戏,又需要喝水,上厕所,还需要准备下一节课的书本,这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应该先做什么?

(2)幼儿分组讨论并利用卡片来安排课间活动内容。

(3)请魅族发言人在集体面前表达本组的想法。

(4)观看录像片段二,了解什么是合理的安排。

4、再次进行情境模拟游戏"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巩固幼儿的经验。

(1)教师给出下课的提示,幼儿自主进行活动。

(2)幼儿回顾课间时间自己进行的活动。

课间活动课件 篇11

1、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2、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我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学习:一、课前布置预习,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一、课前布置预习: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好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特别是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所加强,自己有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

课间活动课件 篇12

“哎,你这个贴纸好漂亮啊!”“当然,这可是我在某宝上使劲才精心挑出来的,它的店家呀,产地呀都是很有名的。”我们班最近开启了一个新潮流——手帐贴,习了以后就和别人换。

我也迷上了这种好看又便宜的手帐贴。

下课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上刚刚买的手帐贴纸,去找雨彤和思思。

虽然我感觉有一种优越感,但心里为什么空荡荡的?看了看表,还有十分钟上课,我推开她们,坐在位子上,环顾四周。

突然,我看到了一个人,哦,原来她才是让我心里空荡荡的原因啊。

她——她是兴怡(化名),是我从一年级就一起玩的朋友。

可上了五年级后,就是手帐贴浪潮开始时,为什么我们……好像渐渐疏远了呢?

或许是她妈妈不跟她买吧,因为她成绩实在太差了(朋友才敢说),老师讲过的问题,在试卷上出现,一个数字也没改,她也错,成绩倒数也不足为奇。

可是,当年我们许下的诺言呢?说好一起变成好学生呢?为什么我变好了,她呢?说了辅导课上知识呢?

看了看表,还有五分钟上课,我把手帐贴胡乱塞进书馆,趴在桌上小声自责地哭了起来……

这时,有人递给我一张纸巾,我抬头一看,是兴怡,再看看雨彤和思思,她们……好像没有注意到吧。

课间活动课件 篇1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10分钟的长短,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能够为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制定合理的计划。

3、向往小学生活,并为入学做好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并完善计划。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计划制定表;笔;计时沙漏一个;前期有关小学内容的墙面环境。

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经开展过的有关小学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间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在小学的一天,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准备书、去厕所……

二、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1、讨论和选择计划内容和计划方式。

教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如果是你,“课间十分钟”你会做什么呢?

幼儿:看书、上厕所、喝水、玩游戏、踢球、跳绳……

教师:哇,这么多活动!我们能做的事情真多呀!那我们说了这么多,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应该后做?怎样才能让自己记得住呢?

幼儿1:我可以写下来,我都会拼音了……

幼儿2:我也会……

幼儿3:我可以画下来……

2、制订计划,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必要的帮助。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用画、写或者像有的小朋友提出的用拼音的方法,在计划制定表上制定你的“十分钟计划”。

三、活动高潮:体验“课间十分钟”。

1、教师放置沙漏,幼儿开始按计划来完成“课间十分钟”。

教师:相信小朋友们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现在我手上有个10分钟漏完沙漏,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也是10分钟。那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在沙漏漏完之前尝试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现在开始~

2、教师观察幼儿实施计划的.情况。

3、沙漏漏空,课间十分钟体验结束。

四、活动总结:梳理与提升经验。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请幼儿来检查查自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教师:你们的计划都完成了吗?

幼儿:完成了!

幼儿:没有……

教师:有的完成了,有的没完成。那老师问一下没完成的小朋友,没完成哪些内容?为什么?

幼儿1:我计划的内容太多了,时间不够,玩玩具和找小朋友说话没完成。

幼儿2: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幼儿3: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幼儿4: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所以我们刚刚制定的计划在课件10分钟里可行吗?

幼儿:不行。

2、集体总结

教师:没错,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每分每秒都在流逝,过去了就没有了。那小朋友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1:上厕所。

幼儿2: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

幼儿3:玩游戏!

……

教师:玩游戏也可以放松自己,但是你认为“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和好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3、教师总结

教师:没错,小朋友们都说的很棒。到了小学,我们的休息时间只有课间的10分钟。这十分钟如果我们不合理安排,那么就像刚刚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完成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做,比如:准备下节课的书、去厕所等等,当然如果等待的人很多,我们也可以先做其他事情。要是最后还有剩余的时间,我们可以和好朋友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聊聊天、玩一会儿放松一下自己……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到了小学可以合理安排自己课间十分钟,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有秩序的去喝点水休息一下。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感受10分钟到底有多久,活动形式较为新颖,幼儿参与度高。经过分组讨论、设计到最后的实施计划,总结自己的计划是否完成,从而明白小学的课间10分钟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10分钟。

但活动过程中,体验的10分钟结束,幼儿并没有按要求回到教室继续讨论得出的结果,导致活动时间过长,幼儿注意力逐渐下降。需要老师下次课上提前做好说明准备,提醒幼儿按要求完成活动小任务。

花种的课件3篇


如果您想寻找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励志的句子十分推荐“花种的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是教师教学成效的有效衡量标准。阅读是一种好习惯希望以下内容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花种的课件(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帮花朵分类。

2.学习根据点数和花朵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二.活动准备:

1.花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花若干,装花的礼盒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导入

今天吴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

2.幼儿讨论

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认识花园

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花园,我们把鲜花种到花园里去好不好?

三.种花

1.认识标记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花才最好呢?

幼儿:这里有个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蓝颜色标记。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花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那绿颜色的花,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幼儿:绿颜色的花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花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有方形、圆形、三角形。

幼儿:方形里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三角形里也有圆点点。

师:对了,这些图形里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花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花怎么种?

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朵花,两个圆点点种两朵花。

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花种到花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花有几朵,和哪个图形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种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

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评价:

在活动一开始我就以一份神秘的礼物来紧紧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当他们打开礼盒,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花都兴奋不已,我就设计了让幼儿尽情讨论的环节。不仅让幼儿与伙伴之间有了交往,还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大家都收到了这么多花,该怎么办呢?为了让幼儿有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我就设计了种花的这种形式。

整个活动环节都环环相扣,有联系性,幼儿之间有了比较好的交流,师幼能够互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观察能力。在活动中幼儿体验了种花的乐趣,大部分幼儿能根据颜色、点数对应种花,有少数幼儿由于事先没有观察花的数量就直接种花而出现了不能和点数对应的现象以及颜色弄错的现象,在小朋友赏花时发现了,帮助他们改正了过来。

花种的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借助送花种的游戏情景,能够正确区分4种颜色和1-4数量的不同,并进行一一对应的

分放花种;

2、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方式,尝试看简单图卡进行5以内的数物匹配,并用自己

语言表述;

3、乐意参与活动,运用完成任务形式,感受生活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收获的快乐。

活动准备:废旧水彩笔帽、彩色卡纸、废旧绿色小草坪、小兔木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送花种一:能够正确说出颜色名称,并按颜色进行一一对应送花种;

1、仔细的看一看、说一说,每个人都有什么颜色的小种子吧。

2、拿出第一个口袋:那你能再说清楚:你手里的红色种子有几个吗?

3、边说边送小花种:

4、教师小结:那让我们站起来围着小花园欣赏一下我们刚才撒下来到小花种子吧,替小

兔检查一下对不对吧

二、送花种二:能够正确说出自己手中花种的1-4的数量,并按数量一一对应送花种;

1、打开第二个口袋,取出颜色相同、数量不同的小种子数一数,

2、分别放在点子瓶里(平面图粘贴)

3、小结:边说边贴在大图上

三、买花种三:能够正确区分花色和数量的不同,尝试看简单的图示进行数物匹配,并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1、打开第三个口袋,取出任务卡:3红+2黄;

2、教师和幼儿讨论:任务卡上图示是什么意思?

3、幼儿分别拿自己任务卡涂色完成任务。

4、小结:验证、纠错(老师检验得到礼物)

四、完成买花种的任务卡:拿着任务卡和礼物跟随音乐出教室,结束。

花种的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按AB模式进行排序。

2、帮助蝴蝶建造花园,进一步感受春天花儿的美丽。

教学准备:

1、春天小花园场景一个、幼儿扮演的蝴蝶姑娘二位。

2、各类模式卡、小花盆人手一份、面泥制作的不同颜色、大小、种类的花若干。

3、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师:“我们来到了哪里呀?春天来了,你觉得小花园怎么样?是谁飞来了,咦,怎么又飞走了?”(幼儿扮演蝴蝶姑娘进场)

2、师:“蝴蝶姑娘最喜欢和花园的谁一起玩?我们前几天一直在做花,快来帮蝴蝶姑娘想个办法?”

3、师:“那你们知道蝴蝶姑娘最喜欢怎么样的花园?”(幼儿自由说)

4、小结:蝴蝶姑娘说了,它最喜欢在花园里种的整整齐齐、有规律的花。假如你把花乱起八糟的种在一起会一点也不漂亮的。

二、摆摆讲讲

1、师:“蝴蝶姑娘它有自己的想法,它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封信,它说按照信的要求把花种的整整齐齐,那么花园会更美丽的。”

2、讨论:“你们知道这盆花是怎么种的呀?”(出示一张模式卡)

3、小结:种花的时候先找到起点,看清楚信上的规律再种上去,种的时候排的整整齐齐才会更好看,蝴蝶才会更喜欢和春天小花园的花做朋友。

4、幼儿操作。

5、讨论:“你们把一朵一朵的花都排排队种在了花盆里,好象种的方法不一样,谁来说一说?”(幼儿一一介绍)

6、小结:你们真动脑筋,都是按照蝴蝶姑娘的要求来种花,可是种的方法不同,有的是按颜色来种的,有的是按大小来种的,有的既不是按照颜色、大小而是按照花的不同名字来种的,蝴蝶姑娘看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三、唱唱跳跳

1、师:“我们一起把花种到花园里吧,你们现在觉得蝴蝶姑娘会喜欢来花园玩吗?”

2、师:“我们一起和蝴蝶姑娘来跳跳舞吧!”(歌舞表演)

3、师:“和蝴蝶姑娘再见,我们过几天再来看你!”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借助可触摸到、体验到的面泥开展有趣的操作活动,非常适于农村幼儿园,也得利于改变单一的、封闭式的课堂教育形式。为此,将底结构活动中制作的面泥小花进行拓展,有效开展高结构活动能使幼儿的学习兴趣递增,不同的新经验得到提升。本次活动“种花”就是将材料进行拓展,使幼儿在数的情景操作中尝试运用AB模式进行排序。

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情景层层层入的方式,如一开始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小花园中问:“你觉得小花园怎么样?是谁飞来了,咦,怎么又飞走了?”就将幼儿对春天的各种感受进行了大胆的表达,帮助幼儿整合了各种春天的经验。之后在师幼讨论中:“你们知道蝴蝶姑娘最喜欢怎么样的花园?”很好的激起了幼儿对有规律种花的想法与兴趣。再通过个别幼儿对操作材料的示范与讲解,使每位幼儿清晰、正确地了解了有规律种花的要点,再后幼儿在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互动中(平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塑造的各种小花及人手一份的模式卡、小花盆等),充分给予了每位幼儿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幼儿在运用AB模式排序帮助蝴蝶建造花园的程中又提升了按颜色、按大小、种类种花的方法,从而使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自主探索、实践应用中达成活动目标。在最后的环节中,幼儿自由地在唱唱跳跳中表现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使活动达到了高潮,并且帮助幼儿获得了各种能力的发展。

  • 整式的课件

    在教学中,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教师都需要精心撰写。良好的教案编写是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您想要写好教案课件,可以考虑以下建议,也可以参考本文提供的“整式的课件”相关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式课件 05-24
  • 列代数式课件15篇

    您可以看看“列代数式课件”或许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期望这篇文章有助于您谢谢浏览。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做好教案是教师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表现的重要手段。...

  • 不等式课件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对这篇《不等式课件》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并强力推荐给各位,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收藏支持。教师会将课本中的关键教学内容梳理成教案课件,因此教师撰写教案须谨慎对待。教案与课件的专业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 课间活动课件13篇

    你可能需要“课间活动课件”励志的句子为你认真挑选供你参考,并欢迎阅读。教案和课件是老师需要细致准备的,所以老师在编写教案时不能随便对待。教师需要全面考虑教学内容来制定教案。...

  • 花种的课件3篇

    如果您想寻找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励志的句子十分推荐“花种的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是教师教学成效的有效衡量标准。阅读是一种好习惯希望以下内容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花种课件 08-09
  • 老百晓课件3篇

    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关于“老百晓课件”的最新范文。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只要提前完成教案和课件的书写工作,就能确保顺利进行授课。编写完整的教案是完成授课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的网站上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期待您的探索!...

  • 水彩画课件3篇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水彩画课件3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花瓶》一、教学课题:第四课花瓶二、教学目标:1.德育: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增强团队意识、竞争意...

  • 检验学课件3篇

    您在寻找好文章吗我们建议您阅读“检验学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密不可分。欢迎您来到这里愿您在网页中找到您所需的内容!...

    检验课件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