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最新课例与教案实用

栏目: 课例教案

2024-03-09 13:32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完善的教学评估数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主题是“课例与教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建议你将其保存下来!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领导岗位竞聘演讲稿精选

课例与教案【篇1】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三者之间才能相互融合、相互碰撞,才能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徐老师的这一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读为本,注重感悟。

在这一课中,不管是对课题,还是对生字新词,或是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徐老师都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读上,以读为本,贯穿课堂的始终。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的朗读,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潜心体会语言的内涵,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产生自己的感悟。在检查字词这个环节中,读美丽善良、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等词语,教师通过人物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词,读得懂,读得深,读得透。读寒冬腊月、盛夏酷暑时让学生读出冷和热的感觉,读叹了口气、攥紧拳头等词又让学生加上动作,以演促读,以读促悟。就此一环节所采用的读词方法就有五六种之多,而且逐步深入,层层落实,训练非常到位。

在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面面俱到地分析讲解,而是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细心体会,进而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比如读完了第一段,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再和小伙伴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接着再出示有关语句,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理解再三追问,体会小沉香想知道母亲下落的迫切心情。再对有关语句进行更深入的朗读。这一环节中,教师讲得少,学生悟得多,这一切都是在学生的读书实践活动中得到的。为了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训练步骤,活用文本地读,从而产生了精彩纷呈地悟。学生本位的感悟和体验已悄然形成,这不就是新课标所呼唤的吗?

二、以情为根,激起共鸣。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就更要抓住文本材料中丰富的情感资源,注重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因为如果没有情,教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徐老师的这一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的情感色彩,以情带动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碰撞,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如当讲到爸爸知道沉香想去解救妈妈,告诉沉香二郎神是个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的人,劝沉香不要去这一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小声读,体会爸爸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这话的。学生经过认真品读,体会到了爸爸此时此刻复杂而沉重的心情,有的学生说伤心,有的学生说害怕,有的学生说难过,有的学生说担心,教师就让他带着自己所说的这种语气再读这段话,没有画地为牢的批评干涉,没有强求一致的硬性规定,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对课文语言的主观感受和独特体验,展现主体本位的见解。这样的阅读,学生充分领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也用自己的心灵、感情与文本、人物进行对话,这是相互的沟通与交融,彼此的分享和启迪。这不就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最佳体现吗?[

回顾这一堂课的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增加了语言积累,能读善思会说。事实证明:孩子们的头脑在课堂上一旦得到解放,他们将释放巨大的能量!这能量的表现就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使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课例与教案【篇2】

《伤仲永》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课例有感

伤仲永(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本文的叙述部分简单易懂。学生在阅读中不会感到很大的困难,可以自己指导阅读。议论部分稍难

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方仲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本文以前放入教

当时只摘录了前两段,没有讨论第三段。虽然这一段没有评论,学生们读了之后会有一些理解,但是

能体会要肤浅些。因为作者不仅就事情本身加以评说,而且还引发开去,说明贤人不受后天的教育如

更何况,像我们大多数人这样的普通人?事实上,这是一个警告,我们应该关注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可以让

学生就方仲永这个故事本身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谈得合情合理就可以。

[教学建议]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

的读音、词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4.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个。要把握文章的特点,理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关点。学习本文寓理于事,

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6.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7.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

学生认识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从学生,到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

敢于表达意见,倾听他人意见,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他人沟通。

2.竞赛法。它适合年龄特点,激发了他们在比赛中的追赶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

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

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勤

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

就是其中一例。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

二、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无

。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作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

,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安石善于读书,记忆力强

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千言万语,提出改革思想,实行富国强军政策,遏制官僚地主兼并,加强

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加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

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政封荆

,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2) 阅读课文,翻译课文,掌握文章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示范磁带阅读或教师示范阅读。学生听录音,掌握发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隶(lì)扳(pān)谒(yè)

泯(mǐn)称(chèn)卒(zú)

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

学生们一齐读课文。老师提醒他们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3.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第一轮: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参考笔记,借助参考书翻译课文。

第二轮:认读课文

幻灯显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币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

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

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未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这是一段未加标点的段落。学生应在指定时间阅读。

四。思考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了解文章的真实性。

教师设计相关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 方仲永的转变有哪些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 最后一段的议思是什么?

学生们思考、讨论和交流,并畅所欲言。

可见:(1)仲永的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

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

两三岁的时候,方仲永能够衰落。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

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少年时天资聪明,以“闻”的形式;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

;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言。课文详写第

在第一阶段,方仲永能够展示情况。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

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

的含义。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从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

正常的教育。

(3) 笔者主要强调了努力学习和教育对人才的重要作用。

(3) 学生读两遍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并背诵。

3、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他们的成长奥妙。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2) 理解文章,独立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师提问:本文以方仲永为例,阐述了产后教育对成功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

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

有证据,思路要清晰,语言要简洁。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人的智力发展有一些差异,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出生后的教育和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习。学生2: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这也需要人们自己的努力,也就是勤奋。

学生3:我们应该为天才的成长创造什么样的环境?文中邑人惊奇于方仲永的天才,因此,对他“世隶耕

”的父亲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宾客其父”。仲永的父亲呢?日扳仲永环谒邑人“,是世人的吹捧扼

杀了仲永的才能。

学生4:成功有很多因素,包括天赋、教育和主观努力。勤出智慧,勤能补

拙。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斯是一个人才智水平和知识的明证

识的多寡关键在于的程度如何。??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有对作者观点的认可,也有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作进一步的引申,引经

据典,有理有据。如果课后能精心安排,相信一件优秀的作品会脱颖而出。

(三)、品读课文,**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学生可以独立欣赏和阅读课文,评价课文的艺术特色。

生1:本文借事说理,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

写作者借鉴。

生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

”“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

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

为方仲永和变革奠定基础,并指出方仲永命运改变的关键。

生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学生4:推理的结合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情感的流露也给本文增添了很多色彩。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

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衰伤之情。(四)、课堂小结

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读了课文,欣赏了文章的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写作范例。同时,仲永

这场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天才需要被照顾。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

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放自制的动画课件)

三、教学反馈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检测

幻灯显示:

1.解释带“――”的字。

(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

(3)并自为其名(4)指物作诗立就

(5)稍稍宾客其父(6)或以钱币求之

(7) 环谒于人(8岁)不能称为过去的新闻

(9)泯然众人矣(10)受之于天

(11)贤于材人远矣(12)得为众人而已耶

2.一词多义。

其诗以养父母忽啼求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借旁近与之

父利其然也借一乡秀才观之

其受之天也以钱币求之

如此其贤也余闻之也久

彼其受之天也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也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客客其父父利其然伤仲永父异焉

4.翻译下列句子。

a.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检测方式建议

每次考试的单题由第一组的代表完成,复题由第二组的代表完成。如有困难,教师点拨。

参***

一。(1) 属于(2)已完成(3)(4)

(5)渐渐(6)有的(人)(7)四处拜访(8)相当

(9)完全(10)承受(11)胜过(12)能够

2。他的(1)是指方仲永(2)代表方仲永(3)写的诗

(4)他(5)他的(6)他

之:(1)代“节具”(2)代“仲永”(3)代“仲永写的诗”(4)代“仲永的诗”

(5)代“仲永很有才这件事”(6)结构助词“的”(7)代“通悟”

课例与教案【篇3】

古诗里的春天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书目:《惠崇春江晚景》、《绝句》《三衢道中》《春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古诗,感受春天题材的古诗中的诗情画韵。 2、理解古诗中可以描写诗人的所见所想。 3、感受古诗中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4、理解古诗中动静结合的写法。 5、感受到古诗中包罗万象的题材。 教学流程:

一、谈话赋诗导入

1、谈话:孩子们,又到了桃红柳绿、五彩缤纷的春天了,你们喜欢这样春意盎然的季节吗?你们画过春天的画吗?我们的古人啊,也留下了许多描绘春天的美好画卷,有画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古人来赏春。

2、出示春景图,引导:首先我们一起来玩个高雅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画赋诗,好吗?

出示若干春景图,和学生一起看画赋诗。预设:骆宾王《咏鹅》、贺知章《咏柳》、白居易《春晓》、《村居》、《赋得古原草送别》、王维《画》。

3、过渡:孩子们,原来这就叫看画赋诗,我们这般就叫诗情画韵。今天,我们就继续伴着这诗情画韵一起走进古诗中的春天。(板书课题) 二、引出精读诗《惠崇春江晚景》 (一)了解作者,引出古诗

1、谈话:首先,我们来认识两位妙笔画春、妙语咏春的古人,他们是: 2、出示惠崇和尚简介,请一位学生介绍。 3、出示苏轼简介,请一位学生介绍。 4、引出《惠崇春江晚景》。谈话:能诗善画的惠崇和尚画了一幅鸭戏图,大才子苏轼一看,连连称妙,提笔写下了一首题画诗,这首诗就是《惠崇春江晚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阅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请一位同学扮演苏轼吟诗,其他同学闭眼聆听,想象。 3、这幅画中都有什么?

4、汇报交流。预设:竹子、桃花、江水、鸭子等 5、这些事物是怎么组合在图画中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预设:透过竹林,几支桃花初开放,江水已经回暖,鸭子们最先知道,已经在讲述中嬉戏。 6、引导:听了孩子们的描述,,我们仿佛来到了惠崇大师的画中,我们也诗兴大发,不仅吟诵——预设:诵读前两句。男生吟诵、女生吟诵。

7、引读后两句:孩子们,在桃花初开、竹枝摇曳的大好春光中,其它植物也不甘落后,各自生长,你看:(出示蒌蒿、芦芽、海豚图文)请同学解读资料,引入苏轼“拼死吃河豚”的故事,引出后两句。 8、提问:河豚是不是在画中?

9、分析:原来河豚是苏轼看到蒌蒿、芦芽之后的联想,可见,诗中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板书:所见所想。 (三)过渡:孩子们,苏轼为画赋诗,有一个诗人却以诗为画,他的诗就是一幅画,他就是被人们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一生坎坷,后来在百草堂居住,正值大好春光,杜甫走出门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经典的五言绝句。我们一起读一读。

1、自读绝句

2、杜甫以诗为画,他的绝句中都有有哪些景物?预设: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3、引导诵读《绝句》。 4、讲解“飞”、“睡”是动静结合,引导感悟动静结合的写法。(板书:动静结合) 三、继续引读略读诗

1、苏轼为画赋诗,杜甫以诗为画,我们的古人在春天中也忍不住到外面游玩,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宋代诗人曾几就在三衢道中有感而发,写下了《三衢道中》,也描绘了树木葱绿、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诗歌 3、齐读。

4、引导:诗中谁入画了?预设:晴日、树荫、小溪、黄鹂。

5、总结:春天万物都是可爱的,都可入诗,这正如宋代朱熹的《春日》所言:万紫千红总是春。 6:引读《春日》,适时板书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回顾:

1、是啊,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的山山水水,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的可爱生灵,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一起在诗情画韵中结束今天这堂课。

2、配乐朗诵诗歌。

3、课堂总结:孩子们,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在美好春光中遨游书海,一起探索古今,在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吧!下课!

语文古诗教学设计

春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画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山行教学设计

课例与教案【篇4】

【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是一篇诗歌,全诗尽情呕歌了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努力实践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来建设开发和设计利用课程资源,创建一个涵盖长城(运河)风景欣赏、长城(运河)建造史、课文欣赏、祖先创造人间奇迹欣赏(故宫、圆明园等)、网上交流等内容的长江(运河)信息集锦。从而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多元的信息源,让信息多向流向的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但是网络作为教学媒体,本身不能产生教育作用,只有把它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

【课例设计】

板块一:认识长城(运河),为建构新知做准备。

1.点击进入长城(运河)风景欣赏。

2.点击进入长城(运河)建造史。

板块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交流问题:

(1)在作者眼里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子?

(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3)精读课文,理解对长城的描写

师:万里长城的奇异具体表现在那里呢?

大屏幕展示万里长城风景图,同时播放歌曲《长城长》(学生观看,相互讨论)

生:很长,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生: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生: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板块三:读中领悟知识拓展

1.点击进入课文欣赏,自由朗读。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从这些词句中悟出了什么?

感情朗读

表达、交流探究所得:点击进入网上交流,在交流区里进行交流。

再次点击进入祖先创造人间奇迹欣赏。

板块四:作业

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并在网上交流区里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实践新课程理念,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角色、教学过程、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1.板块一让学生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对话,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为学生讨论交流表达奠定信息基础,创设一个特定情境。

2.板块二中,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画面,铿锵有力的歌曲,不仅巧妙地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力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3.板块三以学生为主体,多方互动,同时教师转变了课程即教材的观念,走出文本的狭隘视野,应地制宜地建设开发,设计利用课程资源。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让其更好地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凭借,可让学生交流更顺畅,学习更主动。

4.板块四,在此环节中,教师再次让学生与文本相关内容对话,并搭建一个能使学生表达、交流、欣赏的平台,让学生们尽情挥洒个性笔墨,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课例与教案【篇5】

题记: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只顾形式上热热闹闹,要寻根究底。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学生由于在之前对整数加减法接触较多,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回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应该能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所以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

初始片断描述:

1.出示步步高文具店部分文具价格表

笔记本钢笔计算器三角尺油画棒彩泥

2.6元5.85元58.24元0.66元15元8元

自由读读这些信息。能提出几个简单加减法的问题,并口头列式吗?

2.随机挑选两道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58.24+0.6658.24-0.66

独立用竖式计算;同桌交流计算过程;反馈:指名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评价

(意图:这是第一层次的感悟,小数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在尝试中学生不大会出错,重在说明这样对位的理由,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3.随机挑选两道小数数位不同的加减法如:2.6+58.242.6-0.66

独立用竖式计算,师巡视;叫多名学生板演(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讨论:对板演竖式有意见的请发表,并说明理由(可能有的错误:数位没对齐、进位错误、倒减、退位错误)

(意图:这是第二层次的感悟,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视巡视中发现的错误为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借助错误资源,使学生在纠错、说理、争辩、比较中再次感受数位对齐,并发现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实现了数位对齐。)

指名说说正确完整的计算过程,再次强调数位对齐

4.小结:说说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什么地方该特别注意?

反思:

刚上完课,我就听见一个平时从来不举手、学习基础不很从好的学生在对同伴说:今天这节数学课最有趣了!我的心动了一下,回顾整节课,有几个地方是比较成功的:1.创设生活情境,重组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文具店情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2.充分预设,在交流中生成。我视巡视中发现的错误为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借助错误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相互纠错、说理、争辩,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进程,在听取同伴意见的同时进行反思、取长补短,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结构,使每位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但是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样的教学学生除了获取知识以外,还获取了什么?学生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这样做?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否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正确吗?等这几个涉及数学思维方面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次的感悟中由于小数数位相同,绝大多数学生很自然会把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结果自然是正确的。我在教学中好像无条件地认可了这种算法,至于这种算法成立的前提条件我未提及,学生也毫不怀疑地顺着我的思路下去,第二次感悟(小数数位不同的加减法)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判相同数位对齐的算法为对,其他的算法为错。这不免使我想到课堂上存在的一种现状:在表面上情境创设、算法多样化、交流互动等美丽光环的掩盖下,学生的学习其实是肤浅、浮躁的。如何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几个问题摆到了我的面前,于是我对本课进行了重大改变并进行了实践:

课例与教案【篇6】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那些内容?现在来交流、展示一下。

生:我懂得了题目中的射字要读得果断,有力。

生:我知道了唐代卢纶写的《塞下曲》中介绍了一位箭术高明的将军,这位将军就是汉代的李广。

生:我会背《塞下曲》。

生:我知道了李广将军神勇无比。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李广将军的确神勇无比,《塞下曲》给了我们一个大概的印象。而课文的第3、4两个自然段将事情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你想听这个精彩的故事吗?(播放第3、4自然段录音)

师:边听边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与《塞下曲》的哪几句是一致的?

生:第3自然段的内容与诗歌的一、二两句是一致的,第4自然段的内容与诗歌的三、四两句是一致的。

师:哪位同学敢于向录制磁带的这位老师挑战朗读?

生:(自由报名朗读第3、4自然段。)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简直身临其境。但是,老师有个问题不懂,想向同学们请教,李广将军夜巡时为什么认为前方有虎呢?

生:因为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因为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

生:古书上说过,风生从虎,云生从龙。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大家真会学习!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生:警惕性高!

师:他发现了老虎后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再表演给大家看看。

生:(自由报名,朗读后表演射虎动作。)

师:他们为什么能表演得这么好?

生:因为这句话写得好!把李广将军的好多动作都写出来了,而且很准确。

生:因为他们认真读了,认真想了。

师:说得都不错。李广的这些动作是一连串的,是在发现了猛虎之后短时间内连忙完成的。从大家的表演看,虽然忙,但一点不慌乱!用个成语或者词语来说叫什么?[

生:临危不惧。

生:镇定自若。

生:沉着冷静。

生:处变不惊。

师:说得对(让学生批注在书上)!也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说,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学到这里,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生:那支箭射死了老虎吗?

师:老师心中也有这样的问题。谁能解答呢?

生:(根据第4自然段的内容回答。)

师: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有这种感受吗?说说看。

生:也有这种感受,想不到没在草丛中的是块巨石。

生:更想不到的是那支箭射进了石头里,而且拔不出来。

师: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如果你在场会说什么?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跟着李广将军打仗,会取得胜利。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师: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自由朗读,再互相背诵。

师:学习了课文后你想做什么作业呢?

生:默写《塞下曲》这首诗。

生: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生:收集李广将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生:找卢纶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生:收集其他名将的故事。

师:很好!大家真会学习!同学们设计的作业是有价值的。今天,我们的作业是默写《塞下曲》,并说出诗的大意。另外请大家自由选择一两题感兴趣的作业认真完成。相信大家会选得很好,而且完成得很好!

〔评析〕:课的开始变教师检查为学生展示,巧妙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兴趣盎然、信心十足。课中,教师和学生结成了学习共同体,选定有价值的专题,一起研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自主体验油然而生。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能和学生共同研究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显示了教学从首先关注知识转向了首先关注人。这样做,学生就会将学习视为一种自主的、赏心悦目的、最具创造性的活动。

课例与教案【篇7】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让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文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56个字,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学生理解想象能力的有限性,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学生类似生活体验的贫乏性,孩子脑中缺乏一定的表象,仅仅借助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很难深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语言的准确精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常常是依*形象、颜色、声音的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它能充分发挥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将计算机网络引进《七律长征》一文的教学中。

1、网中见形,养眼生趣: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它能帮助我们超越时空限制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在教学时我就从网络中寻找有关的图象文字资料,经过剪辑,编辑成与文章相匹配的教学专题片,链接到教学虚拟网上。学课文前,让学生点击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内容,或走进毛主席,了解毛主席。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实际上,授课前学生就已经走近文本、探究文本了。计算机网络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超越了时空,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课文的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2、网中生情,促进朗读:

对于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来说,毛泽东与红军长征是那么遥远,那么陌生。要让他们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的时空与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网络以其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优势,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广泛阅读、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实现课文语境的重构。语境重构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意义建构的基础与过程,它融入了学生自我情感的参与与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学生心灵感悟的过程。课上让学生用心听、看、想,学生在立体地、多角度地、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受到感染和启迪。例如:创设网上赏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选择腾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五幅征难图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看看录象、听听故事,并有感情地读一读相关诗句。学生只要点击相应网页,屏幕上就会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领略了五岭的蜿蜒连绵,感受了乌蒙山的磅礴气势,眼望着汹涌澎湃的金沙江,伴随着红军飞夺泸定桥悲壮惨烈的场面,再来高声诵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红军战士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飞翔。计算机网络让学生沉浸在了特定的意境中独立感悟赏析语言文字,在情境中动情。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继而发出内心深处的咏叹。

3、网中促悟,深化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增加大脑中信息的储存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启学生的语言储备,将书本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感受。

如在教学完本诗,总结课文,深化情感时,利用计算机网络了解毛主席对红军长征的评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式练习:长征是播种机,它在我心中播下了_______的种子。在练说前,让学生再读课文。结果学生在网中与文本对话,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中悟出诗歌的内涵意蕴,有的说:长征在我心中播下了乐观顽强的种子。有的说:长征在我心中播下团结一心的种子。有的说:长征在我心中播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种子学生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本文的教学在计算机网络的辅助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更新颖,教学形式更生动活泼,教学过程呈现出勃勃生机。

总之,计算机网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为《七律长征》一文的教学开创出一片鲜活的新天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课例与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勾画感受深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燕子。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燕子专列)齐读课题。自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注:学生想问的问题可能主要有这些:什么叫专列?专列是怎么样的?燕子为什么要乘专列(会乘专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

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三、朗读感悟,品读第二段。

1.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集体交流: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几方面的麻烦?教师板书。(板书: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冻死、饥寒交迫等)读一读这些词语,提醒学生积累。

(2)理解“饥寒交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燕子遇到的仅仅是饥寒交迫的麻烦吗?还遇到了什么麻烦?

长途跋涉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燕子一路上要飞过哪些地方吗?这一路,燕子们多辛苦呀?谁能读出燕子的疲劳。(指名读)

(4)燕子们饥寒交迫,再加上长途跋涉所带来的疲劳,所以课文说它们正——濒临死亡,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3.根据课文情景想象燕子的处境,结合自己的心情,进行朗读指导。

四、指导写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课例与教案【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减的方法和简便方法

能力: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竖式计算连加减的方法和简便方法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口算8+720+1737+5015-6

45+861-2023+534-9

2、板演

4+8+517-8-4

3、检查板演

二、新授

1、出示例1

28+34+23=文字叙述

这道题有几个加数?它们要先算什么?我们可以把第三步放在第一步计算的竖式的下面。

2、做一做

3、出示例252-20-18=这道题我们计算什么?

小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可以用竖式计算而有些题比较简单可以用口算。

4、练习二十第1-7题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十四节:两位数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混合计算例3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两步加减混合和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

能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竖式计算两步加减混合和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口算

2、板演说运算顺序

12+18+533-9-2043-5+20

3、检查板演

二、新授

1、出示例3

这是一首这什么样的计算题?应该怎样计算?有简便算法吗?

2、做一做

3、出示例4

什么类型?怎样计算?有简便算法吗?

4、做一做

5、改错练习

三、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课例与教案【篇10】

教材简析:

本教材属积累拓展的内容,是笔者自己收集并汇编的一组反映春这一主题的四首现代儿童诗歌。其中包括《春天来了》、《春雨》、《春风》、《春天在哪儿呀》。这几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其中提出现当代和外国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本课时欲用这自编的几首文质兼美的儿童诗歌,激起学生对现代儿童文学(尤其是儿童诗歌)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的诗文,用已积累的相关诗文来诠释这几首诗歌,并能达到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让学生能充分、自主、富有个性地参与到诗歌的阅读实践中来,在课堂上努力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拥有真正的阅读选择权:即学生能选择阅读的内容,选择阅读的方式,选择阅读的流程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加强积累,加深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习关于春的儿童诗歌四首,认识到春天永远充满活力,春天是无处不在的。

2、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反复地诵读、感悟、记忆及尝试创作等实践活动中初步领悟学习儿童诗歌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习儿童诗歌的兴趣,初步感受儿童诗歌的艺术美。

  • 最新儿歌课件实用

    今天励志的句子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儿歌课件”的文章,请不要忘记将本网页的链接收藏到您的收藏夹或书签中。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

    儿歌课件 08-25
  • 最新口技课件实用

    教师每节课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和课件,这是每位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只有将教学方法与教案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口技课件”相关知识点,相信这篇文章值得您花时间去仔细品味!...

    口技课件 02-03
  • 最新体育课教案

    教案和课件在课堂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的老师需要认真撰写和制作属于自己的教学课件。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基础。为了满足您的需求,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整合了一份关于“体育课教案”的完整指南,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您解决一些问题和困难。这真是太好了!...

  • 最新教学实习周记范例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最新教学实习周记范例,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这周我依然在教务处实习,通常教务主任或教学组长不会请实习生做很多事,只有在忙不过来时,请我们一同帮忙。像这周四下午教务处必须同时派人到永和...

  • 最新教师第一课读后感(实用10篇)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准备了一份关于“教师第一课读后感”的范文。书是人类的明灯,帮助人类打开黑夜的大门,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的记录一下了。感谢您的支持希望您能收藏我们的网站以获得最新的资讯!...

  • 最新线与角课件

    笔者的认真筛选之下,极力推荐这篇充满内涵的“线与角课件”。教师们每次上课都要根据提前准备好的教案和课件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需要每位教师都进行精心准备。教案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条件之一。这篇文章集结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技巧,欢迎大家学习和借鉴!...

  • 最新艺术课件(实用13篇)

    每位老师在开课前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老师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编写。教师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以追求更高的教学水平。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艺术课件”的相关知识,我们特意为您挑选整理了相关文章,建议您收藏本网页链接,以便日后查阅。...

    艺术课件 05-28
  • 最新扇形课件范例

    今天编辑要和大家分享一篇有关“扇形课件”的内容,供大家进行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也能够分享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和课件是极为重要的部分,现在也到了编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必不可少。...

    扇形课件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