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对于结束的一项工作任务,我们都需要做好撰写报告的准备,通过报告可以减少工作的方向性错误。一份优秀报告应该要包含哪些方面呢?您可以从以下内容中查找到涉及“教学研究报告”相关的资料,如果你觉得这个信息对你有益可以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们!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如何看待建议将双休日改为隔周三休

教学研究报告(篇1)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据调查:高达90%的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古典和民族音乐,在课堂和课余与他们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喜爱音乐,也仅仅停留在一些肤浅、粗俗的流行音乐,对高雅音乐缺乏兴趣,对课堂上所播放和讲解的一些古典音乐,他们认为是过时、老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浅薄和单一。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不利于青年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因素。一些传媒的误导,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的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辨,美丑不分。因此如何如何利用流行音乐为手段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流行音乐方面的刊物和资料已有不少,已经出版的有关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记录、呈现流行音乐发展史料特点的成果有:汉唐文化公司组织撰写的《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金兆钧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xx年》,付林编著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xx年》等几部专著。

在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xx年》一书中,作者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亲历者、策划者、重要乐评人的身份优势,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史论相结合的写作。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流行音乐圈子里的词曲作家、制作人、乐手、歌手做了大量的采访,拥有几百个小时的录音资料。

和《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xx年》一书相似,流行音乐圈中的`作曲家付林也以一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身份编著了《中国流行音xx年》一书。该书以年代更替为序,以大事记的形式,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梳理。该书与上述两部著作,在史料上可以互为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不仅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迸行了线性描述,更为难得的是,该书每一个章节都专设一节,简单介绍当时流行音乐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并且每一章也设有小结。对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所有这些,都对深入展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工作具有启发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流行音乐的概念与特征

1.1、流行音乐的概念

1.2、流行音乐的特征

2、当代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2.1、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吸引了大学生

2.2、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2.3、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满足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欲望

2.4、流行音乐传播手段的科技性适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

3.1、积极方面的影响

3.2、消极方面的影响

4、如何处理好流行音乐与大学生关系的思考

4.1、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观

4.2、正确评价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

4.3、尊重并引导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选择

4.4、加强对不良流行音乐的管制

5、结束语

三、主要参考资料

[1]张庆庆.浅谈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大庆社会科学.20xx,(03).

[2]高玉武,温蓓.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2).

[3]魏培修.音乐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4]周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教学与管理.20xx,(06).

[5]杨晓勋.《中国流行音乐传播预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4期.

[6]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的世纪末批判》.人民音乐.1998年.

[7]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文艺出版社.1997年.

[8]谭克媛.《先火网络,在热市场(东北入都是活雷锋)有人缘》.《中国文化报》.20xx年9月10日第4版.

[9]潘海涛.《金铁霖谈中国歌坛之怪现状》.中新社北京三月十日电.20xx年3月.

[10]张小远.解亚宁.《心理健康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11月.

教学研究报告(篇2)

1. 考察结束后开学第一周提交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同学们应充分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结合自 己的调查经历和调查资料, 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2. 调查报告要有独立的见解, 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 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3. 调查报告的资料应该真实, 内容应简明扼要, 应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能反映出调查单位的情况及本人调查的情况、 体会和感受。

4. 调查报告由封面、 正文和附录构成, 各部分要求如下: ( 1) 封面反映小组调查的基本信息, 按统一制定的格式填写。

( 2) 正文内容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查目 的; ②调查地点介绍; ③调查内容、 过程和完成的任务; ④调查收获、 体会和建议。

⑤调查报告应该内容真实, 要有观点, 有分析,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文理通顺、 行文规范。

调查报告正文结构安排上没有固定写法, 但一般应涵盖到上述要点,

试举一例, 仅供参考, 具体行文结构安排结合各自 调查对象和内容不同自 行安排,

不必局限于此: 关于(× × × ×) 的调查报告 前言(主要介绍社会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 包括社会调查的时间、 地点、 方式、 内容及过程等)

三、 建议(或对策) 结语 附录 [1]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 [2]访谈提纲及访谈过程记录 [3] 5. 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 ( 1) A4 纸打印, 页边距上、 下各 2. 5cm, 左、 右各 2cm; 字体。

( 2) 页眉: 宋体、 小五、 居中; 页脚: 正文页码, Times New Roman, 小五、 居中; 封面不编页码。

( 3) 正文: 宋体, 小四, 行间距 1. 5 倍行距。

二、 调查报告写作格式和要求 ( 一) 标题。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 即“主题” 加“文种” , 基本格式为“× × 关于× × × × 的调查报告” 、 “关于× × × × 的调查报告” 等。

另 一种― ―正副标题结合式, 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 × × × 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 等。

( 二) 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在专业、 调查目 的和调查内容撰写。

调查报告中既要有文献资料, 又要有调查点的资料或考察过程中出现的事实。

可以写调查过程中学到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到的内容, 也可以写大学教材与考察所知不一致之处; 可以写某一个调查点或调查点的某一个局部, 也可以将几个调查点对比、 结合起来写。

报告要有观点、 有论据( 文献资料、 事实或数据) 、 有论证过程。

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要规范。

附: 参考 格式 作为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及注意问题: 一 篇 完 整 、 规 范 的 社会调 查报告 应 包 括 如 下 内 容,

下 文内 容帮 助 大家 理解和 把 握 标准 、 规 范 的 社会调 查报告 的 具 体内 容及要 求 , 所 列 项 目供 参考 , 不 必 拘 泥 于此

⑴文章标题。

⑵中文摘要( 不超过 300 字) 和关键词( 3-5 个) 。

⑶导论。

导论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背景和通过调查所要达到的目 标。

⑷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了 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寻找调查研究的起点。

⑸研究方法的运用。

需要对调查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 如果是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 需要说明样本情况、 抽样方法和资料的处理方法等; 如果是实地研究( 定性研究) 说明个案的选取情况和个案的特征等。

⑹研究对象的界定。

需要对调查研究的对象的边界进行界定, 确定本文研究对象的情况。

⑺分析工具的运用。

如果是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 需要把用到的.计量模型进行说明, 如果是实地研究( 定性研究) 需要把用到的理论工具进行说明。

⑻文章主体。

作为以实证为特色的社会调查报告, 行文必须紧扣获得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 不能脱离材料, 做到符合事实。

⑼结语。

结论是指通过上文对实证材料的分析获得的结论进行阐述, 主要是用于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的报告写作;

小结是指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阐述, 具体内容与摘要相符;余论是在文章最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或者阐述文章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文章的不足之处。

⑽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对文中采用的他人成说进行的说明。

在引 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 出版年份及页码, 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 以作者( 姓前名 后) 、 出版年份、 书名( 或文章名 ) 、 出版地点、 出版单位( 或期刊名 )排序。

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按照 A-Z 顺序分中、 英文两部分排序, 中文文献在前, 英文文献在后。

引 文中的英文专著名 用斜体, 论文题目 加入“” 内。

例: 文章中引 用: ( 李培林, : P5) , 文后详细文献出处与之对应: 李培林, 2005, 《社会冲突和阶级意识》 , 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

⑾注释。

注释是指对文中内容的解释, 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

⑿文章正文标题、 表格、 图、 公式连续编号。

一级标题编号: 一、 二、 三……,二级标题用( 一) 、 ( 二) 、 ( 三) ……, 三级标题用 1、 2、 3、 ……, 四级标题用( 1) 、 ( 2) 、 ( 3) ……。

一级标题居中, 二级及以下标题左对齐。

前三级标题独占一行, 不用标点符号, 四级及以下标题与正文连排。

⒀附录。

对于实地研究( 定性研究)的调查报告需要在文后列出质性材料等;如果是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 需要在文后列出问卷内容、 公式推导等。

教学研究报告(篇3)

一、调查目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在小学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如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为有效,就成为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为了全面了解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状况,我们进行此问卷调查。

二、调查内容

1、学生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条目进行:

(1)你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对你或对同学的学习和自信心有激励吗?

(2)你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怎样?

(3)当老师频繁夸你和其他同学“你真棒”、“你真聪明”时,你的感觉怎样?

(4)当老师宣布完成某项任务后有小勘品时,你会怎么做?

(5)当你课堂上获得老师奖励的“小红星”“小红旗”等小勘品时,你的心情怎样?

(6)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简单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老师们一般怎样处置?

(7)当老师的提问你回答错误时,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8)当老师的提问你回答正确时,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9)课堂上,当大家遇到共同的难题时,老师们采取的方法经常是什么?

(10)对你的答问或练习的评价你想用哪种方式?

(11)学月测试后,你希望老师公布每人的分数吗?

(12)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必须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老师们经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2、教师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条目进行:

(1)课堂上,对于表扬语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使用情况如何?

(2)课堂上,对于表扬物品如“小红星”、“小红旗”等的使用情况如何?

(3)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你怎样处理?

(4)对学生答问不够准确时,你怎样处理?

(5)当课堂上学生不专心时,你常用的办法是什么?

(6)当学生因为上课不专心而导致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你是怎么做的?

(7)当学生回答正确你的提问时,你是怎么做的?

(8)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9)课堂上发现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时,你怎么处理?

(10)课堂练习中对学生做题后的情况评价?

(11)学月测试后,你如何评讲试卷?

(12)学月测试后,你给学生念分数吗?

(1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你经常采用那种方式?

(14)你对课堂教学评价有什么建议?

三、调查时间、范围、对象

从20xx年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上旬,调查了响水实小三、四年级共80名学生和全校20名教师。

调查的重点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情况。

四、调查方法

学生教师问卷法,分不同年级、班次,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及一至六年级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五、调查结果

对8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其统计结果如下:

1、你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对你或对同学的学习和自信心有激励吗?

a、很有激励(45人)

b、激励较大(26人)

c、一般(9人)

d、没有激励

2、你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怎样?

a、很大(45人)

b、较大(22人)

c、一般(13人)

d、没有兴趣

3、当老师频繁夸你和其他同学“你真棒”、“你真聪明”时,你的感觉如何?

a、高兴、兴奋(64人)

b、习以为常,没有特别反应(16人)

c、觉得不真实(2人)

4、当老师宣布完成某项任务后有小勘品时,你的做法?

a、很想得到,并努力想办法完成任务(72人)

b、想得到,但想不出办法(6人)

c、没有兴趣,懒得去想(2人)

5、当你课堂上获得老师奖励的“小红星”“小红旗”等小勘品时,你的心情?

a、高兴、兴奋(60人)

b、一般(15人)

c、不屑一顾,因为太容易得到了(5人)

6、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简单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老师们一般怎样处置?

a、鼓励(67人)

b、讽刺(1人)

c、置之不理(8人)

d、罚站(4人)

7、当老师的提问你回答错误时,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a、给你明确指出(21人)

b、给你提示,再思考并回答(53人)

c、另外请同学回答(6人)

d、老师给出答案

8、当老师的提问你回答正确时,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a、简单肯定(15人)

b、肯定并表扬(9人)

c、表扬并指出努力方向(56人)

9、课堂上,当大家遇到共同的难题时,老师们采取的方法经常是什么?

a、让学生独立思考(5人)

b、让同学们共同讨论(68人)

c、老师直接讲解(6人)

d、老师经常会认为超出范围,置之不理(1人)

10、对你的答问或练习的评价你想用哪种方式?

a、老师评价 (13人)

b、学生评价 (5人)

c、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44人)

d、自己评价 (4人)

e、灵活选用(14人)

11、学月测试后,你希望老师公布每人的分数吗?

a、a、(45人) b、 (7人)

c、说说整体情况,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的人数(28人)

12、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必须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老师们经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a、自己讲(7人)

b、让学生讲(9人)

c、学生讲老师修正(27人)

d、从知识的结构、思维的方法和练习的类型中指导学生进行总结 (37人)

对20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其统计结果如下:

1、课堂上,对于表扬语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使用情况怎样?

2、课堂上,对于表扬物品如:小红星、小红旗,等的使用情况如何?

3、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你怎样处理?

4、对学生答问不够准确时,你怎样处理?

①直接另请学生回答,相互补充,使其完整(6)②老师直接给出答案

③老师适当提示,给予思考时间再回答(4) ④根据具体情况,几种灵活选用(10)

5、当课堂上学生不专心时,你常用的办法是什么?

6、当学生因为上课不专心而导致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你是怎么做的?

③请他人回答,让其从中领会此题的意思( 11) ④几种都用过(3)

7、当学生回答正确你的提问时,你是怎么做的

8、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①专著地看并听取学生的回答(7) ②专著地听但眼睛巡视全体学生(10) ③听的同时去关注调皮学生(3)

9、课堂上发现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时你怎么处理?

10、课堂练习中对学生做题后的情况评价?

③根据学生实际好、中、差做不同评价(12)(注:1人作答)

11、学月测试后,你如何评讲试卷?

③先发试卷,选其中错误率高的讲,学生再选择独立或合作改错(7) ④几种都用(7)

12、学月测试后,你给学生念分数吗?

①不念(5) ②要念(3) ③只说各分数段的人数包括最高分、最低分(12)

1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你经常采用那种方式?

①师评(1) ②师生评(3) ③生生互评④生自评⑤几种都用(16)

14、你对课堂评价有什么建议?(7人作答)

六、结果分析及其对策

1、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66、3%的学生希望教师给以提示,再思考并回答,但教师中仅仅只有20%的人会采用这个办法。当然课堂时间有限,所以30%的教师采用另请他人的办法,50%的教师则灵活选用方法

2、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70%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时也希望老师给自己指出努力方向。但教师中20%的人只是给以简单肯定,50%的教师选择因情况而定。

3、课堂上偶尔使用小勘品的教师占50%,没使用过的'占50%,而学生中90%的人都想得到老师的奖励并为之努力,75%的学生表示得到小勘品会非常高兴。

4、对于评价方式,学生中55%的人希望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而教师中5%的人则只采用教师评价,15%的人采用师生共同评价,80%的人表示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当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评价方式是必要的,但尽量让学生参与评价。

5、学月测试后,25%的教师都不念学生的分数,60%的教师会说说全班考试的整体情况,包括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最高分、最低分等,15%的教师会念分数。而调查学生的结果却出乎意料,56.3%的学生都希望念分数,35%的学生希望只说整体情况。根据出现的这一情况,我们三位实验教师又特地组织了30位程度不一的学生进行座谈,他们的想法是想知道各个同学的分数,尤其是自己平常对比的人的分数,考差了就更加努力,考好了就更有信心。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时又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每次测试后,除了介绍基本情况外,高分数的人念一念,有进步的念一念,我们认为也是可以的。

6、对于单元小酷,学生中33.8%的人希望学生讲老师修正,46.3%的人希望从知识的结构、思维的方法和练习的类型中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而我们很多教师基本不做这项工作。现在的新教材很注重这项工作,每一单元的整理复习都要求教师先带领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内容,然后在各类练习中再指导学生总结。我们教师应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这既遵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7、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很有激励的学生占56、3%,在课堂中感觉学习兴趣很大的也只占56、3%。从这一数据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不够,课堂中只考虑授课内容是否能按时完成,并未更多的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来实施教学。

(二)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拟以下对策:

1、评价要有针对性、技巧性、风格性。

评价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回答、表现、行为不能给予笼统的评价;评价要有技巧性,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完全不一样;评价要有风格性,评价来源于学生,要高于学生,语言要幽默精美、简短利落,学生就乐于接受。简短的评价语不仅是老师和学生的的心灵交流,也是老师文化底蕴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展示。

2、评价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救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那在形式上一定不能简单化。多样的形式具有新鲜感,比如夸张的表情、不同的语调、肢体语言、亲昵的动作、小小的奖品、一面红旗……,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真诚的心,让孩子在你的赏识的眼光中发挥他潜在的能力,课堂上的很多的超常发挥可能就是这样生成的。

3、评价要具有肯定性,并力求发展性。

其实课堂中的评价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样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棱两可,否则这样的评价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取舍。对表现特佳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要充满激情,大加赞赏,使学生收获惊喜,不应吝啬赞扬之词。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评价语要具体、合理,不能太过模糊。对表现欠佳的学生评价以启发为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可操之过急。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用委婉含蓄的批评进行评价,让课堂洋溢温情。尽量多鼓励,少批评。肯定优点就是放大优点,让缺点自动萎缩。每个人都有自身价值的追求,而外在因素的肯定更会带给他无穷的力量,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动力。尤其面对班级中的“落后群体”,教师更应在他们的课堂表现中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以树立其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得到持续发展。

4、关注课前评价,注重课堂评价,重视课后评价。

通过课前评价,教师能在课上避轻就重,将功夫花在刀刃上,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作用。同时,在课前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能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进行评价手段的预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评价质量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监控学生的进步,即:可以评价学生朝预期的教学目标迈进的情况,并据此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围绕“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展开,应注重过程性评价。现代课堂教学应面向每一个儿童,对每一个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益。因此在实施评价时,不同类型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在数学练习课上,常会出现不和谐的一幕:当大家都在“埋头苦干”时,几个特优秀的已无所事事;当大家都已抬头听讲时,几个学困生却还在“埋头苦干”。如何平衡这两类极端的同学,让大家的学习效益发挥到极致呢?这就在于评价标准的制定了,如对于特优秀的学生,可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题目;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题。这样,每位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师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或调查、或考试,在一定的考察基础上改进后续的教学决策。

虽然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效益,但要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却不能仅拘泥于课堂,而应该是“重两头、抓中间”,这样才会切实提高评价的效益。

教学研究报告(篇4)

生成理念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观念,其特点是任何事情都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生长和建构,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在国内的最早提出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

生成性教学由于强调课堂进程的可变性,它不仅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对于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有巨大意义。生成性教学日益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学过程是否具有生成性也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在课堂上如何促成学生有效生成,面对各色生成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却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课题就是围绕如何实现生成性教学来进行探索的。

动态生成的理念一样存在于整个研究过程当中,三年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最初的立项到实施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本着实事求是,让研究服务于教学实践的原则,我们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这份研究报告主要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总结:

无论我们在课前如何精心预设,都是基于我们多年的经验,和自己的认识规律,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能力基础上的预设。而学生有他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他自己的能力水平,教师在备课时候只能尽可能量地趋向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与学生之间存在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就能够容忍学生在课堂上突发奇想,相反课堂是一池静水,无波无澜很可能是虚假的遵纪。

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的怨言,说学生总是和自己唱反调,感叹学生的不配合;如果是公开课,老师课堂上启而不发,或者一启乱发,是让老师更加郁闷的事情。其实我们埋怨学生没有跟着自己的思路,实际上是我们没有跟着学生的思路走。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学生正有的疑惑?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它的来由?如果不是经过反复编排,用来竞赛的“优质课”,在一堂真实的,原生态的课堂,学生的反应肯定会有出乎老师预设之外的地方。

每一节课都像是一列行进的火车,这列火车在教师的操纵之下会有方向的,按照既定路线行进,但是也会因为所载的旅客不同,每一次行驶的目的不同,沿途看到的风景不同,一路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鲜事件。每一节课无论内容如何相似,也觉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也正因为这样,课堂的鲜活,课堂的生动才愈加吸引着我们教师去感受、去思考,不厌倦,时常充满着兴味儿

一节课有着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评价它价值的大小。否则,老师的语言无论如何的华丽,内容多么的深刻,手段多么的现代,都是一节没有实际价值的课。而学生参与的深浅,体现为学生课堂上的困惑、矛盾、冲突,以及顿悟之后的心领神会,这才是一堂真实的,有价值的.课堂,是师生一起相互启发,相互推进的课堂。一节按部就班的课,没有任何波澜的课,没有精彩生成的课是一节没有悬念的课,没有激情的课,不能深深印在师生脑海里的课。所以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有没有生成性,没有新的生发,就如春天的树没有新芽,没有本该的勃勃生机。

超出预设的生成不是学生的作恶,不是老师的无奈,是最最普通自然的课堂现象,只有正确对待这些旁逸斜出才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也才是一个令学生信任,符合新的课改精神的老师。

在我们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提出重视意外生成必要性的时候,很多人却走向另一个极端:既然生成性教学强调课堂上的及时生成,突破课前的预设,那么索性就不要课前预设。在课堂上教师由着学生,随性而发,课堂上信马由缰,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我们认识到课堂上诸多可变的因素,使得预设以外的生成是情理之中,客观存在;我们也认识到重视这些生成是尊重学生,落实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但是假如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是错误的。重视课堂的机动、灵活,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缺失了课前的精心预设,必然会对学生的各种生成缺乏调控,导致课堂上的盲动无序。如何做到课堂上学生的“活”而不乱,人性与理性相结合,完全有赖于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它们相互促成,不可分离。离开预设,会使生成失去方向,失去对生成的操控能力;精心的预设会很好地促发生成,也能很好的选择,甄别生成,进一步利用生成,引导生成。生成也会服务于以后的生成,教师通过对新生成的操控结果的反思,为下一次预设准备下参照,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预设;而不断完善的预设又为新的课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认真的预设,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意外生成,拥有更强大的柔韧性,使课堂能不管学生如何生发,都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结果。面对新生成,教师能够达到胸有成竹,调控自如的境界;很好预设就像如来佛的手掌,无限扩延,就可以任凭孙悟空的腾挪跳跃。所以注重课堂的生成效果不是不要预设,而是对课前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三)峰回路转,关于生成的重新定义。

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其特点就是在一个“变”,在我们追求教学过程的变化时,却看到学生的生发微乎其微,课堂上瞪着迷茫的眼睛,痴痴地等待着老师的灌输,是他们的脑子已经喜欢这样一种灌输式教学,还是我们的教学过程没有留给学生可生发的空间。

原来我们欣喜若狂地追求学生的新动态,新发现,但是现实是学生或是南腔北调,或者不着调,或是他们痴呆呆没有反应,只等着老师的灌输。面对教学实际中没有学生的生发,我们如何甄别引导,我们不了解他们脑子里的情况。最后我们又回到教学的老路子上,一厢情愿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教学。课堂上积极的学生完成任务,不积极的学生依然如故。感觉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好像走了死胡同。

在之后的理论学习中我认识到,既然生成就是生长和建构,那么生成就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生成,另一类是超出我们预设到的生成。无论哪一类,都是学生一种通过自我的构建成长的状态。既然突破预设的生成并不多见,那么我们通过自己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良好的心态推动预设内的生成。

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跟着我们的思路实现有效生成,就要求放慢步伐,牢记我们不要做拖拉机手。因为老师的目的不是急于把学生带到某一目的地,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生发、生成,这就需要时间。就像我们旅游,好的导游都是慢慢说,时不时的停下来给游客时间去思考,去回味,去印证刚才自己讲解到的东西;好导游一定是仔细观察游客的神情,揣摩他们的感受,等到游客们的思路从一个景物中离开来,他才会开始讲解另外一个地方。因为最终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你介绍了多少,关键是看游客领略到多少。意识到这一点,老师们也就不会一味按自己主观臆想出的教案,自顾自的进行下去。

听过一节历史课整节课,从构思到内容和别致很丰富,可以说无可挑剔,但是听下来总觉得很累,想来就是缺少对学生的关注,教师一味的充当司机,一路风景只让学生走马观花,失去了学习的轻松和愉快,追其根本也就是少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和反思,缺乏学生的自我生成。

(四)锁定方向,让研究更有针对性。

决定课堂的生成性因素很多:观念的革新,良好的预设,教师的策略,课后的反思,都是推动生成性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全面出击之后,认为只有抓住一点才能有所突破。在以上因素中我们选择了预设这个环节,因为他最有可操作性,良好的预设是推动课堂有效生成的关键。

传统预设求细,传统课堂追求对预设完整落实。这在现实中确实有着它的巨大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里使学生 “获得”知识和能力。但是从它的后续能量来看,这是一种没有后劲的教育,没有在学生学习原动力上期大大的积极作用。因为预设过度,使得课堂上教师挤占学生生成的空间,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知识,而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使教育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

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只有预设为课堂留足空间才能促成学生自己的生成,而如何才能在预设中留足空间呢?

首先,明确《课标》要求,有效整合教材。唯有至此,才能抓住关键,抓住核心,突出重点,从而在预设中把空间留对、留足。

比如纪连海老师讲得《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他只选择了服装一项,呈现各个时期服装的变化,以及自己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体会服装的变化是历史变迁中的一个表现,它与社会变革之间紧密相连。而在这一课中除了服装还有传媒,交通,风俗等等方面,他都留作空白,他之所以敢于留作空白,而没有一一罗列描述,就缘于他对《课标》和《解读》的准确理解,宏观把握,拿准了这一节课的目标无外乎就是让学生体会近代人们日常生活风貌的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紧密相连。基于此大胆留白,既有老师的行为示范――探讨服装的变迁,也给与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讨论印证这一规律,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生成他自己的新认识。

所以只有抓住核心,准确定位,才能大胆取舍,大胆留白,果能如此,把空间留给学生,就能促进学生的课堂生成。

其次,搭台子给学生表演。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知识点众多,传统预设就是细解各个知识点,无碍乎就是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这类课的课堂上进程容易无波无澜,导致过程的乏味。但是如果在预设中留足空白,把舞台让给学生来探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呢?

对于西藏部分的预设是呈现资料,让学生通过史实分析出西藏问题解决是基于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努力:一方面是政府的措施得力,一方面是地方支持。然后给学生空间,促使他们印证其他地区问题的解决是不是也有类似两方面的原因。留下这些内容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印证,学生会在课堂上因他们自己独特的表现,思维的活动,思想的升华,从而实现他们各认识与能力的生成。

再次,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把任务交给学生。

《鸦片战争》一课的预设曾经很让我苦恼,虽已上过很多次,但无碍乎从战争的背景到爆发,从经过到结果以及影响,一路上下来,最多是呈现一些很生动的资料,但也只能激发学生的听觉而已。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活动,从而实现个人多方面的成长,一直是我思考的事情。偶然看到一个教案使我耳目一新,它以“林则徐是引起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是他的禁烟引来了外国侵略的舰船,从此中国沦为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样的谬论冲击学生的已有观念,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实践之下,发现它的巨大好处。

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参与,运用手中的资料与老师之间展开辩论,最后学生在胜利中获得极大地心理满足和思想收获,这个过程是活泼、生动、可爱、原生态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成长。

生成的前提是给学生自主,只有在学生自己思想做主的情况下才能有创新、有生成。传统的预设只能有传统的课堂,按部就班只能启动学生的耳朵、嘴巴、眼睛,不容易启动他们的思想,以至于他们的探究创新,新思想的生成,知识的重新构建,基本不能实现。这样的课堂即便是有生成,也只是缺少深度挖掘的浅层次生成,或是随意的胡乱的生成。

总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学生整体发展如何实现?新课标对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怎么体现?都起源于每一节课的恰当预设上。而让预设为课堂上学生的发展留足空间,又基于老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恰当的取舍,巧妙的搭台,问题的设置,从而使得预设体现学生,围绕学生,实现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究,去发言,去自主生成,主动构建,反之离开了这一点,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生成性教学研究经过三年,在持续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摸索,也不断地纠正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在观念,预设和实际课堂操作中有了大提高。生成性教学研究虽然没有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但是他像一架云梯,在攀爬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观念,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一切先进理念相互渗透,否则就会使生成性教学陷入尴尬,走入偏执。它与目标教学有切合之处,只是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课堂的进程而进行转化,并且要求课前预设的目标具有弹性的,才能适合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它与情景式教学有共同的取向,在创设的恰当的情境当中,推动学生的预设内生成,也有利于学生的预设外生成。生成性教学是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很好方法,新课标强调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的获得,就要求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课堂教学的过程,而深刻的程度取决于这个过程是否符合学生自我生成。

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并没有寻找到一种能够促发它的模式,没有能够获得一个明显的可供操作,推广的的方法。这来源于课题组缺乏研究手段,研究理论的严重不足,这也是一线普通教师课题研究最大局限性。

但是我们有几百篇的反思文章,有十几篇生成性教学案例,我们有已经在不断尝试的体验,经历过,努力着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些努力以及科研带给我们的辛苦与喜悦将成为我们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巨大动力,这笔财富是要比有形的成就更有后续的推动能量。

教学研究报告(篇5)

中学学年教学研究工作报告范文

在年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学校采取了多种渠道进行,上半年我校举行了全校教师新课程展示课,下半年举行了绩效课。这两项活动,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很大促进,对学生主体的认识在逐渐加深,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一、新课程理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

从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开始,我们只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发展带来不利,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如何把握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认识模糊,操作困难;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活动有无轻重,如何辩证地融为一体是一大难题;开放型教学是在每门课程,还是在每节课;专门的一门学科,还是融入到每一门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事情,还是每一位教师的事情……

继续教育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树立了良好的开端。

二、展示课给我们带来了摸索性前进的步伐

在展示课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已初步形成双边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阅读教材,思索问题,学生代表提出问题,小组回答,集体讨论,教师指导升华……

在展示课中,我们也看到了如何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还看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得到尊重,否则就会没有效果;我们更看到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身心疲惫,昏昏欲睡;满堂灌,效果甚微。

展示课给了同行和非同行以启迪。

三、绩效课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在绩效课中,我们的教师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45分钟是学生的“天堂”,学生在思考、在讨论、在实践,教师在指导、在归结、在升华,教师不是旁观者,是一个更重要的角色。我们打破了传统的45分钟,以老师讲授为主的习惯;我们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讨论、合作、探究。

在绩效课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的活跃场面,看到了他们的能力被教师承认的笑脸,听到了他们银铃般的笑声,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的收获。

在绩效课中,我们真正感觉到老师的伟大,老师那无形的力量是学生前进的真正动力。

四、绩效课也显示了教师的弱点

在绩效课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节课只是让学生练习,虽然有讨论,但教师一节课没有讲授一个主题;虽然看了学生的练习,却一句话也没有把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作重要的探究;学生虽然知道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今后应该怎么去做,才能预防犯同样的错误不清楚。总之,教师一句话不讲并非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绩效课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位老师设计的题目相当具有开放型,但教师却教授时没有更深入引导学生探究。1元钱打固定电话依据现行收费标准(3分钟内0.22元,3分钟以外每分钟0.11元)最多能打多少分钟?不是简单的一个不等式,而是与生活实际相连的。

五、对一堂课的评价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我们如何评价一堂课: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必须动起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活起来了”。

教学研究报告(篇6)

各位理事、会员、同志们:

受第八届理事会的委托,我代表屏南县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

一、关于XX-XX两年重点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在过去的两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中学、县职专和全体会员的支持下,我县政治教学研究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校改革与发展,贴近教学一线实际、贴近师生群众,积极推进课堂改革,探索“以学定教”的教学新模式,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通过开展理论研究,开展各项活动,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骨干队伍。通过各项学习、交流、总结等活动,促进我县思想政治教师更快成长、成熟,为提高我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一)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在推动工作上取得成效。

县教研会把深入推进理论武装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学习贯彻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了许多理论研究,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大政方针。

近年来全体会员依托各校政治组,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深化本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理论素养,树立正确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树立道德模范,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2.认真学习教育新理论、新知识,转变教育观念。

各位会员认真习教育新理论、新知识,深刻领悟新课改的目标和任务,用新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课改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要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此基础上发动全县教研会会员撰写理论文章,两年来共有各类文章40多篇,出现了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好文章,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推动一线教学工作搭建平台。

多年来,我会坚持以人为本和“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课堂”的“三贴近”原则,坚持围绕学校教书育人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说服力。

1.组织老师开展工作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1)配合县教育局中学教研室组织好每年一届的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各备考工作,为提高我县思想政治课的中、高考质量,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在中考方面近几年我县政治科a级率都高于宁德市平均水平,XX年政治科宁德市a级率只有7.9%,好多县像蕉城a级都要降分,而我县达21%左右,XX年我县政治科a级率也高与宁德市平均水平高好几个百分点,高考也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

(2)继续开展政治教师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4

教学研究报告(篇7)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文献研究、调查法、个案跟踪法和试验法。首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现行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甄别和梳理工作,针对现行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手段的弱点加以分析,重建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然后由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共同实践和研讨,三位一体合作对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共建和交流,及时调整研究过程中的偏差,记录成功的经验。通过两个学年的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及兴趣状况调查报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导意见向广大教师推广。

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应资料,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经验交流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并着手调查研究。

2、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通过经验交流对共建学校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进行教学实践,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教学为主,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究,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理论。

第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师在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并做好研究过程的记录。期终对第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最终结论。

3、结题阶段:

20xx年3月~20xx年12月整理各种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时邀请教育领导部门和兄弟学校有关教研人员进行评测、推广和借鉴。

预期成果:形成《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兴趣培养研究报告》并结题;参与实验者各自撰写研究成果论文。

教学研究报告(篇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达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这一要求,是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在我们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是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讲授一番,没有真正从培养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上下功夫,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没有创新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也就达不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一、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满堂灌”,其基本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这是传统的讲读型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全国各地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相对于我市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来说,各地的成功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必须从我市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定的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我国广大教师建国六十年来培养大批建设人才的经验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也符合人们学习新知识的客观规律。因此,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力求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是字、词、句、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识字,然后用字组词、用词造句,再用句子组成文章,即作文。教会学生识字,首先要教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学会查字典,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通过查阅字典,用拼音学会读音识字,并阅读字典上的词与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

二、以掌握基本技能为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市农村小学还比较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按语言规律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达到认识教材和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目的。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方面去,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48页)这就为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革过去那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从教育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入手,充分运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来讲授教材,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讲授教材时,应讲在关键处,讲在重点上、难点上,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发展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还要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长大后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作用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所要担负的重要任务。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小学生谈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时过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从小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是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通过围绕课题、抓住重点、运用比较的方法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来设计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内容的门路,围绕课题提问,能揭示课题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的心理,引起学习的兴趣。

而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问,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区别事物之间的异同,抓住事物的特点,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自学和训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既是创新教学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阅读课文,可以理清脉络,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融会贯通,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这对于语文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训练的本质是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是指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的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通过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研究报告(篇9)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会看到地理老师挂地图,摆各种模型利用简单的粉笔构绘出各种简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体了,又开始看到很多老师又开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各种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现多媒体大容量的满堂灌。显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针对这两种现象,我们提出如何更好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最优绩效。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组成员,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在省电教馆的指导下,开始展开对该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实验课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调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保证了整个研究的计划性、整体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强调课题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学整合的实用性。

二、实验课题的目标

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筛选、应用的能力,已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自主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地理知识服务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为地理事物和图像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了技术平台。显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动力,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教育技术的提高,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因此,课科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课题将达到几方面成效:

教学研究报告(篇10)

一、选题背景:

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当前,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焦点,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优化阅读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纵观近几年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难发现:“学术观点陈杂、实践方式多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补充、修正或否定中曲折地前行。”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很多理论最终难以付诸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构建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有些实践研究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最终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二、理论依据:

虽然新课改目前已经全面实施,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四少”现象,即学生读书时间少,揣摩语言时间少,语言训练时间少,独立思考时间少。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新课标的目标如此清晰,因此加强阅读教学研究优化课堂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读得好,才能使他们写得好;阅读是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会学阅读,这样才可能让师生从繁重的阅读教学中脱离出来,轻松阅读理解,从而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为此,我提出该课题研究,引导语文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研究语文学法指导,总结有效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明确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内容。

2.调查并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3.引领学生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层次。

4.身心参与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体验。

5.总结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性条件。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研究主要采用综合方法,既继承现有成果,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取其所用,也以课堂为阵地,采用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期达到最佳研究效果。

1.课题前期主要是问题的采集和归纳阶段,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多角度分析相关资料,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找准研究问题的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课堂为主阵地,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完善阅读教学各环节有效教学的方案和策略;征集实际案例,采用个案法、分析法,从具体到一般,总结规律,验证课题假设。

3.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汇集各种信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和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邀请相关专家,做现场评估;召开课题小组会议,归纳总结,形成终期研究报告,汇编研究成果集。

六、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我在课堂建立了阅读课堂自学、讨论、质疑、点拨的新格局,确保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进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自主构建对语文的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找到提高有效性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有效性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有效性阅读教学的评价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七、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影响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教师立足课堂,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语文阅读原则、功能、方法、类型、及阅读技巧性、艺术性的研究,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不断丰富自身经验积累和理论素养,灵活运用一系列技能技巧,更好的驾驭课堂,从容施教。

2.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语文阅读类型应用于教学之中,灵活运用导入策略,合理选用导入方法,改进手段,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努力创造各具特色的优秀的语文阅读方案,让语文课堂的阅读别开生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引领语文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语文阅读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语文阅读效果好,促进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都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在创新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明显的成效。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八、课题研究反思

一年的《初中语文阅读指导研究》课题即将结题了,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与研究工作并没有结束。应该说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最大的受益是老师成长了,孩子们进步了,还寻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许多宝贵经验,但我们不会就此停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还需长时间的去研究探讨。

1.虽然我们以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但仍有个别学生对阅读能力不高,怎样来调动这部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需进行深入地实验研究。

2.指导课上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学生在指导课上既得到方法又让学生写出个性,需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3.一堂优质高效的语文阅读课需要时间作保障,如何实施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这些都是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4.课题研究是辛苦的,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其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使老师们有种使命感与成就感,愿为之,乐为之?

5.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部分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研究的成果尚未得到普遍推广。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研究成果。

九、今后的设想

1.立足以学生为本,从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拓展到课外阅读指导,继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教师多想办法,多研究教法,多交流协作,寻求科学的阅读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

  • 研究性课题报告模板

    俗话说,只有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用到报告,报告是对工作或学习的客观评价和分析,有重要意义,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小编这次特地为您准备了“研究性课题报告”的相关内容,热忱欢迎您来对本文参考阅读!...

  • 研究技术报告(模板7篇)

    编辑特别推荐的“研究技术报告”绝对会带给您最优质的体验,此信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品读。按理而言,我们总能从过去的经历中获得领悟和收获,在完成某个阶段的工作后,我们通常需要进行报告,报告的目的是汇报相关工作的内容和数据。...

  • 研究报告心得(模板6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研究报告心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本人于__月日至__日在__法院实习。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工作,遵守上级指示。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和实践想结合,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 教学调研报告模板9篇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教学调研报告模板9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在计算机知识...

  • 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模板10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用到报告,写报告时要首先确立报告的架构和大致方向。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模板”,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教学研究报告(精品7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教学研究报告,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由雨花区教科中心专家朱紫彪老师牵头申报的“区域性推进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经长沙市教科院批准,列为市级规划课...

  •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模板九篇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一、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担任任教工作,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并尽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以便差异化教学。我经...

  • 课题研究性报告范文(模板5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性报告范文”,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研究性学习的日子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失落。我们在研究学习中主动探索,在调查采访中亲身体验,在搜寻资料中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