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为了充分满足您的需要我整理了以下信息:“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品味这篇美妙的文字让您别具一格。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财务会计实训报告汇总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情感和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利用落叶展开想象,锻炼幼儿的创造性及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的亲情感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多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树叶若干。

2、画纸、剪刀、水彩笔。

3、音乐《小树叶》

4、落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落叶

带领幼儿观察深秋的自然景色,从气温、农作物、树叶变化,感受秋天快要过去了。重点组织幼儿观看小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情景,并让幼儿来拣落叶,追落叶。把拣到的落叶分开来拿,干落叶在右手,未干落叶在左手。(幼儿在拣落叶过程中,来分辨干落叶和未干落叶,锻炼幼儿在不限落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来分类。)

二、欣赏落叶

欣赏手重落叶形状、颜色,区别干落叶与未干落叶的特征。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干落叶的形状卷曲、不平坦,颜色呈黄褐色,叶脉干瘪,把它放在手中一握,成了碎片。而未干落叶的形状平坦、美丽,颜色呈黄色、黄绿色、红色等,叶脉柔软、有水分,把它放在手中一握,伸展开,还和原来一样。)

三、展开幼儿想象

1、引导幼儿讨论,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落叶,说一说它们的形状、颜色等,它们为什么落叶?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观看图片,教师准备一些落叶树的落叶情景及落叶原因,进行讲解。

(通过想象与观察欣赏,幼儿了解到,秋天来了,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飘落下来,这样的树叫落叶树,也叫阔叶树。)

四、落叶的利用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落叶的用途。(落叶可以做什么?)

2、幼儿进行操作:请幼儿利用落叶大胆想象,进行自由操作,做己喜欢的作品。

(1)利用手中的未干落叶,编手工制品,如:小碗、小勺子、匙子、小船等,并让幼儿自由编制,展开想象编自己喜欢的作品,创编新的作品。(通过编制,锻炼幼儿小手的灵巧,幼儿兴致很高,并展开想象、开发思维、大胆创编落叶作品。)

(2)利用落叶来粘贴作品,教师不限制幼儿粘贴内容,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意来粘贴自己喜欢的作品,要求幼儿保持画面整洁。(让幼儿不受落叶的形状、大小、颜色限制,来动手粘贴作品,展开幼儿想象、开发幼儿思维、大胆创作,粘贴自己喜欢的作品内容。幼儿兴致很高,很快进入操作过程。)

(3)制作树叶面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树叶上做出眼睛、嘴巴、鼻子,做出一个漂亮的树叶面具。

五、作品欣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篇2】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每天都可以走到阳光下,同学们可以快乐地来到阳光下享受着美好,晴朗,温暖的阳光。而那些享受不到阳光的人又是多么遗憾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阳光的课文。

板书:6.阳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4、学生汇报。。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3、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组词。

4、讲识记要诀。

5、学生书写。

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

6、评比。

出示好的.示范、不够好的讲评,指正。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请几个学生分段读。

3、全班齐读。

五、作业

1、认读,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听写。

2、讲讲课文大致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讲一讲你喜欢的原因。

3、汇报学习。

4、理解奶奶说的话:"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

5、学生讨论交流。

三、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奶奶虽然没有得到阳光,但是她感受到了佳子的孝心,佳子的孝心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奶奶的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向佳子学习,要懂得小孝敬老人。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将向大家详细介绍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件。

我要说的是的第一课——《乌鸦喝水》。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中乌鸦喝水的情节非常精彩。在课件中,将用动画形式呈现乌鸦喝水的过程。通过画面的展示,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乌鸦喝水时使用工具的巧妙和乌鸦的聪明才能。同时,还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参与进来,一起帮助乌鸦喝到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要介绍的是第二课《捉妖精》。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通过自己勇敢和智慧,成功地捉到了妖精。课件中,将通过图片和音频的结合,展示小男孩捉妖精的过程。同时,还设计了问题和辨认妖精的游戏环节,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第三课《小草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儿歌。在课件中,将通过音频和视频的结合,展示小草的成长过程。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小草的变化,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奇迹。同时,还设计了填词和调节音高的环节,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参与进来,一起唱响小草的歌声。

还设计了一些经典诗词的课件,如《小白兔》、《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在这些课件中,采用了动画、音频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的美妙。还设计了诗词朗读和填空的环节,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更好地学习和欣赏诗词。

我要介绍的是的成语教学课件。在这些课件中,选取了一些常用的成语,并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成语的具体含义。同时,还设计了成语解释和造句的环节,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成语。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件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课件既生动具体,又寓教于乐。它们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些课件,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头饰。

配套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

2、幼儿完整的欣赏散文诗录音,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文诗的题目叫什么?

(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落叶》含PPT课件

4、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5、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6、朗诵自己仿编的新诗。

附散文: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水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活动反思:

散文《落叶》语言优美,很多描绘性很强的句子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我认为该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语句,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开始,我说:我们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树叶的图片,一起来看看,欣赏一下好吗?(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树叶)我:那么多美丽的树叶,你能用句子来描绘一下吗?孩子们:有红的、黄的、还有绿的,很好看。我: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五颜六色。我: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像什么?孩子们:像小扇子,像小鸟,还有蝴蝶。我:很多很多的五颜六色的叶子掉下来,又像什么?孩子们:像地毯,还有被子,太漂亮了,我想把它拿来玩玩。

经过了上面的铺垫后,我出示散文的图画,结合画面,边引导幼儿观察,边讲述。重点是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一些比喻的句子。如: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漂动着许多小船。最后,我带领幼儿一起看画面轻声朗诵。孩子们在我的暗示下,朗诵时也带着轻柔的舒缓和静谧,整个活动室里流淌着一股柔美的源泉。朗诵完后,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大家对散文所表达的那种安静和自然美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总结本次活动收获:

一、走近生活,创设体验情境

散文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为了实现散文的生活化,我在教学前让幼儿去园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落叶,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落叶的美丽。孩子们在观察中亲身感受了落叶的五彩缤纷。因此请他们描述落叶的美丽时,他们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落叶像一只只飞舞的彩蝶,有的说落叶像一把把漂亮的扇子,有的说落叶像小姑娘的小辫子,还有的说落叶像小金鱼的尾巴。这些都是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积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散文中把落叶比喻成各种有趣的事物做了铺垫。

二、重视体验,让个性飞扬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幼儿用心去思考散文的语言,用心去咀嚼语言的美,去体验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种体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而应引导幼儿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自己去感悟体验。因此在指导幼儿朗读课文时,我鼓励幼儿发表议论,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见解,说说自己看见美丽落叶时的高兴和激动。并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请他们边说边表演。听着孩子们富有个性的发言,看着他们大胆有趣的表演。我仿佛捧着一颗颗鲜活个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世界中。

小编推荐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在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眼中“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是众多文章中最具价值的一篇,欢迎您阅读本文希望能帮到您。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是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的参考标准。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

【教学内容】

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P65—66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够动手制作直角,能够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让学生逐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制作直角。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的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生活中的角。

2、交流:哪些地方有角。

3、引出数学中的角。

自主探究,丰富认知

认识角

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提出问题: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汇报交流:角的特征

小结: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3、判断

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

认识直角

课件出示直角

(1)提出问题:刚才观察的几样物品,有这样的角吗?

(2)提出问题:三角尺上有这样的角吗?

小结:像这样的角的我们称为直角。

(3)揭示课题:角与直角

(4)出示各种各样的直角

小结:角的位置,边的长度,开口大小变化时,它还是角。

折直角

课件出示视频

观看电脑老师折直角

自己动手折直角。

6、找一找教室中的直角

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数一数

回顾新知,课堂总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课堂表现评价。

【板书设计】

角与直角

边顶点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2)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1)大于0的数叫做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 0, —3.1415, 200, —754200, 3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A组 1.任意写出5个正数: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5个负数: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

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比O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

2.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11,+3.1,?,,+. 22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 德国1.3%,

法国-2.4%, 英国-3.5%,

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

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 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3、吐鲁番的海拔是-155m,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m ,它们之间相差多少米?

4、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从起点先走+40米,再走-60米到达终点,问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多少米?应怎样表示?一共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5、10筐橘子,以每筐15㎏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标重的记录情况如下:+1,-0.5,-0.5,-1,+0.5,-0.5,+0.5,+0.5,+0.5,-0.5。问这10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总重多少千克?

【解】-17°

6.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解】9.05mm,8.95mm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运入”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同学们能举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

①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________米。

②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_________。

③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____m。

④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记作________℃。

问题1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42?1,2.5,?,0,?3.14,120,?1.732,? 37

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3.通过开放、发散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表达、思考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验分东西的方法多样性,且有不同的策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一、情景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A老师巡视,指导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第4题1.出示做操图2.还可以怎样排?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34页的试一试。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教后随记

这节课是一节计算课,相对比较枯燥,但是我加入了玩手指游戏,以及很有意思的flash,增加了很浓的趣味性。但是遗憾也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地方就是没有时间展示出来。由于前面的小组活动以及小组汇报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而恰好后面的内容才是整节课出彩的地方。难过!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xx页例x,例x,(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教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学生上黑板笔算,教师检查,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

3、(出示第17页奥运金牌榜的表格)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要研究各国奥运金牌的问题,上节课同学们针对这张表格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谁还记得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条件,列式。

学生列式:51—36=?

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有一下几种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开,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从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7、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拓展运用

1、完成教材第xx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x第x题,第x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x的第x题和第x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退位减

例:51—36=15例3:50—24=26

5 1 5 0— 3 6 — 2 4_______ _______1 5 2 6

七、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口答。

2、出示加法,指名说说怎样算的?(可以多种算法)

3、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指名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样解决问题?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6-23,

先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棒、圆片演示算法,学生回答其它算法,如:口算,笔算。(合理即可)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练习,学生汇报结果及算法。

2、思考交流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异同。

学生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3、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4、完成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及算法。

5、完成练习三第1、2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会正确使用刻度尺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法: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直尺,铅笔、数学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是吗?

今天呀,奇思和妙想利用咱们所学的知识,也在忙着测量呢?(出示情景)

同学们快看看,奇思妙想在量什么呢?生:课桌

师:今天我们就和奇思妙想一起来研究:课桌有多长(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互动新授、探索交流

1、活动一:说一说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不同?

师:同学们奇思妙想是怎样测量的?他们的方法你看懂了吗?同桌说一说!

生1:奇思是用手量的,她量的结果是6拃长。

生2:妙想是用铅笔量的,他量的结果是4支铅笔长。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同学们她们的课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量的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师:同样的桌子,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小组交流,讨论。

2、活动二:认识厘米。

师:看来呀,用不同的东西量,不好交流,因此呢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通常呢人们统一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短。(1)认识刻度尺。

师:同学们尺子上都有什么呢?把你的尺子拿出来看一看,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师巡视)

师:同学们瞧,陈老师这里也有一把尺子,它是尺子的一部分,快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停留1分钟学生进行观察)——课件出示直尺。

师:谁来说一说,在尺上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看到尺子上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呢?我们看一下,(用课件演示数字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cm是表示厘米的意思,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当我们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师:谁还想说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到尺子上有0,

师:嗯,0在尺子的最左端,是吗?那它在尺子上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起点。

师:还有什么呢?

生:尺子上还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直线。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他发现了尺子上有很多长短不一的小线,我们看看,(课件演示)这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

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在尺子上能找到这么多的小秘密。表扬一下自己。

(2)介绍1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从刻度0到刻度1中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呢?生试说。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师:同学们快来找一找自己的尺子上,还有刻度几到刻度几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指名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发现什么了?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也就是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是吗?(课件演示1厘米的长度)

(3)体会1厘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试着用拇指和食指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生相互讨论,并做手势比画。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用手指比画1厘米的长度,有的大约是这么长,有的大约是这么长?究竟1厘米有多长呢?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1段1厘米长的小棒,请同学们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老师发的小棒,再把小棒轻轻的抽出来,那么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师: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看你们的1厘米长度一样吗?生回答

(4)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请同学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的身边或在自己的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生可能回答:学生的手指一节大约是1厘米,电灯的开关按钮的宽大约是1厘米,订书针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

(5)在尺子上找2厘米、3厘米?

师:同学们除了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之外,你还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是2厘米?从哪到哪是3厘米?赶快找一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找,并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生1:从0到2之间的长度是2厘米生2:从0到3之间的长度是3厘米

师:同学们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小组内说一说)

生回答: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这几厘米就有几个1厘米。

3、活动3:学生测量铅笔的长师:同学们写作业时都会用到什么呢?生:铅笔

师:没错,那你能估一估你的铅笔的长大约是几厘米吗?生回答(2位同学回答)

师:到底是几厘米呢,大家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量一量。

(这一环节,学生在测量的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和书中一样的错误的几种情况,教师组织孩子进行讨论。)

师总结:谁能说一说在测量铅笔的长度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板书)

4、活动4:说一说它们这样量对吗?

师:听说呀动物学校的小熊,也在学着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呢?你们想不想看?(出示课件)师:同学们认真看看她们谁量的对呢?小组讨论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哪副图测量的是对的,哪副图测量的是错的,为什么?生汇报:2和4是对的

生:因为第二副图他的一端对准了尺子的0刻度,就是5厘米。而第4副图没有对准0刻度,但从1到6一共有5个大格,所以就是5厘米。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谁和他的发现不同?生:第1副是错的,因为一段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师:还有那位同学和他的发现不同?

生:我发现第3副是错的,因为从1开始最后到6,应该是5厘米,从1到6中间有5个大格,应该是5厘米。

5、活动5:量一量,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51页上的练习,量一量下面的线有多长,并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师巡视并指导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怎样量和画的

师总结:孩子们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时,要注意什么呀?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一端要对准尺子的0刻度,并且要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三、挑战新知提升能力

(一)基础练习图

第1题:教师可让学生估计,再组织学生实际测量,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孩子的估测能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可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二)变式练习图

第3题:本题体现了学科整合,既可以学习测量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4题:做题时,教师要让生注意到积木的高度不同,组合摆放后就出现了不同的高度,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判断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的。

(三)拓展练习

第5题:此题是一道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回馈课后延伸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货和体会吗?

生: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生:还知道了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

生:直尺上从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看来我们不但帮助我们学校解决了定做课桌的问题,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难点: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红领巾、三角板、纸、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

学生:观察剪好的五角星。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哪里还有角?

(2)、什么是角?……

二、学习新知:

师:在图中你发现那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学生:同为交流观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你能说说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结合刚抽出来的图形讲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学生给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师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一个角吗?

学生:学生独立做角,可能会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认识直角:

出示情景图

师: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

学生:到情景图上找角。

出示:

显示在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

学生:观察并再一次认识角。

师: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学生可能发现:

(1)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图中的角形状一样……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看,直角符号像什么?你还在哪见过直角?

学生:在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画面中的角,然后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对角的认识和学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必备10篇)


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将会让您增长见识。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中之重被遗漏。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疑惑提供一些指导!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真希望》这首诗是S版课标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诗写了小朋友看到生活中的环境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用儿童的语言表达儿童的内心感受,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歌的优美,体会诗中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教学难点:在读中领会诗中的感情。

5、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按照新课标理念,根据二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说的特征,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我采用了情境引导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情境,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而富有意境的学习氛围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准备铺垫、导入新课→多样化朗读、感悟课文→展开想象、拓展延伸→总结全文、背诵课文

(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准备铺垫、导入新课,让学生也发出“我真希望”的感慨。

(二)多样化朗读、感悟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我又以“提出疑问→自主合作学习→释疑→指导朗读”这一教学思路展开组织教学的。

1、我先以疑问“写诗的小朋友有哪些希望?”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带着目标去初读书课文。那“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些希望?大气受到污染除了烟囱冒出的气体,还有什么原因?”进一步深化问题。

2、小组间展开自主合作性的学习

3、组员反馈本组内学习情况,共同释疑,出示相应课件辅助理解比较抽象的词语,再根据图文板书,让学生明白体会“我真希望”,理解课文内容。

4、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读中感悟。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晓文意时,再进行指导性朗读。

先让学生试读,在师生互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我真希望”,重音落在“真”上等一系列要特别注意的重音、语调、节奏上。

再而又以教师引读,男女分读,集体读的多样化朗读方式去朗读课文,感悟文意,从中懂得去保护自己身边的环境、爱护环境,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出示相关环境污染图片,结合生活联系,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我们身边的环境。

2、面对这些环境,你又有什么希望呢?说一说。那我们这节课也来做个小诗人,把你们对环境的希望用笔写出来吧!

(四)总结全文、背诵课文附板书设计:

我真希望

我看到我的希望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难闻的气味淡淡的芬芳

树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悠扬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2)

一、说教材

《苹果为什么落地》是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好奇》中的一课。本课主要是探究由地球引力而产生的一些现象,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和交流中,逐渐认识到“重力”形成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实验的能力。

第一课时主要探究第一个活动过程“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让我们来研究吧”,这是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由地球引力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实验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器。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法

本课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落地的现象为基础,按照“谈话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汇报小结——拓展下课”的科学认知程序,来探究“苹果为什么落地”。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质疑——提出解决方法——自行验证解决的教学步骤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从教学方法上看,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暗箱类事物”的科学探究历程,让学生意识到从事物内部探究事物的本质是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四、说教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伊始,先出示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苹果落地的图片,讲牛顿的故事,让学生围绕苹果落地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课题——苹果为什么落地.

(二)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引导学生猜想“苹果为什么落地”?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该怎样设计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什么仪器?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从而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让学生在小组内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苹果落地的模拟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实验中的现象与发现展开讨论,学生的发现

(五)板书设计

苹果落地

牛顿————————科学家

(发现好奇)

苹果落地

观察研究

16、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五、教后反思:

我很高兴,也很赞叹孩子们,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态度让人钦佩,也让人折服。

1、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上面的片段中我思考了很多,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牛顿和地球吸引力方面的资料,课后再作一些拓展,这样做一者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具体地运用。

2、和学生一起学习。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地方,一起探讨的地方,一起寻找答案的地方,而不是为了书本在教学。撇下教参,拿着书本,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我感觉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3、研究性学习进入语文课堂。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忽视对学生“情商”的开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逐步丧失,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本堂课上,学生对讨论的话题极有兴趣,很想急切地知道答案,对于地球对哪些东西有吸引力兴趣极大,同时也想找出反驳别人的理由。因此在完成这次的课外寻找资料过程中,学生便表现得非常主动。在课外寻找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能力都得以发挥,并且蕴含其中的探索精神,更显珍贵。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寻找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语文,丰富自己。也使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3)

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借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懂得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说两种树的特点。

2、今天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起来到了这里,成为我故事当中的小主人公。我现在就来读读课文,看看学完课文后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

【创设情境使学生有兴趣读】

二、朗读质疑

1、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2、比赛读课文。指定段落读,要求:吐字准确、声音宏亮。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4、讨论问题。

【锻炼学生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三、朗读感悟

1、初读: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

2、再读:用不同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3、品读:读勾画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选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同?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来读一读。

5、赛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他俩有什么不一样。⑴、当小柳树吐绿、发芽儿、长叶之后,他看着小枣树说了些什么?态度怎样?“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⑵、当小枣树结满枣子,大家在树下品尝枣子的时候,小柳树是怎样想的?读一读。小枣树责怪、取笑他没有?而是在小柳树一再追问下她才开口。读一读小枣树的话。“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6、评价读: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7、分角色朗读全文。

【在品词品句中理解课文,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生长特点,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体会它们性格的不同,通过比较明白小柳树前后表现不同。】

四、实践活动

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醒。

五、课堂总结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2、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才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

3、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用一组成语来告诫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4)

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别》是国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5 课,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来理解、欣赏文本,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3、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训练重点是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二、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熟读课文。

下面我着重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 直接揭题,了解大意。

课始,我直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 诗文对照,初步感知。

1、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与以往课文的不同点,提示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请学生读课文,并动手找一找,划一划。

2、 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

3、 学生较自由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后,此时,我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使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个整体的认识。

(三) 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1、 光了解诗意不够,更要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自由读2~~4小节,看看课文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依依惜别”这个词语,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看看课文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诗人的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3、 结合学生所找句子细细品味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他们都在欣赏美景吗?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悟到此时两人都无心欣赏美景,都有一种老朋友离去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但他们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2)李白的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从李白的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借助学生搜集的资料,明确能够得到李白这样的大诗人的敬重,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作品一定非常好的。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孟浩然的话:“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让学生谈谈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理解,体会孟浩然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朋友李白。

以上三句话,在学生感悟之后再通过练读、个别读、齐读等形式充分诗人的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学生能把课文读好,只有建立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这样的读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入情入境。)

4、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有层次的理解后,我安排了“表演再现”的过程,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通过言语与动作、神情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情的理解。

(学生表演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 内化积累,巩固深化。

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背一背古诗,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内化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感情背诵,尽情抒发诗人的情感,并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 作业

从以下四题作业中任选一题完成。

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收集几首送别诗,并背诵。

3、以《朋友》为题,写一位你的好朋友,表达你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4、从你背诵的送别诗中选择一首,模仿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改写。(以叙事为主)

(课外作业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它能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5)

一、说教材

《不认识妈妈的孩子》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该单元以“科学启蒙”为主题展开。《不认识妈妈的孩子》讲述的是石油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这节课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我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1设疑引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欲,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以个人读的形式展开,这是第一层次读,目的是读通全文,读准字音。教师请学生学生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会认字,在语境中建立生字的音形义联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3检查反馈

通过简单的小组合作,有效的检查并促进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

环节4再读课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议。首先讨论:你是怎么知道那些色彩缤纷的展览品是孩子,石油是它们的母亲的?找到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而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呢?导入课文1、2自然段的学习。

环节5细读课文

思考:孩子长的什么样?妈妈长的什么样?让学生说一说,之后是填空练习,让学生通过第1自然段这些词语感受展览品的美。

1、2自然段的对比读,让学生感受石油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外形的截然不同。

展览品的话的朗读,是一次朗读训练的时机,同时通过朗读可体会到展览品对石油的不喜欢。

环节6发散想象

抓住课文结尾展开讨论,延伸想像,并演一演,使学生受到教育,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以礼相待、人人平等的道理。突破教学重点。

环节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这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不认识妈妈的孩子》反思这节课,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认识14个生字。”“朗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这3个目标,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是课改实验人教版第三册第七单元“环保”专题中的一课。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家的启发熏陶,激发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热情。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情感目标: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懂得保护鸟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教法与学法

这是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等方法教学,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指导。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媒体导课,激发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只有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儿童的特点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因此,一开始就把多媒体设计为:出示课文中的插图,配上小鸟在天上飞的动画和小鸟叽叽喳喳美妙动听的叫声.由师提问,在动画中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小鸟和少先队员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低年级以识字为重难点。教学中应抓实抓好识字记字的环节,多形式识字记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强调重点字音,组织交流识字记字方法,为学生打好阅读写作基础.因此课上我设计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在认识生字时,通过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在读词语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出示词语,并对学生说,看,生字宝宝带着它们的朋友坐着云彩来了,只要你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和你成为好朋友的.这样的识字环节不仅富有趣味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字经验,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7)

说教材

《再见了,北京!》是代替了《2008,北京》的一篇新课文。本文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的。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这两个特写的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唤醒留在我们心间的“北京记忆”。课文简短优美,画面感强,情感充盈。从全文来看,“留恋与不舍”贯穿其中,是情感的明线。“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蕴含其中,是情感的暗线。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论是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还是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中国的形象更加地高大了,作为一名中国人,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是盛会,卓越、友谊和尊重也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奥运会的背景,隆重的场面,人们的表现等的了解激发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也让要他们感受到“卓越、友谊和尊重”奥运的精神。

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查阅的资料和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奥运,知道申奥的不易。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申奥成功后人们的欢庆场面以及北京奥运会的隆中而盛大的场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人们对即将结束的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说重、难点

通过场面描写感受北京奥运的隆重而盛大,体会人们的“留恋与不舍”,感受“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激发爱国的热情。

说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利用时机给学生简介奥运历史、人物故事、申奥历程等相关知识。

2、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初步读通课文

学生:上网或向父母亲友请教,了解奥运的有关信息资料等。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2008年8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这短短的17天中,什么场景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出示填空提示:(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

3、学生回忆自己印象中的奥运会。

【由于课前的资料的收集以及第一课时的介绍,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可以加深学生对奥运的了解。教师再结合图片,使学生体会隆重的场面、喜庆的氛围和奥运会是世界人民的节日。】

3、这是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二、品读感悟

(一)感悟场景,体会留恋与不舍。

1、出示句子: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

指名朗读句子。

问:即将落下帷幕是什么意思?

【落下帷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就让学生知道落下帷幕是结束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从奥运盛会过渡到奥运会的闭幕式。】

2、奥运会要结束了,此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出示课题:再见了,北京!(齐读课题)

3、复习词语。

出示:五环旗缓缓降下 运动员深情回望 场上响起歌声 圣火渐渐熄灭

同桌共同朗读词语,指名朗读。

【这四组包含生字的短语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出示既可以复习课文的生字词,也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概括性的了解。】

4、这四组词语也是闭幕式中的感人画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这四组短语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将那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5、找到了吗?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再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6、汇报交流。

a 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问: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想向大家介绍什么相关的知识?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介绍。

(1)“鸟巢”是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出示鸟巢的图片,教师介绍: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编织成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比作一个温馨的鸟巢!如同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2)对五环旗的理解。(出示五环旗)教师介绍:五环旗上的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师:所以奥运会正是世界人民相聚的盛会友好的盛会,五环旗的缓缓降下意味着这次世界人民友好盛会的结束。

(3)再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对于鸟巢和五环旗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学生对奥运有更深的了解,对奥运的精神有更深的体会,也有助于深化课文主题。】

b 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飞机”旋梯,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

(1)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深情回望:表达了对北京奥运会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微笑告别:说明外国运动员在北京非常开心。)

(2)这时候,这些外国运动员可能会想到什么?

【这是一场深情的圣火熄灭仪式,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回国“飞机”舷梯的一刹那,他们“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记忆的换卷渐次打开……我在这儿让学生说说他们可能会想到什么?正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同时结合现实,说一说这些外国运动员在中国受到的礼遇,正是中国人民的友好待客让这些外国友人们对北京恋恋不舍。】

(3)再读这句话。

c 场上仿佛又响起了《我和你》的歌声: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1)播放《我和你》歌曲片段,从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世界是一家)

(2)场上真的响起了《我和你》的歌曲吗?从哪儿看出来?那么歌声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虽然没有真正响起《我和你》的旋律,但是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的歌声早就在人们心中回荡,此时所有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全世界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正是北京奥运会将人们的心都聚到了一起。

【在这儿我让学生说说是不是真的响起了《我和你》的音乐,是为了人学生感受到虽然没有正真的放这首歌曲,但是人们的心中早就不由自主地吟唱这首歌,这首歌中唱到的“心连心,永远一家人”正是这次奥运给人们的共同感受。】 (3)齐读这句话。

d 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了。

(1)是谁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他们留恋、不舍的是什么?

(2)师小结:从五环旗降下的那一刻到外国运动员深情回望的那一眼,从《我和你》的歌声从人们心底飘出到奥运圣火的渐渐熄灭,人们心中充满了留恋和不舍。

相机板书:留恋不舍

【从五环旗的降下到奥运圣火的熄灭,整个自然段充斥着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学完整个自然段后,在重点强调一下并用板书记录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3)分小组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

(1)出示四个场景,指名逐个背诵。

(2)指导连起来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诵。

二、感受狂欢,体会奥运精神

1、教师朗读: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填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

2、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欢乐、激动、狂欢等)

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哪些成语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北京吗?(欣喜若狂、欢声雷动、灯火辉煌、载歌载舞)

【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此时的场面既复习巩固了学过的成语,又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成语,一举两得。】

3、“不同肤色,不同年龄“是指哪些人?(来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

4、观看狂欢的视频,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师: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在奥运精神——卓越、友谊和尊重的感染下,来自世界各国参与北京奥运会的人们,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年龄尽情欢乐。

【通过理解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含义使学生明白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在这盛会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欢聚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奥运精神,也为后面为什么人们不愿离去做好铺垫。】

5、那天晚上在观赏礼花的还有许多小朋友呢,如果当天你也在天安门广场,你会怎么样?

(不愿离去——恋恋不舍,不忍离去)

6、为什么不愿离去。(卓越、友谊、尊重的奥运精神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在这样的氛围中,谁都会觉得特别快乐的,所以都不忍离去。)

7、齐读最后两句话。

8、出示:北京奥运会我想对你说。

师:此时,作为中国人,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外国运动员,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外国观众,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你想说什么?

三、读好词语,写好生字。

1、出示生字:场机环

2、给生字找朋友。

3、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教师示范书写场

5、学生书空笔顺后自己描红后书写,教师巡视。

6、选出写得有缺点的学生本子,共同讨论。学生再次书写,取长补短。

7、同样的方法学写后两个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要花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8)

说课内容

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第三册的第22课《窗前的气球》。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在医院里。他的同学们借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他送去问候,送去关怀的真情故事。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引导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说教学目标

本课由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下面我仅就第二课时向大家介绍。教学目标有三:

1、知识目标: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带领学生感悟课文,使他们懂得珍惜友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科利亚前后两次心情的变化,并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同时受到珍惜友谊的良好教育。

说教法

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放飞想象,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激活生活积累。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儿歌激趣,巩固识字。

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首体现课文内容的儿歌,让学生边拍手边读。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激情萌动。然后让学生找出儿歌中的生字“科”“亚”“呆”。接着,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短语。在这一过程中,文中的生字词以不同形式反复再现,教师不断以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为接下来的读文做好铺垫。

上文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说课稿,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二、 联系生活,读中感悟。

我是这样过渡的:“复习了生词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读课文前,谁当小老师给大家提提要求?”学生再一次兴奋起来,有的说要读准字音;有的说要读出感情;还有的说要把句子读通顺……当我说:“请打开书自己大声读吧!”教室里顿时一片书声朗朗。这里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第1、2自然段。(1)、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2)、科利亚生病了,同学们为什么不去医院看望他?(3)、这时的科利亚心情怎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我把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为了阅读的重点。先请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在数句子的同时,复习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并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他觉得真没意思。我又接着问:“你从哪能体会到科利亚的心情?”学生再一次细读第2段,找到了静静地、呆呆地、什么也看不见、真没意思,来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这时有学生问道:“老师,为什么这里说一角天空呢?”这正是我要解决的一个小问题,没想到学生竟在自主阅读中产生了质疑。我立刻把握住学生这一提问的闪光点,赞赏地说:“真不错,你能边读边思考,我们要向你学习。是啊,我们平时都说一片天空,这里怎么用角呢?”一个学生立即说道: “因为科利亚只能看到窗口露出的天空,就像《坐井观天》里的青蛙一样,就看到井口大的天。所以用角更好。”我赞扬道:“你说得很好,还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太棒了。看来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朗读课文。”

这一教学过程从文本中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科利亚的无奈。同时渗透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并教会了学生思考。

在学生读有所悟的基础上,我播放了一段动画。看后,我问道:“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想想你生病的时候,心情怎样?”这一问题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对科利亚地理解和同情。例如:我觉得科利亚真可怜。我都替他难过。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我生病的时候,又难受,又没意思,想快点好起来。

顺着孩子的回答,我继续引导“你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一个个声情并茂,紧皱的眉头,噘起的小嘴,以自己的感悟表达着科利亚的孤独和无奈。

读中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联系生活的体验,放飞自己的想象,以我心比他心,深入的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当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读后,注重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评价其他同学读的怎么样。学生们听说要当小老师,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于是,小老师们在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个产生。他们争着指出朗读同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对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在阅读中构建起鼓励和评价机制,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三、 图文结合,读中想象。

“科利亚这么孤单,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他。”这是我再播放一段动画。当学生看到科利亚的笑脸和窗前的红气球时,自然产生疑问:“气球是从哪来的?科利亚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呈现出来。我随即鼓励道:“你们这么聪明,自己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第3至5段,并在自己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做些记号,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全班交流。

在理解“气球是怎样飘到窗前”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找出第三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引导学生抓住“摇摇摆摆”、“一上一下”两个词想象气球的动态,有的学生还配上动作演一演,展现出儿童的天真。

学习第四段,让学生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莎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这里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小伙伴一块踢足球,总之,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校园里的美好生活。

理解“指手画脚”时,学生有一定困难。我引导学生想 象科利亚的同学站在四周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边说边做动作指挥别人,就是指手画脚。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读书,动笔墨读书,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在学生充分阅读,充分感悟之后,再一次让童心飞翔,让想象驰骋,把他们带到科利亚的世界,让他们领悟到科利亚的高兴是由于他想到了一幅幅多么美好的画面,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因此,我还设计了比较句子和用“可爱的”“高兴地”写一句话的练习。先用可爱的、高兴地说短语,再让学生把短语扩展成句子说一说,最后完成书上的读读写写。这样说写结合,循序渐进,加强了词、句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学到这里,学生的心情已经随着科利亚轻松了许多,再进行朗读训练,孩子们的脸上自然带着微笑,语气也随之欢快起来。

“窗前的气球在说话,心里暖洋洋的科利亚在说话。”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说话的空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成为剧中人,让气球撞击打开想象的大门,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课文,走进爱心小世界。孩子们畅所欲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科利亚,你寂寞的时候就想想我们吧。”“谢谢同学们,有了你们的关心,我一定很快好起来。”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人始终沉浸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一句句充满童真的问候语,包含着孩子们浓浓的情谊。使在座的每一个人,心中都顿生暖意。

最后教师小结:科利亚也许是被“可爱的笑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莎的“创举”而开心的笑;也许是忘了病房里的孤独而高兴地笑……总之,这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科利亚带来的是一声问候,一个惊喜,它代表着全班同学真诚的心。

四、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当学生借助气球向科利亚表达问候之后,我再一次开启学生的思维:一个学生“你还有什么好办法问候科利亚?”一个学生说:“老师,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一种遥控飞机,我可以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用遥控飞机送到科利亚窗前。”其他孩子也争先恐后地回答:放风筝、打电话、写信、录音等等,孩子们在想办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代化设备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最后我说:“老师的心里暖融融的,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要和同学友好相处,要能替他人着想,有的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友情故事,深化了文章主题。

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班级中有哪些同学需要你帮助、鼓励?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他表达友谊,可以给他画个可爱的笑脸,说几句鼓励的话,或写几句知心话等。

板书设计主要采用“图文式”板书,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童心为基础。我在教学中努力追寻童心,以童心与儿童对话,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体悟情趣,拥抱美好的生活。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9)

一、说教材

《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本课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鱼种中华鲟。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文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体验。

2、朗读感悟法。“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体验,获得情感的熏陶。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兴趣。

三、说学法

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这两种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

本课的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师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并鼓励指导他们说较完整准确的话,激发其说话热情。)

3.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自主识字与小组合作的形式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自读、评议、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做猜字游戏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从而把枯燥的识字变成有趣的识字活动,扎实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切实落实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的学习目标。

(三)、细读感悟,读中悟趣: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2、你最喜欢哪种活化石,把有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3、重点指导第二段“银杏树“:

①自由朗读,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②教师相机板书:珍贵小扇子长得慢

教师抓住银杏树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教师范读等不同读书方式,渗透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银杏树,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3、剩下的两个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小组喜欢的小节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可以齐读、男女生分读、表演朗读等多种汇报形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课前收集的有关活化石的资料,来和同学们交流。

(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是他们今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领。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激发他们爱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有趣的动物》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围绕"自然科学"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通过课文中隐藏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学会观察大自然。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有趣的动物",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他有趣在哪里?此次口语交际锻炼,意在让学生学会说得清楚明白,同时学会认真倾听,并有礼貌的提问。此次口语交际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培养认真听讲,礼貌提问的好习惯,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丰富学生对动物知识的认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学生对动物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突出重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难点:增强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通过介绍动物们的优点和与人类的关系来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白大自然的可敬。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本课应着重采用实践训练、情景创设和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实践训练教法,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整理出初步思路。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小组竞赛,二次组织语言,做到表达有逻辑。此时注意关注后进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学情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说话起来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语言不够,连贯,无法表达清楚想要说明的意思,教学本次口语交际,从学生喜欢的动物入手交流,能激发她们说话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说话前,先想好要说的内容,再讲给同学听,这样让学生先在头脑里,进行语言初步加工,说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的再次组织,感受说话的逻辑思维,慢慢养成,先思后讲,学会把意思表达清楚。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1谈话导入,以"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提示,首先大家要想好自己要说的内容,然后再讲给同学听,讲的时候要吐字清楚,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的提问,而是自己也了解的动物可以举手补充

3三小组内讨论交流,

首先,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同学间可以互相阅读,其次,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最后,用简单的话在小组内介绍最感兴趣的内容。

4创设情境:召开动物介绍会。课件出示动物介绍示范,小狮子的自述,引导学生注意听,然后学着仿说,同桌互助准备好搞讲稿。

5小组竞赛: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讲解,组内其他成员评议。小组内选评选出说的好多同学来班级参加比赛

6总结结论:强化认识,提纲挈领。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同学们一起努力,让我们大家都认识了好多动物。动物们真是有趣,长得千差万别,住的地方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大自然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才变得那么有趣,那么精彩,我们一定要保护动物!

8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搜集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7板书

有趣的动物

名字 样子 优点(本领) 爱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编写教案课件需要以下步骤:

1.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结果。

2.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重难点和教学重点,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

3.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4.制定教学步骤: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5.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材料、多媒体资料等。

6.编写教案课件:根据教学步骤和教学资源,编写教案课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7.复核和修改:对编写的教案课件进行复核和修改,确保内容准确、清晰、有逻辑性。

8.试教和评估:根据教案课件进行试教和评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我们会不断更新和改进还请您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1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 · 习作。

教学目标:

1.认识童话的特点,提高欣赏童话的能力。

2.通过知童话、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训练学生想象表达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导归纳,知童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这“梦幻屋”里,老师希望你们女生变得更漂亮,男生变得更帅,老师希望你们所有的同学变得更聪明。

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考考你们是不是变聪明了:【出示课件】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童话故事?

你们还看过或知道有哪些童话故事吗?【出示课件】

真不错,原来同学们还知道那么多童话,你们说的好多童话老师都没看过。老师应该向你们学习──多看课外书。

你们喜欢童话吗?

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其实,童话故事的编写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你们知道那么多童话,你们了解和发现了童话故事的哪些规律和特点?请用“我发现了……”来告诉我。【出示课件:童话的规律和特点】

二、激发兴趣,画童话

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其实,童话离我们很近,我们的身边、生活中都存在。只要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就能用童话来表达我们美好的心愿,可不可能?

【出示课件:提示】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自己心中的童话画到纸上,好吗?看谁画得生动、形象。

有的同学画得真快,一会儿就画好了。画好的同学请给自己的童话命一个可爱的题目,然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欣赏。

三、确定中心,讲童话

同学们画得多漂亮啊!在欣赏美妙童话故事的同时,能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使我们受到思想教育,这是童话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你的这幅童话准备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表达什么情感呢?是像《巨人的花园》一样教育我们要学会宽容?还是像《幸福是什么》一文教育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还是像《去年的树》一样告诉大家要珍惜友情?还是要像《小木偶的故事》告诉大家学会感悟快乐的真谛?谁愿意把你画的童话要表达的`中心说给大家听?

【出示课件:预设】

还有很多同学想说,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照着他们的样子,把你的童话要表达的中心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开始!(老师巡视指导。)

四、展开想象,写童话

老师看到同学们的童话画得很漂亮。你们图画上的这些事物之间一定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你们愿意把它写出来给老师看嘛?【出示课件:写童话】

很好!在这里我首先谢谢各位了。

你们准备怎么写呢?写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习作方法】

例文评析【出示课件】

今天,我们大家都坐在这“梦幻屋”里,就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世界,看着手里美丽的图画,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吧,把它们说的、做的,用文字描述出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写好的同学要多看几遍,一些基本的错误希望不要出现哦。

五、【出示课件:《童话故事编写歌》】

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变成书吗?

是啊,自己的作品成书了该多好啊!老师想编一本书,叫《四二班童话集》,你们的作品想参加吗?

那就要认真修改哦!下课后也可以和别人交换修改,多请别人给你提提建议,争取能被编入这本书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2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背诵有关“雪”的诗句。

2、板书课题,谈话引导读好课题。

二、初读诗歌想象意境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下雪的早晨》(配上《初雪》音乐),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听后交流汇报。(预设: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夏天树林里小孩捉知了等情景。)

3、指名分节试读,老师点评、学生互评。

三、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那这是一个怎样的下雪的早晨?请你们自由地读读第一小节,在诗歌旁记录你独特的感受。

2、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雪世界?这样的一个早晨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感受到的?请学生交流。(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大雪洁白、环境安静、美丽。)

3、师创设语境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领悟朗读方法。语境①读一、二行(齐读,女生读);语境②读三、四、五行(齐读、男生读);语境③齐读整个第一节。

◆◆学习第二小节,想像画面,走近小男孩

1、在这样一个早晨,我想得很远很远,想起那片夏天的树林和树林里的小孩子,那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子?请你们默读第二小节,拿起笔简单地写一写,勾画勾画,画出描述这个孩子的诗句。

语句一:一个小孩,赤着脚,从晨光里走来

①你有这种光着脚在外面到处走来走去的经历吗?

②带着感受,读出这种自由自在。

语句二:他的脸像一朵鲜花,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①指名读②赛读

语句三:他的另一只小手,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一根很长的狗尾草,结了蚂蚱、金甲虫和蜻蜓。

①他的另一只小手上还提了什么东西?只有这几种小昆虫吗?

②想象小男孩捉这些小虫子时的神态、动作以及捉到后的心情,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

③指导朗读。

2、联系古诗《所见》想象夏天树林里小孩天真活泼玩耍的情境画面。

3、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小孩,齐读句子。

4、刚才大家通过朗读和想像,对这个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第三小节,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1.这一切啊,我都记得很清很清,诗人在下雪的早晨,看着飘飞的雪花,他还想起小孩子什么事?请一个同学读。

2.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起夏天的那片树林和夏天的那个小孩?先同桌之间交流,再全班讨论。

3、师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4、再次走进那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齐读描写小孩的语句。

四、齐读课文回归整体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五、美读背诵抒发情感

1、积累优美语句。

2、以诗歌第一节为例,师引导背诵,感受诗歌的特点。

六、走进意境自由创作

仿照诗歌第一节写一写。

七、作业(第1题必做,2、3题任选一题)

1、背诵诗歌。

2、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像,画一幅画。

3、办一份关于雪的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握本课8个一类生字,认识8个二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感悟词语在段落中的作用。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3.会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2.制作课件、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基础知识:

多音字:

降四年级最新上册语文课件教案iàng(降落)xiáng(投降)

重chóng(重复)zhòng(重要)

恶ě(恶心)è(凶恶)wù(厌恶)

背bēi(背带)bèi(背心)

似sì(相似)shì(似的)

蒙mēng(蒙骗)méng(启蒙)měng(蒙古)

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置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3.课文围绕“一个降落伞包”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本课一类生字。汇报。

四、再读课文,认识二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有关语句体会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周总理在飞机遇险时,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感人事迹。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品读课文,体会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2.介绍周总理和时代背景。

二、读文:

(一)遇险前: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看出周总理是怎样的人?

3.课文是怎样描写小扬眉的?为什么要写小扬眉?她为什么那么高兴。

读第二自然段时,要体会小扬眉的高兴心情,读出愉快的感受。

4.简单介绍叶挺将军。

(二)遇险时:在小组内自由读,研究问题。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飞机遇险时,情况十分严重?

强烈的冷气团包上了厚厚的冰甲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落匆匆掠过

2.为什么写这部分?

为下文周总理让伞包埋下伏笔。

3.你在读中体会到了周总理的什么高尚品质?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回答。(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从摇摆不定的过道”“几步跨到”“迅速解下”“敏捷地替小扬眉背上”----说明他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时的伞包就是生的希望,此时此刻,周总理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这是何等的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啊!

4.细细品味周总理鼓励小扬眉的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看出周总理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

5.指导朗读周总理的话。

(三)脱险后:

1.指名读,课文是怎样写脱险的?这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2.从“欢腾”一词你能看出什么?

3.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试着总结全文:本文主要写的是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小扬眉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总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通过听写,巩固生字。

二、读一读,写一写。

惹人喜爱坚贞不屈千山兀立波涛汹涌不知所措斧劈刀削搏击长空沉甸甸冻僵坠落

三、读一读,比较下列各组词语有什么不同。

一股一股股一股一股

一层一层层一层一层

一件一件件一件一件

一座一座座一座一座

作业设计:1.写生字;2.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降落伞包

遇险前遇险时脱险后

周总理不顾气候恶劣,临危不惧,让出

急忙乘坐飞机前往伞包,鼓励小扬眉一片

小扬眉格外高兴急得大哭欢腾

不知所措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5

一、欣赏导入

1.出示油画,交代作者。

2.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按一定的顺序)

3.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汇报课文讲了什么事,并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本文是对同名油画的赏析,主要写了在()季节,()的情景。)

三、品读感悟

1.从哪里可以看出“收获”了?(指名读第一段中相关的语句)

(过渡:可这收获的季节属于农民吗?我们接着学习)

2.图文对照,边读边用“________”划出描写第一位妇女拾穗时的语句,用“~~~~~~~”划出描写作者由看到的实物产生的联想。

(课件出示: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

我们看不见她的脸。她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她埋头苦干,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

(指名读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

3.总结学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二、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

(自学——汇报)

4.米勒的油画有什么特点呢?(学习第7自然段)

5.米勒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逼真、传神的油画呢?(读第6自然段和课后材料)

6.讨论:“收获”属于农民吗?

四、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1.欣赏米勒的其他美术作品。

2.吟诵《悯农》。

六、结课:

(课件出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板书设计

拾穗

收获 拾穗 特点

麦香 弥散 弯攥 有远有近

麦垛 堆起 搜寻 动静结合

趴 伸 拿

辛苦、艰难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写字6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和独立识字。

2.能说出“异想天开,不折不扣,清脆,婉转,喧嚣”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象声词。懂得有破折号句子的意思。

3.正确标画文中的重点语句。用学过的方法品味重点词语,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想象,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情趣。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愉悦的心情。

2、能理解文章用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统领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3.师: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美妙的音乐,他们共同组成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指名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读音。

2.学生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3.初步感知文意。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成员有谁呢?找到后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到底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这么美妙的乐曲是谁演奏,作者为什么能描绘这么美妙的景色,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一、看图说话

1.师: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指名回答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中心句。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3.学生根据自己刚才的阅读回答。

师:用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过渡:走,让我们走进林中,听一听这些美妙的音乐吧。

3.再指名读课文。

师:林中的音乐都有哪些?分别在哪个自然段描写了?

A第一自然段:夜莺的特点。

B第二自然段:各种动物的声音(找出象声词并练习模仿)。

C第三、四自然段:小洞“乐器”和“演奏方法”。

4.师:你喜欢哪一种音乐?把这个自然段读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汇报。)

A有感情朗读

B师:你想象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C学生想象后回答。

D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及时给予评价。

5.师:这些音乐都是由哪些动物演奏的?

A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

B齐读和指名读相结合。

6.师: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你都了解到什么?用曲线画出来。

A指名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B有感情地朗读。

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师:你认为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

2.指名回答。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到了大森林中的音乐,现在就来谈谈你的感受吧!

2.师:作者感叹道: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林中乐队的奇妙吧。

3.全班分角色发声,描摹课文中所描绘的乐队演奏。

五、布置作业

1.听写生字、新词

2.预习语文天地

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森林中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

各有各的曲子

各有各的乐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像”等9个生字,会写“又、书、手、本”4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看书的情感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又、书、手、本”生字。

教学难点

学习新笔画“弯钩”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预习检测

1、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要求学生读通句子。

3、提问学生:“我们”一家人看书的情况怎样?

二、 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反复读发准字音。

3、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三、 展示提升

为什么说“我”的书最好看,给老师和同学说一说。

四、 小结强调

五、 检测反馈

1、填空

爸爸看( )书,妈妈看( )书,我看( )书。

2、注音

( ) ( ) ( ) ( ) ( )

本 像 着 最 狗

( ) ( ) ( ) ( )

叫 猫 跳 又

六、 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一、 预习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指明认读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 合作探究

1、分组读课文

2、指导写字

(1) 教师在田字格中依次书写“了、后、五、会”,并边示范说笔顺。

(2) 学生观察“了、后、五、会”,字在田字格中的笔画位置及书写顺序

(3)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描红书写看谁写得好

三、 展示提升

同桌互相欣赏所写的生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四、 强调小结

五、 检测反馈

课后第三“描描写写”和词语花篮

六、拓展延伸

教后反思

[小学语文上册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8

科学四年级上册课件

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实验题:

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橡皮铅笔1只。

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二、制作雨量器

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2、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难点: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1、小思:

2、席慕蓉: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收敛 ? ? ?宽恕 ? ?短暂 ? 脆弱 ? ?卑微 ? ?一丝不苟

三、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思 悟

四、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到什么?

课外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比较阅读: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自己去欣赏和品评。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1、贝壳的特点是什么?

2、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

3、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4、《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课后习题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欢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化,山间晓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

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窗,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难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光,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略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他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多么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

2、“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句中“生动音符”指的是什么?

3、请谈谈你对“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句的理解。

4、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5、“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中的“好消息”指的是什么?

6、作者在本文里主要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学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2、了解一点木偶的知识。

3、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道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2、过渡:同学们,在《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你喜欢笑吗?

3、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2、交流: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头疼得厉害,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哎!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同学们,你们想亲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吗?老师有个主意,咱们分角色来演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回顾方法,合作表演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了好几篇童话了,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总结方法基础上,学生合作试演。

3、学生展示——观众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演——配乐、带上头饰表演。

4、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5、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6、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四、续编故事,拓展深化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接着编下去。

1、自由准备。

2、学生续编故事。

五、单元回顾,总结升华

1、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到此已全部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想我们所想,思我们所思,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生活的真谛。希望小作家们也提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话故事。

六、布置作业

1、续写《小木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_小木偶的故事

笑——感受生活的快乐

只会笑远远不够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篇11

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课件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两千一百多年前,伟大祖国的象征。整理了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的课件,U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

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

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2.学习会认的字。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

四、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小组学习,思考

1.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

城台:

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六、课堂小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

——(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

——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

是长城的终点。

(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

——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

——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

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热门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发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现在分享给大家。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创新的必要手段。请注意这篇文章仅提供参考信息!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篇1)

复习目标:

1.通过写话训练,学生能够完整、通顺地写出一段或几段话。

2.在写话中能围绕主题展开表达,写出完整而通顺的句子。并能根据表达需要,准确地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

复习重点:在写话中能围绕主题展开表达,写出完整而通顺的句子。

复习难点: 根据表达需要,准确地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

复习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不仅学会了用口语与别人进行交流,还学会了写话,用我们手中的笔与他人交流。

二、复习写话

1.围绕主题表达。

同学们,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好玩在哪?

预设:课件出示:这次写话的主题是喜欢的玩具,我们要找玩具的令人喜爱之处去写,体现玩具的特点。想想它什么样,有什么好玩之处。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朗读几同学写的精彩例文,你们看看这几个同学写的好在哪儿?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给你们支支招:课件出示:

1.读准写话要求,读明白要求我们写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去写。

2.写之前要仔细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围绕一个主题去写,把要写的内容写清楚。

4.写的时候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标点符号的占位。

课件出示练习题:家人中,你最喜欢谁?你最喜欢他哪一点?写下来,记得要把这段话写通顺哟!

我家有三口人,我最喜欢妈妈。她很温柔,从来不和我发脾气。每次和我说话都很温柔,如果我没有听清楚,她会很有耐心地再重复一遍,绝对不会不耐烦地大声吼我。即使我犯了错误,她也耐心地告诉我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不能淘气。这么温柔的妈妈,我怎么能不喜欢呢?

2.根据图画表达。

课件出示第94页插图同学们,请看看这幅图,小老鼠在干什么?画面上出现了什么?接下来会怎样?

预设:课件出示:这次写话属于看图表达。首先,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图画,讲清画面内容;然后,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

同学们,请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例文,比比谁的画面描述得清楚、细致,谁的想象最丰富?

课件出示《看图写话技巧儿歌》:

看图写话分两步,先看清图再表述。观察图画认真看,图中主体看清楚。

人物关系仔细想,起因经过要抓住。发挥想象很重要,补充结果不含糊。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课件出示练习题:两只小猫在干什么?这时候,谁出现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写一段话。

两只小猫为了争夺一条鱼打了起来,谁也不让谁。这时,小老鼠偷偷溜进来,偷走了鱼,还笑话两只猫是傻瓜。等两只小猫发现鱼没有了的时候,小老鼠早已逃之夭夭,它们俩后悔极了。

3.留言条。

同学们,今天早上,老师上班时,我女儿还没有起床,我想提醒女儿起床后把牛奶热了再喝,否则会肚子疼,可是女儿睡得太香,我不忍心叫醒她,该怎么办?

同学们,怎样才能写清楚一张留言条?请你们帮助老师说说这张留言条的内容。

同学们,还记得怎样书写留言条吗?

课件出示:

女儿:

妈妈上班了,起床以后把牛奶热了再喝,要不然会肚子疼。

妈妈

7年11月4日

同学们,请对照格子中写好的留言条,交流留言条格式。

课件出示留言条格式:

开头顶格写称呼,称呼后面冒号出。

正文另起空两格,署名写在右下处。

日期写在署名后,不当留言小糊涂。

课件出示练习:明天是小熊的生日。它想邀请小兔明天早上八点钟到它家参加生日派对。请你代它给小兔写一张留言条。(今天是12月11日)

三、快乐作业:

同学们,遇到有趣的事,看见有趣的物品,遇到喜欢的人物,都可以用一段话写进自己的本中。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刨根问底”、“宝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过程与方法

(1)在拼读与游戏中掌握生字、新词。

(2)在自读与合作中了解“书”指什么,有什么内容。

(3)在朗读与想象中感悟“书”的巨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阅读的兴趣,鼓励有独到的读书见解。

(2)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初步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书”的含义。

教具准备:

字词卡、印章、多媒体课件、石头、放大镜、自制书签。

教学时间: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抓住“书”一字,在师生轻松愉悦的交谈中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鼓励学生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2、再读课文,在文中圈记生字。

3、在游戏中师生识记生字,认读新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刨根问底”。

4、引导学生读句自主发现“藏”的不同读音。

三、细读课文

(一)带问题通读全文。

1、读题质疑:为什么“书”字要加引号呢?

2、默读课文,放手让学生尝试带问题读书。

(二)读1~4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读书解疑后,电脑显示: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岩石就是书哇!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指导学生抓住“!”和“?”感情朗读,从而感悟“书”即岩石,因此,“书”字要加引号。

3、大屏幕显示配乐插图,师生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4、小结,补全课题,师生再读题。

(三)读5~11自然段。

1、角色转换激发学生分组合作读文。川川问:“这本岩石书有字吗?有图吗?有用吗?”这时候,如果你是地质勘探队员,该怎样告诉他呢?请拿起书,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吧!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读句:借助课件感知地壳变化,结合上下文理解“宝藏”,在读中领悟大自然的奇妙和地质勘探的意义。

(三)读12自然段。

1、观看录像,了解地质勘探工作者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2、自读自悟第12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篇3)

一、仔细拼,认真写,你一定行!(16分)

Wēnnuǎnzhfjūnjinwānyāo

zāihilshǐrēnɡdio

(答案:温暖祝福军舰弯腰早晨灾害历史扔掉)

(每个字得一分)

二、按要求填空。(10分)

要查的字

音序

音节

部首

除去部首还剩几画

组词

(答案:Hhu犭9画猴子Gɡōnɡ工或力2画或3画功夫)(每空一分)

三、划去()里不恰当的字。(8分)

(到道)路水(洼娃)(乘乖)客养(分份)

灌(溉概)眼(睛晴)(幸辛)福(拔拨)牙

(答案:道路水洼乘客养分灌溉眼睛幸福拔牙)(每空一分)

四、我会填。(9分)

()的歌声遥远的()一种()

()的礼物健康的()一块()

()的海洋清澈的()一片()

(欢乐的歌声漂亮的礼物蓝色的海洋遥远的地方健康的身体清澈的湖水一种水果一块土地一片树叶)(答案不一,每空一分。)

五、写出你喜欢的四字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句子。(6分)

()()()()

(每空一分,有错别字不给分;造句两分。)

六、把古诗补充完整。(6分)

寒径斜,。

儿童,。

(答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每句三分。)

七、口语交际。(6分)

学校的大树底下聚集了一堆人,你好奇地走过去,发现是一只受伤的小鸟趴在那里,几个调皮的男孩把它拨来拨去,这时,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我会说:同学们,可怜的小鸟受伤了,你们不应该把它拨来拨去!

我会轻轻地抱起小鸟,带到老师那儿,帮它治好伤,把它送回大自然。)(回答清楚一个问题得3分)

八、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6分)

1、天空中有好多星星。

2、鱼儿在水里游。

3、树上挂满了果子。

(美丽的天空中有好多一闪一闪的星星。数不清的鱼儿自由地在水里游。果园的树上挂满了好吃的果子。)(答案不一,每题2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就好像是地球的大兵,一年四季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月亮在空中旋转却不会掉下来,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月亮想离开地球,但是地球的引力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紧紧抓住月亮不放。这样,一个要离开,一个要拉住,两边力量正好相等,所以月亮就不会掉下来。

1、这段话共有句话,第句话提出问题,两句话回答问题。(3分)(4;2;3、4。)(每空一分)

2、月亮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答案:最后两句)(画对一句得一分)

3、多音字组词。(4分)

为wi()相xiānɡ()

为wi()相xinɡ()

(答案:四海为家因为;相信照相。)(每空一分)

4、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个。(4分)

(答案:第一句或第三句是比喻句。)(每题2分)

十、编故事。(20分)

小猪、小鹿和小兔三只小动物来到森林里玩,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编个小故事吧!比一比谁写得最有趣!(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句通顺,基本无错别字,1620分;能编完整的故事,语句基本通顺,有个别错别字,1215分;故事不够完整,部分语句不通顺,有较多错别字,811分;故事不完整,语句不通顺,07分)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篇4)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看见乌鸦正站在()()上,()里()着一()()。狐狸馋得()()()()。他()()()(),向乌鸦问好,乌鸦()()()()。狐狸()()()(),又向乌鸦的孩子问好,乌鸦还是()()()()。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漂(),()雀()()您来,可就()()()。您的嗓子()(),()都爱()您()(),您就()()()()!乌鸦()了狐狸的话,()()()(),就()了起来。她()()()(),()就()了下来。乌鸦这才知道()()(),她终于明白了:。

15、()()(),()()(),()()()()()()裳。()()当棉袄,()()()胸膛。()()()()()()(),()()()()()得旺。

16、1939年()(),毛()()在()()()()了两个()()()。一个叫()()(),一个叫()()()。毛()()对他们说:()()()()了,要()()()()()!

17、1928年,朱德同志()()队伍到()()(),跟毛泽东同志()()了。()()要坚()()()()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须储备足够的粮食。战士们劝朱德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赶做了一根扁担,()写上了朱德()三个字,大家见了,不好()()再藏他的扁担了。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篇5)

教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五单元)

复习目标:

1、认会46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会用多音字“为

重”组词。

3、能够写出带有“疒衤钅”偏旁的字

4、积累谚语

5、能够按要求写词语()了()

一()比一()()

()极了

()来()去

立刻()起来

6、会给数量词填上相应的数量名称。

课时安排:2课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语文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把这单元的知识整理复习一下。(板书:第五单元复习)

二、梳理课文,复习重点知识。

1、翻看语文书,从识字5开始,看看有哪些内容。第五单元包括哪几篇课文?今天我们主要复习这五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

2、积累:

教学

教学

(1)、()了():望了望

闻了又闻

看了看

想了想

补了补

唱了唱

笑了笑

(2)、一()比一()():一条比一条长、一颗比一颗圆、一朵比一朵艳、一代比一代强、一头比一头壮、一天比一天冷。

(3)()()极了: 神气极了

可怕极了

高兴极了

安静极了

伤心极了

容易极了

顺利极了

(4)()来()去:飞来飞去

跳来跳去

走来走去

飘来飘去

跑来跑去

打来打去

踢来踢去

转来转去

想来想去

(5)立刻(): 立刻跑起来

立刻跳起来

立刻藏起来

立刻写起来

立刻做起来

3、填写量词:

一支()

一匹()

一条()一座()一双()

一盒()

一窝()

一本()一架()一只()

一棵()

一阵()一袋()一块()一把()

一()白云

一()金子

一()大豆

一()大雁

教学

教学

一()秋风

一()农民

一()井

一()笔

一()纸

一()小河

一()飞机

一()老人

一()水牛

一()活动

一()石头

(一头)大象

()松树

()马

()袜 子

()绳子

()木柴

()椅子

()火柴

()裙子

()棉被

()铁钉

()苹果

一斤(肉)

一盒()

两把()

四句()

一座()

三张()

一片()

一个()

两块()

一群()

四只()

七支()

4、写句子: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活——

粗糙——

美丽——

干燥——

认认真真——

愁眉紧锁——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教学

教学

活泼——

责怪——

温暖——

淘气——

疲惫——

著名——

7、多音词汇总:为

8、选字组词。

其棋

日()

象()

尤()

红()

彩()

军()

过()

围()

第弟的 递

目()

()五

兄()

工()

山()

门()

姐()

子()

传()

()一

兴高()烈

()带

理()

()坏

光()

()云

()蜜

()文

一()菜

一()心

一()星

一()树

成城

()市

()绩

真()

热()

进()忠()

教学

教学

()时()其()取

班()()收()引

笔()

()日

()树

()班

()物

9、口语交际:你一定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

附练习题:

一、我会拼

mǎn

róng

bàng

wǎn

zi

()

()

()

()

dàn

shì

zhuō

qiān

fēng jǐng

()

()

()

()

zhù

zhù

zhuā

zhù

xuān

()

()

()

()

lùn

lún

liú

xīng

mìng lìng

()

()

()

()

教学

教学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ī huā dú fàng

bú shì chūn,bǎi

huā qí

fàng chūn mǎn yu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形近字组词。

斤()

现()

弟()

真()

折()

观()

第()

直()

礼()

坏()

清()

肚()

扎()

怀()

消()

吐()

清()

彩()

挑()

根()

睛()

采()

桃()

很()

三、多音字。

dānɡ()

jiào()

zhā()

nán()

dànɡ()

jiāo()

zá()

nàn()

教学

教学

四、照样子填空

闻 了闻

____了____,____了____,____了____,____了____

一个比一个好

立刻喊起来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一____比一_______

立刻___________ _____来_____去

一____比一_______

立刻___________ _____来_____去

一____比一_______

立刻___________ _____来_____去

五、填空。

一_____青蛙

一_____孩子

一_____手表 一_____小河

一_____水果

一_____筷子

一_____报子 一_____话

六、写出带下面偏旁的字。

疒_____ _____ _____

衤_____ _____ _____

钅_____ _____ _____

米_____ _____ _____

七、连一连。

凳子

消除

心意

工作

教学

_______极了

_______极了

_______极了

一_____扫把

一_____叶子

命令

教学

果子

收下

笔头

日子

苦练

命令

绳子

树立

信心

小船

郑重

本领

筷子

弄断

疲劳

风筝

开始

宣布

八、照样子,填一填.例:(折)纸船

()灯

()地

()雨

()门

(()虫

()风

()鞋

()书

(()水

()雷

()花

()药

(()衣服()房子()电视()汽车(球

()足球()老师()首领()知识(貌

九、谚语填空。

1、人多()谋广,火多火焰()。

2、一()筷子容易(),一()筷子(折断。

3、树()成林不怕(),()多搓绳(4、人心(),泰山()。

教学)篮)礼))。)字)车)菜

教学

你还写几个谚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选词填空。

漂流

飘荡

飘扬

飘浮

1、松鼠和小熊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天上再也看不到_______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 _________的纸船。

2、五星红旗在空中高高_________。

3、我是一滴小水珠,被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在空中___________。

十一、阅读。

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子当“万兽之王”。大家都非常担心: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谁知,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每天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话音刚落,大伙立刻欢呼起来。

(1)、用“—”画出大家担心什么的句子。

(2)、这段文共()句话。第()句是小猴子说的话。

(3)、小猴子话音刚落,大伙为什么立刻欢呼起来?

(4)、你同意小猴子的意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

教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六单元)

复习目标:

1、认识46个生字,会写38个字。

2、写出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好、转、还、教、角、场

3、背诵《假如》、《回乡偶书》、《赠汪伦》,能够按课文内容填空、正确默写古诗

4、掌握日记的正确格式,能写简单的日记。

5、积累反义词和短语

6、练习说话

高兴地:

可爱的: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课时安排:2课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把第六单元的知识整理复习一下。(板书:第六单元复习)

二、梳理课文,复习重点知识点。

1、翻看语文书,从识字6开始,看看有哪些内容。第六单元教学

教学

包括哪几篇课文?今天我们主要复习这五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六。

2、说说本单元容易写错的字:暖、寻、粮、食、场、晴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几、饥、机;暖、爱;户、护;亚、业;哭、器;休、体;

场、杨;作、昨;舟、船;客、课;分、份、粉;

良、粮、食;情、清、请、晴、精、睛;

4、请你说出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好、转、还、教、角、场

5、背诵《假如》、《回乡偶书》、《赠汪伦》。

6、反义词

美--丑、爱--恨、贫--富、冷--暖、高--矮、胖--瘦、黑--白、升--降、沉--浮、轻--重、苦--甜、闹--静、饥寒--温饱、索取--奉献、真诚--虚假、光明--黑暗、热情--冷淡、容易--困难、简单--复杂、温暖--寒冷、7、短语

助人为乐、雪中送炭、可爱的笑脸、高兴地笑、窗前的气球

红红的太阳、遥远的地方、快活地成长、愉快的游戏、寒冷的北风、好吃的谷粒、健康的身体、轻轻地叹息

苦苦地等待、羡慕的眼光、漂亮的裙子

教学

教学

8、数量词

一枝神笔、一则日记、一条纱巾、一角天空、一条裙子、一包东西、一份礼物

一个书包、一套《百科全书》、一本书、一份报纸、一位老大娘、一双好腿

9、练习说话

高兴地:

可爱的: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

10、选字组词。

()远

()看

()摆

歌()(动

哭()

颗()

米()

()声

一(周舟

值()

广()

亚()

同()共济

()

()事

()业

()出

()样

()操

(天

教学

给))四)

教学

()习

晨()

()钢

熟()()功

锻()

成诚

()市

()实

()法

()功

校()

()形

()满

小()

附练习题:

一、我会拼

wēn

nuǎn

yǒng yuǎn

pín

fù mei

jiǎo luò

zhōu

bìng chuáng

xún

shí

shēn

ǎng

shuāng fèn

zuó

tiān

gū niang

二、区别字音、形、义,再组词。

何()

睛()

哭()

亚(()

教学

()炼

公()

mèi kāi shǐ

cāo chchéng

kè)

教学

河()

晴()

器()

业()

永()

双()

作()

乘()

历()

容()

欢()

昨()

乖()

厉()

客()

汪()

音(()

注()

章(()

晴()

场(()

睛()

厂(()

三、连线组词。

(1)恨

(2)健

教学)

妹()

娘()

味()

粮()

体()

童()

休()

重(炭

费)

份)

粉)

及)

极 奉

永 远

饿

套 装

教学

(3)贵

(4)科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身体

()的眼光

()地打开

()的北风

()的地方

()地成长

()的裙子

()的太阳

()地指手画脚

()的小脸

()地望着

()地动起来

()地躺着

()地说着

()地飘上来

五、多音字组词。

jiǎo()

jiào()

shān()

教学

教学

jué()

jué

()

shàn()

hǎo()

hái()

()

hào()

huán()

()

六、写出反义词

饥寒——()

虚假——()

美———()

爱———()

冷——()

七、成语填空

______ ______送炭

______人为______

指______画______

一______一______

摇______摆______

叽______喳______

八、加标点符号。

(1)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

(2)你是二年级的学生吗()

(3)你的回答真好啊()

(4)老师今天怎么会发火呢()

(5)今天的天气真好呀()

九、用下面的词写话。

教学

教学

可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兴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昨天晚上,我又做了个梦。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说把钱省下来,可以买好多书。在梦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看到了许多苗家小姑娘。我从书包里拿出书送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①用“_____”划出我没让妈妈买裙子的原因的句子。

②梦中不买裙子而买了好多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段文写自己在梦中不买裙子而要_______书和________书这两件事,表现了小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

十、默写《回乡偶书》《赠汪伦》

教学

教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七单元)

复习目标:

1、会认4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书写,规范认真。积累多个词语,会说简单的句子。

2、复习说写比喻句,用“快活”说句子,能正确地完成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3、背诵《“红领巾”真好》以及《清澈的湖水》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能选择词语做词语接龙的练习。

课时安排:2课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把第七单元的知识整理复习一下。(板书:第七单元复习)

二、梳理课文,复习重点知识点。

1、翻看语文书,从识字7开始,看看有哪些内容。第七单元包括哪几篇课文?今天我们主要复习这五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七。

2、容易写错的字:保护、物、捉、晨、掉、船、纸、捡、被、刻

3、形近字、同音字辨析:丛从、户护、己记、睛晴、捡脸、重量、刻该、4、多音字:觉、干、了、中、重、5、积累:机灵的()蓬松的()翠绿的()快乐的教学

教学

()

6、下面我们来做接龙游戏:

父亲→亲人→人生→()→()→()

看见→()→()→()→()→()

球拍→()→()→()→()→()

雪花→()→()→()→()→()

7、句型:

A用“快活”说句子。

B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像———————————————————。

C你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我说:——————————————。

你说: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

我说:————————————————————————。

D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

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浅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被—教学

教学

———————。

8、背诵26课《红领巾真好》和《语文园地七》中“读读记记”的《小花鹿》

9、口语交际:说说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附练习题:

一、我会拼

cóng

lín

láo

pāi

shǒu wù

bǎo

máo

huó

yuèling

qīng

chén

bèng

tiào

rēng

diào

á

zài hū

yǎn

jīng

shí

ng

二、形近字组词。

妹()捡()要()至()里()

味()脸()腰()到()理()

舟()令()失()觉()

船()领()夫()见()

三、词语填空。

教学

dòng

zhǐ chuqīng zhò

教学

成()上()

()重宣布

迫不()待

服从()令

叫()连天

()论纷纷

四、选字填空。

1、()皮的小猴子不肯下来。

2、昨天,我们去公园()了一天。

3、小明的作业写()了。

1、今天的电视节目很精()。

2、公园里挂着不准()小草的牌子。

3、小蜜蜂在花丛中()蜜。

1、远处的墙、小山都()得见。

2、近处的田野、树林也()得清了。

五、多音字组词。

zhōnɡ()

cháo(n()

zhònɡ()

zhāo()教学)

ɡā干

ɡà

教学

n()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机灵的()

蓬松的()

白色的()

清澈的()

翠绿的()

快活的()

美丽的()

长长的()

崭新的()

()的小草

()的天空

()的羽毛

()的桃花

()的稻子

()的苹果

()的月光

()的山峦

捕捉(小鱼)

梳理()

保护()

高唱()

爱护()

珍惜()

一()小花鹿

一()鱼

一()鸟

一()树枝

一()小男孩

一()被

七、在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使句子通顺。

(1)我们做事要分辨()()。

(2)这根绳子(),那根绳子()。

(3)我们()听取别人的意见,取得好成绩,不能()。

八、样子写句子

教学

教学

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者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儿把树叶吹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被小明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回答问题。

(一)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是“红领巾”来放鸟巢。

崭新的木牌上写着:“请爱护小鸟!”

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

(1)这里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答教学

________被________被________被________被:

教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爱护小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________它掉进湖里。哟,________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________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

呢!突然,一个小孩把________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的景象不见了。小洁回过头________地看了他一眼,又用________的目光望着湖水。

(1)在“________”处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共_______句。

(3)写小鱼在水中活动的美丽景色的句子是第______句。

(4)小鱼被______________吓跑了。

(5)“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色不见了”“皱纹”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

教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第八单元)

复习目标:

1、认识66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够写出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的名称、3、能够给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4、积累成语,短语。

5、区分并能正确使用意思相近的词语

课时安排:2课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把第八单元的知识整理复习一下。(板书:第八单元复习)

二、梳理课文,复习重点知识点。

1、翻看语文书,从识字8开始,看看有哪些内容。第八单元包括哪几篇课文?今天我们主要复习这几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八。

2、容易写错的字:运、晒、黑、游、能、历史、植、厂、技、纺织

3、多音字:没、分、倒、漂、载、奔

4、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远运

纹文

景影

到倒

坏杯

飘漂

技枝

纺访

只织等

5、反义词

教学

教学

单-双

粗--细

寒冷---温暖

暴躁--温和

饥寒--温饱

沉--浮

容易---困难

后退---前进

特殊---一般

6、积累:

A一()白云

一()金子

一()大豆

一()小山

一()蜜蜂

一()大雁

一()秋风

一()农民

一()明月

()的故事

()的羽毛

()的衣裳

()的节日

年轻的()

优美的()

宽阔的()

新鲜的()

著名的()

绿色的()

轻轻地()

缓缓地()

不停地()

天真地()

B读句子,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做数学题。

()

2、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听音乐。

()

3、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

4、我们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游戏。()

5、老师一边画图,一边讲解。

()

教学

教学

6、我一边走一边想。

()

C一座山

一条河

一棵树

一队人马

一口井

一只船

一座座山

一条条河

一棵棵树

一队队人马

一口口井

一只只船

一把扇子

一片树叶

一块面包

一张脸

一道小溪

一把把扇子

一片片树叶

一块块面包

一张张脸

一道道小溪

D一心一意

一马当选

二虎相争

三言两语

四平八稳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上

八面威风

九九归一

十全十美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科学技术

百花盛开

十分茁壮

各种各样

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

四海为家

无影无踪

迫不及待

叫苦连天

自言自语

句子

用 “---是----,---也是----”“---能----,--也能-----”“----有----”练习说话。

7、加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如:皮、青、令、方等

8、口语交际:你喜欢动物、植物吗?把你看到或了解到的有趣的动物、植物,讲给同学听。

教学

教学

附练习题:

一、我会拼

zhòu

wèi

xīng

yùn

dòng

háng xíng

shài

gān

piāo

wén xū

shì jiàn

shǐ

二、形近字组词。

价()

产()

航(池()

介()

厂()

舰(他()

围()

员()杯(化()

伟()

圆()怀(代()

三、词语填空。

教学

yóu

dào fǎng zhī)

刻()

克()能()熊(hēi yīng

kē)冲()中()灭()灾(yè

bì jì))))

教学

()羿射日

精卫()海

嫦娥()月

女娲()天

人造()星

航空()舰

宇()飞船

()载火箭

兴致()()()人注目

()学技术

百花()开

瓜果()香

十分()壮

各()各()

金光()()

秀丽()奇

四海为()

()影()踪

()流不息

迫不()待

叫()连天

自()自()

()毁房屋

淹()庄稼

一轮轮_______

一盆盆_______

一座座_______

一束束_______

一首首_______

一艘艘_______

一片片_______

一把把_______

一颗颗 _______

一棵棵_______

一块块_______

一条条_______

一支支 _______

一只只_______

一幢幢_______

一朵朵_______

一台台 _______

一本本_______

一场场_______

一套套_______

一双双_______

一群群_______

一户户_______

一个个_______

一件件_______

一教学

教学

道道_______

一杯杯_______

一张张_______

一面面_______

一弯弯_______

四、加偏旁,组字组词。

(鸦)(乌鸦)

()()

()()

()()

()()

()()

()()

()()

五、照样子写词语。

例:绿油油

白________

黄 ________

红________

慢________

黑 ________

亮________

静________

哗________

笑________

冷________

雾 ________

气_________

六、选合适的音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分

①fēn ②fèn

一分()钱 氧分()十分()茁壮

2、种 ①zhǒnɡ ②zhònɡ

种()树

树种()种()类

3、为 ①wěi ②wèi

因为()

作为()为()人

教学

教学

4、倒 ①dào ②dǒo

倒()映

打倒()倒()车

5、觉 ①jué ②jiào

睡觉()

感觉()觉()得

6、没 ①mò ②méi

淹没()没()有

没()精打采

7、兴 ①xīnɡ ②xìnɡ

高兴()

兴()奋 兴()高采烈

8、奔 ①bēn ②bèn

投奔()

奔()跑 嫦娥奔()月

七、连一连,再把搭配的字写下来。

西

八、选字填空

1.(青 清)山上竹子(),河里水(),家乡风光美。

2.(请 情)我能()你帮忙办一件事吗?

3.(晴 睛)()空万里,阳光灿烂。

他戴上墨镜,保护自己的眼()。

4.(扬 杨)五星红旗迎风飘()。

教学

教学

5.(记 纪)他送老师一个笔()本,留着作()念。

6.(蓝 篮)()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7.(场 厂)他们来到足球()踢足球。

九、选词填空。

1.用心

放心

专心

开心

小心

爸爸对我说:“你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要()。上课时,要()听老师讲课,()做作业,下课后就()地玩,这样我就()了。

2、哪

(1)()把蓝色的雨伞是我的。

(2)()座漂亮的桥是()建成的?

(3)()座楼是游泳馆?

十、照样子写句子。

例:蓝天上飘着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1.葫芦藤上挂着小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儿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按课文填空。

教学

教学

1.银杏树又叫________-树,又叫_____。它是_____年前的树种。

2.大熊猫爱吃________,它的祖先专以食________为生。

3.中华鲟是一种古_____,有一亿多年_____,它生活在_____,样子_____,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_____了。

4.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_____”。我们要保护它们。

5.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_____,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_____,大大提高了水稻_________。有了先进的_________,农业的变化________!

6.在宇宙飞船里,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水杯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因为在宇宙飞船里,___________。

教学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篇6)

一、选字、选词填空

1.()该原()反()()为()此(因、应)

2.()房关()()视居()()意(注、住)

3.()泪河()()下停()()住(流、留)

4.()苦()人千()万苦父()

(辛、亲)

5.()时()格高()好()了年()(及、极、级)

6.()劳()园()厂立()()主(公、工、功)

7.()花()天花()菜()深()(蓝、兰、篮)

8.城()()界()场()纪()区(市、世)

9.()头海()()片高()床()(底、低)

10.看()难()希()()记一()无边(望、忘)

11.()气()办()活()请()日(申、生)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横线

深蓝(shēnglnshēnln)干净(gānjngānjng)

玩耍(ǔqīnmǔqīng)

白帆(bǎifānbifān)青松(qīngshōngqīngsōng)

再三(zhisānzisān)带领(dilǐndilǐng)灵活(lnghulnhu)翠竹(cuzhchuzh)

灿烂(cnnncnln)咧嘴笑(liězuǐxioniězuǐxio)

旅客(lǚknǚk)一层楼(ychnluycnglu)

恳求(kěngqikěnqi)劈开(piēkāipiěkāi)

秋霜(qiūsuāngqiūshuāng)塞北(shiběisiběi)

侧耳听(chěrtīngcěrtīng)地震(dzhngdzhn)

鸣叫(mngjiomnjio)拼命(pīngmnpīnmng)

考察(kǎochkǎoc)一幢楼(yzungliyzhunglu)

治理洪水(zhlǐhngshuǐzlǐhngshuǐ)

勤学苦练(qnxukǔlinqngxukǔlin)

三、将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1.同学们带着参观老师中山植物园

2.自由自在地在鱼游来游去水草间

3.我国是风景区黄山闻名中外的

4.小乌鸦一身一只长着羽毛黑色的不好看

5.是丽丽的我伙伴好

6.从的一片一片落下来黄叶树上

7.语文这学期学得你的怎样

8.专家爸爸一位是兰兰的

9.到了天气冬天冷啊多

10.和都爸爸喜欢打球妈妈

11.花给常常小红浇水

12.你哪些知道是水果吗

13.特别今天作业明明认真写

14.把可以你的我吗铅笔借给

15.背着高兴地早上上学去书包小刚

16.首都你吗北京去过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十二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十二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1)

八年级(上)M2

短语

1,相当好,很好pretty good

2,在20 世纪80年代in the 1980s

3,来自come from

4,以……而闻名,因…而著名be famous for

5,超过,多于more than

6,在…的东/南/西/北部in the east/south/west/northof

7,事实上in fact

8,有一天one day

9,---的一部分part of

10,在海岸边,在海岸线上on the coast

11,故乡home town

12,和…一样as-----as

13,例如such as

14,在…的东部in the east of

15,记得要去做某事remember to do sth

16,想要-----would like to do

1,它比许多其它建筑物都高。It’s taller than many other buildings.2,我相信终有一天它会跟香港一样繁华。Some day it will become as busy as Hong Kong,I’m sure.3,深圳的人口有多少?What’s the population of Shenzhen?

4,它是一个比香港更新的城市。It’s a newer city than Hong Kong

5,剑桥在英格兰的东部。Cambridge is in the east of England.6,它正变得更大,更繁华。(教材全解P48)It’s getting bigger and busier

7,它的街道也更宽,更干净。(教材全解P48)Its streets are much wider and cleaner too.8,---天气怎么样?What’s the weather like?

9,它夏天从不很热,冬天也不很冷。Ir’s never very hot in summer or very cold in winter.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2)

一、能力目标:

1、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句型Where is...? Is she in the study? Where are...? Are they on the table?来询问物品位置。

2、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Yes, she is./ No, she isn’t.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进行回答。

3、能够正确说出元音字母u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够根据其发音规律拼读学过的语音例词。

二、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bedroom、study、kitchen、bathroom、living room、bed、table、sofa、fridge、phone。

2.能熟练朗读并模仿本单元的对话。

3.能理解Let’ s do内容,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知道元音字母u在单词中的发音.

5.学唱歌曲。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养成整齐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本单元重点学习句型是:Where is...? Is she in the study? Where are...? Are they on the table?及相应回答。本单元难点是复数的用法,It has...的用法。

第四课时:B Let’s talk Ask, answer, and write

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 Let’s sing Story time

一、能力目标:

1.能用Is it/she … ?询问物品所在。

2.能准确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作出准确地回答。二、知识目标:

1.能熟练朗读并模仿本节课对话。

2、能表演本节课对话。

3、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本节课对话,能听懂会说Is she in the bed room?Yes, she is . No, she isn’t. Is it … ?Yes,it is/No,it isn't. I have … . Where's…?

4、了解知识点:Is she in the study? No, she isn’t. (一般疑问句am, is, are提前,肯定、否定回答等。)三、情感目标:热爱自己的家,积极参与劳动,做家务。

教学重点:句型Is she in/on/under/…? Yes, she is./ No, she isn’t.词汇:isn’t

图片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4 Let’s talk;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学光盘。

1. Let's do播放上一课时的Let't do,让学生边听边做动作.

2.单词风暴大屏幕快速闪现上节课单词,让学生快速说,达到巩固单词的目的。

T:Hello,everyone.This is my home.Welcome to my home. Oh, Where are my rooms? Let’s go and have a look. (火眼金睛:bedroom , living room , kitchen , bathroom , study )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氛围,通过交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引出话题,为后面新句型的新授做好铺垫。 3.Free talk

T: My home is nice. I have a living room, a bath room , a study and two bedrooms. What about you?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home?

二、Make groups:

Make the student intotwo groups: sheep home and Woof home(把学生分为喜羊羊之家和灰太狼之家,如果做的好,你可以为本组获得房间一个,比一比说的home又大又好。)

1.T: I have a nice home ,You have a nice home. I think School is our home too, right? Look ,Who is coming?

Ss: He is Liu Qian. T: Yes , He is a magician。He take our a magic show.

2.魔术停留在出现的“cat”上,T: I have a cat. She’s cute. What about you?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3)

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是仁爱版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Topic I Section A。这一单元描述hobbies,每个话题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第一话题I love collecting stamps不单是谈论有关集邮方面的爱好,还有听音乐、做运动等。这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通过谈论彼此的兴趣爱好,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一、指导思想:

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原教材内容重新加以处理。力求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爱好方面的词汇②能够运用语言谈论自己及他人的兴趣和爱好。

说英语、唱歌曲、做游戏,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3、学习策略目标:能热情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注意力集中;积极地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爱好、并初步认识感叹句

2、教学难点:used to的用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师生同唱一首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师生的距离)

2、复习love,like,prefer,enjoy+v-ing结构,为新课作准备

①教师简介家人的兴趣爱好My sister likes dancing,but she doesn`t love singing,My brother enjoys skating.He also prefers swimming

②师生对话谈论喜欢做的事情,反复应用What do you lovelikeenjoyprefer doing?巩固用法,增进师生间了解.

3、导入:根据对话内容,教师表达Swimming is A’s hobby.Singing is B’s hobby. Reading is my hobby.

教师拿出部分收集的邮票,边让学生看,边表达,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 too.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导入Topic 1标题。这样创设情境,自然贴切。

进行听、读、说的练习。

a.听前,提出听的任务,让学生听录音后回答问题。如:What’s Wen Wei’s hobby? Does he often listen to rock music now?

b.然后,教师通过以旧带新,对比法呈现新pleased, colect, painting, valuable.并且推出used to 通过上下文学生会很轻松猜其含义,借助例句知其用法used to do sth.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为Section B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c.学生朗读la,并能运用几个关键词进行角色表演。

也可随意发挥。教师应适时给予帮助和引导,最后请2~3组同学将所编对话表演出来。

6、呈现2a,3

①通过同学们编、演对话表现出的浓厚的兴趣,引出格言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然后对学生说:I hope you can be interested in English. 进而呈现新词语,be interested in 由两个例句让学生归纳出它的用法:(板书)

②组织学生运用2a中的图片信息进行看图说话练习,进一步巩固be interested in 的用法。

③看图片3,听录音,录音放两遍,第一遍学生进行搭配练习,第二遍学生在横线上写出所听原句子,培养写的技能。

7、综合探究活动

展示8幅图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比赛形式,在八幅图中任选其一,进行看图说话或对话练习,要求:重点运用本节呈现的语音知识,不少于5句话。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表现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小组研讨,培养合作精神;对话交流,提高综合语音运用能力。

a.习题巩固语言知识

b.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c.布置梯形任务作业。

板书设计:

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1 What hobbies did you use to have?

Section A

Love/like/prefer/enjoy doing sth please→pleased

be interested in sth/doing sth   paint→painting

be fond of doing sth     value→valuable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4)

一、教师寄语

A bold attempt is half success.(勇敢的尝试是成功的一半)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Words:

milk, junk food, health, unhealthy, habit, exercise, most, result, try, different maybe, although,

Phrases:

junk food, as for, on weekends, no students, try to do, look after, kind of

Sentences:

1.But my mother wants me to drink it.

2.She says it’s good for my health

3.I try to eat a lot of vegetables.

4.Is her lifestyle the same as yours or different?

能力目标:

学会谈论饮食习惯。

能了解哪些饮食习惯是健康的。

能阅读介绍饮食习惯方面的文章。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述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使学生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加强人际交往,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区分How many /how much, health/healthy, different/difference

四、学习过程

Step1. Free talk

同桌练习How often do you ……?及其回答

Step 2.1.Talk about the pictures. Practice the key words.完成1a

2. Pairwork Ask the Ss to show their works and perform it.

Step 3.Listening 完成2a,2b Check the answers

Step 4.合作探究

课文解析. 3a 3b

1.Warm up and Lead in: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eating habits

Talk about their eating habits.

2. Play the recorder. Listen and read 3a

3. Answer the questions .Try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4. Ask the Ss to sum up the language points Sum up the language points Textbook

5. Read and finish 3b Complete the article

讲解:

1.pretty:adj. 漂亮的,美丽的 adv.很,相当

2. when:conj. 当…的时候.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3. eating habits饮食习惯

4. try to do sth.尽力做/努力做…. Try doing sth.试图做….

5. look after 照顾=take care of ,关注,注重

6. get good grades:得到好的成绩

7. help sb. (to) do sth.

8. the same as和…相同

9. different (adj.)- (n.)difference good –better-best

10. although虽然,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与though同义,但不能与but 同

时出现在一个复合句中,可与still, yet同用。

11. maybe:或许,大概,常放在句首

Step 5. 梳理归纳 Section B 词组归纳:

1) be good for 对什么有益 2) be bad for对什么有害

3) want to do sth 想做某事 4) want sb to do sth想某人做某事

4) 5)try to do sth 尽量做某事

6) come home from school放学回家

7) of course = certainly = sure当然

8)get good grades取得好成绩

9) some advice

10)hardly=not nearly / almost not几乎不

11) keep/be in good health保持健康

12)pretty healthy 相当健康

13) my eating habits 我的饮食习惯

14)drink milk 喝牛奶

15)so you see 正如你所看到的

16)look after 照顾

17)my healthy lifestyle 我的健康饮食习惯

18)help sb.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19)the same as 和….一样

20)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Step 6.达标检测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各句,每空一词。

1. 做眼保健操对你的眼睛有好处。

Doing eye exercises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your eyes.

2. 我们尽量准时到达那里。

We _______ _______ get there on time.

3. 散步有助于保持健康。

Walking helps to keep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4. —你多长时间看一次电影? —我一个星期看两次。

— ______ _______ do you watch TV?

— I watch TV twice a week.

5. 每天运动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

It’s good for our health ______ _______ every day.

Step7. 完成综训section B

Step8. 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我的疑问: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5)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5 Section A 教学设计

上传: 郑家梅

更新时间:2017-6-7 10:10:29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5 section a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有关邀请和请求许可的用语,拒绝邀请及合理的解释,在互动的交流中学会谈论自己的计划安排.并学会制作邀请函.(2)能力目标: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的对话操练,听力练习,游戏以及制作邀请函,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和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的能力.(3)德育目标:在交际,操练和动手操作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并培养学生礼貌的接受和合理的拒绝别人请求的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词汇短语:study for a test, go to the doctor, have a piano lesson ,help my parents, visit my aunt.以及时间短语on Saturday afternoon等.以can开头的一般疑问句,can和can't的区分,和sure, I'd love to.sorry, can't, thank you for asking, maybe another time, i have to…等答句.难点:目标词汇和句型在实际情况中的运用.三.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为主体,以小组活动,两人协作,为依托.以游戏,听力,动手练习和笔头练习为载体开展教学.四.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电脑,学生自制的邀请函所需要用的卡片.五.教学程序: 1.热身(warm-up)在课间就开始播放英文故事视频短片,和中学生英文演讲比赛的片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预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前duty:把全班按座位分成三组,每组确定任务,给出中心话题,group 1 take a vacation ,group 2 keep healthy, group 3get to school.让学生以两人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复习前几单元的知识,只要与所给话题相关的问答都可以.(3)课前展标: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2.新课导入(lead-in)猜词游戏:以一个小的猜词游戏导入新课, 用变化字体错综排列的三个字母,c a n让学生从猜 字母入手,然后启发他们猜猜可以组成什么单词,学生可以猜到是can,这也是本课的要训练的重要词汇情态动词.然后复习can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如“can you sing a song? Can you swim? can you play basketball?”等,继而引出“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本课的题目.这个导入环节是从猜词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并自然的引出本课主题,还可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3.新授课过程

(1)新授 短语:本课新授短语有study for a test, go to the doctor, have a piano lesson, help my parents, visit my aunt.t: this Sunday is my birthday, i will have a part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问全体同学 s: sure/yes/ok.T: thank you, and i also invited my friends to my party, but they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do.用师生间的对话引出本课短语,这时候展示图片,练习短语,并用unit3学过的话题“what's he/she doing for weekend?”来提问,这样即可以复习旧的句型,也可以练习新的短语.看图识图以后,让学生one by one的形式看图说短语,或说句子,以达到熟练掌握,人人都会的程度.(2)填图练习:完成书上的section a 1a用这个填图练习来巩固刚学过的短语.(3)小组合作:就刚才练习短语的图片询问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启发学生答出sure, i'd love to.和i'm sorry, I can't.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以及sorry, I can't.I'm helping my parents.等.在大屏幕中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有一个视觉上的印象,另外对have to 句型进行强调和反复练习.进一步提问三人称“can he come to my party?”以及三人称的答句.师生之间的简短的示范练习之后,让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语言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短语,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 像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练习一 人称和三人称的邀请和拒绝邀请.(4)听力练习:为了巩固所学句型进行听力练习.完成1b.一遍听内容填图,核实答案,一遍看原文复听,最后让学生两人协作复述或阅读听力原文.(5)游戏时间:大段的听力练习过后学生有了些疲劳的情绪,这个时候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习的兴奋点,所以在这里准备了一个游戏,名字叫“can you guess?”准备一些遮住一部分的图片,然后逐步露出图片,让学生猜: t: i invited some of my friends to my party, but they have some weekend plans, so they can't come to my party, can you guess why? keys: can he come to my party? no, he can't.he has to go to the doctor.etc.这一部分即是一个猜图片的游戏,也是对can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和have to的三人称的练习,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6)导入听力:三段听力练习连续而至,势必会使学生有一些懈怠,此处运用一个小的看图练习导入,并对can和can't进行区分练习.准备两个小图片,笑脸和哭脸,笑脸代表can而哭脸代表can't,给出句子,让学生根据是笑脸或是哭脸说出can或can't的句子.如,jeff come to the party.mary swim in the pool.(7)完成2a 2b让学生从听觉上区分情态东西can和否定形式can't, 并进一步强化拒绝邀请的方式和合理的理由.依然采取让学生复述或阅读原文的形式来核对答案.4.动手练习:(1)准备工作:在大屏幕上展示已做好的邀请函,解释邀请函上要出现的信息,提出问题“what is it about? whose invitation is it? when is the party? where is the party?”启发学生了解邀请函上要具备那些信息.完成3a,并请同学两人协作填出正确答案.(2)做一做: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制作自己的邀请函,此时在大屏幕上给出邀请函的模板,让学生能够明确邀请函要包含的信息内容.(3)展示并演练: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制作优秀的邀请函,用这样的方法鼓励和表彰制作的优秀的同学,让大家了解他的作品,并以两人协作的方式就此邀请函内容模仿3a进行对话练习.这部分也是本课的一个拓展和延伸的环节也是本课知识的一个生成,跳出了party 这一话题的局限,启发学生就其他方面的邀请制作和讨论邀请函,如it's a sports meeting, it's a movie, it's an English club , etc.给出keys: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unday? When is it? where is it? How can I get there? etc.让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畅所欲言,作为本课知识学习的成果展示.5.小结: 小结部分,本着“把小结换给学生的理念”,在幻灯片中给出总结提示,让学生们参照总结提示,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语法项目要点.给出语言提示“can…? sure,…….Sorry ,I can't I have to…….”启发学生说出本课所学到的短语,句子,或有用的表达方式.6.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为学生及时补充了一些配套的笔头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和对自己进行检测.1.“can you go to the movie with us on Sunday?” “of course._ it is”5:00 in the afternoon.“ a.where b.what time c.how soon d.when 2.”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in basketball?“ ____but I'm afraid I have to study for my science test.” a.I wouldn't b.Id love to c..I don't like it 3.thanks___ your help, and now i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y English.a.to b.with c.for d.by 4.the poor lady had to go out for food ____a cold morning.a.in b.at c.on d.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6)

better ['bet?(r)] adj.更好的;较好的 adv.更好地

loudly ['la?dli] adv.大声地;高声地;花俏地

quietly ['kwa??tli] adv.安静地;悄悄地;平静地

hard-working [hɑ?d'w??k??] adj.勤勉的;努力工作的

competition [?k?mp?'t??n] n.竞争;比赛

fantastic [f?n't?st?k] adj.极好的;了不起的

talented ['t?l?nt?d] adj.有才能的;有天赋的

serious ['s??ri?s] adj.严肃的;严重的;庄重的

necessary ['nes?s?ri] adj.必要的;必然的

reach [ri?t?] v.到达;伸出;达成;取得联系;延伸;(伸手)去够

laugh [lɑ?f] v.发笑;笑;嘲笑 n.笑声;笑;笑料

information [??nf?'me??n] n.信息;情报;资料;通知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7)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是一篇关于用比较级来描述两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的阅读短文。在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什么是原级,比较级。学会了用 er和more 来表达比较级,本节课通过描述一对双胞胎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原级和比较级的运用。同时,利用身边的人来掌握所学的句型和形容词的比较级。把知识融合到生活中来,增强学生对学习和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语言知识目标

a.重点词汇:serious ,both , outgoing , be good at , the same as , more than , look the same , athletic.

b.语法:掌握比较级er, ier, more 以及both的用法。比较look the same , the same as和be good at的用法。让学生能区分运用,正确掌握。

2、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学会比较身边的事物并选择最佳方案,将之运用到生活中来。

3、学习策略目标:

a.学习利用文章中的主题句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b.根据图片、上下文猜测、理解语篇中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以学生阅读为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训练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三、教学程序

1、导入

刚好班级有一对孪生兄弟。把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现有的'句型来描述他们的共同和不同之处。熟练运用形容词的原级和比较级。用现有的人物来展示所学的知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

2、训练与拓展

Step 1、本课是一节阅读课,重点是要训练学生怎样利用主题句了解信息。完成1—6问题。学生快速阅读,回答根据课文设计的问题,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Step 2. 列出课文中的重要词组,简单讲解课文。

more than, look the same ,the same as , in common, as …as,

not so…as , both,

in some ways ,a little /much +形容词比较级。

Step 3. 完成 3a、3b 要求

3. 作业设计

模仿3a,写一篇自己的朋友和自己在外貌和性格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利用到比较级和课文中所列出的词组。

四. 课后反思。

作业二:

第一步,临时创设教学情境。第二步大胆应用学生临时生成的问题。第三步临时修正教学预设,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总之,适时调控课堂,动态生成,灵活运用,目标达成 ,完成教学任务。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8)

Lesson 13

Teaching Objectives:

1. Master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s of adverbs.

2. the comparative forms of long adjectives.

Language Focus:

fast - faster - the fastest well - better - the best interesting - more interesting get home have to kinds of feed, to give food to

Properties: Tape recorder, overhead projector, flash动画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Revise be going to.

Ask individual students to open the door, close the window and do other classroom duties. As they stand up to obey, ask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n ask the class What is he/she going to do?

Step 2 Presentation

Showing the picture of a farm by the overhead projector.

Ask What is this?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farm? What kind of work is there on the farm?

Let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farm.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农场情况,有多少种动物,农场的生活情况。

Step 3 Read and act

Get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 on page 16 and describe it.

Teach the new words about the animals on the farm.

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ask How many kinds of animals are there on the farm?

Explain the language points:

have to, the plural form of sheep.

Explain the comparative of long adjectives. Give more examples, “My coat is beautiful. Her coat is more beautiful than mine.”

Play the tape again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repeat.

Have them work in pairs to practise the dialogue.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in front of the class.

Step 4 Presentation

Call three students to the front and say, “Mary works hard. Lisa works harder than Mary. Lucy works harder than Lisa. Lucy works hardest of the three.”

Say another group of sentences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repeat, “Linda gets up early. Kate gets up earlier than Linda. Green gets up earliest of all.”

Step 5 Read and learn

Showing the students the picture of Part 2. Let them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with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s of adverbs

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repeat and check their answer.

Step 6 Exercise

Complete the sentences.

1. 我母亲的工作是照看孩子们。

My ______ ______ is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你在家得做些什么?

What ______ you ______ to ______ at ______?

3. 让我帮助你喂鸡。

______ me ______ you ______ the chickens.

4. 吉姆在他们班上每天早晨到校最迟。

Mike ______ ______ school ______ ______ in their class every morning.

Answers:

1.mother’s job, to look after children 2.do, have, do, home 3.Let, help, feed 4.gets to, the latest

Step 7 Homework

1. Make a group of sentences to compare things.

2. Finish off the workbook exercises.

The design of the blackboard

Lesson 13wait sheephave to tractorfeed the animals slowmore interesting slower

教案点评:

利用幻灯片打出农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农场导入本课关于谈论农场的对话的教学,通过图片的描述教学副词比较级。

Lesson 14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词组和单词:agree with, in winter, in summer, hear doing, play with.

(2)使学生掌握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和句型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A or B? I like A better than B.

Which do you like best, A, B or C? I like A best.

(3)使学生学会介绍和比较中美两国农场的差别。

2.教具:Recorder and pictures.

3.教学过程:

Step 1 Revision

(1)写出下列单词的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High ,bright, interesting, good, beautiful, delicious, fast.

(2)出示图一:教师根据图片进行提问:

What kind of sport is it?

Which one is riding faster?

Which one is riding the fastest?

出示图片二:Who is taller? Who is the tallest in the three?

Which one is running faster?

Which one is running the fastest?

Is the second sport man running quickly?

Who is younger? Who is the youngest?

Which sports do you like better, the cycling or the running?

(3)复习第13课的对话,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Where do Ji Wei and Jone live?

What kind of animals are on Ji Wei’s farm?

What kind of work does he do then?

Step 2 Leading - in

Show students pictures of farms in China and America. They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first, then talk about the questions given in pre - reading in small groups. Teacher calls one group to do it as a model.

Step 3 Presentation

Part 1 Pre –read

(1)Show students a picture of a crowded city to teach the word “city” and a picture of countryside to teach “the country”. Draw a tractor on the blackboard and teach the word “tractor”. Ask them where people use that. Help them to say “in the country” or “in the field” or “on the farm”. Imitate the sound and teach the word “bleat”. Use a picture to teach “lake” and ask them what people can do in a lake, help them to answer “in summer, we can swim, or go fishing; in winter, We can skate on the ice.”

(2)让学生就书上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进行巡视指导。

(3)教师检查一组学生的讨论结果。

Part 2 Read

(1)Students read the article silently and answer questions

1.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i Wei’s farm and John’s farm?

2. Which play does Ji Wei like better, the city or the country? Why?

3. How about John?

4. Who is Cody? Say sth about Cody.

(3)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教师进行讲解。

agree with, hear sb doing sth …

(4)教师让学生把这两个农场进行比较.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

Chinese farm American farm

Small, grow more rice than American Big, grow more corn than Chinese, have more tractors and machines, have more animals

Step 4 Practice

(1)教师讲解句型: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A or B? I like A better than B.

Which do you like best A,B,or C ? I like A best 。

学生通过例子比较两个句型的区别。一组句型是两者这比较,另一组句型是三者这相比较。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实物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或红白蓝等颜色使用上句型进行叙述。

(2)Write the topic “The city or the country” on the blackboard for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in pairs. (They may read the dialogue in the book as a model)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dictionaries to help them add new reasons. Point out “lots of” means “ a lot of, many.”

(3)教师出示媒体动画,学生根据媒体动画对画面进叙述,教师先只让学生看字幕和图,要求学生自己配上旁白。也可以先让学生看一遍内容然后再叙述。然后学生不再看字幕只看画面进行叙述。

Step 5 Exercise

1. Fill in the blanks.

I have a good friend who lives ① the farm.

He has many ② there, dogs, pigs, cows, etc. He uses a ③ to do the farm work , because it works faster and better. He don’t have to ④ the animals because they can find food themselves. He thinks the country is ⑤ (beautiful) than the city. He can hear the birds ⑥ and sheep ⑦ . And he often play ⑧ his dogs.

2. Compare the two farms, and two boys.

Ji Wei’s parents grow ① and ② , John’s parents grow ③ and ④ . Ji Wei likes to sit and looks at the ⑤ and ⑥ . John likes to sit and listens to ⑦ . John’s farm has a ⑧ where he often goes ⑨ in summer and ⑩ in winter.

Answers: 1. ①on ② animals ③ tractor ④feed ⑤ more beautiful ⑥) singing ⑦ bleating ⑧ with

2. ① rice ② wheat ③ corn ④ wheat ⑤blue sky ⑥ the green hills ⑦ the animals ⑧ lake ⑨ fishing ⑩skating

Step 6 Homework

(1)要求学生完成教科书90页第一题和第三题。

(2)把课文改编成一个对话

(3)To write out the article “The city or the country.”

The design of the blackboard

Lesson 14Li Wei’s farm John’s farm

use a tractor Use animals

like to sit and look at… Go fishing…

教案点评:

通过谈论运动图片复习副词比较等级的运用,展示图片引入关于中美两国农场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其特点,最后让学生谈论他们对农村和城市的看法。

Lesson 15

Teaching Objectives:

掌握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句型的运用。

Language FOCUS:

help sb with sth like doing sth.

Eating too much is bad for you

Properties: Overhead projector, recorder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1. To talk about the country life.

2. Revise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forms of adjectives like interesting, beautiful, etc.

Step 2 Compare

Showing the students the pictures to compare. Saying:

The car goes faster than the bike.

The train goes faster than the car.

The plane goes faster than the train.

So the plane goes fastest of all.

Ask Who works carefully in class? Help the students to answer Jim works carefully. Ask Who works more carefully than Jim? Help the students to answer Kate works more carefully than Jim. Ask Who works the most careful of all? Help the students answer Lucy works the most carefully of all.

Write the model on the blackboard

The car runs faster than the bike.

The train runs faster than the car.

The plane runs the fastest of all

Get some pairs to present their sentences.

Step 3 Practise

Students talk about the farm work they can do, write the jobs on the board “feed the animal, pick corn (wheat, etc), grow corn (wheat, etc)” Then they talk about who can do the most work, use the dialogue in the book as a model.

Give more phrases for them to use “have books” “get home early” “eat much” “run fast” “have a good time”, etc.

Step 4 Read and complete

Students do the exercise themselves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

(The answers: older, exciting, beautiful, quickly, better, faster, longer, interesting)

Then explain some words and phrases, point out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forms of adverbs ending with “ly” are “more + adverbs” and “most + adverbs”.

Step 5 Exercise in class

Complete the sentences

1. 公共汽车和轿车,哪个开得快?轿车。

Which goes__________ ______, the car or the bus? The car_______.

2. 所有人当中,我摘的玉米最多。

I can pick ________ ________ corns of ______.

3. 她喜欢住在乡下。

She likes ______ ______ the country.

4. 迈克经常读书到深夜。

Mike often reads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 我认为住在城市比城镇有趣得多。

I think ______ in the city is ______ ______ ______ than in the town.

6. 她经常帮她阿姨干农活。

She often ______ her aunt ______ the farm work.

Answers: 1.more quickly, does 2.the most, all 3.living in 4.until late at night 5.living, much more interesting 6.helps, with/do

Step 6 Homework

1. Preview new lessons.

2. Finish off the workbook exercises.

The design of the blackboard

Lesson 15 more the quickest the earliest The car runs faster than the bike. The train runs faster than the car. The plane runs the fastest of all

教案点评:

本课主要是以学生练习为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进行比较等级的训练。

Lesson 16

Teaching Objectives:

掌握比较级的用法;

掌握元音/u: / /u//uE/的发音。

Language FOCUS:

/u: / u, oo /u/ u, oo, oul /uE/ ure, ua,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you leave school?

Properties: Tape recorder, 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Revise the comparison of adverbs.

My mother usually gets up earlier than my father.

My father gets up earlier than I.

So my mother gets up the earliest of all.

Step 2 Spelling and pronunciation

Play the tape for students to listen and repeat, then ask students to practise the pronunciations of these words.

Use flashcards to give more words. Get them to practise the words.

Step 3 Rhyme

Play the tape for students to repeat and recite.

Read the chant together as a class.

Then divide the class into two groups to practise the chant.

Step 4 Listening

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First make su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passage.

Then play the tape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Step 5 Word puzzle

First explain the word haystack means a large pile of hay firmly packed for storing.

Then students find out the words in pairs.

Step 6 Reading

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sk What is John going to do after he leaves school?

Students 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ask them for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Play the tape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ere are Ji Wei and John now?

2.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3. Where did they do just now?

4. What is John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 After college?

5. What does he want to learn at college?

6. Who is following them?

Explain some difficult point “college, school for higher education”, “each, every” nobody, not anybody, not anyone .

Step 7 Writing

Showing the students the picture of Aunt Peggy’s farm. Get them to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First have them talk about the picture. Then have them write one paragraph about the picture individually.

Step 8 Checkpoint

Revise the adjectival and adverbial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Read the useful expressions.

Step 9 Exercise in class

Complete the words, using the proper word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O______ people like life in the country, but y______ people don’t. They think life in the country isn't i ______. They like to go to the c______, have dinner in the r______ and s______ and dance with their friends.

My uncle and my a______ aren't f ______, but they live in the country. They grow f______ and vegetables for f ______. Every morning they will walk r ______ the fields. They can hear b ______ singing and sheep bleating. They often say, “Life in the country is much b______ now.”

Answers: Old, young, interesting, cinema, restaurant, sing, aunt, farmers, fun, round, birds, better.

Step 10 Homework

1. To write ou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2. Write one passage about the city or the farm you live.

3. Finish off the workbook exercises.

The design of the blackboard

Lesson 16 What is John going to do after he leaves school?(Go to college.)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9)

【重要词组】

do the dishes,sweep the floor,take out the trash.fold your clothes,clean the living room,do chores,have to do sth,like to do(doing)sth,make dinner,make your bed

重要句型及语法如下: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Yes,sure.

Could you please do the dishes?Sorry,I can’t.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Could I please go to the movies?Yes,you can.

Could I please use the computer?No,you can’t.You must do the dishes at first.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课话题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在初一已经学习了许多动词短语,为表达提供了语言基础,此外,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用祈使句和Can you…?/Can I…?提出请求和建议,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铺垫。

活动设计的话题从谈论家务———对家务的看法(好恶)———父母和孩子之间承担的家务————社交、休闲活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任务层层递进,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又是学生饶有兴趣的内容,为表达提供了真实的材料,使得学生在各个活动中想说、有话说,使活动参与的范围广,达到任务的真实性,有效性。

在学习中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学会爱父母,爱家庭,爱劳动,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学会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单元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学习和复习一些常用的动词短语。

2)委婉地提出请求、征求许可做某事。

Could you/I please do things?Yes,Sure./ .I/You can.

Sorry,I / you can’t,,I / you have to do…”

3)学习如何请求他人的帮助。

2、难点。

在实际的生活中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征求许可,获取帮助

四、教学过程

1、 Warming up

Enjoy ourselves.Watch cartoon Small Potato’s Sunday.

看动画片段《小土豆的星期天》导入本课话题和新词汇“chores”。小土豆周末一人在家。他过了一个非常快乐而充实的星期天。帮助父母做了许多家务活。片段的主题使学生联想到本课的话题。

2、 Learn new words and phrases

What kind of chores can you find in the cartoon?

学生通过在动画片段里找家务活,利用已学的简单词汇如make breakfast等导入新单词的学习。

Look!What is it used for?

看图。通过问学生这些清洁用品的用处学习动词词组do chores,do the dishes,make the bed,take out the trash,fold the clothes,clean the living room.

3、 Memory game.

What is she doing?Do you still remember?

通过记忆力游戏,让学生适时对所学词汇进行回忆以及进一步的巩固。并适当活跃课堂气氛。从这里开始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分组竞赛。

4、 Discuss.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

先通过已学的简单句型,让学生再一次对所学的词汇进行练习。并在讨论后让学生做Pair work来热身。

5、 Listening.1b

Peter’s chores or Mom’s chores?

通过听力来巩固目标词汇。

6、 Make a survey.

Discuss in groups of four.

Draw a smiling face on the chore you like and draw a crying face on the chore you dislike

Then give a report.

通过做调查,复习句型I like … because…以及I don’t like … because…

学生在做调查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同学的喜欢,为下一步如何委婉地提出请求做好铺垫。

调查表格附下:

Chores Like Don’t like

do the dishes

sweep the floor

take out the trash

make your bed

fold your clothes

clean the living room

7、 Pair work

Ask your partner for help

告诉学生可以向同桌寻求帮助,请求别人帮助你做自己不喜欢干的家务活。

导入目标语言Could you please do things?Yes,Sure.

Sorry,I have to do…

并进行对话练习。

8、Game

哑剧表演。一位学生利用Could you please do things?委婉地提出请求。另一位学生表演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9、Pair work

Act out strict father or mother.

角色扮演。一位学生扮演严格的父母。一位学生扮演孩子。

学习目标语言如何征求许可做某事。Could I please do things?Yes,Sure.No,you must …

并做Pair work

10、Interview

How to be a better boy and girl?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采访自己的同学。讨论一次自己的周末计划。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什么家务活。在学习中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学会爱父母,爱家庭,爱劳动。并且复习已学句型I’m going to do…

11、颁奖。给每个小组里的最能干者发奖。适时给学生爱劳动,爱父母的教育

1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3、 Homework

Read the words and phrases you learn today.

Make a dialogue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 about doing the chores.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10)

Lesson 49

教学目标

学会口头邀请和应答的常用基本用语。

1. A: Would you like to …

B: Certainly. I’d love to.

2. A: I hope you can …

B. Thanks. I’d love to.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将对话放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演练。

教学步骤

Step 1 Revision

复习一些相关的单词。

Step 2 Presentation

可组一组对话:

1. A: Next Sunday is my birthda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B: Oh, thanks very much. I’d love to.

A:I hope both Jim and you will come.

B: OK.

2. A: It’s a fine day today, isn’t it?

B: Yes, Why?

A: Would you go out for a walk with me?

B: I’d love to.

A: I hope Jim will go with us, too.

老师可先自问自答,也可先和程度较好的同学先练习,然后组织全班练习。

Step 3 Drill

让学生练习以上对话。

听第一段录音2遍,请同学们复述(最好用英文)对话中的有关内容,了解这段出现了几个人物,说的是什么事情。

教:birthday: the day when you were born

Step 4 Presentation

听第二段录音2遍,请同学们复述第二段电话的发生环境和结果。并说出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二段Ann事先忘了告诉Bruce)。

打开书,教师解释:be going to, forget to do

be going to 将要干…

1. I’m going to have a party next Sunday.

2. We are going to Xiangshan Park.

3.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football match tomorrow? Yes, they are.

forget to do 忘记要做的事

1. Don’t forget to tell Jim.

2. I forgot to tell you.

3. Don’t forget to read the text tonight.

4. Don’t forget to watch football match.

5. I forgot to bring my homework.

Step 5 Practice

跟读录音一至两遍。

同学们两两做pairs work, 练习第一段和第二段,直到较熟悉为止。

根据已熟练的知识,请同学们两两设计一段真实的对话,用真实的姓名进行表演,全部或部分用上本课重点词语。(此环节可找些学习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先演练)

Step 6 Consolidation

做第三部分。教单词:invite: ask sb to come to home film

用习题精选中的题做反馈练习。

Step 7 Exercises in class

1.-Would you like____(go) with us?

-Yes, I____.

2. Would you like ____ sweets?

3.1 remember ____ her at the conference last year.

4. Don’t forget ____ the letters.

Keys: 1. to go, ’d love to. 2.some. 3. meeting. 4. to post.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 )l. The party is going to start ____ half past seven.

A. at B. on C. to D. in

( )2. I hope ____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A. you to B. him to C. you will D. will you

( )3. Don’t forget ____ the door when you leave. It’s snowy this evening.

A. close B. to close C. closed D. closing

( )4. Thank you for ____ me to your party.

A. invite B. invited C. inviting D. to invite

( )5. ____ great the party is ! ____ beautiful presents!

A. What, What B. How, How C. What, How D. How, What

( )6. There is going to ____ a party at Xiao Ming’s home.

A. have B. be C. has D. is

( )7.-I’m going to Hong Kong. Didn’t you know?

-____. Jim told me bout it.

A. No. I did B. No, I didn’t

C. Yes, I didn’t D. Yes, I did

Answers: 1.A 2.C 3.B 4.C 5.D 6.B 7.D

Step 8 Homework

1. Try to use your own words to make up new dialogues.

2. Make sentences with the following phrases.

Part 1

1) come to 2) would love/like to… 3)forget to do/doing 4) hope (a sentence) 5)be sure (a sentence).

Part 2

6)What a! 7)be going to do/be

Part 3

8)thank for sth / doing sth 9)be free 10) here be …for sb

Blackboard handwriting

Can you …. birthdayI’d love to… inviteI hope you… filmWould you like to …?Don’t forget to …

Lesson 50,52第一、二部分(一或两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打电话常用的基本用语,你要找的人在和不在两种情况的电话用语。不在的情况下,要会填写电话留言条。

别人邀请你去他家,你有事不能去,如何客气、婉转的拒绝。

会正确应用:May I speak to..., please?

Hold on, please.

…speaking.

Can I take a message?等等。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实物电话

教学方法

将对话放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演练

教学建议

建议Lesson 50和Lesson 52一起课讲。

教学步骤

Step 1 Revision

让同学们复习以前接触的电话常用语。可组一组对话,如:

A: Hello, this is Kate. Who is it?

B: This is Hanmei. Kate,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me and do homework with me? I want you to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A: Ok. I’d love to, when?

B: What about 3 o’clock?

A: All right, see you then.

B: See you.

注:类似的一组对话可以复习到:This is…, Who is it? Would you like to…等以前的知识。

复习反意问句。让学生们先观察以下句子。它们有些什么共同点。

It starts at 4:30, doesn’t it?

It rains every day here, doesn’t it?

He works very hard, doesn’t he?

She gets up early every day, doesn’t she?

练习

Ann studies very hard, ________ she?

Miss Gao loves us, ________ she?

Li Lei is a good student, __________ she?

It’s a fine day, ________ it?

They all like English very much, _______ they?

Step 2 Presentation

Teacher: Do you like giving phone calls to your classmates or friends? If yes, what would you say first?

1) Hello.

2) May I speak to××?

3) This is ××speaking!

4) Who is it? And so on.

You ask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what to say, and what the purpose of the phone call is.

听第一段录音2遍,请同学们复述(最好用英文)电话中的有关内容,了解这段话发生的环境和结果。

听第二段录音2遍,请同学们复述第二段电话的发生环境和结果。并说出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二段要找的人没在)。

打开书,教师解释:take a message和give the message

Step 3 Practice

跟读录音一至两遍。

同学们两两做pairs work, 练习第一段和第二段,直到较熟悉为止。

Step 4 presentation

教单词:telephone: phone double: two times

老师事先和一位同学准备好Lesson 52 对话,双方拿电话机在班上展示。让这位同学在投影片填好电话留言卡,其他同学在老师事先印好的电话留言卡上填写, 然后老师在投影仪上订正。提醒学生填写电话留言卡要简单扼要,它的读者只有一个人。如果大都知道Zhang Yujing 是谁,用一句祈使句即可。如:本课的电话卡message内容:

She called you. Please call her.

打开书,跟读录音,pair work,直到较熟悉为止。

Step 5 Practice:

1.根据已熟练的知识,请同学们两两设计一段真实的对话,用真实的姓名和实物电话进行表演,全部或部分用上本课重点词语。(此环节可找些学习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先演练)

2.教师随机叫同学们进行对话练习,学生可自主选择本人接听或非本人接听两种情况进行对话。

Step 6 Consolidation

Rewrite the sentences without changing their meanings.

1. I’m afraid I may be a little late.

I’m afraid ______ I ______ ______a little late.

2. She isn’t here right now.

She is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 Can I take her a message?

Can I take a message ______ ______?

4. I’m very sorry, but I can’t come.

I’m ______ I can’t come.

5. I’ll get her the message.

I’ll ______ the message ______ ______.

Answers: 1. maybe, will be 2. away at the moment 3. for her 4. afraid 5. give, to her

Complete the dialogue

A. She is out at the moment.B. What's your phone number?C. You are welcome.D. Hold on for a moment, please.E. Yes.

A: Hello, could I speak to Mary, please?

B: 1 I'm sorry 2 .Can I take a message?

A: 3 , Please ask her to call me, please.

B: OK, 4 .

A: 62578181. Thank you.

B. 5

Keys: 1.D 2.A 3.E 4.B 5.C

Step 7 Homework

将课上两两做的pairs work整理成系统完整的邀请对话,内容不限,可以是邀请聚会,去你家做客,一起去买东西等。此作业可以让学生2人或3人一组共同做一份。

Blackboard handwriting

May I speak to …please? Hold on, please. ... speaking. I’d love to. Can I take a message? Could I speak to …please? I’m afraid he / she isn’t here. Thank you for doing… I’ll give her / him the message. I’m sorry, but I cannot…

Lesson 51,52第三部分(一或两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孩子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邀请。如:邀请到家里做客或聚会等。一般采用口头或打电话的形式,以及聚会上的一些礼仪,礼貌用语等。

会正确应用这些话语:We’re ready! That’s the bell. Where is everyone? Here is your present. Oh, thank you. There is no time to think. Thank you, everyone. Here is your birthday present. I hope you like it. 等。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建议

以学生阅读、讨论和听录音为主。

教学步骤

Step 1 Revision

1.复习一些电话用语和邀请用语。

2.分小组讨论Pre-read的两个问题,以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主。然后让小组代表谈谈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可从两方面谈:主要活动和主要传统食品。

Step 2 Presentation

老师事先根据课文拟好一些问题,发给学生。以下问题可作参考。

1. Is there sandwiches at the party?

A. Yes. B. No.

2. Did Li Lei come to Ann’s party?

A. Yes. B. No.

3. Did Li Lie give Ann present?

A. Yes. B. No.

4. Did the twins come to the party?

A. Yes. B. No.

5. Did they give Ann any present?

A. Yes. B. No.

6. Did Jim come here?

A. Yes. B. No.

7. Did Jim give Ann present?

A. Yes. B. No.

8. Do you know how old Ann is?

A. Yes. B. No.

Step 3 Practice

1.然后放录音,放两遍,让学生做以上练习。

教单词:ready sandwich candle

让学生自己读 doorbell present smile

2.可再放一遍录音,回答以下问题。

1)What time did Ann’s party begin?

2)How many friends came to Ann’s party?

3)What present did the friends give Ann?

4)Did Ann like them?

3.让学生复述课文。可给一些提示词。

half past four sandwich be ready candles feel happy birthday present

4.最后再听一遍课文,如有可能,当堂背诵。

可简单讲解一下词语。

5.学习Lesson 52的第三部分,方法同上。

Step 4 Consolidation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from in the given words.

1. Everything ______ (be) ready for Ann’s birthday party now.

2. ______ Ann ______ (feel) happy last Sunday?

3. When I ______ (run) to the door. I ______ (find) him outside.

4. I must go now. There’s no time ______ (think).

5. Thank you for ______ (invite) me to your party.

6. Listen! The doorbell ______ (ring).

Answers: 1.is 2.Did, feel 3.ran, found 4.to think 5.inviting 6.is ringing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 ) 1. We are going to ____ Ann’s 14th birthday next Sunday.

A. have B .celebrate C .enjoy D .give

( )2. Ann hopes ____ to her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

A. us come B.US to come C. our coming D. we will come

( )3. ____ beautiful present! I like it very much.

A. How B. What a C. What D. How a

( )4. We gave her the presents and said ‘Happy birthday’____ her!

A. to B. with C. at D. for

( )5. I saw ____ but a pencil in the pencil - box.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nothing

( )6. The teacher can’t find Kate. She ____ be at school.

A. mustn’t B. can’t C. may not D. needn’t

( )7.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____ their cat.

A. looking B. looking for C. finding D. finding out

Answers: 1.B 2.D 3.B 4.A 5.D 6.B 7.B

Step 5 Homework

1. Retell the text in the past tense.

2. Make up a story based on Ann’s birthday.

3. Make a birthday card.

4. Make a dialogue (On the phone)

Blackboard handwriting

be ready feel happy That’s the doorbell. Happy Birthday Here is / are your present(s). sb’s fourteenth birthday …nothing but … turn … over I don’t know what present it is.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11)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学会关于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常用词汇与句型。

2.学生通过听含有最高级的对话,学会用最高级来谈论周围的事物,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了解我们周围有哪些最出色的人或物,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周围环境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事物,形成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

【学习重点】

重点单词和短语:theater,comfortable,seat,screen,close,ticket,worst,cheaply,song,DJ,choose,carefully,reporter,sofar,fresh,comfortably,no problem

【学习难点】

通过交流表达和听力训练,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事物

Learning action tips:Teacherpresents the map of this area by multimedia,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own city.Lead the topic:the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What\'s the largestmall in our city?…

—What\'s the most popularplace in our city?…

(First think it over well and answer then communicate ingroups)

Task 1

Learning action tips: Preview the words on Page25-26 in the word list. Students read the words by phonetic symbols, thenunderline new words in the text and mark the Chinese meaning. At last finish thetask in 1a.

【知识链接】

▲辨析sound/voice

(1)sound指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2)voice指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

▲choose的用法

【点拨】

choose的过去式为chose,过去分词为chosen。

【短语归纳】

choose to do 选择做某事

choose…as…选……作……

choose…for…为……选……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T:What\'sthe largest mall in our city?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What\'sthe most popular place in our city?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Task1Let\'sread new words and the phrases.

1.I can read.(我会读)

theater, comfortable, seat,screen, close, ticket, worst, cheaply, song, DJ,choose,carefully, reporter, so far, fresh, comfortably, no problem

2.I can write.(我会写)

翻译下列短语和句子:

(1)最大的屏幕the__biggest__screens(2)离家最近the__closest__to__home

(3)最短的等待时间the__shortest__waiting__time(4)最好的音质the__best__sound

(5)最舒适的座位the__most__comfortable__seats(6)电影世界movie__world

(7)大屏幕影视城screen__city(8)最好的无线电台the__best__radio__station

(9)最差的音乐the__worst__music

(10)最精心地挑选歌曲choose__songs__the__most__carefully

(11)播放最无聊的歌曲play__the__most__boring__songs

(12)你在那里可以买到最便宜的衣服。You__can__buy__clothes__the__most__cheaply__there.

(13)最好的服装店是哪家?梦幻服饰服装店。Which__is__the__best__clothes__store?__Dream__clothes.

(14)城镇电影院Town__cinema

3.I can summarize.(我会总结)

当对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事物进行比较,表示“最……”的含义时,需要用最高级。形容词最高级前面一般要加the。副词最高级前面可加也可不加the。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Sun Cinema has the__most__comfortable(comfortable) seat.

(2)107.9FM is the__best (good) radio station ofall.

(3)You can buy clothesthe__most__cheaply (cheaply) in Miller\'s.

(4)Mike does his homeworkthe__most__carefully(carefully) of the three.

(5)Dream clothes is the__worst(bad) store.

Task2Let\'s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1b,2a,2b.

Task3Make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

如:You can choose three from these books.你可以从这些书中选三本。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篇12)

知识目标:

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单词:news, educational, plan, hope

重点短语:

find out, talk show,plan to do sth ,go on, around the world

重点句型:

--What do you think of ......?

--I love/don’t mind/can’t stand......

能力目标:

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并会用英语简单表述关于电视节目的对话。

情感目标:

培养爱好,并能处理好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

I.视野拓展

美国的电视文化

美国电视剧,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soap opera(肥皂剧), sitcom(情景喜剧), drama(电视剧)。 其中soap opera 有点像是连续剧(serial), 通常各集之间的故事都有关联,而且很会拖戏, 有时候几个星期不看,剧情居然还能接得上!有点居然可以演20年。至于为何叫soap opera, 则是因为当初赞助此节目的是一家肥皂(soap)公司, 故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sitcom则是所谓的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 顾名思义, 每一集的情景喜剧通常会有一个独立的情景(situation), 而喜剧(comedy)就是要搞笑。另外有一类和sitcom类似, 也是每一集都有独立的故事, 但内容并非以搞笑为主, 这类的节目叫drama.

II.阅读课本,划出下列短语

1.访谈节目xxxxxxxxxxxxxxx 2.介意做...xxxxxxxxxxxxxxx

3.忍受做...xxxxxxxxxxxxxxx 4.计划做...xxxxxxxxxxxxxx

5.制定一个计划 xxxxxxxxxxxxxxxx 6.希望做...xxxxxxxxxxxxxxx

7.发现,查明 xxxxxxxxxxxxxxxxxx 8.全世界 xxxxxxxxxxxxxx

III. 两人一组,运用所学句型,编写一个新对话

A: Do you like watch TV ? B: Yes, I do / No, I don’t

A: What do you want to watch ? B:I want to watch . . .

学习过程:

Before listening

1. 检查预习II的情况,并大声朗读II的短语。

2. Group work: 小组内交流课前准备III的内容。并两人一组演练。

3. 观察1a中的图画,弄清1a中词语的意义,然后和图片匹配。

4. 做1a,核对答案。然后大声朗读短语。

5. Pair work ---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s / sitcoms / news...?

---I don’t mind / love / can’t stand them.

While listening

(1) 听1b中的录音, 写出你所听到的顺序。

(2) 再听一遍1b的录音,检测你的1b答案是否正确.

(3) 根据1c的内容,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A: What do you want to watch?

B: What do you think of......?

A: I don’t mind /don’t like/can’t stand/ like them.

B: Then let’s watch a ......

观察与思考:

1) 询问别人观点的句型:

What do you think of . . .? = How do you like......?

What does he/she think of . . .? = How does he/she like......?

2) 表达自己的观点:

I love/like/ don’t mind/ don’t like/can’t stand......

I agree with you. / I don’t agree with you.

(4)读2a中的短语。听录音,完成2a的听力任务

(5)熟读2b中的句子。再听录音,完成2b的听力任务。

(6)模仿秀。跟读, 然后大声朗读听力材料,以练习发音和语音语调。

(7)仿说句子 Eg: sitcoms have fun game shows boring talk shows learn a lotAfter listening.

1. 调查。四人一组调查其他组员对2a中电视节目的看法和原因。

--Do you plan to watch.......tonight?

--Yes. I love / like watching...... I watch them every night.

No, I don’t like........ / I can’t stand.......

--Why?

--Because..........

2. 两人一组表演对话.

知识巩固:

I. 演练平台:补全对话, 每空一词。

A: Do you 1.xxxxxxx to watch TV? B: 2.xxxxxxxxxx, I do.

A: What do you 3.xxxxxxxxxx of soap 4.xxxxxxxxx? B: Oh, I love them.

A: Me, too. And how 5.xxxxxx talk shows? B: They’re 6xxxxxxxx! I like them.

A: And game shows? B: Oh, I can’t 7.xxxxxxxxxthem. They’re too boring.

II.拓展:根据你个人的看法回答下列问题。

1.What do you think of Animal World?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What does your mother think of Chinese Cooking?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What does your father think of Man and Natur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What do you think of Sports World?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What TV shows do you like best? Why?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课堂反思:

询问别人观点的两个句型你会吗?

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表述自己的观点的句子有哪些?

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业:

1. 背诵1b的对话。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本14篇)


对于刚刚入职的教师来说,教学中使用的教案和课件至关重要,当然这些教学资料必须要完备且详细。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根据教案和课件来展开教学。为了让您更好地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相关知识,励志的句子编辑特别为您提供最新的信息,欢迎您浏览收藏。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

说课内容

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第三册的第22课《窗前的气球》。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在医院里。他的同学们借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他送去问候,送去关怀的真情故事。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引导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说教学目标

本课由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下面我仅就第二课时向大家介绍。教学目标有三:

1、知识目标: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带领学生感悟课文,使他们懂得珍惜友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科利亚前后两次心情的变化,并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同时受到珍惜友谊的良好教育。

说教法

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放飞想象,唤醒学生的人生体验,激活生活积累。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儿歌激趣,巩固识字。

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首体现课文内容的儿歌,让学生边拍手边读。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激情萌动。然后让学生找出儿歌中的生字“科”“亚”“呆”。接着,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短语。在这一过程中,文中的生字词以不同形式反复再现,教师不断以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为接下来的读文做好铺垫。

上文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说课稿,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二、 联系生活,读中感悟。

我是这样过渡的:“复习了生词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读课文前,谁当小老师给大家提提要求?”学生再一次兴奋起来,有的说要读准字音;有的说要读出感情;还有的说要把句子读通顺……当我说:“请打开书自己大声读吧!”教室里顿时一片书声朗朗。这里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第1、2自然段。(1)、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2)、科利亚生病了,同学们为什么不去医院看望他?(3)、这时的科利亚心情怎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我把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为了阅读的重点。先请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在数句子的同时,复习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并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他觉得真没意思。我又接着问:“你从哪能体会到科利亚的心情?”学生再一次细读第2段,找到了静静地、呆呆地、什么也看不见、真没意思,来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这时有学生问道:“老师,为什么这里说一角天空呢?”这正是我要解决的一个小问题,没想到学生竟在自主阅读中产生了质疑。我立刻把握住学生这一提问的闪光点,赞赏地说:“真不错,你能边读边思考,我们要向你学习。是啊,我们平时都说一片天空,这里怎么用角呢?”一个学生立即说道: “因为科利亚只能看到窗口露出的天空,就像《坐井观天》里的青蛙一样,就看到井口大的天。所以用角更好。”我赞扬道:“你说得很好,还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太棒了。看来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朗读课文。”

这一教学过程从文本中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科利亚的无奈。同时渗透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并教会了学生思考。

在学生读有所悟的基础上,我播放了一段动画。看后,我问道:“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想想你生病的时候,心情怎样?”这一问题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对科利亚地理解和同情。例如:我觉得科利亚真可怜。我都替他难过。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我生病的时候,又难受,又没意思,想快点好起来。

顺着孩子的回答,我继续引导“你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一个个声情并茂,紧皱的眉头,噘起的小嘴,以自己的感悟表达着科利亚的孤独和无奈。

读中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联系生活的体验,放飞自己的想象,以我心比他心,深入的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当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感情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读后,注重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让学生当小老师,评价其他同学读的怎么样。学生们听说要当小老师,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于是,小老师们在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个产生。他们争着指出朗读同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对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在阅读中构建起鼓励和评价机制,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三、 图文结合,读中想象。

“科利亚这么孤单,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他。”这是我再播放一段动画。当学生看到科利亚的笑脸和窗前的红气球时,自然产生疑问:“气球是从哪来的?科利亚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呈现出来。我随即鼓励道:“你们这么聪明,自己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第3至5段,并在自己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做些记号,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全班交流。

在理解“气球是怎样飘到窗前”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找出第三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引导学生抓住“摇摇摆摆”、“一上一下”两个词想象气球的动态,有的学生还配上动作演一演,展现出儿童的天真。

学习第四段,让学生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莎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这里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有的说科利亚想到和小伙伴一块踢足球,总之,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校园里的美好生活。

理解“指手画脚”时,学生有一定困难。我引导学生想 象科利亚的同学站在四周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边说边做动作指挥别人,就是指手画脚。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读书,动笔墨读书,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在学生充分阅读,充分感悟之后,再一次让童心飞翔,让想象驰骋,把他们带到科利亚的世界,让他们领悟到科利亚的高兴是由于他想到了一幅幅多么美好的画面,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因此,我还设计了比较句子和用“可爱的”“高兴地”写一句话的练习。先用可爱的、高兴地说短语,再让学生把短语扩展成句子说一说,最后完成书上的读读写写。这样说写结合,循序渐进,加强了词、句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学到这里,学生的心情已经随着科利亚轻松了许多,再进行朗读训练,孩子们的脸上自然带着微笑,语气也随之欢快起来。

“窗前的气球在说话,心里暖洋洋的科利亚在说话。”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说话的空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成为剧中人,让气球撞击打开想象的大门,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课文,走进爱心小世界。孩子们畅所欲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科利亚,你寂寞的时候就想想我们吧。”“谢谢同学们,有了你们的关心,我一定很快好起来。”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人始终沉浸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一句句充满童真的问候语,包含着孩子们浓浓的情谊。使在座的每一个人,心中都顿生暖意。

最后教师小结:科利亚也许是被“可爱的笑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莎的“创举”而开心的笑;也许是忘了病房里的孤独而高兴地笑……总之,这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科利亚带来的是一声问候,一个惊喜,它代表着全班同学真诚的心。

四、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当学生借助气球向科利亚表达问候之后,我再一次开启学生的思维:一个学生“你还有什么好办法问候科利亚?”一个学生说:“老师,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一种遥控飞机,我可以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用遥控飞机送到科利亚窗前。”其他孩子也争先恐后地回答:放风筝、打电话、写信、录音等等,孩子们在想办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代化设备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最后我说:“老师的心里暖融融的,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要和同学友好相处,要能替他人着想,有的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友情故事,深化了文章主题。

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班级中有哪些同学需要你帮助、鼓励?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他表达友谊,可以给他画个可爱的笑脸,说几句鼓励的话,或写几句知心话等。

板书设计主要采用“图文式”板书,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人文性首先以童心为基础。我在教学中努力追寻童心,以童心与儿童对话,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体悟情趣,拥抱美好的生活。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2)

一、教材特点

《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专题整开教材内容。第五单元教材就是围绕着“友好相处,团结开作”这一专题编排的。其中第21课《从现在开始》是一篇穷有童趣、情节生动且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新事。新事讲述的是猫头鹰、袋鼠、小猴子接替狮子轮流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十分尊重动物们的特性,它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最先成为“万兽之王”。新事通知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理论指导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倡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新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闭心自然和生命”。确实,童话新事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这些新事,就会焕发起对“美”的向往。低年级的孩子,心灵那么纯洁、美好,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美好保持下去,发展起来。

三、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好课文,读出角色的特性特点,并从中积累语言,我定下了三个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新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2、指导书写生字“直、期”。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要和别人调和相处。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新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学习难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四、教学流程

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针对课文内容,结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是这样例文的:

第一步 激发谈话,单习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过的一半。”我一直认为在上课先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成过。导入的巧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亢奋状态,如果只是平平淡淡的进入,就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堂课的进程。原本我就只是很简单“昨天我们学习了第21课《从现在开始》……”然先就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先自然段,一直觉得这太没情趣了,也没有新意,学生的兴趣一定激发不起来。于是,我就想到把课文内容融入我的谈话,从而使导入时能够童趣一点。

第二步 朗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特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确实,学生年龄小,很难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老师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来对人物进行分析,那么,如何使学生投入角色,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呢?于是在整堂课的预设中我很强调朗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等等,并结开老师及时的点评反馈,让学生渐渐入情入境,让他们逐渐的读出猫头鹰的狂妄,袋鼠的无知,小动物的无奈和最先大家为小猴子的热烈欢吸。在反单的朗读中,让学生学会感悟课文内容,学会在读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在读中逐渐领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步 想象说话。 当我研读完这篇课文先,我发现这篇课文有很多的空白点,例如大家听了猫头鹰的话先都议论纷纷起来,他们会议论些什么呢?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叫苦连天,哪些动物会叫苦连天?他们会怎么叫?“小猴子话音刚刚落,大家都欢吸起来。”大家会欢吸些什么?这些空白点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说话,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

第四步 正确指导书写。崔峦老师曾说过:年级的语文课,每节课都应当让孩子写写字,随着年级的升下,还要写写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标准、端正、整洁”。那么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看看字形,说一说这两个字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同学的提醒下,学生的警惕性会更强,学生自己也记得当呢感牢一些;然先老师认真板书实录,向学生讲明书写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书写标准的重要性;接着再让学生自己描一描写一写;最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学生认真书写的生字,在这个环节,我没有一定要先拿上来,而是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愿意展示给大家看的请你拿上来”,我想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自己的字被人数落得一文不值,那是何等的为难。今天,陆斌伟有几个写得是有点不好,同学们一提出来,我发现他也有点不恶意思,于是我的那句“在同学们的提醒下,你一定能写得更棒的。”就是在为他挽回点面子,在批改他的书写时他已经改好了,写得那么认真。这样,学生在练习写字时,就能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3)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抽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5)抽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

(6)用多种方法读生字。同桌互相抽认生字条,不认识的作上记号。并教会同桌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画脚:说话的时候手脚都在动。

逗人:惹人喜欢。

招儿:办法。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横写在横中线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写得太大,最后一笔竖 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绍病字旁及其写法。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树叶里的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你认识吗?认一认。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一)出示: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小树、房子和小山。(出示:画着绿树叶的图片)这是我们班张雨舜同学的作品,我们看,他的树叶画得怎样?(学生: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二)出示:画着蓝树叶的图片。

教师: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好不好?

二、初读课文

(一)那我们就快快读课文吧,边读边标出生字,划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好伙伴”帮忙吧!

(二)大家读得太认真了,谁能勇敢地给大家读一读呢?(教师奖给勇敢者一颗勇敢星)

(三)大家读得真棒,而且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帮助伙伴是那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四)那我们把课文中自己会的生字大声地读一读吧,不会的你也一定会有好办法解决的,是吗?

(五)我想考考你们,同意吗?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2.教师出示会认字的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3.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4.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5.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写得也一定不错,再读“术”“铅”“吐”“注”四个生字的卡片,这四个字特别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有信心写好吗?

(1)这四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把好办法告诉你的同桌。

(2)指导书写。

①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②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4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3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③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三、再读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你们知道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了吗?

(二)反复练习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对话语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3.通过课文中林园园认识到自己没有帮助同学而感到羞愧这件事,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助人为乐,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一)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记忆生字。

美术 铅笔 桌子 注意 吞吞吐吐 惹人喜欢 皱着眉头

(三)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互相订正。

二、朗读感悟

(一)读悟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流利,体会语气。

2.指导朗读。

(1)指导长句子的停顿: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2)指导读出语气: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李丽找不到绿铅笔时的焦急心情,再听教师范读,模仿读。)

(二)读悟第2至4自然段。

1.自读课文,数数两人有几次对话,用——画出李丽的问话,用波浪线画出林园园回答的话。

2.指导读第一次对话。

(1)抓住“小声”“行吗”“吞吞吐吐”这几个关键词语,先让学生自己体会两人说话时的不同预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3)教师范读:读李丽的话“小声”读,用商量的口气;读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想借又不直接说的语气。学生看老师表情,听老师语调。

(4)学生模仿练读,分角色读。

①用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感情的方法,在学习小组内读悟其余对话。

②检查自读自悟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③教师引读李丽与林园园的对话。

④分解色读2—4自然段。

(三)读悟第5自然段。

1.读读说说:出示画,读读课文,说说蓝树叶的来历。

2.想想说说: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3.说说议议:你们想对林园园说什么?

三、拓展活动

(一)读读背背。

惜校誉 敬师长 爱学友 守规章

乐助人 有雷锋 少索取 多奉献

(二)续编故事:如果你是作者,在课文的结尾你还会写些什么?

·板书设计·

18. 蓝色的树叶

小声 吞吞吐吐

只好 我怕你……

连忙 你要注意……

皱着眉头

(蓝色的树叶) (脸红)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5)

40分钟的课堂快乐而短暂,40分钟背后的日子紧张而漫长。回顾赛课的经历,我这心里呀,只两种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使人受启发的词语和故事”为主题,《酸的和甜的》为最后一课,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在体裁上具有双重特征。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除了叙述松鼠、兔子的轻信、猴子的敢于尝试外,还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胜利法”。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难点为在阅读中渗透“做事要敢于尝试”的道理。

在构思教学设计时,我始终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所谓统一,我的理解是工具性的训练与人文性的渗透二者有机结合,辨证、和谐地存在于课堂。

一、文本解读,我考虑的是辨证

仔细琢磨文本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现上,也应该用一种辨证、客观的态度看待狐狸:不能偏颇地说他坏、狡猾,也不能高深的传达“精神胜利法”,还不能舍本逐末地深究“为什么硬说酸”。面对初入二年级的孩子,我只把狐狸定位在“因为没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说葡萄酸,以此来安慰自己”这样的程度。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弱化对狐狸的研究,清晰对比松鼠、兔子与猴子的不同,强化、加深对猴子的印象。这是我在文本解读时的一点个人看法。

二、落实目标,我考虑的是和谐

首先,落实文本体裁连环画与童话的双重特征。一是借助图画识字、初读课文、朗读对话、概述故事、总结课文,让图文结合,图与文和谐展现,突出连环画教学的特征;二是在课堂中,时时、处处引导学生融入童话的情境──课初带领学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课中引导学生去聆听、朗读葡萄架下的对话,去想象、琢磨动物之间的语言,去识记、书写他们的名字,课尾以离开葡萄架结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与境和谐共生,体现童话教学的基本特点。

其次,落实“在阅读中识字学词的阶段性目标”。识字教学,第一做到随文识字,因时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课题中,句子里,朗读时、板书中,儿歌总结处、写字时。第二做到依托,不组织学生识记单个生字,因地制宜地赋予生字具体的环境。这两点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后顾和潜移默化中达到识字教学目标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两个词语的训练放在重点句子中、朗读体会时,生活经验里去学习、理解、运用。

突破教学难点,我也考虑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例如,把揭示文本寓意与学生的想象、说话训练结合起来,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说出学生阅读童话的收获、体会;再如,课堂中的那首儿歌,集巩固识字、概述内容、体悟内涵、总结课文为一体。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反思赛课的经理,我的体会是我曾像文中的狐狸,在小学语文这座葡萄架下,转来转去,跳起来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过弯路,历经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敢于探索,大胆体验,酸的是收获,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经努力尝试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6)

【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会读、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第一课时特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初步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说学情】

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禹的图片)这是谁?告诉你们,他是我国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书“大禹”)通过预习,你知道他做过什么?(板书“治水”)

2、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

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初读课文

(一)自读课文

要求:认真拼读生字,把课文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消灭“拦路虎”

1、看书上的字,一齐拼读。

2、出示生字卡片,小老师领读。

3、一口喊出这个字。(齐读、开火车读)

意图:学习生字可以灵活机动,有学生齐读,有指名读,有开火车读还有小老师领读,形式丰富,学生感兴趣,学起来不枯燥,自然效果佳。

三、读书比拼

1、师生大擂台(分别读一句。)

2、下面,老师来做裁判,我们来一场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们班的女生读书棒,还是男生读的强。

意图: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试较量中做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四、解决问题

现在,黑板上的问题你弄明白了吗?课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并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意图:学生的质疑不是形式,此环节要学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读了书,又学会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五、做操写字

看着这些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相机写出这几个字)

意图:学生并不喜欢写字,在动笔前让学生动起来,做做写字操,活动了手指也调动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在描红写字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展示学生的作业,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写好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7)

一、 说教材

沈括是宋朝著名的科学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少年沈括由两句诗的内容引发思考:为什么自家院子里的桃花枯萎了,山里的桃花才刚盛开?通过上山观察终于明白了桃花迟开的原因是山上的地势高,温度低。本课集常识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桃花迟开的原因”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沈括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也是平时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二、 说目标

1、 认知目标:

(1) 学习本课“沈、芳、寺、凋、院、枯、萎、约、袄、原”这十个生字,积累词语“芳菲、枯萎、盛开、七嘴八舌”。

(2) 通过课文内容学习,知道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是地势高,温度低。

2、 技能目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积累这些句子,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相关内容。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的“三维概念”。一维是知识技能,二维是过程方法,三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学习目标。所以我这节课我就是想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让学生感悟到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这里要强调的是本节课三维目标的定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了原有的学习基础,考虑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目标的落实强调整体性,是强调在整体的课文学习过程中去落实三维目标,而非割裂地机械完成。整个内容都是围绕学生在比较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三里的桃花开得迟?”展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三、 说教学环节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对目标的落实和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 导入激趣 破题生疑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又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也就能成功一半了。所以我非常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开端。开始我先出示图片,并板书:桃花开 。然后问学生:“桃花几月开?”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桃花是三月开的。我请学生寻找课文中和他们讲述的不一样的地方。学生找到诗句,我出示内容,让学生读诗句,读译文。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了不同,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了矛盾 ,教师揭示课题,学生很自然地在矛盾中产生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里问题的产生非老师代替他们提出,而是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到的。这样的设计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语言环境,进行了重点生字的识字教学。如,在读到古诗的时候,讲到沈括这个人物,我出示沈括的图片介绍,让学生在了解沈括的同时记住“沈”并知道这个字的读音是前鼻音。又如“凋谢”的“凋”字,我让学生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来记住,并找找“凋谢”在文中的反义词,在学生字的同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字词教学。

(二)、带疑深入 研究学习

这一环节是突破重点的环节,我主要通过填空的形式(出示媒体)把整个环节的内容贯穿在一起。在这里我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找找沈括当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有感情的朗读之后,再让学生找到山里桃花开的情景。沈括怎么知道山里的桃花会开得正茂盛呢?完成填空。完成的是填空,训练的是朗读,感悟的是观察、思考、探索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找找山上山下的不同,沈括正是从这些不同现象的比较中明白了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

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连贯地表达完整的意思,这个填空形式是老师给学生一个扶手,让学生能找到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并且积累这些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里我非常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文本的体验,是语言积累的重点,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的扶手和依据。例如,最后一句:沈括一下子明白了的内容,是山里桃花迟开的原因,是认知目标中的重点,这样的内容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背,还要化为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填空内容的层层深入,我随即板书。

(三)、积累运用 感悟生情

学生在层层深入的语言训练之后,我又让他们进行角色的迁移,让他们做沈括,看着投影来说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并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是前面一个环节基础上的升华,是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前面反复朗读甚至背诵为铺垫,复述主要内容对学生而言就不是困难的事情了。

下面是对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角色迁移:如果你是妈妈,你听了沈括说的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妈妈对沈括说的话,就是情感目标中的内容,也是本节课教师希望学生知道的人生的真谛。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自己感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效果远远超过教师来告诉他。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牢牢抓住四个字:趣 疑 练 悟。学生在学习的初始,因为兴趣而读古诗,因为兴趣而产生疑问,产生了疑问就要解决,通过解疑促进了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中悟出了感情。这四步不是孤立的,是紧密相连,步步推进,环环相口的。

最后的课外拓展,教师布置了这样的内容:说说对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充满好奇想知道答案的,课堂内不能解决的,自己想办法去找到答案。这样就让学生将疑问延伸到了课外,同时也将课堂上学生自己感悟的象沈括那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延伸到了课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中国有句古话: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因为这才是让他们授用一生的。所以我立足于课堂,将眼光延伸到了课堂以外更远的地方。在“授之渔”的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8)

说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一篇看图学文。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说学习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课时。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为训练的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说学习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熟读课文,有简单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较好掌握了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课文能读通顺,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整体的了解。知道风娃娃干过哪些好事,哪些不好的事。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特制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复习检查课后的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个人读,集体读、品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说学习重难点

★感情读文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与学的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图文结合法,扶放相结法

学法:自学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直入课题,巧设情境:

1、直入课题,板书课题。

2、听风,出示风娃娃图片,和风娃娃打招呼

(富于特色的情境教学显现出了它越来越多的优越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学习氛围为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鲜活、生动、有趣。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和能力。所以,在课始,我就用声音,图片,言语创设了虚拟的情境,使学生们带着美好的童话般的想象和期待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当学生们对这节课充满着兴趣和喜悦的时候,这节课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复习检查、认读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下面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2、认读课件上出示的12个课后生字。重点:给极和吸组词,区分字形;再读驶和示,区别音近字;筝,轻声。

3、开火车读12个词。

(通过指名认,开火车认这两种方式快速地检查同学们对12个字词的掌握情况。将几个容易出错的,重点的字,进行强调。如:给“极”和“吸”通过组词来区分字形,给“示”和“驶”通过比较读来区分字音,还有“筝”的轻声读法。以巩固学生们的识记。)

三、图文结合,深入研读

1、导语:风娃娃们,看来你们已经长大了,听听风妈妈会对你们说什么?

(在深入学文的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风娃娃们,看来你们已经长大了,听听风妈妈会对你们说什么?风妈妈的出现,让学生们获得了更真实的角色体验,风妈妈的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由此自然巧妙地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

2、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在这节课的教法设计当中,第二段是重点指导,重点学习的段落。我设计了几个层次的朗读,来帮助学生体会字理行间所表露的感情。像先观察图再读,通过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断断续续”来读句子,这一点符合新课标对于1、2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然后学着风娃娃的样子做动作读句子,最后用“高兴”和“高兴极了”做对比使学生准确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每一次读文前,不管是指名读,还是齐读,都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读的目标,带着要求读,带着问题读,带着感情读,这样才能读出效果。将这一段学精,读透,能保证学生们下面的自学顺利的进行。)

3、半扶半放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段和第二段有着相同的结构,句子排列,感情变化。所以,这一段的学习就相对简单,处于半扶半放的状态了。只是通过观察图片体会纤夫们拉船的辛苦,及需要人帮助的心理,以此衬托风娃娃们在听到感谢后极其高兴的心情。在想象纤夫们会怎样表达谢意这一点上,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提读第四自然段。疑问:只要有力气就行了,是这样的吗?

(第四自然段是研学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这两个模块的转折点,风娃娃的想法也是浅显易懂的。这一段的最后,设计了一个用关联词说话的环节。这是一个随文进行的说话训练,目的是将知识能力目标渗透在学文中。)

5、自学5、6、7、8四个自然段。

(有了前面两个自然段学习的基础,后四个自然段就放手让学生自已学。自读自想,自已动笔圈画,考虑黑板上的板书,以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不会的地方和同桌商量或请教小组内的其它同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这一部分的学习集中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在第五自然段中,使用了一个省略号,这是课文的留白部分,是最适合学生发挥想象的时机,我让学生再看看图,图上除了大风刮走了风筝,刮跑了衣服,刮断了小树,还造成了哪些破坏,图上没画出来的,你能想象到吗?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有想象才会有创造。这一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看图观察能力,图文结合能力,思维创造能力都有训练。)

四、启发思考,突破难点: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告诉风娃娃,为什么它想帮人们做好事,可人们却还要责怪它呢?(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2、谈谈生活中,你象风娃娃那样经常帮助别人吗?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本课的难点是: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通过前面的深入学文和自学所知,同学们应该可以顺利地帮风娃娃解决问题。再用“生活中,你像风娃娃那样常帮助人吗?发生过类似的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吗?”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们带回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同学们跳出课文,回归自已。通过教师的言语引导和学生们的集体交流,使同学们更加明晰地了解风,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并将其应用到自已的生活实际中。我想语文的学习有了生活的源泉,才会有生命和活力。课堂是用风妈妈的话开始,又用风娃娃的话结束,这在情境的创设上是完整的,能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 巩固积累:

1、总结课文。

2、读根据这篇课文改编的“三字经”

风娃娃,风娃娃,做好事,大家夸。大风车,转得欢,秧苗长,乐哈哈,吹帆船,帮大忙,呼啦啦,呼啦啦。风娃娃,风娃娃,做坏事,责怪他。大风筝,翻跟头,吹衣服,折小树,出蛮劲,尽惹祸,呼啦啦,呼啦啦。

六、作业:

明白道理的风娃娃又会做哪些好事呢?

说板书设计:

吹风车

吹船帆 做 好事 笑脸(图)

风娃娃(图)

吹风筝

吹衣服 好心办坏事 哭脸(图)

吹小树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真希望》这首诗是S版课标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诗写了小朋友看到生活中的环境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用儿童的语言表达儿童的内心感受,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歌的优美,体会诗中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教学难点:在读中领会诗中的感情。

5、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按照新课标理念,根据二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说的特征,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我采用了情境引导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情境,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而富有意境的学习氛围中展开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准备铺垫、导入新课→多样化朗读、感悟课文→展开想象、拓展延伸→总结全文、背诵课文

(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准备铺垫、导入新课,让学生也发出“我真希望”的感慨。

(二)多样化朗读、感悟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我又以“提出疑问→自主合作学习→释疑→指导朗读”这一教学思路展开组织教学的。

1、我先以疑问“写诗的小朋友有哪些希望?”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带着目标去初读书课文。那“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些希望?大气受到污染除了烟囱冒出的气体,还有什么原因?”进一步深化问题。

2、小组间展开自主合作性的学习

3、组员反馈本组内学习情况,共同释疑,出示相应课件辅助理解比较抽象的词语,再根据图文板书,让学生明白体会“我真希望”,理解课文内容。

4、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读中感悟。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晓文意时,再进行指导性朗读。

先让学生试读,在师生互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我真希望”,重音落在“真”上等一系列要特别注意的重音、语调、节奏上。

再而又以教师引读,男女分读,集体读的多样化朗读方式去朗读课文,感悟文意,从中懂得去保护自己身边的环境、爱护环境,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出示相关环境污染图片,结合生活联系,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我们身边的环境。

2、面对这些环境,你又有什么希望呢?说一说。那我们这节课也来做个小诗人,把你们对环境的希望用笔写出来吧!

(四)总结全文、背诵课文附板书设计:

我真希望

我看到我的希望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难闻的气味淡淡的芬芳

树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悠扬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并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教具准备

1、识字小魔方 2、多媒体课件 3、图片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3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二至八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第3课时,识记生字的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这是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检测生字、新词

1、提出自读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明确了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课文中12个生字,先通过指名认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在此基础上,我适时采用了玩“识字小魔方”的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认读,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老师的奖励。然后老师也参与其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我首先就提出了2个主要问题:①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几件事情?②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这里我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图片,这样很快就把文章的脉络梳理好了。

2、对于课文内容我是从两大板块来教的:

第一板块:研读“做好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导学”的方法,风娃娃为什么要帮人们做好事?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在边教的同时,边放出有趣的课件动画,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这样通过媒体的辅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第二板块:研读“做坏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创设情境:让某个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现象,并问:当你碰到了风娃娃,你会怎样责怪风娃娃呢?你会对它说些什么?由另一个同学扮演风娃娃,这样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情境中来,与作者产生共鸣。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由该句话引导学生去帮风娃娃找寻答案,学生很自然地就总结出了课文想要说明的道理:帮别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对别人有用。因势利导,从风娃娃的故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指着高兴、伤心的两个风娃娃问:你喜欢哪个风娃娃,说说理由,有的说:喜欢高兴的风娃娃是因为它很可爱,乐于助人。而有的说:喜欢伤心的风娃娃是因为它有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2)让学生说说风对我们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五)写字指导,加强训练

1、重点指导“吸”和“极”。

2、练习书写。

3、同桌欣赏、评价。

4、学生再练写。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1)

一、说教材

苏教版语文二上第九课《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说教学方法

教法与学法相辅相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眼看、耳听、口读、脑想、身演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他们有机会动脑想、动口评、动身演,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在开课伊始,让学生先复习生词及课文第一自然段为新课作铺垫,使教学内容前后衔接,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学习2-3自然段)

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采用简笔画、青蛙图片、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再现课文情境,给学生强烈的真实感,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出青蛙和苍鹰的对话指导学生在朗读、评价、感悟中批文入境。体会青蛙登山的艰难和此刻青蛙失望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角色迁移、加深体验(学习4—10自然段)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两步进行教学。

1、播放青蛙和松鼠对话的动画片。

2、角色朗读。

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名在全班朗读,通过朗读、评议和指导,让学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变化,明确它们说话语气的不同。接着,让学生带上头饰分角色演读,然后,师生配合分角色演读。

(四)拓展延伸、展开相象(学习11、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11自然段,把青蛙登山辛苦的词找出来。

2、齐读第11自然段,体会青蛙登山的艰难。

3、齐读第12自然段、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4、想象说话: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青蛙看海》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叙述张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后来在苍鹰的指点下,在松鼠的鼓励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完了所有的台阶,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针对课文特点,结合本人承担的课题,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识字,夯实基础

(1)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太少,读书,写话必将遇到很大困难。低年级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识字写字,面面广量大的“随课文识字”是知识教学中的“重头戏”。我们知道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要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会写那么多的生字,对于每一位低年级老师来说都应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写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因而在教学时,我始终抓住识字教学不松手,如在复习环节中认读的“苍鹰、一双、登山……”等词都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认读,目的是让学生再次读准生字的字音,再现它们的字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一双( )”,旨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双”这个量词,对于“善跑”、“展翅”这些新词,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太会使用,因而采用了课文中现有的规范用语,事业帮助学生来积累词组,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这引起生词,

(2)在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则是侧重了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在语言环境中较好的理解生词的意思,如理解“失望”,学生肯定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而把它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而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须要登上山项,可它又觉得自己上不去,所以它感很失望,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

(3)在学习生字环节中,再次把这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进行认读,目的是考察、学生在脱离了语言环境还能否认出这些生字,这样识字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也是使识字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但使更多的学生去主动识字,巩固识字效果,夯实基础。

二、诵读体味,增强体验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首先是要求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而我们使用的教材用语言描写的形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得以展示,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逼真,具体富有感染力。我们在这一环节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如在读青蛙和苍鹰的对话时,抓住“天哪,这么高的山!”“我没有……也没有……”来体会青蛙当时的畏难情绪,教学时,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先读正确,既而指导读懂,在此基础上读好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创设情境,强化能力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让他们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用普通话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教学中,我针对本课的特点有意识的设计了几个说话的训练点。

(1)在复习环节中,设计了“初读了课文,你了解了课文哪些内容”,目的是检查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

(2)另外一个说话的训练点,就是在读到“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到达了山顶”时,“青蛙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会说什么呀!”因为有了前感悟课文内容的辅垫,青蛙从失望到充满信心,一级一级地跳完了,所有的台阶学生也是有感而发了,因而说出了“我疑义于看到大海了!”“大海真美呀!”……我想,针对每篇课文内容的不同,设计相应的说话训练点,对于提高低年级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是受益匪浅的。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儿童诗——《一株紫丁香》,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第一课时所学一、二类生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工作的诗句,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背诵,充分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难点:体会老师的勤勤恳恳,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我将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五、说学法:

本课语言流畅,富于情趣,教学时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设计: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海洋。、

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调,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 ,出示紫丁香图片(导入),谁能向大家介绍紫丁香?(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①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吗?(图上画了一株紫丁香,一位老师正在台灯下备课,批改业……)

②想象:如果你看到这个情景,你会为老师做些什么?

(给老师沏茶,给老师唱歌……) 巧妙凭借插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得读书姿势最正确。

(二)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试试,行吗?(动画朗读,做好情感铺垫,让学生注意用心体会老师范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2、评价老师读

3、自主读书,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小节。

4、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让她和你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5、谁乐意站起来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6、谁还想读?

7、你们现在最想听谁来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尊重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充分的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并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紫丁香代表了学生送给老师的一份礼物,是尊敬、热爱老师的一种真实表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此环节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多边互动,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头空填空: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绿色的枝叶夜夜____;是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你____;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你____;让花香飘进你____的梦里.

3,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心愿,他们多想把这些心愿说给老师听啊.请你们把课文再读一读,读出感情.

四、寓教于乐,巩固生字。

同学们读得太棒了,就连一些生字宝宝也想来和你们交朋友,还认识吗?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低段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热衷于一件事,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

五、练写生字(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静心书写)

六、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绿色的枝叶 做伴

绿叶唱歌 消除疲倦

盛开的花儿 感谢

花香 飘进梦里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4)

今天我优秀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7课《清澈的湖水》。

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文质兼美,寓德育、审美、环保于一体的文章。课文记叙了一位名为小洁的女孩自觉保护环境的新事,小洁不仅是保护环境、珍惜美的孩子,还是一个会发现美、欣赏美的孩子。文本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仿佛是自己生活镜头的再现,通过学习本文,教育孩子们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美景,做一个会欣赏美的孩子。

例文理念:依据新课改精神,本次教学例文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瞅为指导,通过“自读自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开文章图文并茂的特点,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熏陶;通过自我感悟,升华主题,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达到“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用“像……像……仿佛……”的句式练习说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2)情感意识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

(3)态度习惯目标:养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参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品读,体验人与自然的调和美。

教学方法:采用我校校本研究教法“分类整体品读法”、情景导入法、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的指导。

教学进程:

一、进入情景,感知美:

1、景色美与行为美的调和是本文的主题,所以我先要让学生感受课文为我们呈现的美景。我以俄邦作家契可夫的话引入课题:“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呢?随即,我出示课本插图,指导学生瞅察,进行简单的说话训练。把学生带入这样的情景之中: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岸边的山石奇形怪状,湖水中的小鱼活泼可爱,暖暖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

2、正当学生畅游在这如画卷般的湖面上时,我随即出示课件:小船和小洁一家人。引入新课:这游船上的人怎么样呢?立刻抓住了学生进入文本的需求。

二、走进文本,感受美: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理解课文就有层次有目标地进行朗读。这里采用“四步品读法”。第一步:让学生读准、读通课文,想想课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接着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事?”第二步:请学生小声读课文,提出本课的统领性问题:小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思考先进行汇报交流:小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可能只能想到小洁是个会“保护环境”的孩子,教师可以直接通知学生,小洁还是个会欣赏美,懂得珍惜美的孩子。

三、品读文本,欣赏美

在理解了人物的特点之先,我们就和孩子一起走进文本,进行第三步:品读文本,欣赏美。这时用课件出示课文1、2、3和第4自然段的前一部分文字,引导学生品析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

在朗读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性选择,这里我先让孩子自己读文字,让他们思考哪些语句能表现出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并用笔圈划出相闭词句。依据孩子的回答,分别引导学生理解:小洁欣赏到山石奇妙、湖面平静、小鱼有趣。并相机指导朗读。

品读文本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解基础上,这里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欣赏”?然先让学生汇报哪些语句能说明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先让孩子说自己的见解:为什么这句话说明她会欣赏美?就因为她发现山石奇妙、湖面平静、小鱼有趣,想象力非常丰穷。这里要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展翅欲飞”“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理解词句的方法很多,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展翅欲飞”,用学生的亲身经历理解“变幻的山峦”,用想象来理解“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感情朗读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的,怎样利用学生对这山水的感情,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我想用穷有指引性的评价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么奇特的山石,你会欣赏吗?读给大家听听吧!”“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那可爱的小兔子。”“你让我看到了小鱼跃出了水面。”“你真会欣赏小鱼的表演。”再用诗一般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那如诗般的情景,师描述深情描述,生闭眼想象:“湖水清澈平静,像面镜子,湖水里倒映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变幻如梦的山峦,小船悠悠,微风拂面,小洁觉得自己在天上飞,又仿佛在水里游,多么奇妙的觉得啊!你愿意把这种觉得带给大家吗?”

理解课文是基础,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并自己学会如何应用,这是语文的农具性作用的体现。在学生理解了小洁是个会欣赏美的孩子之先,我问学生:你想不想做个会欣赏美的孩子?于是我出示多种图片,(天空白云、弯弯的月亮)请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来欣赏它们,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

“ 像 ,像 ,还像 。”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在工作之余中,高情商有深度的句子经常被分享,这些句子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什么样的句子可以打动你?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在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眼中“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是众多文章中最具价值的一篇,欢迎您阅读本文希望能帮到您。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是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的参考标准。...

  •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必备10篇)

    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将会让您增长见识。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中之重被遗漏。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疑惑提供一些指导!...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编写教案课件需要以下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结果。2.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重难点和教学重点,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3.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4.制定教学步骤: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具...

  •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热门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发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现在分享给大家。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创新的必要手段。请注意这篇文章仅提供参考信息!...

  • 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十二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八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十二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八年级M2短语1,相当好,很好pretty good2,在20 世纪80年代in the 1980s...

  •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范本14篇)

    对于刚刚入职的教师来说,教学中使用的教案和课件至关重要,当然这些教学资料必须要完备且详细。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根据教案和课件来展开教学。为了让您更好地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相关知识,励志的句子编辑特别为您提供最新的信息,欢迎您浏览收藏。...

  • 四年级上册课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四年级上册课件”,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说设计背景:“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