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弟子规课件实用

栏目: 弟子规课件

2024-06-18 21:50

【#范文大全# #弟子规课件实用#】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弟子规课件实用,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弟子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最要紧的是要诚实讲信用;说谎话,说胡话,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刻薄挖苦的话,下流肮脏的话,都不要讲;粗俗的小市民习气,千万要戒掉。

3、通过学习其中的道理来指导学生的言行。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短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会被的《弟子规》。

2、我们学了《弟子规》的前三篇内容后,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今天我们将接着学习《弟子规》新的内容——信。(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先从“信”字上解释信:人无信不立,人说话要讲信用。)

二、学一学:

今天我们先学习以下部分,课件出示: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三、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

提问:

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谎、骗人)

2、他为什么要那样做?(打发无聊、好玩)

3、结果怎样?(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

小结: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学》

(举例班上的一些同学,每天话多,不照事实说话,妄言巧语,令人生厌。)

提问:

1、这些同学是谁?

2、他们做得对不对?(不对)

小结: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

提问:

1、母鸡大婶的店铺里卖的是什么?小动物们为什么来这里买东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点点哪只兔子来得最早?

3、小兔子们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秘密?

4、小兔子们是怎么说母鸡大婶的呢?

5、想一想母鸡大婶的店铺最后会怎样?为什么?

小结: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四、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

2、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

3、理解句子: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随便说出口;话多不如话少,说话实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话,下流肮脏的话,都不要讲;粗俗的小市民习气,千万要戒掉。

五、讨论:

弟子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小结: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1、教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吗?,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吗?

4、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会虚心向别人学习吗?

三、总结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四、家庭作业:

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理解内容:

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A、请2名学生读

B、生评议

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 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1、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

2、请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3、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样对吗? 小结: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四、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1、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3、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

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弟子规》入则孝第2段

教学目的:

1、对前2节《弟子规》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3、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前2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孝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对于孝,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入则孝”的第2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学习第二段: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返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1、齐读文字。

2、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两名

3、提问:冬天该怎样送去温暖?夏天该怎样送去凉爽?早晨该怎样去请安?夜晚该怎样伺候父母安眠?

4、师述: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5、学生(昂)讲《二十四孝故事》“扇枕温衾”。

(一)冬则温夏则凊

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时会在父亲睡觉前,先帮父亲将床铺温热再请父亲去休息,夏天时会先将草席搧凉,再请父亲躺下.这里的同学有很多都不到九岁,所以如果你们能做到这项,就比黄香还要棒了.

提问:

1.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所以夏天的时候父母

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学生:「开电风扇,开冷气」

2.冬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

些什么事

学生:「用电毯,电热器」

延伸

1.夏天时天气很热,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2.冬天时天气很冷,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二)晨则省昏则定

早上起床的时候要先向父母问早,傍晚回家的时候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晨则省:

现在很多同学早上都赖床,父母叫他起床还会发个起床气,对父母大呼小叫,出门时东西不整理好,到学校还要叫父母送东西过来.

延伸:早上起床除了要向父母问好外,还要自己起来,把东西打点好,衣服穿好,书包收好,如果能帮忙父母准备早餐就更好了.

昏则定:

很多同学ㄧ回家就看电视,打电动,不理会父母,要多和父母聊天,让父母亲知道你做哪些事情 交了哪些朋友 安父母亲的心.

(三)出必告反必面

出门时要告诉父母我们要去哪哩,若临时有事,父母亲又刚好不在,可以打手机或留纸条.

回家的时候要先问候父母亲,或告诉父母「我回来了」.

延伸:上学时对师长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去上洗手间的时候要举手告知,同学受伤去保健室也要请同学带话回来.

故事:

曾经有学生因为跟同学吵架就躲到屋顶上没有回来上课,让老师很担心. 有学生上课时陪同学去学务处集合,让老师找不到人,还用广播系统找人.

(四)居有常业无变

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写作业不写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电动玩到很晚.

大人的事业是工作,学生的工作是学业,所以平常要认真,不要让成绩一落千丈,害父母担心.

四,故事说理

(一)扇席温被的黄香

1.引导发问:

(1)黄香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如何照顾父亲 冬天很冷的时候,又是如何做呢?

(2)黄香除了照顾父亲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用功读书)

(3)黄香被派到魏郡当太守时,做了什么善行?

2.给小朋友的话:

(1)黄香在他9岁时就懂得照顾父亲,你们一定也可以,如拿报纸,倒水,按摩,捶背等.

(2)黄香用功读书,做好事荣耀父亲,这也是孝顺的行为之一.

(3)难能可贵的是他见大家有难,还把皇帝给他的赏赐全部捐出来帮助乡里,这些钱不是不见,而是变成什么了?变成给所有人的恩德,这些恩德则让大家念念想著回报,以及对他的敬重(做到了弟子规的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规课件 篇3

学生:(起立)老师好 老师:小朋友好!请坐下,小朋友们说最近我们学了什么呀? 学生:《弟子规》 老师:哎,对,最近我们一直在学《弟子规》,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接着学往下学《弟子规》中的这两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老师板书)小朋友看黑板,跟老师一起读,(领读三遍,齐读一遍) 小朋友念得真好!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画,我们一起看图画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挂图出)小朋友,认真看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呀? 学生:一位老奶奶生病了,躺在床上 老师:哎,对了,回答的非常好。下面老师为小朋友们展示第二幅图,小朋友再认真的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学生:一位漂亮的阿姨正在化妆。 老师:哎,对,小朋友们真聪明,一看就明白了,好,咱们再来看第三幅图,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学生:一个小朋友正在和漂亮的阿姨说话。 老师:哎,对,小朋友说得真好,这位小朋友正在用在用在幼儿园学的《弟子规》和妈妈交流呢,小朋友再仔细看看,图中的小朋友说得是《弟子规》中的那几句话啊?(老师指图中字) 学生: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老师:对,亲人有了病,我们要日夜守护在他身边,好好照顾他,直到他的病完全好了。大家说是不是呀? 学生:是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来看最后一幅图,小朋友大声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学生:漂亮的阿姨正在给奶奶喂药 老师:对,小朋友说得真好 这个故事发生在小明家,小明的奶奶病了,躺在床上,而小花的妈妈,却正在化妆,没有去照顾小明的奶奶。小明回家后看到这种情况,就用自己在幼儿园学的'“亲人有了病,要日夜守在他床边,好好照顾他,直到他康复”和妈妈交流。小明说得话就是《弟子规》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最后小明的妈妈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小命一起给奶奶喂药。小朋友听明白了吗? 学生:听明白了! 老师:好,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请几位小朋友来为我们表演一下,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那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表演,请举手 (学生举手,老师点名并说明将要掩饰的人物) 学生表演(略) 老师:小朋友说,他们表演的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看明白了吗? 学生:看明白了 老师:好,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老师:小朋友说得很对,今天我学了《弟子规》,那么以后我们就要按照《弟子规》上说得去做,做一名真正的明德君子,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太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老师再见 老师:再见

弟子规课件 篇4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小结: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1、教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吗?,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吗?

4、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会虚心向别人学习吗?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弟子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习了解弟子规总叙中以下词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并学会在生活中实践。

教学重难点: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弟子规总叙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步:教学生如何行鞠躬礼,并要求以后每次上弟子规课前要向孔子像行鞠躬礼。 第二步:经文导读及讲解

总叙就像是一本书的开头、提要、总纲领,由总叙中可知道内容说什么,而这段总叙是摘自<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教导学生弟子的本分。

弟子是指为人子女、学生,也可泛指所有人。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教导我们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落实。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呢?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所以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恭敬父母,进而要孝顺父母。父母就像大树,我们和兄弟姊妹就像是大树上的枝干树叶,要互相爱护和睦相处。

人生最基本的就是行孝、行悌,做到后再说修身养性。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态度、言语、行为要合乎礼节,小心谨慎,讲求信用。

※小朋友在家庭内要对父母孝顺(学习要如何孝顺父母)、与兄弟姊妹要和睦相处(学习要如何友爱兄弟姊妹);在学校里要听从师长的教导,友爱同学。

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有能力时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与财物,因为行善助人最快乐,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

※对所有的人、事、物都要关心爱护,如公交车让座、帮助弱小、爱护动植物。

另外要亲近有仁德、品性的人向他学习,如良师、益友与多读好书(圣贤典籍),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典范。

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须要做的事,做到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利用时间充实自己,好好学习有益的学问,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电视机与电动玩具上。

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的五项纲领后,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规,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有一群鸭子去找老鹰学飞,他们也很好学,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刷牙洗脸,六点就去找老鹰了,从早上六点学飞学到晚上六点,太阳都下山了,所谓勇猛精进学了十二个小时,终于一群鸭子都学会飞了,之后要回家了,告别老鹰, 也感谢牠一天的教诲。临走前他们跟老鹰说:谢谢你今

我们既然学到了弟子规就要做到,不然就白学了。我们人中有三种人,一种是圣人,一种是贤人还有一种是骗人。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哪一种人?如果不想成为骗人,那么我们弟子规学到了就要做到。

有位屠夫要杀牛(牛妈妈),牛宝宝趁屠夫不注意时把刀子衔走,用牛角敲屠夫邻居孙先生的门,孙先生看小牛衔着刀,屠夫在后追赶,而小牛在情急之下竟把刀吞下。孙先生知道事情原委后,感动小牛为了救妈妈把刀吞下,出2倍价钱向屠夫把两只牛买下。牛妈妈与牛宝宝为了报恩,非常辛勤的帮孙先生耕田,小牛吞刀后平安无事一直到老死。

播放关于各种各样的坐姿的VCD,并让学生讨论以下话题。

1.在这么多种坐姿中,你喜欢哪种坐姿,为什么?

2.那我们既然希望我们有良好的坐姿,那我们该怎么做?

请学生到前面示范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应该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椅子的高度要让膝盖成九十度弯曲,

(1) 男生:双脚、双膝可以稍微分开,双手置于两边大腿上。

女生:双脚、双膝靠拢,将两手重迭轻放于右大腿上。示范完后请学生轮流出来练习。

「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髀」是指大腿骨,因「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1.练习鞠躬礼及坐姿。

教学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回应。父母有事交待要立刻去做,不可推拖敷衍或偷懒卸责。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恭敬的聆听。我们做错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顺从接受,不可顶嘴强辩,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有一天晚上妈妈在厨房张罗晚餐时,小男孩手拿一张清单给妈妈,妈妈放下手边的工作一看,清单上面写着:

妈妈看他在那充满期待,往事浮现脑海,所以她拿起笔把纸翻过来,写下了以下字

2. 半夜时你肚子饿,为你泡牛奶、换尿布、盖被子...........免费

3.你生病发烧、咳嗽、拉肚子,带你看医生,为你担心,为你难过、着急……………….免费. 你把以上都加起来,妈妈对你的爱通通不用钱,当儿子看完他妈妈写的清单,眼中大颗泪水打转,心中很感动,他对妈妈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然后拿起笔在账单上大大地写了三个字「全付了」。

提问:(1)想一想从出生到现在是谁一直在关心你、照顾你?

(2)说说看,现在我们年纪还小,要如何做才能报答父母?

(3)回去想想看,父母都为你们做了那些免费的事呢?

总结:同学们,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曾向父母要求过,写完功课要看电视、打电动、玩计算机,过生日要买玩具,考试100分要礼物、奖品……,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免费的,有时为了鼓励我们还送我们很多礼物,带我们去玩。所以你们更应该无条件的以「好表现」来回报父母,才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1.学生表演:

请几组学生上来分别表演学生和父母.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回答「干嘛、做什么、很烦耶」这些字眼。

采访:1.采访父母,当你的孩子这样回答你的时候,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2.采访孩子,在你和父母表演中,你觉得你自己的行为怎么样?父母又是怎么想的。 总结:(1)告诉学生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向前

(2)父母亲交代完后要说:「是的,我马上去做。」接着立刻去做,不可以拖拖拉拉或懒。

3.请全体学生先ㄧ同练习,再请个别学生出来扮演父母亲和孩子,让学生练习为人子女应有

弟子规课件 篇6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4、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5、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老师:多媒体课件。

3、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全班同学大声回答:“诵读千古美文,争当少年君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声说出班级读书口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对古诗文:师诵上句,生对下句。

3、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月活动中,我们一起背了很多古诗词,大家还记得吗?

4、学生大声说——记得!

5、好!现在我来检查检查。我说一句,你对一句。开始!

6、第一句:少壮不努力

7、全班同学很快对上——老大徒伤悲。

8、你们真行!

9、男女生对决。

10、师:男同学先来,人生自古谁无死

11、男生快速对上: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师:男同学,好样的!到女同学来。纸上得来终觉浅

13、女生快速对上:绝知此事要躬行。

14、师:女同学,真棒!

15、相信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一起接受圣贤的熏陶。

【设计意图】师生对读书月诵读名句,既是一种无痕的检查,也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下面的学习。

1、播放“孝感动天”的故事。

2、同学们听得都入迷了,会听就是会学习!

3、说一下你听后的感受?

4、生1:舜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5、生2:舜的孝心感动力天地。

【设计意图】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以故事引入课题,学生一定对新学习充满好奇和期待。

1、师:是啊,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弟子规》“入则孝”里也对“孝”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前六句。

2、板书课题:《弟子规》入则孝(节选) 齐读课题。

3、简介

4、《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教给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板书:孝敬父母)孟子说:“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弟子规》入则孝部分,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吧!

二、初读经典

1、听录音范读。

2、生跟录音美美地读一读。

3、自由读。

4、生自由读文本,师来回巡视。

5、检查自读情况。

6、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大家注意听,他读得对不对。

7、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8、生1:他读的得声音很响亮。

9、生2:他有一个字读错了。

10、师:哪个字读错了?

11、生2:夏则凊(qìng)他读成了夏则凊(qīng)。

12、师:你听得好认真样呀!一个字读错你也听出来了。你怎么知道这个字读

(qìng)呢?

13、生2:我预习时看了注音,知道这个字读(qìng)。

14、师:你很会学习!同学们,课前预习很重要呀,大家要向他学习,学会课前预习。

15、全班齐读。(注意读出韵味)

16、男女生比赛读。

17、古人说得好:“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请大家用笔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再多读几遍。

18、同桌交流。

19、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20、汇报读书情况:你读懂了哪一句?

  21、学生自由谈感受。(能大概说就行)

三、朗读体会

1、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课件出示)

3、播放《弟子规》动画片段。

【设计意图】动画片是学生的最爱,通过有趣的动画影像学习《弟子规》,学生很容易接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这两句。

2、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生1:父母叫我们要马上应,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我们不得偷懒。父母教育我们,我们要有听他们的话,不要顶嘴。

4、师:你的理解很正确。

5、生2:父母喊我们,我们就要回答,父母叫我们做工,我们不得偷懒不做,我们要听父母的话。

6、师:你很会读书,理解很到位。

7、师:谁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8、生1:比如,放学回到家,妈妈叫我吃饭,我马上说:“好的,妈妈。”

9、师:你是个听话的孩子。

10、生2:吃完饭我看一会电视,然后妈妈叫我写作业,我马上关掉电视,去写作业。

11、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12、生3: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帮他们做家务活,不惹他们生气。

13、师: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为他们鼓掌!

14、齐读。大家一起读这两句话。声音整齐又响亮。

15、练习背诵。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谁能最快背得这两句话。

(学生个个投入的背诵练习,有的还同桌互相检查,科认真了。)

16、检查背诵。

17、指名背。谁来背?他背对吗?(生1:他背得很流利。)再请一个来背。他背得好吗?(生2:他背得不够流利。)

18、小组背。小组比赛背,看哪个小组多的红旗?准备——开始!

【设计意图】当堂检查背诵,并进行比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如何进行下一步学习指导,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1、学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2、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课件出示)

3、课件出示两幅图(图1:小孩为母亲扇风。图2:小孩出门前请示父母。)。

4、请大家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5、生1: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

6、生2:一个小孩跟父母请求要出去玩。

7、生3: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第二幅图是一个小孩要出去玩,问父母给不给。

8、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清楚。

9、引出这两句话,齐读。全班一起读。(读得很正确)

  10、男女生比赛读。男女同学比赛读。(不相上下)

  11、指名读。(生1读。你读书声音真好听!)(生2读。你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12、谁来说说,平时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

13、生1:我会帮妈妈洗碗。

14、师:你真能干!

15、生2:有一次,我帮爸爸倒一杯水。

16、师:你是孝顺的孩子。

17、生3:有一次我帮老师收课本。

18、师:谢谢!你很懂事。

19、生4:我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工。

20、师:我为你爸爸妈妈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孩子感到自豪。

21、师:看来,大家都是好孩子,懂得帮父母干活,都是孝顺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体会,相信学生从这一刻起,对怎样孝敬父母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也知道怎样做了。

1、熟读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把握读书的目的性、层次性,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感染,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2、学习: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3、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课件出示)

4、讲故事:刘备教子

5、引出字句。

6、引导学生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自读自悟。

7、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8、生1:我读懂了即使是小小的坏事也不能做。

9、师:我相信你不会最坏事。

10、生2: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不然爸爸妈妈会生气、伤心的.。

11、师:你是父母的好儿子!

12、学生讨论:“你做错事时,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

13、送大家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复习巩固

1、指导感情朗读:

2、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加倍关爱下快乐成长,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亲。

3、请你带着对父母的爱,再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4、父母是我们生活的老师,我们应该敬重他们。请你恭敬地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5、全班一起拍手配乐读,读出节奏。

6、练习背诵。

7、朗读接龙:师生朗读接龙;同桌朗读接龙;小组朗读接龙。

8、指导背诵。 (3)练习背诵。 (4)男女竞背。

9、看译文,猜原文。

① 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②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③ 子女照顾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10、哪个同学能流利的回答“入则孝”讲的是什么?

11、我们平时是怎么做的?

12、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赏析中所讲的含义,对照自己平时对父母的言行,反省一下自己做得好不好,以此引导学生知道今后要按照《弟子规》要求的去做。

五、升华情感

1、展示资料:你收集了哪些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生讲故事。

3、生1: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4、生2:讲“卧冰求鲤 ” 的故事。

(其他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5、谈谈听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6、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7、生1: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对父母很好。

8、生2:王祥对他的后母真好!

9、生3:我们要向黄香和王祥学习,做个孝顺的孩子。

10、师:为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故事的两位同学鼓掌!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听的、读懂了这两个感人的故事。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11、生4:我还想讲!

12、生5:我也想讲!

13、生6:我也想讲!

14、我也想讲!……

15、师:有这么多同学想讲故事,那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这些故事好吗?

16、生齐:好!

17、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孝顺父母的,打算从哪些地方做得更好?

18、生1:我经常帮妈妈洗菜的。

19、师:你真是个好孩子!

20、生2:我有时帮爸爸买烟。

21、师:你是个能干的孩子!

22、生3:我以前不好好学习,妈妈很伤心。我以后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23、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24、生4:我老爱和妈妈顶嘴。以后我要听父母的话,不和他们顶嘴了。

25、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更听话,更懂事。

26、师讲故事

27、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古代流传下来很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我给大家讲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向学生展示动物尚且知道报答养育之恩。进一步强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1、播放歌曲《母亲》MTV。

2、现在让我们一起倾听《母亲》这首歌。再次用心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3、播放歌曲《母亲》MTV,学生静静地听。有的同学眼里含着泪花。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4、此时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孝”有所领悟,但是还处在朦胧中,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潜意识中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激发学生从内心去感恩生养他的父母。

六、总结

百善孝为先。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弟子规》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弟子规》中说的那样做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的知书达理的人。

七、课外作业

现在给大家留课外作业。第一题,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第二题,写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第三题,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写下来。三题任选一题。(出示课件)

1、任选一题:

2、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

3、写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

4、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写下来。

弟子规课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

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为什么这样写?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第二十课,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A、《弟子规》是古代韵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看着注音读几篇后,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

B、集体朗读韵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2、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A、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B、读文贵有轻重缓急,根据诵读的需要,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同学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C、学生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韵文表达的是怎样意思。(为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的这一环节做铺垫)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同学们对照韵文再读读译文,想想古人对待“信”是怎么要求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信的行为准则:出言—信为先,惟其是)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

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

[孟信卖牛] ——教师生动讲述

[说一说]

[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2]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

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

《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议一议]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与辩论,相机引导,[1]紧扣“信为先,惟其是”先自行思考,然后同桌交流,鼓励学生结合韵文要求,针对小男孩和邻居的行为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有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品质崇高,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2]紧扣“诈与妄,奚可焉”从邻居的贪婪,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邻居之所以失去别人的帮助,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信为先”,缺乏待人真诚的品质,为了不再犯邻居的错误,谨记教导,我们再次集体朗读韵文。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恭敬待人,信守承诺。)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整理了以下几道题目,请同学们加以判断,并说出你的想法。

1、芳芳没做家庭作业,老师检查时,她告诉老师丢家里了。( )

2、小亮踢球时,不小心把王奶奶家的玻璃打破了,他连忙向王奶奶承认错误,并且赔礼道歉。( )

3、冬冬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不及格,回家妈妈问他考试了没有,冬冬说没有考试。( )

4、文文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乐乐让他帮忙买一盒铅笔,可文文却在公园里玩忘记了,没有买到铅笔。( )

5、小明和小红约好星期六去图书馆,可奶奶突然生病住院,小红临时要去看望奶奶,所以她打电话告诉小明取消约定。( )

评析: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要学习孟信和小男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同学们,《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诵读,更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实践,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学业与德行。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再次用心诵读,让《弟子规》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的实践指南。配乐诵读:

五、板书设计

第二十课

亻言

真诚戒诈与妄

崇高戒刻薄语秽污词

尊重帮助

附教材内容第二十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弟子规课件 篇8

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两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二、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1、齐读文字。

1、师述: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举例:古时候有个叫赵礼的人,在逃难的时候,哥俩一起被强盗抓去了。哥哥为救弟弟,就苦苦哀求强盗说:他还太小,没有过过好日子,把他放了吧!我愿意拿我的性命换弟弟的命!可是弟弟却不肯,说哥哥能够照顾父母,杀了我,

放了哥哥吧!最后强盗都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了!把他们两个人都放了。

3、师: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古人能够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换对方的性命。我们那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

1、实践作业:亲属的排辈与称呼!请学生问过父母后来回答!

爸爸的`哥哥、弟弟、称什么?他们的孩子你称什么?

爸爸的姐姐、妹妹、称什么?他们的孩子你称什么?

妈妈的哥哥、弟弟、妹妹称什么?

他们的孩子分别称什么?哪些应该是堂兄? 哪些应该是表兄?

同桌互评:

弟子规课件 篇9

一、 学习内容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 教材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种过错;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了,就会受到眼里的惩罚。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错就改。

三、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2、 养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由《曹操割发》的故事导入

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领军队去打仗。出发前,他警告将士,不要毁坏麦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定杀无赦。队伍正在田间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对军法官说:“我违反了军令,应按军法治罪。”说着,他拔出了宝剑,说:“我是主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来代替砍头吧!”说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

曹操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品质,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

2、 指名读出学习目标。

3、 齐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读背这一内容。

4、 检查背诵情况。

5、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6、 指名小组发言,说一说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组补充矫正。

7、 教师重点点拨突破难点。

8、 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中学生?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

9、 集体交流

10、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无心)非————错

(有心)非————恶

非既是错

严于律己 有错必纠

《弟子规》教案

任万海

一、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关于诚信的有关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 教材分析

诚信是金,《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闻过则喜是其中心内容,漂亮话、奉承话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个谦虚的人。主席有一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正直的人才愿意与你结交。

三、 教学目标

1、 了解这段文字的含义

2、 学做闻过则欣的人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是齐国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个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问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妻子回答:“当然是你美了”。他又去问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小妾说:“当然是你美了”。他又去问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他的朋友回答说:“当然是你美了”。于是他进宫拜见齐王。并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话说了一遍。邹忌说:“我的妻子说我美,是因为他爱我,我的小妾说我美,是因为她怕我,我的朋友说我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由此可见,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齐王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并下令:有当面指出齐王错误的受上赏,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齐王错误的受中赏,有在背后议论齐王错误的受下赏。命令传下去以后,来给齐王提意见的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几天后,提意见的越来越少,一个月后,偶尔有一两个来提意见的。几个月后,再也听不到怨言了。

邻国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来朝拜齐王,表示愿意与齐国友好,愿意臣服齐国。从此,齐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二)、出示学习目标和内容

(三)、指名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背诵,

(四)、教师讲解

如果听到别人夸奖你,就心中不安,听到别人指出你的过错就高兴不已,那么正直的朋友就会愿意与你结交,亲近。

(五)、讲故事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讲述有关的故事,每组推荐一个。

教师推荐故事:《佛印禅师评诗》、《拒绝奉承》

板书设计:

恐——欣——亲

弟子规课件 篇10

活动目的:

1、通过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弟子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无过则”这一部分内容。

2、学习汉字“饮食”“拣”“择”“适可”“过”

3、继续巩固幼儿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激发幼儿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起。

4、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脑一台

2、大字卡、小子卡

3、幼儿听过故事《珍珍,加油》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大声诵读《弟子规》:复习已学过的《弟子规》的内容。

二、让幼儿欣赏《弟子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无过则”。

三、学习汉字“饮食”“拣”“择”“适”“可”“过”

玩“找字”游戏,教师出示所教内容中的一个字,让幼儿在《弟子规》课文中找到这个字,并做上记号。

四、帮助幼儿学习、理解《弟子规》的内容“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无过则”

(一)、运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

(二)、运用故事《珍珍,加油》帮助幼儿理解

(三)、幼儿学念“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无过则”

1、幼儿轮流当老师来认读

2、接龙法

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念一句,看哪组念的'准,接的快。

3、将《弟子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无过则”每一个字单独分开,打乱顺序,让幼儿试拼,并把它念出来。

五、品德教育

教育幼儿日常生活中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也就是“勿拣择”“食适可,无过则”。

  • 法规课件

    期待这份"法规课件"能够开阔您的视野,热烈欢迎您的阅读同时请务必收藏备用。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的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法规课件 09-02
  • 赠从弟课件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赠从弟课件,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大家得到了一根带着生肉...

    从弟课件 01-29
  • 生涯规划课件

    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这篇“生涯规划课件”文章内容非常深刻,值得深思。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哦。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他们会仔细规划每一份教案课件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的积极反应能够反映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 法规课件4篇

    本文整理了一些与“法规课件”有关的关键信息,供大家参考。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这也是每位老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相信大家能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

    法规课件 06-13
  • 菊花课件实用

    励志的句子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菊花课件”的相关资料敬请查看。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设施。欢迎加入我们的粉丝团收藏我们的网站获取最新资讯!...

    菊花课件 09-25
  • 励志课件实用

    老师需要花时间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这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教案是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小编费尽心思地制作了这份“励志课件”,希望您喜欢。如果您感兴趣,欢迎来看看!...

    励志课件 07-23
  • 闪电课件实用

    想要了解“闪电课件”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已经为你整理好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桥梁。...

    闪电课件 04-27
  • 语文说课课件实用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老师在上课时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这是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特别准备的“语文说课课件”希望您品尝之后喜欢,欢迎你来浏览愿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启示并请与你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