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非常欢迎大家阅读,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无论任何老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只要提前把教案课件准备好,就可以轻松上课了。创新而独特的教学课件制作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非常有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出发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结合跑道,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观看动态视频,感受1千米的产生。

第二幅情景图就是一项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课件优选

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选择的“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课件”,一定能满足您的需求。对于新加入的教师而言,教案和课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老师们用心设计好教案和课件。教案内容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今天特别提醒大家收藏此页面,以便随时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一.从b栏中找出a栏的答句,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a

( )1. what does he like?

( )2.does she go to work by bus?

( )3.what is your hobby?

( )4.does jim live in shanghai?

( )5.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 )6.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 )7.how does your father go to england?

( )8.where’s your home?

( )9.is your mother an english teacher?

( )10.are you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ne-t week?

b

a.yes,she does.

b.no,she isn’t.she is a math teacher.

c.he likes swimming.

d.i’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 in the bookstore.

e.it’s near the school.

f.he goes to england by plane.

g.i like watching tv.

h.yes,we are.

i.yes,i do.

j.no,he doesn’t.

二.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

1.i like drawing pictures.(对划线部分提问)

2.chen jie likes playing the violin. (对划线部分提问)

3.sarah likes listening to music.(变成一般疑问句,并做出否定回答)

4.he likes collecting stamps.(变成否定句)

5.my father doesn’t like watching tv.(变成肯定句)

三.改错:

1.sa

查看更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范例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老师的上课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为了满足您的期望我们编辑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学校--------老师-------

班级--------姓名-------

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点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计算单位及进率

一、我会预习(自学教材,初步感知)

自学内容:自学教材32页例1

自学要求1、带着下面的问题预习。2、边学边记,记下你的困惑和疑问。

二、我会探究(探究展示,归纳整理)

1、自学例1,思考探索

你测量的课桌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把1米平均100份,每份是(),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4、把1米平均1000份,每份是(),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5、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记数单位是多少分别写作多少

6、一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1/10或(0..1),两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或(),三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或()。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7、我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分别写作0.1、()、()

三、我会运用(训练评估,,反思颖悟)

1、填空。

(1)3.50元表示元角

(2)4.9中的4在什么位,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3)6的计数单位是,0.9的计数单位是,0.012的计数单位是

(4)、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

===

3、把下列小数写成分数

0.4=0.29=0.235=

3、填一填。

整数:2厘米5角500克

分数:()分米()元()千克

小数:()分米()元()千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查看更多>>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在工作之余中,高情商有深度的句子经常被分享,这些句子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什么样的句子可以打动你?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

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

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

二年级上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件、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