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 篇1

他沿着陶渊明和苏东坡的足迹,经江苏、扬州一路向南至广东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琼州,再回到陶渊明的故里江西庐山。比尔·波特用朴素的文字带着读者开始了一次苏东坡和陶渊明的追溯之旅。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也穿越时空,踏着苏东坡南贬的足迹,在他的生命轨迹中走了一圈。

我读过几个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记,对于苏东坡的生平,不能说不熟悉。但是,这本书是沿着苏东坡写和陶诗的路径来写的,书中出现的很多首诗,我都是第一次读到,很多首诗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遇到了诗篇,我很多时候就跳过去了,但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和陶渊明,不懂他们的诗是不行的,我还会找时间把书里的诗都一一弄懂。

“一念桃花源”,中国文化就是比尔·波特的“桃花源”吧!合上书的那一刻,很是感慨,比尔·波特一个美国人,却比中国人更热爱中国的文化,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苏东坡和陶渊明是比尔·波特最喜欢的中国文人,他不仅喜欢他们的诗词,他也让自己活成了他们的样子,乐观、幽默、旷达、慈悲。

比如,在惠州探访东坡寓惠遗迹时他写到:今天立夏,天气预报三十度,雷阵雨,在这“瘴蛮之地”要拜访几个遗迹,还需要上天开恩。苏东坡好像跟老天爷打了招呼,给我们安排了蓝天白云的艳阳天。在惠州,只要自报苏东坡的朋友,事情应当好办一些。比如,在汤泉酒店吃饭,他说服务员给他们安排了窗边最好的湖景桌位,如果苏东坡在这里,这一定是他的专座。如果别人想要,服务员会说:“苏先生早已预订了。”比如,在惠州机场遭遇大雨,只得改变行程时,他写到:似乎雷公在提醒我们苏公当年的行路之难,流放不是美酒吟诗,发配不是车轿温泉。看来雷公没有批准我们经停雷州的计划,我们就无法在雷州西湖边的东坡亭祭拜苏氏兄弟,也无法体验乘船横跨琼州海峡的经历了。但是,我们也不介意坐飞机直飞海南。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的随遇而安,不与生活较劲儿,不与他人较劲。这不正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吗?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 篇2

《一念桃花源》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本新书,本来已经准备搁笔的他,却因为一位叫李昕的读者,和一套有关陶渊明的石版线装书,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又踏上了新的旅程。正像樊登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他离不开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山水哲学,才能治愈他的内心。

他沿着陶渊明和苏东坡的足迹,经江苏、扬州一路向南至广东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琼州,再回到陶渊明的故里江西庐山。比尔·波特用朴素的文字带着读者开始了一次苏东坡和陶渊明的追溯之旅。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也穿越时空,踏着苏东坡南贬的足迹,在他的生命轨迹中走了一圈。

我读过几个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记,对于苏东坡的生平,不能说不熟悉。但是,这本书是沿着苏东坡写和陶诗的路径来写的,书中出现的很多首诗,我都是第一次读到,很多首诗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遇到了诗篇,我很多时候就跳过去了,但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和陶渊明,不懂他们的诗是不行的,我还会找时间把书里的诗都一一弄懂。

“一念桃花源”,中国文化就是比尔·波特的“桃花源”吧!合上书的那一刻,很是感慨,比尔·波特一个美国人,却比中国人更热爱中国的文化,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苏东坡和陶渊明是比尔·波特最喜欢的中国文人,他不仅喜欢他们的诗词,他也让自己活成了他们的样子,乐观、幽默、旷达、慈悲。

比如,在惠州探访东坡寓惠遗迹时他写到:今天立夏,天气预报三十度,雷阵雨,在这“瘴蛮之地”要拜访几个遗迹,还需要上天开恩。苏东坡好像跟老天爷打了招呼,给我们安排了蓝天白云的艳阳天。在惠州,只要自报苏东坡的朋友,事情应当好办一些。比如,在汤泉酒店吃饭,他说服务员给他们安排了窗边最好的湖景桌位,如果苏东坡在这里,这一定是他的专座。如果别人想要,服务员会说:“苏先生早已预订了。”比如,在惠州机场遭遇大雨,只得改变行程时,他写到:似乎雷公在提醒我们苏公当年的行路之难,流放不是美酒吟诗,发配不是车轿温泉。看来雷公没有批准我们经停雷州的计划,我们就无法在雷州西湖边的东坡亭祭拜苏氏兄弟,也无法体验乘船横跨琼州海峡的经历了。但是,我们也不介意坐飞机直飞海南。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的随遇而安,不与生活较劲儿,不与他人较劲。这不正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吗?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 篇3

八风吹不动,沉浮无常来?

买了两本关于苏轼的书,一个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个是《知中·幸会苏东坡》。自以为这两本书都很精彩以至于不舍得读完,就像苏轼得到陶渊明的诗集时也不舍得读完,怕没有更好的东西来消遣。而我没有读完还有一个原因是,苏轼的大起大落好像宫斗剧一样,自己身在泥淖无法解脱,只能咒骂那腐朽的封建专制。看了他的故事,除了惋惜就是痛恨,好像没有让人更平和智慧。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苏轼的起落都是缘起无常吗?林谷芳老师的一本书(可能是千峰映月)中提到一个公案,苏东坡写一首诗给禅师佛印,声称自己“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也许这是苏轼的期望,也许他认为已经悟道,因此佛印想来勘验一下,就回复了两个字——“放屁”。而苏东坡收到此回复断然要去理论,派仆人和自己划着船过江去讨个说法,结果刚到山门,就看到佛印回复的两句诗贴在山门——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此时的苏轼应该不再回复“呵呵”了,而是羞惭大笑哈哈哈哈。

据说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轼被贬于黄州的时候,也许仕途坎坷让他心生出离心,而参禅悟道并不能像诗情画意那般依靠天赋和才情,更需要的是时刻关照自心的绵绵之力。断不得、求不得、想不得,只能从久久为功的禅修关照中将小悟修成大悟,大悟修成彻悟,彻悟和还要每天做功夫方能打成一片。林老师在课堂上再次提到苏轼的开悟并不是真的悟了,要不然不会这样大起大落。

那么苏轼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在这本《一念桃花源》中,跟随着比尔·波特的脚步,追寻苏东坡与陶渊明的足迹,也许会有答案。生命的轨迹本身就像一本书,给外人能够留下猜测的依据、想象的依托和借鉴的凭借。书中译者李昕手绘了苏东坡的任职轨迹,并对照了这次写作寻旅的路线,比较直观的告诉读者这本书的行程和苏轼人生的关系。当然其中还有几个关键节点是苏轼寻访陶渊明的足迹,就像我们后人作为粉丝寻访苏轼一样,满怀着凭吊之心、探究之意,想从前人那里得到现实生活的解脱或者应对繁杂不顺的智慧。

  • 最新《桃花源记》读书笔记

    俗语说,书籍里隐藏着贵如美玉的真知识,因此我们要读书,作者的作品为我们指引了那份难得的快乐人生路。读后感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去寻找和挖掘人生的智慧和神秘,您是不是在苦恼如何撰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作品读后感?根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特意为您梳理了以下相关信息:“《桃花源记》读书笔记”,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这里...

  • 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比如这本作品,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对作品的真实感悟,可以促使我们写出读后感。以下为我们为您分享的“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本文建议保存以便日后参考!...

  •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本十二篇)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总会产生一些新奇的领悟,读过作者的作品,自然会带给我们一种快感。善于思考的人,读后往往会写下一篇精彩的读后感,不知道你是否还在寻找读后感范文呢?这是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在网上精心挑选出的高品质“桃花源记读后感”文章,希望我的观点能为你带来一些灵感,别忘了收藏喔!...

  • [荐]桃花源记的读后感(汇总7篇)

    我们特意为你呈上“桃花源记的读后感”,在阅读了作品之后,让我感受到一个真正的作家只为内心而写作。读后感可以帮我们把这个梦境捕捉下来,优秀的作品模板的所具有的内容有哪些?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 桃花源记观后感12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也许下面的“桃花源记观后感12篇”正合你意!感谢您的参阅。读完《桃花源记》,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陶渊明用淋漓尽致的词句构造了一个多么宁静,祥和,美丽的世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最新《桃花心木》读后感(经典6篇)

    透过阅读,我们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同时也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尤其是作家创作的作品,剧情深度触动了我。在撰写阅读感想时,可以从文学技巧、情节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桃花心木》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我的策略能对你有所助益,请别忘了加入你的收藏夹!...

  • 最新鲁迅传记读后感(实用三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最新鲁迅传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阅读了一本叫《鲁迅传》的书,但看后,让我真的爱不释手,因为这本书让我不仅读到了鲁迅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和言行,还了解到了鲁迅的平...

  • 最新!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读后感5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读后感5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我在暑假里看了一本《三国演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桃园三结义。它的主要内容是:黄巾打幽州。幽州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