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词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精髓,我们小时候都阅读过一些诗词作品,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你读过的古诗词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 鼓钟,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诗经: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々,
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
忧心且妯。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笙磬同音。
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注释:

1、鼓:敲击。将将:同锵锵,象声词。
2、汤汤:大水涌流貌,犹荡荡。
3、淑:善。
4、怀:思念。允:信,确实。一说为语助词。
5、喈喈:声音和谐。
6、湝湝:水流貌。
7、回:邪。
8、伐:敲击。鼛:一种大鼓。
9、三洲:淮河上的三个小岛。
10、妯:因悲伤而动容、心绪不宁。
11、犹:已。王引之《经义述闻》:其德不犹,言久而弥笃,无有已时也。一说假借为訧,缺点、毛病。
12、钦钦:象声词。
13、以:为,作,指演奏、表演。雅:原为乐器名,状如漆筒,两头蒙以羊皮。引申为乐调名,指天子之乐,或周王畿之乐调,即正乐。南:原为乐器名,形似钟。引申为乐调名,或说指南方江汉地区的乐调。
14、龠:乐器名,似排箫。占代羽舞时边吹龠,边持翟羽舞蹈。僭:超越本分,此训乱。不僭,犹言按部就班,和谐合拍。

译文:

敲起钟声音铿锵,淮河水浩浩荡荡,
我的心忧愁而又悲伤。
那善人君子啊,想起他叫人怎么能忘。

敲起钟声音和谐,淮河水滔滔不歇,
我的心忧愁而又悲切。
那善人君子啊,他的品行正直无邪。

敲起钟擂起鼓点,乐声回荡在淮上三洲,
我的心悲哀而又难受。
那善人君子啊,他的德行将永垂千秋。

敲起钟声音清脆,又鼓瑟来又弹琴,
再加笙磬一起和谐奏鸣。
演奏起雅乐和南乐,吹龠歌舞合拍分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聆听音乐、怀念善人君子的。前三章写耳闻钟鼓铿锵,面对滔滔流泻的淮水,不禁悲从中来,忧思萦怀,于是想到了淑人君子。对他的美德懿行心向往之。卒章描写钟鼓齐鸣、琴瑟和谐的美妙乐境。如果透过字面上的这些意思来探究其深层的涵义,则会令人感到无从索解,因而朱熹在《诗集传》中也只能说:此诗之义未详,此诗之义有不可知者。

《毛诗序》称此诗刺幽王也。毛传云:幽王用乐,不与德比,会诸侯于淮上,鼓其淫乐以示诸侯,贤者为之忧伤。其实诗中所写的音乐皆是雅音正声,与淫乐(如郑卫桑间濮上之音)沾不上边,因而郑笺释为:为之忧伤者,嘉乐不野合,牺象不出门(按语出《左传-定公十年》)。今乃于淮水之上作先王之乐,失礼尤甚。郑氏是以奏乐地点之不合于礼来解释贤者闻乐忧伤的原因的。其实好的音乐未必不能在外演奏,譬如《庄子-天运》中写到(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就是一例。王安石则称:幽王鼓钟淮水之上,为流连之乐,久而忘反(返),故人忧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者,伤今而思古也。(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引)苏辙《诗集传》则发挥毛传幽王用乐,不与德比之说,云:言幽王之不德,岂其乐非古欤?乐则是,而人则非也。意谓乐乃正声嘉乐,而幽王之德无以配之。

接下来的问题是,此诗是不是刺幽王。孔疏引郑玄说曰:郑于《中候-握河纪》注云:昭王时,《鼓钟》之诗所为作者孔氏称:郑时未见毛诗,依三家为说也。郑氏之说或以为出自韩诗,或以为出自齐诗,其立说的根据就是因为《左传》有昭王南征的记载。此说后人多从之,但也难以成为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循文案义,自是作乐淮上,然不知其为何时、何代,何王、何事。小序漫谓刺幽王,已属臆断。欧阳氏云:旁考《诗》、《书》、《史记》,皆无幽王东巡之事。《书》曰徐夷并兴,盖自成王时徐戎及淮夷已皆不为周臣;宣王时尝遣将征之,亦不自往。初无幽王东至淮徐之事。然则不得作乐于淮上矣。当阙其所未详。这是较为客观持平的议论。而汪梧凤《诗学女为》引《竹书纪年》所载幽王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王师伐申事及《左传》所载楚灵会于申,说明幽王有东巡之事,且淮水出南阳胎簪山,其地与申、太室均豫川地,以此认定《鼓钟》为写幽王事之诗。由此众说纷纭,可见这实在是一笔纠缠不清的历史旧帐。

如果撇开这些陈说,将此诗的主题泛泛地理解为在奏乐的场合中,思念君子而悲伤(高亨《诗经今注》),则又过于空洞。事实上诗人是有感而发的,这种感慨折射出他对国运、时代的忧思。从诗的卒章来看,他所听到的不是一般的音乐,而是雅、南之类的周朝之乐,这些音乐与周朝的辉煌历史联系在一起。诗人身处国运衰微的末世,听到这种盛世之音,自然会感慨今昔,悲从中来,从而会有追慕昔贤之叹。方玉润云:玩其词意,极为叹美周乐之盛,不禁有怀在昔淑人君子,德不可忘,而至于忧心且伤也。此非淮徐诗人重观周乐、以志欣慕之作,而谁作哉?(《诗经原始》)方氏之论是言之成理的。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精选阅读

诗经 著


《诗经:著》

俟我于着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1、俟:迎候。着: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着。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2、充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素、青、黄:各色丝线,代指紞。
3、尚:加上。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华、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译文:

等我就在屏风前哟,帽垂丝带在耳边哟。
加上美玉多明艳哟。

等我就在庭院里哟,帽垂丝带在耳际哟。
加上美玉多华丽哟。

等我就在厅堂上哟,帽垂丝带在耳旁哟。
加上美玉多漂亮哟。

赏析:

此篇《毛序》、郑玄笺皆以为是刺诗,孔颖达疏申述云:作《着》诗者,刺时也。所以刺之者,时不亲迎,故陈亲迎之礼以刺之也。姚际恒不以为然,他说:此本言亲迎,必欲反之为刺,何居?此女子于归见婿亲迎之诗,今不可知其为何人,观充耳以琼玉,则亦贵人矣。(《诗经通论》)姚说可取。揣摩诗意,此当是女子回想出嫁时夫婿迎亲情景的。据《仪礼-士昏礼》,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上车后,新郎得亲自驾车,轮转三周,再交给车手驾御,而自己则另乘车先行至自家门口等候,然后按照规定以次将新娘引进洞房。此诗把这一古老的结婚仪式写得饶有情趣。

全诗三章九句,皆从新娘眼中所见来写,戴君恩《读诗臆评》谓其文言文句式奇怪,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称其文言文句式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诗中全不用主语,而且突如其来。这一独特的文言文句式,恰切而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着,少女的腼覥,使她羞于说出他字,但从俟我二字却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两句更妙在见物不见人。从新娘的心理揣测,她的注意力本来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详一番,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头仔细瞧。实际上,她只是低头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没看清他的脸庞,所见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这两句极普通的叙说语,放在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这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便觉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了,给人以丰富联想和审美的愉悦。

这首诗风格与《齐风-还》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赋体,句句用韵,六言、七言交错,但每句用乎而双语气词收句,又与《齐风-还》每句用常见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诗音节轻缓,读来有余音袅袅的感觉。在章法上它与《诗经》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样,而又别具韵味,无怪乎清代学者牛运震要称它是别调隽体

诗经 狡童


《诗经: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1、狡童:狡猾的孩子。
2、维:因为。
3、息:安,安宁。

译文: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与我把话谈。
都是为了你缘故,使我不能吃下饭。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与我同吃饭。
都是为了你缘故,使我不能睡安然。

赏析:

谁都不愿被人冷落而做边缘人,情人更不愿被冷落而坐冷板凳。谁都高兴被人抬着棒着吹着拍着,情人更想成为对方眼中心中的唯一,细心棒在手中的花朵明殊。

被人冷落之后,可能火冒三丈,反目为仇,也可能凄凄惨惨嘁嘁,自怨自艾,还可能半是责怪半是期待,半是不满半是爱怜。你这没心没肺的,给我说清楚!这是火冒三丈。啊,你为什么不回来,我好空虚哟,我的命好苦哟!这是自怨自艾。你这个死鬼,小坏蛋,晓不晓得我为你茶饭不思?这是半是不满半是爱怜。

除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否则,最能产生效果的方式便是半是爱怜半是不满。它不是最好的方式,却是最易让人外情的方式。

诗经 清人


《诗经: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1、清:郑国之邑,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2、驷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马强壮有力貌。
3、二矛:酋矛、夷矛。重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
4、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5、镳镳(标):英勇威武貌。
6、乔:借为鷮,长尾野鸡,此指以鷮羽为矛缨。
7、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8、陶陶:驱驰之貌。
9、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10、中军:古三军为上军、中军、下军,中军之将为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

译文: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地,
披甲的驷马驰骤真强壮。
两支矛装饰重重红缨络,
在河边来去翱翔多欢畅。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地,
披甲的驷马威武地奔跑。
两支矛装饰重重野雉毛,
在河边来回闲逛真逍遥。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地,
披甲的驷马驰驱乐陶陶。
士兵们左转身子右抽刀,
领兵的主将练武姿态好。

赏析:

《清人》为《郑风》的第五首。在郑风二十一篇中,唯独这首《清人》是确切有本可考的。

据《春秋-鲁闵公二年》记载:冬,十有二月,狄入卫,郑弃其师。《左传》云: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公元前660年(鲁闵公二年,郑文公十三年),狄人侵入卫国。卫国在黄河以北,郑国在黄河以南,郑文公怕狄人渡过黄河侵入郑国,就派他所讨厌的大臣高克带领清邑的士兵到河上去防御狄人。时间久了,郑文公也不把高克的军队召回,而是任其在驻地无所事事,整天游逛。最后军队溃散而归,高克也逃到陈国去了。又据《毛诗序》,诗作者为郑公子素。

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就能深刻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了。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攻伐兼并不绝于史。广大人民对那些诸侯争霸的不义之战是深恶痛绝的。而对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奋起抗击外敌的正义战争,广大人民总是予以热情的歌颂。在防御外敌的时候,如果有人消极不抵抗甚至投降,那将受到千夫所指。在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怎么样呢,他们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逍遥游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是深深斥责郑文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郑文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启发: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着,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方玉润也说:唯郑文公恶高克,而使之拥兵在外,此召乱之本也。幸而师散将逃,国得无恙;使其反戈相向,何以御之?(《诗经原始》)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郑文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覆咏叹的手法,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是不是觉得诗经 鼓钟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唯美诗经句子,请您阅读。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m.djz525.com/a/448426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诗经 北山
下一篇 :诗经 四月
  • 海阔凭鱼跃,破鼓任人捶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1、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即不简单。 2、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 3、结婚就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 4、问候不一定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5、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6、有钱的捧个钱场

  • 鼓上画只虎 绕口令

    鼓上画只虎绕口令鼓上画只虎 鼓上画只虎,破了拿布补。 不知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鹅 坡上立着一只鹅,坡下就是一条河。 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伊犁马 门前有八匹大伊犁马,你爱拉哪匹马拉哪匹马。(重复五遍) 说日 夏日无日日亦热, 冬日有日日亦寒, 春日日

  • 一鼓作气造句

    一鼓作气造句 1、还是不要。我还是一鼓作气今天就把它带回去。但是如果它发生故障呢? 2、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3、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4、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5、通过照片修复,你将拥有额外的,魔法般的暗房接触(体验)一鼓作气

  • 诗经名句,诗经名言名句大全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4、如切如磋,如...

  • 墙上一面鼓 绕口令

    墙上一面鼓绕口令翻跟头 小牛牛,围兜兜, 兜兜里头装豆豆, 吃了豆豆翻跟头, 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豆。 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豆。 问你翻了几个大跟头, 漏了几颗小豆豆? 墙上一面鼓 墙上一面鼓, 鼓上画老虎。 老虎扯破了鼓, 拿块布来补。 到底布补鼓, 还是布补虎。 瓜和花 长长藤,开花花, 娃娃爱

  • 诗经关雎

    诗经关雎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 诗经爱情

    诗经爱情 1、《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

  • 诗经 北门

    《诗经: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