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遇见杜甫作文(篇1)

“李杜诗篇万口传”,如今依然有很多人在读杜甫的诗。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杜诗,亦或喜欢上杜甫这个人。当杜诗受到了历代诗家“奇才奇气”、“立言忠厚”的赞叹之后,多数现代人倒觉得他为人太消极,所作之诗风格太沉郁,太消沉。

那么,杜甫果真如此吗?

是,却也不全是。离了沉郁便不是杜甫,可他的一生又怎是区区“沉郁”就能说尽的呢?张爱玲曾说: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或许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如果你读过青年的杜甫,或许便能理解那份沉郁,那种一个人对一代江山的守望。它注定是满腔悲凉。

想便知:他打小就老是哀叹,感伤吗?并不是,年青的他有他的拏云壮志,直指那个时代一个青年至高至伟的追求。他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现实偏偏不如他的愿---昏君当道,奸臣掌权,战火频仍,国破家亡。现实可曾给他退路吗?没有!他眼中,所见之处,满目皆疮痍。哪些“朱门酒肉臭”的人又哪里会知道,贫穷的人在粮食收获的季节都会发生变故,致使“贫窭有仓卒”。杜甫何尝不愿做一个畅快的诗人?但残破的江山,总争着入他的眼里,然后又流泻在他的笔端。

由少壮入残年,他的足迹踏遍河山,却也没能为那个时代做些什么。面对牵肠挂肚的苍生,只有无能为力。何不放下呢……这便是当代人们要问的吧。当现实令人绝望时,陶潜、太白、东坡都选择放下了,其身其心一道遁去。然而,或许是在受儒家氛围熏陶的家庭中长大,杜甫被深深地印上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印记。他所选择的,是在尘世间继续浮沉。无论是“常恐死于道路中”,或是处于“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尴尬处境。他始终无法释怀,无法撇开他心心念念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明苍生。

有人说杜甫愚忠,即使心中念着苍生,试问又有何人能知?何人能晓?可悲的正是,无人知,少人晓。甚至连他本人也感慨“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作为区区一个诗人,他的声音何其微弱。诗中的呼喊只能随着世事的秋风飘荡、湮灭。可他,仍用仅存的,微薄的一丝盼望,支撑着从青须乌发到苍苍白发。

我们既渴望有人代表义理和公心,却又对“知其不可而为”的坚守不屑一顾。是现代人太过苛刻了吧。

于天地苍茫间,于高台楼阁上,我遇见了一个,背影寂寥却顶天立地的杜甫。

遇见杜甫作文(篇2)

春日阳光漫洒,落在柳树枝丫上,风拂过,千丝万缕,绿意盎然。柳丝的飞荡,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落寞?在公园的小径上,慢慢地走,倏的,我停住了脚步,循着人们的目光,我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是一架飞机在航行,留下的一道忧郁的白色之路。

风还在婆娑,放眼远望,翠湖的碧波依旧还在荡漾,春意掩映着湖中心的仿古小春亭。走在柔软的草地上,沐浴着阳光的温暖,我躺下来,醉在了小草那还掺杂着泥土味儿的芳香里,草儿和花儿在耳鬓厮磨地亲昵。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来了,可是四周的景色变了。旁边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我,他们都穿着唐装,只有我是身着现代装束。我看见一个在河边洗衣的阿姨,便问:“阿姨,这里是哪呀?”“这是成都郊外浣花溪呀。”

“哦,这是哪一年呢?”

“上元二年。”什么?这是什么说法,不懂。

不远处有几间茅舍,我慢慢走过去,推开半掩的门,只见桌子上放着文房四宝,墙上挂着几幅画,桌上是一首刚写完的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你是谁?从哪里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我转身一看,是一位瘦消的老人,白发苍苍,长发束冠。

“我叫周子淇,来自20xx年,可是我怎么来到了古代。”

“古代?老朽不解。”哦,无语。

“请问您怎么称呼?”

“老夫姓杜,字子美。”

“哇,您就是诗圣杜甫?”

“杜甫是我……可诗圣是鄙人吗?”

“诗圣是您去世后,人们对您的尊称,您不知道吗?”我说完后才发现刚才说的既不合理也不合礼。

“来来来,子淇,这是我刚写的诗,你来评评。”

“这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最有名了,常常被人引用。”

诗人捋了捋胡子,笑着说:“这句是说潜移默化的影响。”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太精彩了!”我不禁赞叹。

“姐姐,快醒醒,带我去玩嘛。”小表妹拍拍我。

我睁开眼,还是公园的景色。唉,好一个白日梦,我还想跟杜大诗人多聊一会呢,我还要向他请教如何作诗呢!

遇见杜甫作文(篇3)

当我走进杜甫草堂,看见那一条条对联,一句句诗句,“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

这时,一个中年人,满脸沧桑,甩着长袖走着,沉重而悲切。“杜甫?这是杜甫?是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诗圣?”我想到这,问到“你是杜甫?”他回答“正是”,现在他正经历安史之乱,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旁草屋中安居,在他的眼神中透出忧国忧民,悲愤,即使有草屋,美景的他,也只有时不时的欣喜。我不懂,从一个安史之乱逃出,游离几年,有居所有美景相伴,为何还忧国忧民?

没有解释,他走进屋内,铺开纸。提起笔,写起诗,时而提笔构思,时而含情挥洒,是我读不懂他的心,他眉宇间的凝重,眼闪过泪花,我思索许久,突然看到一张宣纸满是含情深意的毛笔字,坚定的笔锋,柔和的字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不知秋风瑟瑟吹破茅屋,忘记身处寒室,还为天下人所处之势所担忧,秋风残落花瓣,飞扬在空旷溪边,眼前一切忽远忽近,回望他一眼,眼神里还是忧国忧民、坚定。

我在他的雕像前,思绪万千,顿然所悟。年轻时考科举被小人所害,后在因爷爷官位做一个工部,一心图功名的他,就职与官位,才看到官场的黑暗,人民的悲苦,又因安史之乱,官职卑微被逐出,更使他具有远大的抱负,及忧国忧民的忧患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后开始了流离生活,更让他感同身受,他用诗来抒发他的情感。

还是懂他了,他拥有才华情谊错生在乱世,这是杜甫的不幸还是唐朝的悲,历史的车轮碾压下轨迹,他一个才子能够这般为天下人着想,想去改变,谁懂?别是一番滋味!

月如钩,锁清秋,留人醉,几时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我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懂。

遇见杜甫作文(篇4)

读《诗词王国漫游记 之 遇见杜甫》有感

商景轩

小米多和王大威再一次不经意间进入了楚杏白爷爷创造的虚拟梦学圆,在一间老旧的房子展开了小米多和王大威遇见杜甫的段段经历与成长过程小米多与王大威遇见了五岁的杜甫。在这个漫长的穿越之路,小米多带领我们得知了杜甫一生壮志难酬,黎民疾苦、国家命运都盘桓于他的愁肠。因为杜甫的爷爷是著名的诗人,所以杜甫自然胸有大志,想做一番事业。但他时运不济,战乱中,贫病交加,最后死在一叶扁舟上,但他也写成千古不朽的名篇,具有很大的历史穿透力。

在小米多带领下,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生活的艰辛苦难,身体的疼痛,战争的摧残,并没有吞没杜甫的爱国情怀,依旧坚持用诗词的形式,来体现他的情怀。

读了这本书,感受了杜甫如此强烈的爱国情怀,我也懂得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保卫家园。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应该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

  • 遇见话题作文汇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遇见话题作文汇编”,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对自己不满足是所有天才的共性。正因如此,人们才会不畏险阻背上行囊,用实际行动去丈量远方,希望在下个节点处遇上更好的自己...

  • 杜甫草堂的日记4篇

    写周记应该怎么做才更好呢?周记是把一周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的,许多孩子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进周记里。小编已经为您提供了相关信息,标题为“杜甫草堂的日记”,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 再见三年级作文汇编4篇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再见三年级作文汇编4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帅帅狗来我家已经大半年了,每天放学我都会去看它。它总是很期待我的到来,但是我作业很多,没玩多久,妈妈就催我去做作...

  • 与杜甫对话作文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王者”,写作文有利于舒缓心灵的压力。你是否正在考虑如何才能写好作文?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与杜甫对话作文”的文章,邀请你详细了解这篇作品!...

  • 杜甫的作文经典十一篇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写作文呢?作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写作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好的作文体现一种情怀,经过深入的研究编辑为您编辑了“杜甫的作文”,欢迎使用希望给您带来多点儿收获!...

  • 杜甫课件(范文11篇)

    “杜甫课件”是由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整理和分享的内容,如果你想长期关注我分享的内容别忘记把它收藏起来。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杜甫课件 08-04
  • 杜甫 佳人

    《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

  • 杜甫 蜀相

    《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