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范文大全# #教育理念心得#】在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时,我们经常会涌现出新的思想和想法。这些新的想法给予我们巨大的收获与启发,因此将它们记录下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总结写作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且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秀心得范文来学习和借鉴。

教育理念心得 篇1

我自觉是个爱买书、爱读书的人,而我买的、读的书几乎都是《意林》、《读者》、**之类的,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几乎很少问津。这学期,当我刚拿到《教育新理念》一书时,甚至连书名都没看清就放在一边了。后来,为了完成任务,我很被动,不愿意拿起书来读。

但当我读到它时,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以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教育和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同时,我也对书中不可理解的地方和一些新的思想方法有些困惑。

但我还很庆幸自已看了这本书,它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看法、想法有了一些改变,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想法!

在我读《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第四章——“素质教育”时,使我对素质教育有了一次具体的认识。然而,当我想写点体会时,又感到对这本书读得太“急”,太粗糙,对书中的理念理解的并不透,有的只是表面的了解知道,有些还不明白甚至困惑。所以,我也只能把我从书学到的点滴加之自己的理解来谈谈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1、 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价值和境界。

1、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

“任何教育都是功用性与理想性的结合。教育事一项理想的事业,没有它就没有理想的教育。”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其教育的理想,这种理想支配着教育活动,也指导着教育行为。

现在,面对21世纪社会经济和知识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由于主观和客观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进行一声深刻的变革。这种改变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而素质教育是这样的一种理想:

首先,它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第二,它提倡教育中每个人的发展,不只是一部分人,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第三,素质教育提倡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全面、全面的发展;第四,素质教育提倡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全面发展与个人特性发展较好的结合,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不但有统一标准,重视基础性,又有不同的评价方案,重视多样性。所以,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目标,作为一种方针,作为一种理想,它是引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和目标,有着明显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2、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价值:

要想理解“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就必须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

怎样一种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的问题。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也就是教育的本质。

但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对教育的不同理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不同。但是,毫无疑问,教育的价值观会影响教育的整个过程以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而素质教育就是对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否定和更新,是根据时代变化、社会发展的形势 ,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

首先,素质教育是一种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发展性的教育。其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三,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最后,素质教育是指大众化教育。所以说,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和以大众教育为本位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从单一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的转变。

3、素质教育更是一种境界:

素质教育是要创造这样一种境界,学生好学、爱学、乐学,教师喜教、爱教、乐教。这个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是学习内部的压力,而不是分数和生学的压力。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是互通有无的关系。

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整体风格和特征,是一种完整人格的培养,而不是众多个体要素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品质,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品质:心胸开阔、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自尊、自信、谦虚、自立的精神;关心人、社会和自然;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这样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品位,一种人格,需要相应的教育境界的濡化,需要一种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才能养成。

2、 我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和操作性的认识。

我们说,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一种价值、一种境界,不是说它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素质教育根植于现实教育的土壤中,已经蕴含着素质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如: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界”,到当代的“爱的教育”等。再如,近几年的重庆的“特色学校”教育,都是对素质教育成功探索。素质教育就是对这些思想和实践的概括和推广。

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是因为素质教育本身既是一个目标、方向,也是一个过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明确的目标方向,但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它是开放性的,多元取向的,它允许各地区、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创造,去实践。所以说,它是可操作的。

3、 关于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与困惑。

1、文中提到《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这里所说的“相对滞后”是相对“谁”滞后呢?差在**呢?差多少?

这里所提到的如果改革应该从哪改起呢?

2。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价值和境界。一提到“理想”,就使我有种很遥远、很难实现的感觉。这里所说的“理想”,包涵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倡导注重教育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较好的结合。

这种理想要实现我们该怎么做呢?从哪做起啊?感觉好难啊!

素质教育的“境界”——学生好学、爱学、乐学,教师喜教、爱教、乐教,在什么样的制度下才能实现这种境界呢?

3、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良好发展,美国教育下的人才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世界公认很强的。那么美国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吗?我们也知道美国教育有它的缺点。

现在,美籍华人蔡美儿中国式的“虎妈”教育不也引起美国人对自已教育的一场反思吗?我想知道我们能否把中国的教育方法和美国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方法。

4、我国的教育可以说到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素质教育也提了很多年,但说来说去都是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师、学生”身上做文章,而制约这些的“制度”却很少有人去想法改变。《教育新理念》一书中,就提到了“教育制度的创新”。书中提出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

”第一,实现多元化的高考制度。第二,建立弹性教育制度。第三,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

四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如果没有制度上的变革,那么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一定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昨天,我们不还亲眼鉴证了中国学子们几乎决定一生的“高考”吗?

教育理念心得 篇2

《教育新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对平时听的课改观摩研讨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反思,我们反思了一些问题,现与同行们思考、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认知的定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对许多知识的学习已不仅限于课堂,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从网络中学、从课外读物中学、从课本中学等等,在这样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还是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去寻找学生认知的起点,而忽视学生本身的现实认知起点,就难免出现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及师生关系的失和。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过程与结果并重,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是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达到,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意义,因此,现在许多研讨课都采用了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但也看到,由于过多过急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特别是优等生独立思考时间过少,使部分学生思维产生惰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小组交流,跨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都是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全面理解合作学习意义,认为非要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合作学习,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这重要问题。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但你说过的却忘记了。如美国物理学家哈尔莫斯指出的“学习物理的唯一方法是做物理”。在物理教学中无论知识或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做物理”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教学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在抢着说,有的甚至书本不翻一下,铅笔不用一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反馈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堂上要十分讲究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足时间安静思考,该动手操作时就给足空间让学生摆,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机结合,使课堂思看结合,说写结合,动静搭配,达到最佳的有效教学。

总之,在新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对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盼着新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教育理念心得 篇3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笔者以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数学新理念。

一、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首先,在创造中学习。这里所说的“创造”,更具体地说是“再创造”。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在数学活动中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掌握探索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在教“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把学生带到篮球场上,先让学生自由绕篮球场走走,弄清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再让学生分组用卷尺测量并计算篮球场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汇报测算的方法,归纳为三种:把把有一些学生采用摆学具的方法算出结果。这样,学生面对的问题,教师不再是告诉他们怎样做,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再发现”、“再创造”。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而且提高了自己数学探究的能力。正如皮亚杰认为的:“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

其次,在学习中创造。我理解的这应该是学习活动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对已了解的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的探究。如果说“在创造中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那么,“在学习中创造”则是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

较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习中创造”满足了儿童的这种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提供了赖以根植的土壤。例如,教完比较分数大小时,我专门安排了一节整理练习课。下面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断:

师: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常会遇到那几种情形?请大家分别举一个例子。并分别说说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生一一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全面。那我们又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

生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3:我觉得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都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如,6/9和1/3,6/9=2/3,因为2/3大于1/3,所以6/9大于1/3。

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最简便?

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课堂参与率高,而且思维

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我想,一堂好课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某个知识,而应该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起点,一根创新神经的启动,要让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于课堂,延伸至课外,并将伴随终身。

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里的“做过”,我认为应该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亲身体验的意思。《数学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体验学习。强调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实践,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体验”之法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在学习中体验”,就是让学生在接触现实的过程中,将初步形成的感性认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以形成理性认识,再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形成实践能力的过程。如果说“在体验中学习”学到的是知识,那么“在学习中体验”就是形成了技能。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我有意创设了这样一个操作情境: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布袋,口袋里放一些物品,让学生从中摸出一个正方形来。在学生纷纷举着自己摸出的正方形物品后,我说:“看你们摸得这么好,我也想摸摸,你们教教我好吗?”学生说:“正方形有一个平平的面。”我伸手摸出了一个硬币,学生们又说:“正方形的边是直的,不是弯的。”我伸手摸出一块三角板,学生们又急着补充道:“正方形有厘米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用手势、张开双臂等方式表示双臂作量器度量周围实物。最后让学生练习目测,从而体验克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用手去掂一掂1千克物品,体验到1克及1千克的轻重之后再进行估测。随着不断地体验,学生的估测水平不断提高,误差越来越小,有的同学在估测别人体重时竟不超过2千克。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让学生在“创造”与“体验”的学习中学习数学,是一条让学生发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育理念心得 篇4

我是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他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能力和作用?我想:

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向老师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

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1、 要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问提供前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创新意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在压抑的环境中产生。

据有关资料证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思维活跃,会自在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会增强探索欲,易迸发出想象和创造性的火花。因此,要树立创新的观念,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心中有一种“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的安全感。

这样可使学生在平等、自主的氛围中尽情发挥各自特长,产生情感共鸣,在这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讲多提问一举手就是好,对错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恰恰说明学生不仅有认真听的习惯,还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学生大胆而真实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正是教师掌握实情,调整教学行为的最佳时机。其次,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的“严”和“宽”。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严”应更多的留给教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了解学生入手,增强教学的责任感。教学中的“宽”应更多的留给学生,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这个“宽”可理解为学生思维的扩展,可以理解为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期望,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要求自己以课堂上高质量的问和答来回报老师,从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的问题做好准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备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与创造性是相关的,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瓦特从开水冲得“壶盖乱跳”,发明了蒸汽机;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实践证明:

能提出问题,就其意义来讲确实不亚于解决问题,它是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能提出疑问,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很好素材。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出问题奠定基础。

挑战是学生自信心的表现,学生“提问”老师表现为学生挑战权威,挑战自我,既不自满,更不自卑,而是不断以一个攀登着的姿态投身于课堂,我们要让学生既相信课本,又不迷信书本,既要依赖老师的帮助又不盲从教师,学生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感悟向知识,向老师质疑。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去思考,辩论,这样的方法,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去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求取知识的真谛。

此外,学生要敢于挑战。又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随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的思考,逐步培养积极思考,主动思考的习惯。

四、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问”老师提供舞台。

化学**于生活实际,也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问题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理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教师要有意识地,巧妙地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发问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也是人的思维创造发明的最好的加速器。

学生“提问”老师,是一门艺术,决非通过简单的指导便可完成。学生只有认识到提问的价值,才能自觉主动地从提问中寻求智慧,树立自信,获得发展。同时,这对教师而言既是促进又是挑战。

学生主动发言对教师的知识素养、适应性和课堂调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学生在“提问”老师的过程中主动完善自己的个体优势,从而奠定自信的基础,在自信中求知,在自信中发展。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样的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为自己设置一个较高的目标,使自己的行为能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徜徉于学习的海洋,一起采撷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而不是将它看成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这样才使我的教学工作更有意义;要有认真而且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和挑战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爱动脑筋,会动脑筋。认真的教师,应懂得:

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我会一直用它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育理念心得 篇5

职业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我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职业教育的意义、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职业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但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一些传统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心理等方面的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道德品质,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还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实施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如何制定合适的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实中,一些职业教育课程不够及时、实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开展职业教育,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了解各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确保课程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其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的教师来传授实际技能和经验,但现实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常常存在割裂现象,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得不到足够的职业技能培训,影响其就业竞争力。因此,要加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既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进来,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不同,他们所适合的职业也不同。因此,在制定课程和教学计划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其次,要实现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的理念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施职业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创新和进步。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职业教育的实施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制定合适的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与高等教育的融合等问题。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希望未来的职业教育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理念心得 篇6

通过最近的研究,我们对艺术教育和美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美育的概念,虽然可以找到不少关于美育的言论和故事,但从总体上说,美育是被包容在德育之中的。只是到了近代,才有王国维先生关于美育的学理研究,有蔡元培先生石破天惊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但是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美育始终是德育的跟班,“寓教于乐”才是一以贯之的主导思想。

在许多人看来,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谈到美育,很多人只想到艺术课和**课,把美育缩小到艺术和**教育。接着,又把美术、**教育变成了乐谱的记忆课和横平竖直的训练课,美育进一步被降格为工艺训练。

美育不是道德教育,也不等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个方面和手段;美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正如体育不是培养国家运动员一样。从美育的角度看,文学教育也好、艺术教育也好,注重的都不是掌握其技术的精湛程度,而是在于通过它们,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体验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的境界。

总之,在于孕育一种美的精神。只要有利于这种精神的培育,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艺术的交往,都是审美的对象,都是美育的素材。

先说感受。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是这样开头的:“我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从文学的角度看,这大概可以说是败笔——重复、啰唆,但从美学的角度看,它非常生动地表达了鲁迅童年的独特感受:一种孤独、寂寞但又不肯放弃希望的感受。如果把这句话写成“我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枣树”,那就只有景而没有感受,就索然无味了。

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本身并不重要,它是否美丽。根据人们的感受,自然是美丽的;而对人来说,面对自然可能无动于衷,而“感受自然”才有美。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有无数精妙绝伦的散文,有无数动人心魄的绘画,都是描写自然的,但这些作品没有一件不是在描写自己的感受。面对同一自然现象,不同的情绪会表现出不同的感受。

不同的心情面对同样的自然现象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同样是面对霜后红叶的景色,有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兴高采烈,也有《西厢记》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伤愁苦;相同的感受也完全可以借助不同的自然对象表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的名句。

这里李白的人、月、影“三人”与鲁迅的“两棵枣树”完全是异曲同工之妙,完全不相干的景致却表达了同样的感受。自然界的一切感觉都是生命的感觉、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方式。如果不进入审美境界,就无法获得如此深刻的感受,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表达这种感受。

如何调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是美育的基础。

美育活动可以丰富多彩,但如果不能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不能体验一种美的情怀,不能接近和进入一种美的境界,那只是活动,而不是美育。美育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不在于获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这里丝毫没有看轻鉴赏美、创造美的具体能力的意思,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感受、实践美的深刻性无疑是相辅相成的。)美的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生而具有追求美的天性,具有摆脱功利、超凡脱俗的意向:

不懂五音的人会哼唱,不懂颜色的人会画画,不懂大字的人会有诗;吝啬鬼也有破财助人的冲动。美育的任务是引导和升华这种爱美的天性进入美的境界。

教育理念心得 篇7

四、学会赞美他人

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意气风发,通达洒脱,奋发向上;总有一些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和实际工作;总有一些人愿意分享,愿意吃苦,勇于创新;总有一些人淡泊名利,虚荣沉默;总会有一些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并追求完美。……我们应该表扬他们,我们可以表扬他们,我们也必须表扬他们!在教育中,总有这样的画面:学生淘气,老师宽容,乐在其中,有办法挽救;总有这样的画面:学生顽皮懒惰,老师坚持笑对,养成习惯;总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总有这样一些画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赞美!学生虽然年轻,但内心丰富而敏感。

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赞美中长大,愿老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

五、学会把握机会

我们的教育工作它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做怎样的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

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一位老师在解决困难师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往前走,机会就越多。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其之所以会成为名师,都是将困难视为机会的,他不仅可以从困难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更从中发现了那个“伟大”自我,收获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诚然,只有当困难被视为机遇时,我们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感。

六、学会享受生活

我们活着,似乎成天在赶路,整天脚步匆匆,不敢稍停一下,生怕一旦懈怠便再也赶不上别人的步伐,“惶惶不可终日”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病症。我们耳边一直回响着两个字“竞争”,将我们的生活“糟蹋”为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角斗场,自己则是一台疲于工作的机器,我们似乎根本没有闲心去享受生活。这样一种状态和情绪如何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怎么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

”是啊,“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教师自己。”

七、学会利用时间

课堂高效益令学生喜欢,学生坐在教室里,其实是在投资,投资为了回报,每个学生投资一样多的时间,可为什么这个班的学生学得很好,那个班却很糟糕?由于效益不同,低效课堂总是枯燥而费时,而高效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爱。学生喜欢高效课堂,家长欢迎高效课堂,老师也因为高效课堂而快乐。

学生枯坐教室,早已心飞天外,到头来一无所获,这就是浪费生命。金子般有限的童年、少年时光,随着我们的课表,被一点点用蛀虫爬满。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

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做短短课表的“守财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心向着孩子”。我们要心向着孩子的快乐,那么学校就成了孩子延续在家庭、父母之外的地方,他们自己流淌、享受着快乐,当然更需要学校这个快乐之地为他们创造快乐!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教育新理念》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读懂人生哲学和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思想者读的更多的是灵魂的共鸣和灵魂的回声。我是一个普通的老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深思。

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了这本书,作为人,你是幸福的,作为教师,你是快乐的,作为你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也会非常精彩。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卢霞2013年1月4日

教育理念心得 篇8

让我们的教育生涯充满爱

---学习爱生学校教育理念有感

临翔区圈内乡腊东完小孔广跃

爱生学校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的最直接体现,爱生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的学习和成长,让全体学生学会求知,好学,会学,学好;学会做事,解决问题,发展生活技能;学会做人,尊敬老师,尊敬他人,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会共存,与同学合作,乐于助人,富有团队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在个人原创的基础上发展。爱学生的学校教育观包括四个维度:包容与平等;有效教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与和谐。

如何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开展爱学生学校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入学习爱学生学校理念,反省言行,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提高校长和教师爱学生的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发展出现了朝气蓬勃,日渐振兴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现行的教育体制就是最优化的,很多教师仍沉浸在改革带来的喜悦与快乐中,特别是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为我最大的思想仍存在大部分教师心中,低下身来和学生平视,用心和学生交朋友仍是我们需要转变的观念,深入学习爱生学校理念,用爱生教育方法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教育的细节,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更应该解放我们思想,用全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还学生应有的自由空间,让智慧之花开放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我们应该相信: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环境,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因此,我们应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让爱生学校理念充满每一位教师的点点滴滴教育活动中。

2、 从学校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入手,让各项制度体现爱学生学校理念的建设标准

以往我们一所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部分是通过上级的有关要求或教师的集体智慧形成的,爱生学校的制度建设需要除围绕教育方针外,还要因地制宜,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建议意见,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意见,因为,一个学校的制度往往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来共同维护,只有尊重学生的意见,制度建设才能顺利实施,一个制度的建设需要体现学生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爱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校园文化建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隐性上来感染学生健康的心灵,我们可以利用标语、宣传栏、意见箱、鲜花绿草等方式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权利为中心,建设安全健康的环境,爱在点滴,让爱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

四、在课堂中融入爱生教育,进行有效地教与学,深入研究学生,用智慧的眼光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闪光点教育学生

有效地教与学,需要教师做到认真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学习目标、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将爱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研究学生方面更应该全面具体细致,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全体学生,我们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上起课来游刃有余。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遇到学生的提问、卡住和尴尬。原因是他们对学生了解不够。如何全面了解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班级名册或自我介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班级花名册获自我介绍能让我们最快的熟悉学生的姓名、住址、性别、爱好、性格等基本情况,但所体现的并不够具体,同时还有部分是不全面的,还需要利用其他方式熟知。

2。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一起玩,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们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有趣的行为,在游戏当中,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和戒备心理尽情的娱乐,他们在游戏中是忘我的,能真实的将自己的天性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我们教师也应该乐于其中,只有我们融入游戏当中,学生才会放下戒备心理和我们一同玩耍,才能平视我们。

三。家访是了解学生家庭和社会活动的最好方式

影响一个孩子的因素,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需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家访能更深刻的了解学生的社会活动,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和背景,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活动是有较大帮助的。

4、教师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将会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成为真正学生的朋友

要想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成为孩子信任的朋友,教师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说话算数、躬下身来从心底和学生交朋友,倾听他们的真心话、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当然,我们做朋友的原则是决不能歧视或蔑视你的朋友。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可以称为最有效的教学。

五、建设和谐、团结的团队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一个成功的团队能造就无数个个人的成功,因此建设和谐团结的团队是实施爱生学校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建设一个无坚不摧的团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建设进取型管理队伍

历来我们的管理队伍往往都是由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作为爱生学校的管理队伍应该包括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在这里,我们决不能忽视学生代表这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由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的管理真正体现爱生学校学生的参与权,同时,学生代表能搜集到大部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能了解学生最想解决的事情。

2。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设立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学生的困惑和疑虑;利用多种途径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培训会或发放宣传册等,以达到家校共同管理的目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讲卫生、讲文明、爱老敬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尽到自己的责任;健全和落实健康体检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开展切实有效的安全应急演练,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

6、 制定爱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目标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制定爱生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就是要让我们有一个明晰的方向,一个发展的航标,让我们永不迷失方向。发展规划要具体、明确、务实。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爱充满我们的整个教育事业。给学生们一缕阳光,你将收获整个春天。

2011年4月24日

教育理念心得 篇9

袁振国教授编撰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从我们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用书。全书包括五部分,宏观教育理念部分从理论上较详细地论述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两大宏观理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它是其他层次教育理念的基础,对其他教育理念居于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部分对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合作教育、全民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等教育理念进行了介绍,较好地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点;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如: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怎样让这些教学理念由从抽象到具体,内化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终身学习。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就无从谈起。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和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观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不断实践。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动者。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自觉提升教育理念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创建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关注学生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教师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多领域涉猎知识,而且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核心是师生平等。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要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教育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它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的宏大舞台;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生命价值、获得内在的幸福提供了无限空间。

我们教师肩负着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新课程的理念要内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漫长的路要走。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将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用新理念提升教学的品质;

用新理念重塑教师的行为;

用新理念改变学习的方式。

教育理念心得 篇10

读完《教育新理念》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袁先生的这本书,给我感动最深的不但是他对教育内在规律的深刻研究,更像是他对教育的最切深的感悟。他的一个个小小教育故事,以小见大,给人以最深刻的反思,这让看似深奥的教育理念变得简单起来,宁静悠远,似清泉,无疑给我这半个槛外人以无限惊喜!

文章的第一章节谈到的是课堂教学的革命,这一章节也是我看得最入迷的一章,我一连看了好几遍,文中分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在很多中小学的墙壁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几个大字“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怎么样去面对?又是怎样去做的?老传教士式的教学似乎依然高高地举着大旗,让外面的这些深奥的几个面向显得如此的暗淡无光。我欣赏教育从实际出发,可是教育是为什么而设的?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吗?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不正是遵守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哲学规律吗?那我们教师该做些什么呢?文中的一句话说地好“问题的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放眼我国的现代教育,高分低能的真的很多,这是文中给我的信息,当然这也是我的同感之处,文中的有个小故事使我思考良久,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校长(化学老师)给他的学生重考一年前的高考试卷,结果是平均分16.5分,而一年前他们高考平均分是94分。这说明了什么呢?什么样的知识是我们所要真正需要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 我们的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我们不是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而且现在每个学生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就像一个酒柜,需要时常整理,学生也应该学会去整理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上面让人痛心的故事!

就文中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我认为与问题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研究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能培养同学们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研究性学习其实质也是让学生发挥自我动手动脑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要知道,为了很好地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某一单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们自我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久而久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得到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以说研究教学是问题为纽带教学的更进一步形式,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

这本书中另外有一个让我感到心灵碰撞的地方,就是第2章节第4小节中关于提升美育的讨述。美育的本质意义书中是这样写的“美育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不在于获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其实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用美来表示,比如说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方法,但什么方法才是最完美的呢?是最佳的呢?什么样的月亮是最美的呢?什么样的篮球技巧才是我们最不能忘怀的呢?其实美就是一种心境,而这种心境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就一堂课而言吧!用什么样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地愉快,老师教地愉快,如果这堂课呈现给我们的是快乐和谐,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美。学生的纯朴是美,老师高深的教育技巧是美,力量与激情的碰撞也是美……总之,美无处不再,不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在生活的其它各个方面美都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找寻它。如果你真正努力了,我想你离美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也许因为自己是体育工作者的原故,一看到“体育”二字就不免更加仔细地看了起来,说心里话,我对第更远、更高”就是体育了!而我总觉得这里似乎还少了点什么,这里我并没有冒犯袁先生的意思,我觉得,体育应该还有大众体育这一层面吧!而要谈到大众体育就应该不得不谈到全民体质的提高,文中所说的“斯文的运动不是体育”,那么我想问,打太极拳算吗?如果单用体育精神来定义体育的话,那么下棋就不能有“更快、更远、更高”的精神了吗?那么照这样说下棋还是体育,文中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延年益寿要强调养生,那么适量运动所造成的人体适应性变化,比如“心脏泵血功能的提高、呼吸系统功能的良性改变……”这些对人延年益寿真的就没影响吗?文中明确地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是不是有些欠妥?除上面的一点疑义外,作者对体育的其它论述确实很有点意思,特别是对原始动力特点的阐述上很有独到之处。“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这就是人,说地真好。

在第人才需求成为突出矛盾的时候,科学主义就甚嚣尘上;当社会矛盾激化、人性得不到舒张的时候,人文主义就会高扬头颅;而当信仰危机蔓延、国家威信受到挑战的时候,社会理想主义则会抖擞精神。”而这三种教育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不断相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积极地面对呢?我想除了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知识体系;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当今教育的新形势,理解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要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单纯地教书,教死书。

总之,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只是就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些地方浅淡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后非常感谢袁先生,这是心里话,这本书无疑给新课改下的教育方向点亮了指示灯,同时使我产生了很多的思想碰撞,但愿碰撞下能有火花,从而衍生出别样光芒。

  • 教育格言从教理念

    1、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2、问号是打开任何科学大门的钥匙,要想走进这扇大门,只有在不倦的劳动中才能找到这把钥匙。 3、我愿用我的百分百的爱换您百分百的满意,我愿用一颗充满责任的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孩

  • 教育心理学心得精选

    人的思维和想法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此时我们可以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能够揭示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情感态度,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得心应手?...

  • 孩子心理教育心得(11篇)

    心得体会或许人人都写过,但你真的会吗?当我们从某个阶段有新的感悟,我们不妨用文字梳理一下的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今天励志的句子编辑给大家推荐一篇与“孩子心理教育心得”相关的文章,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 教育心得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教育心得,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感恩教育观后感,要写感恩教育观后感的同学们可以参照下文,下文是600字的中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在人生的成功征途上,每个人...

    教育心得 06-07
  • 教师从教理念教育格言大全

    导语: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下面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教育的格言,欢迎大家参考! 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烛炬尽燃烧。 在教学上,要做教...

  •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必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我有幸参...

  • 大学心理教育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时,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撰写心得体会,将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讲述出来。一般来说,心得体会是对我们所学所想的应用,并对自己的总结。今天,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与“大学心理教育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观点仅供参考,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看...

  • 心理教育心得体会(精选9篇)

    我们应该时常去进行有益的活动,即使是写一篇简单的心得体会也要认真对待。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坚定地前进,一个好的心得体会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心理教育心得体会”相关内容,非常热烈欢迎您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您感到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