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探索“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的内涵让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事情,请您详细阅读本文!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拼多多618活动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篇1)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

E.阴阳失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调的具体表现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 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22、属于阳的味是( )

23、五色中属于木的是( )

A.青 B.赤 C.黑 D.白 E.黄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

24、以下治法中,哪个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的(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佐金平木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2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 )

26、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 ( )

27、下列哪一脏腑与津液生成没有直接的关系( )

A.脾 B.胃 C.小肠 D.大肠 E.肝 A.失血伤津 B.失血伤气 C.失血伤营 D.失血伤精 E.失血伤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 D.津能化气 E.津能载

28、下列哪一项是根于肾的气(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29、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部分功能减退的表现( )

30、脾虚可致下列哪一项血行异常 ( )

A.血行迟缓 B.血瘀 C.血行加速 D.出血 E.血脱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气化作

31、气随汗脱的理论基础是( )

A.气能生津 B.气能化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气能行津

32、唾与何脏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33、有“主津”作用的是( )

A.脾 B.胃 C.大肠 D.小肠 E.三焦

34、“以升为健”的脏是( )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35、心在液为 ( )

A.唾 B.涎 C.泪 D.涕 E.汗

36、“气之根”是指下列哪一脏 ( )

A.肾 B.心 C.肝 D.肺 E.脾

37、具有恶湿特点的脏腑是 ( )

A.肝 B.脾 C.心 D.肺 E.肾

38、以下哪一项不属心血不足的症状 ( )

A.失眠 B.健忘 C.面色淡白无华 D.烦躁不安 E.多梦

39、“决渎之官”是指 ( )

A.肾 B.肺 C.脾 D.三焦 E.膀胱

40、“中正之官”是指(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41、与齿的病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胃气的盛衰 B.脾气的强弱 C.肾精的盈亏 D.肝血的多少E.以上都不是

42、称为“真阳”的是 ( )

A.心阳 B.肾阳 C.肝阳 D.肺阳 E.脾阳

43、能使肺的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的脏是 ( )

A.心 B.大肠 C.肝 D.脾 E.肾

44、小儿发育迟缓,骨骼不坚的主要病机是 ( )

45、脾与肾主要是什么关系( )

A.阴阳相互制约 B.精血相互化生 C.阴阳升降平衡 A.肾阴不足 B.肝阴不足 C.肾精亏虚 D.脾气虚弱 E.肝血不

D.先天、后天相互资助促进

46、“乙癸同源”可归属于( )

A.心脾关系 B.肺脾关系 E.协调呼吸运动 C.肺肾关系 D.肾肝关系 E.心肾关

47、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关系 ( )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D.心火下降,肾水上承 B.肝主升,肺主降 E.脾之主升,肺之主降 C.脾主升,胃主降

48、“水火既济”是属( )

49、肾开窍于 ( )

A.目 B.舌 C.口 D.二阴 E.鼻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

50、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解剖形态的差异 B.分布部位的不同

E.病理表现的不同 C.功能特点的不同 D.经脉阴阳属性的不同

51、“髓海”是指 ( )

A.目 B.骨 C.脑 D.肾 E.头

52、以下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

A.脑 B.筋 C.髓 D.骨 E.女子胞

53、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

A.心与肺 B.肝与肾 C.肺与肾 D.肝与脾 E.脾与心

54、被称为“血海”的是( )

A.肝 B.脾胃 C.肺 D.肾 E.心

55、泌别清浊是下列哪一脏腑的功能 ( )

A. 胃 B.肝 C.脾 D.小肠 E.膀胱

56、阴阳互损最易发生在哪一脏(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7、“筋之余”是指( )

A.发 B.毛 C.爪 D.唇 E.面

58、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关系密切的两脏是(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心与脾 D.心与肝 E.肺与脾

59、下列不属于督脉循行部位的是哪一项( )

A.胞中 B.脊柱 C.季肋 D.脑 E.肾

60、十二经脉中,手足同名阳经交接于( )

A.手指末端 B.胸中 C.足趾 D.头面部 E.背部

61、下列哪一项是膀胱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 ( )

A.外侧前缘

62、“过阴器”的经脉是 ( )

63、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阴跷脉 E.阴维脉 A.足少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太阴经 D.足少阳经 E.足厥阴B.内侧前缘 C.外侧中线 D.内侧中线 E.外侧后

64、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65、头痛位于两侧者,多关乎哪一经 ( )

A.阳明经 B.少阳经 C.太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

66、主胞胎的奇经是 ( )

A.冲脉 B.带脉 C.督脉 D.阴维脉中 E.任脉

67、下列经脉中有表里关系的是( )

A.阴维与阳维 B.厥阴与太阳 C.阴跷与阳跷 D.太阴与少阳 E.太阴与阳明

68、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 )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瘀血 E.寒邪

69、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 ( )

A.喜 B.恐 C.悲 D.惊 E.怒

70、与病邪“从化”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

A.病变部位 B.体质差异 C.治疗不当 D.病邪性质 E.邪正盛

71、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多由下列何种病因病机所致 ( )

A.寒湿入侵 B.湿热下注 C.肾气不固 D.阴虚火旺

72、燥邪最易侵犯( )

A.肝 B.肾 C.肺 D.脾

73、大怒对气机的主要影响是( )

A.气缓 B.气消 C.气上 D.气乱

74、阳虚与哪种物质的衰少关系最为密切 ( )

A.精 B.血 C.津 D.液

75、可使人体“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的情志活动是( )

A.悲 B.喜 C.恐 D.思

76、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 )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77、外邪中最易导致动摇症状的是(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暑邪

78、劳神过度容易损伤哪两脏( )

A.心肺 B.心肝 C.心肾 D.心脾

79、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 ( )

A.正气强弱 B.邪气盛衰 C.邪侵部位 D.体质因素

争胜负

80、易扰心神的邪气是 ( )

A.暑邪、风邪 B.暑邪、寒邪 C.暑邪、热邪 D.燥邪、热邪

81、风邪易袭阳位,故下列哪一症状一般不会出现 ( )

A.鼻塞 B.头痛 C.咽痒 D.下肢浮肿

82、牙龈肿痛红赤,口臭,多属于 ( )

A.心火上炎 B.肺热壅盛 C.肝火上炎 D.胃火上冲

热 E.膀胱失E.心 E.气结 E.气 E.惊 E.动风 E. 燥邪 E.肝脾 E.正邪斗E.风邪、燥E.咳嗽 E.胆经郁

83、致病后易引起病程缠绵的外邪是( )

A.火邪 B.风邪 C.寒邪 D.湿邪 E.暑邪

84、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

A.胀痛 B.窜通 C.灼痛 D.刺痛 E.重痛

85、疠气最突出的致病特点是( )

A.病情重,预后差 B.高热持续不退 C.易伤津耗气 D.扰动心神 E.传染性强

86、七情损伤,首先损伤的脏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7、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的发病类型是( )

A.感邪即发 B.徐发 C.继发 D.合病 E.并病

88、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 ( )

A.邪正盛衰 B.气血失常 C.阴阳失调 D.津液代谢失常 E.以上皆非

8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气机失调 ( )

A.气滞 B.气逆 C.气虚 D.气脱 E.气闭

90、阴盛格阳属于 ( )

91、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邪正盛衰变化是( )

退

92、形成虚证的病机是 ( )

退

93、“大实有羸状”其疾病本质属 ( )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实转为虚 D.因虚致实 E.真实假虚 A.邪盛正衰 B.邪盛正未衰 C.正虚邪未盛 D.邪去正衰 E.正胜邪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邪盛正衰 D.邪去正虚 E.正盛邪A.实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寒热错

94、“至虚有盛侯”,其疾病的表现是 ( )

A.虚象为真,实象为假 B.虚象为假,实象为真 C.虚象、实象皆为

真相

D.虚象、实象皆为假象 E.虚象与实象夹杂出现

95、下列哪一项是阴偏盛所形成的证候 ( )

A.虚寒证 B.实寒证 C.虚实错杂证 D.寒热错杂证 E.阳虚证

96、阳偏衰,一般以哪些脏为主( )

A.脾肾 B.心肾 C.肺肾 D.肝肾 E.肺脾

97、寒因寒用,适用于下列哪一病证 ( )

A.实寒证 B.虚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真寒假热证 E.寒热错杂证

98、邪实致病有通泄症状,应采用下列哪一种治法( )

99、属于从治的是( )

100、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

A.实则泻之 B.攻补兼施 C.通因通用 D.以补开塞 E.泻下攻A.治热以寒 B.寒者热之 C.阳病治阴 D.用热远热 E.以通治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人制宜 E.未病先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篇2)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是中医学习的重要教材之一,通过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关键要点。该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进而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包括运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支柱。了解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运用中医知识的前提。

二、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它包括人体的生理运作和疾病发展的规律。这个学说强调人体的生命活动必须符合天道,而人的天道规定是遵循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律。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医通过调理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一种辩证思维的体现。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等方面。阴阳学说从最基本的两对相对,演变出五行学说,即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构成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行和变化。学习阴阳五行学说有助于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调节。

四、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是对人体经络系统的研究,以及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的相互关系。经络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信息的通道,通过它的调节,可以调整全身气血的平衡,从而起到治病的作用。掌握经络学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五、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脏腑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医将人体的功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将其归纳为五脏和六腑。通过研究脏腑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的原则。

六、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体内部的气血津液的平衡与流通。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学习气血津液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原则。

七、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说。中医强调病因是多因素导致的,它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而病机则是指病变的规律和特点。掌握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详细介绍了中医的核心理论,包括运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等。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这些理论的应用将提高我们对疾病的辨证施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治疗。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给予了我们中医学习的基础和起点,而我们则需要通过实践和进一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篇3)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3 1.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4

1.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6.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29.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0.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1.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32.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33.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5 1.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2.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3.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4.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5.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6.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7.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1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1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13.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14.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5.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16.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7.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9.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0.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23.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24.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25.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26.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7.虚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8.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29.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30.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31.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32.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33.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34.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35.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36.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37.阳盛格阴

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8.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9.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0.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41.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2.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43.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44.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5.“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46.“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7.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8.因地制宜——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篇4)

【学时】 4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二、体质的概念、构成、体质状况的评价及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概念(难点)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二)体质的构成(重点)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以躯体形态为基础,与内部脏器结构密切相关,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包括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其中,以体格、体型最为重要。

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生理机能的差异性,反映了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机能的盛衰偏颇。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注意点:人体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机能的差异性和心理特征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这三个部分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体质中综合地体现出来。

(三)体质状况的评价(了解)

体质特征,通过体质的构成要素来体现。故评价一个体的体质状况,应从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征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体质的评价指标(五项):见课本第198页

2.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七项):见课本第198-199页

(四)体质的特点(重点)

1.先天遗传性

2.差异多样性

3.形神一体性

4.群类趋同性

5.相对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略讲)

(一)中医学史中表述体质概念的几种不同用词

(二)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内经》。在《内经》中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基础

东汉、宋、金、明清时期中医体质理论发展的概况

(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略讲)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脏腑、经络的结构变化和机能盛衰,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盈亏,都是决定人体体质的重要因素。研究体质,实质上就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藏象,以及精气血津液理论。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有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等八个方面。

上述八个方面可归纳成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类。先天禀赋,包括性别差异,归属于先天因素;其余则归属于后天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概说:

1.体质差异的种类

(1)群体差异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同一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

2.体质分类的目的

把握个体的体质差异规律及体质特征,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重点)

(一)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及理论基础

(二)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

(三)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正常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重点)

(一)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其中,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质

(二)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各自的总体特征、具体特征(包括体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和发病倾向性)以及发展演变趋势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差异

(一)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1.原理

2.举例

(二)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1.原理

2.举例

(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原理

(四)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和发病情况

1.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

(1)原理

(2)举例

2.体质差异决定着发病情况(类型)

(五)体质因素决定着病机的从化(重点)

1.质势、病势、质化(从化)各自的含义

2.从化(质化)的一般规律

(六)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传变(重点)

1.传变的含义

2.体质影响疾病的传变的原理及举例

二、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证候类型的倾向性。

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举例说明)。

临床辨证应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三、指导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特色,而形成证候的内在基础是体质。体质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因而注重体质的诊察就成了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实质上包含着从体质上求本治疗之义。通常所说的“因人制宜”,其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举例。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1.注意药物性味(举例)。

2.注意用药剂量(举例) 。

3.注意针灸宜忌(举例)。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例。

四、指导养生

善于养生者,应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举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1.何裕民等.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张挹芳主编.中医学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体质学说

【复习思考题】

1.体质的基本概念如何?

2.体质由哪几方面的差异性构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体质的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4.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5.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和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如何?

6.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述各型的总体特征、发病倾向性及发展演变趋势。

7.简述体质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8.何谓质势、病势、质化(即从化)?质化(从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9.体质因素如何影响疾病的传变?试举例加以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篇5)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篇6)

1 字斟句酌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名词术语较多,内容较抽象,初学者必须注重对关键字词和句子的逐字逐句地理解和背诵,宁涩勿滑。一般来说,需要用此法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各章大小标题、知识点等有关的重点名词。如:“整体观念”—“整体”指完整性、统一性。“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阴平阳秘”—“平”即“平和”,“秘”即“固密”,指“阴气平和”与“阳气固密”,即“阴阳平衡”。“五行制化”—“制”指“制约”,“化”指“生化、变化”。五行之间有制约才能生化万物,等。又如辨证论治、阴阳、五行、脏象藏而不泻、泻而不藏、心(藏神、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主治节、朝百脉)、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纳气、主水)、气血津液、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病因(六淫、七情、痰饮、淤血)、正气邪气、阴阳失调、正邪相争、正治反治、治病求本、三因制宜等。

2 事例联想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引入古代哲学思想来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只有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联想联系到具体的事例才有助于理解。如五行相生顺序是木火土金水。为什么是这样排序,课件中未明示,学员可通过联想具体事例来帮助记忆。“木生火”—木柴燃烧产生火,“火生土”—火灰日久产生土,“土生金”—土能产生金矿石,“水生木”—指浇水可以使树木长高。阴阳属性的具体规定性是:温热、明亮、干燥属阳;寒凉、晦暗、潮湿属阴。为什么如此规定,学员可联想到“阴阳”的概念最初都来源于日光的向背。山南没有日光属阴,故寒凉、晦暗、潮湿。山北有日光属阳,故温热、明亮、干燥。如此等等,通过枚举事例联想,便可深刻理解五行相生顺序和阴阳属性。

3 形象比喻法

中医基础理论渗透着多学科知识,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心、肝、脾、肺、肾分别比喻为社会学中的官职:“君主之官”、“将军之官”、“仓廪之官”、“相辅之官”、“作强之官”,学员只有善于理解形象比喻法,才能深刻体会心“神明出焉”、肝“谋虑出焉”、脾“转味而入出者也”、肺“治节出焉”、肾“技巧出焉”,并且会运用它进一步理解脏象生理功能的含义。如“肝主疏泄”是因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在军队通过其善谋虑才能使军令畅达无阻,那么肝在人体通过其疏通、发泄(疏泄)功能才能使气血津液、月经、精液等流体物质循行无阻。

4 图表图示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运用了大量的文字篇幅阐述其医学道理。学员认真研读只是一个“由约至博”的感性认知过程,要真正把课本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需要一个“由博至约”的理性思考过程。而图表图示法正是将这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对每一章节绘制图表加以小结,不但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要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将课本的精华提炼浓缩,既体现少而精,又显示条理性,便于复习和记忆。如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变化,对于记忆知识要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图1)。

5 大声朗读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医基础理论课具有理论深奥、内容抽象的特点,为了加强记忆,学生须每天清晨大声朗读知识要点,通过朗诵理解和背诵关键的名词术语。这样既可使深奥难懂的术语在朗读中得到理解,又可在理解中背诵。事实证明,这是强化记忆的捷径。对于境外汉语非母语的学员犹当采取此法,以摆脱其“不理解内容,又说不出来,背不出来”的困惑。

6 讨论学习法

“理不辩不明”。中医基础里的有些理论内容晦涩难懂。学员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一是通过网络向有关教师请教,二是要广交学习网友,通过对疑难点进行争论,加深理解。如五行学说认为“金生水”,为什么呢?有的认为“金属高温时熔化为水”;有的认为“金针刺入体内日久转化为体液”;还有的认为“自然界的金属日久会在表面生出水滴或绿色的苔藓”。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按自己的方式记住“金生水”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其原理,扩大知识面,深化对理论的认识。

7 博览群书法

“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涉及范围广、名词术语多的特点。限于篇幅,教材不可能将所有名词术语全部解释,这就需要一些学习参考书。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医大词典》、《中医新知识词典》等。也可以订阅报刊杂志,通过广泛阅读启发思维,帮助记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重点与次重点、精读与泛读的关系,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考试成绩。

8 歌诀背诵法

歌诀具有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很多内容如果编成歌诀会增强记忆效果,如五行相生、相克顺序可以编成歌诀“木火土金水”和“木土水火金”。十二经脉循行交接顺序,如果编成歌诀或顺口溜,“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则只需记13个字,便可记住其中蕴含10倍以上的信息。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规律,内侧面从前向后依次是“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从前向后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将此简化则为“内侧太厥少、外侧阳少太”等。

9 多做练习法

对知识理解和把握程度的评价在于考试。这是每一位学员必须应对的硬任务。为了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学员必须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做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多做模拟题,不仅可以检测自己学习的好坏,还可以锻炼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在做题时,不能为做题而做题,要在做完题后进行理性思考,寻找出题和答题规律,记忆答题要点,并且注意前后 篇章试题的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篇7)

精也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靖是人体能量的总称

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

平常说的精 一般分为两种 先天之精",即先天而有,与生俱来,是禀受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并决定着每个人的体质、生理、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寿命的长短 为什么一定程度上这样说呢 还有一种称为后天之精 大家经常说先天不足后天补。就是说的这个后天之精。

指生殖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⑵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和功能体现。《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⑶水谷之精微。《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⑷指五脏之气。《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 ⑸精和气的合称。《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太史奏道:„神人下降,必主帧祥,王何不请其漦而藏之?漦乃龙之精气,藏之必主获福。‟”

⑹指日月星辰。《素问·五运行大论》:“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

⑺精阳之气。《素问·奇病论》:“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王冰注:“精气,谓精阳之气也。”

⑻指正气。《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

⑼又,指精神。①《素问·五藏别论篇》:“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精气‟作„精神‟。” 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其实古代精、气、神三字是通用的,精气、精神可以互用。„精神内守‟即„精气内守‟,„精神乃治‟即„精气乃治‟。《三十六难》„谓精神之所舍‟即„谓精气之所舍‟。《史·扁鹊传》„精神不能止邪气‟即„精气不能止邪气。‟”

②《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王冰次注:“精气内持,故其气从,邪不能为害。”

《素问补识》:“天雄按:王注精神为精气,与邪气为对待,与《史记·扁鹊传》„精神不能止邪气‟,精邪对举同。《内经》中凡精神即精气。”

  • 机械基础课件

    励志的句子特地整理了一些与“机械基础课件”相关的范文,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新的灵感和想法。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撰写教案课件时必须认真细致,不能敷衍了事。只有完善好教案课件,才能保证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 作文:初中地理小论文基础版

    作文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写作让我们融入文字的世界尽情感受它的美妙和魅力。优秀的文章需要知识的沉淀。以下是一篇关于“作文:初中地理小论文基础版”的详细介绍快来看看吧,阅读一篇好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让他们也能够受益! 一、首先,我们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忽略那些基础的知识。首...

  • 计算机络基础课件9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络基础课件9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计算机...

  • 计算机基础课件集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推荐的这篇文章揭示了计算机基础课件主题的最新动态,希望您阅读后有所收获!...

  • 运动课件(分享7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必要部分,因此如果随便编写,教师们必须要注意。制定出优质的教案是实现课程和教育学科质量的重要手段。你是否正在寻找一份合适的教案课件呢?不用担心,励志的句子已根据您的要求,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运动课件”的文章,相信您可以在其中找到所需内容!...

    运动课件 06-16
  • 韵母课件(分享7篇)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做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我为您准备的“韵母课件”能够让您确信您做了正确的选择,欢迎阅读并参考!...

    韵母课件 05-09
  • 口才课件分享7篇

    在浏览文章时,笔者发现了一篇非常实用的“口才课件”。对于有趣生动的课堂来说,老师提前备好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对教案和课件的制作非常熟悉。因为只有写好了教案和课件,老师在面对学生时才会信心满满。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不妨继续阅读并随时收藏!...

    口才课件 05-27
  • 论基础管理的心得体会

    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该话题不妨看看“论基础管理的心得体会”。每个独立思考的人都会产生想法,我们就要将自己的看法写进心得体会里。心得体会记录着你奋斗的点点滴滴,让自己人生的足迹不再缺席。本文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欢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