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圆周运动教案
圆周运动教案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圆周运动教案,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圆周运动教案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本次说课我将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的第7节,本节是圆运动的应用课,内容丰富,教材中每个例子的选择都各有特长,很有代表性:铁路的弯道是分析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拱形桥和凹形桥是分析竖直面上的非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研究失重问题;离心运动则研究向心力不足时物体的运动趋势。

跟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内容将安排两课时,本课只研究前两部分内容。前两个部分中的铁路的弯道分析,也会放在先分析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之后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探究从易到难。

学习本节内容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学会分析圆周运动方法,会分析拱形桥、弯道等实际的例子。

3.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的事例分析,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体会圆周运动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学生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力。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因此,分析向心力来源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会注意通过多分析实例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抓住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受力分析),再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四、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图示法:利用图片、影片、示意图等,使本课内容更直观、形象、简洁

查看更多>>
圆的周长教案精华

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在开学前必备的准备材料,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撰写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充分准备教案课件,才能实现早期教学目标的完成。那么,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能算是写得好呢?今天,编辑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富有智慧的“圆的周长教案”的文章,我们非常高兴地为您提供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圆的周长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

2.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3.鼓励学生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课前准备:两种“小布艺”材料、剪刀、尺、针、线、每人准备一片树叶。

1.出示教师课前做好的小布艺,在欣赏小布艺的过程中,引出加工小布艺的事情。

师:(出示小布艺)这是老师做的小布艺,你们看,怎么样?

学生欣赏、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我知道,是先用花布剪出做“小布艺”所需要的形状,再在边上缝上漂亮的花边。

如果学生不知道是怎样做的,老师介绍。

2.提出某福利厂准备生产小布艺的问题,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怎样确定小布艺花边的长。

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参与其中,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提醒学生在使用“剪刀”和“针”时要注意安全。

师:福利厂准备成批加工两种小布艺,在加工之前,要把所需的各种材料裁剪好。你们看,他们把小布艺的样子都有裁好了。现在,他们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怎样确定每个小布艺的花边需剪多长呢?小组内合作,利用带来的工具,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办法好!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并提示学生注意要小心使用剪刀和针。

3.交流各组确定(测量)小布艺花边长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各组充分表达不同方法的机会。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表扬方法独特的学生。

师: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确定小布艺花边有多长的?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我们组先做好一个小布艺,再将花边拆下来,用尺子量一量,就知道花边需要多长了。

我们组是用线沿着长方形花布、圆形花布的边各绕一圈,再用尺子量一量线有多长,线的长度就是花边的长。

将花布对折,用线量边的一半有多长,再用尺子量一量线有多长,将结果乘2也能算出来。

我们组直接用尺子量长方形花布的每条边的长,再加起来。

将花布在尺子上滚着量。

4.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

查看更多>>
圆柱和圆锥的教案模板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推荐这篇关于“圆柱和圆锥的教案”的优秀文章。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在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的时候。撰写精良的教案和课件可以避免重要内容被忽略。我们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您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圆柱和圆锥的教案【篇1】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脳2即s表=s侧+s底脳2或2蟺r脳h+2脳蟺r2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脳高即s侧=ch或2蟺r脳h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脳高,即v=sh或蟺r2脳h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蟺r2脳h梅3

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第一课时:面的旋转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鈥?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面的旋转的特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

2、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

查看更多>>
机械运动的教案范文

笔者精心挑选了一篇非常实用的“机械运动的教案”供大家参考,热烈欢迎您的光临,希望我们的网页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老师还没有完成,现在也来得及。编写教案为教师的教学投入提供重要支持。

机械运动的教案【篇1】

机械运动的教案

一、教案背景与主题引入(100字)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在初中物理学科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00字)

1. 知识目标: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关系式和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机械运动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800字)

1. 知识讲解(200字)

a. 机械运动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并分别讲解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复运动。

b. 机械运动的基本关系式: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单的示例,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关系式。

c. 机械运动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算,讲解机械运动的计算方法,包括速度的计算、加速度的计算和路程的计算。

2. 实验演示(200字)

a. 设计实验一:通过利用直线轨道和小车,进行直线运动的实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路径,了解直线运动的特点。

b. 设计实验二:通过利用转盘和小球,进行曲线运动的实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

c. 设计实验三:通过利用弹簧、挂钩和重物,进行往复运动的实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重物的上下往复运动,了解往复运动的特点。

3. 讨论与合作学习(200字)

a.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不同类型的机械运动的特点和应用。

b.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每组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并利用机械运动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 巩固练习(200字)

a. 解答练习题:提供一些基本的机械运动问题,让学生自主解答。

b.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机械运动的相关问题,如运动的稳定性、能量的转化等。

四、教学评价(200字)

1. 自我评价:了

查看更多>>
圆周运动教案
圆周运动教案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圆周运动教案、精选圆周运动教案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