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8篇

周记是一种特殊的记录世界的方式,作为学生,每周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写周记了吧。周记可以让我们更加静心沉淀保持内心的平和和领悟。我们为您特别挑选的“曾国藩日记”一定能够让您惊喜连连,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曾国藩日记【篇1】

曾氏在读书中感悟很多,我们摘选三篇,第一篇,他在读《史记》《循吏列传》很是感慨,他认为官员的一个标准是制定法令,严格执行,识大体、顾大局,而后世却把此项恩惠、温和仁爱作为官员的标准这个是不应该的。角色决定职责,像将帅的职责就要求将帅遵循法律,严明军纪,带兵杀敌,其他都是次要的。不应该把其他的一些标准放进去考核。官员要做的就是秩序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其他都是次要的。第二篇,他在军营中读《左传》,心神不宁。曾氏想在军中处约,但是难以做到。什么是处约?就是简朴自律的意思,曾氏是儒家的忠实簇拥着,孔子所谓“不仁者不可与久处约”。在军营中,大多数人,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权,或为位。是很难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去处约的,基本上是痴心妄想,这是曾氏的一个烦恼。第三篇,读《论语》,所谓“下学上达”,达就是通透的意思,读苏东坡,他希望像东坡先生一样随遇而安,了然超脱。所以曾氏曾给儿子的家信中写到“余所好者,尤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谈胸襟,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这却是曾氏一生最大的一个纠结。”圣贤“与”名利“,两者或许只选一项,那就会好很多,也容易一些。

曾国藩日记【篇2】

初读《曾国藩》,目前只看了第一张对其一生的五次耻辱的故事

第一次: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第二次:“画图甚丑”遭同事讥笑

第三次: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第四次:在长沙“打脱牙和吞血”

第五次:曾国藩的江西之困

这五个耻辱的故事大概总结了曾国藩一生的重要经历,曾国藩早年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唯我独革、愤世嫉俗、矫激傲岸。做起事来手段单一、风格强硬、纯刚至猛、一往无前,因此处处碰壁,动辄得咎。

中年以后,准确的说在为父守孝的三年里,曾国藩终于在与世界的战斗中变圆融了。然而这种圆融不是他本性中所有,是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次又一次跌倒中悟出来的,是从质朴刚子中升发来的。这是曾国藩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所以他的圆融是以质朴刚正为基础的,和世俗的油滑机智比,其境界力量不可同日而语。历经千折百磨之后,曾国藩的初心并无任何变化。他的志向仍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查看更多>>
曾国藩语录,曾国藩名言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3.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5.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6.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7.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8.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10.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11.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家书》

 

14.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5.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6.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17.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8.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1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文正公嘉言钞》

 

20.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1.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22.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2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4.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25.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6.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27.人生莫惧少时贫。

 

28.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9.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3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家书》

 

3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32.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3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4.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35.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文正公家训》

 

36.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7.受不得穷

查看更多>>
曾国藩名言,曾国藩家训

1、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9、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0、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11、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12、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3、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4、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5、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6、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7、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8、甘苦自得。

19、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0、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1、处事宜决断。

22、好谈己长只是浅。

2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5、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6、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27、侍亲以得欢为本。

28、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9、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1、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32、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3、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5、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7、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8、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9、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40、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1、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3、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

查看更多>>
曾国藩名言,曾国藩语录家训

1.甘苦自得。

 

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4.好谈己长只是浅。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9.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1.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2.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3.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5.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6.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8.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9.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2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1.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22.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4.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5.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26.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7.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28.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2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0.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1.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2.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33.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34.侍亲以得欢为本。

 

35.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3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7.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3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9.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40.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1.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

查看更多>>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曾国藩日记、精选曾国藩日记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