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数学小日记1000字优选十五篇#】励志的句子小编推荐一篇关于“数学小日记”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写范文是否真的很困难呢?处理文件是职场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任务,我们不能低估学习优秀范文的重要性。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过年了,叔叔婶婶到我们家来,我可高兴了,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了。
大人们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干着,可我们这些小孩却躲在房间里疯玩。我们正聊得高兴,突然,哥哥指着矿泉水瓶,像发现了新大陆,说:哇塞,你有这么多的硬币呀!姐姐也跑过去,拿起矿泉水瓶,惊奇地说:天啊,这么重,起码也有五斤,里面至少有100元我们数数这里有多少钱,怎么样?好啊好啊。姐姐立刻拍手叫好。我没好气地说:要数你们数,我可没这闲工夫。你不数,这些硬币我们可就瓜分了。哥哥威胁道。这瓶硬币可是我日积月累才装满的,我还是数吧。我马上说。我到出一堆硬币,算起来:1+0.1+0.5+0.1+1+0.5可真烦呀,我不禁埋怨起来,哥哥姐姐却在那儿若无其事地看我笑话。哼,我鼓足劲继续数了起来。滴嗒嘀嗒时间一分一秒得过去了,我才数了一半,我正要休息一下。耳畔传来哥哥的嘲笑声:真是个笨蛋,难道你不会分类吗?我拍了一下脑袋,随机分了起来:5角80个,1角83个,1元107个。开始计算了,80个5角是40元,83个1角是8.3元,107个1元是107元,40+8.3+107=155.3(元)我高兴得将答案告诉了哥哥,他欣慰的笑了。
看来数学不能只用算,我们要用其他(例如分类)方法,令阶梯更加简单有趣。
今天我和姥姥去商店买生活用品。先买了一瓶沐浴露28元,然后买了4块香皂,一块3.5元。我去结账的时候我算了算一共42元,我给了收银员100元,收银员找给我了58元。
算式:28+4x3.5=42(元)
100-42=58(元)
给你一篇《数学故事》读后感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皮豆他们的班里来了一位怪怪老师,自称是外太空最聪明、最帅的一个种族,不过同学们都不信。他还拥有神奇的能力,比如时空转移、和动物沟通等。
这本书的第一章主要讲了“质量及质量的单位”。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克与千克的进率是1000,即1千克=1000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即1吨=1000千克。称较轻物品时可用“克”作单位,称重或很重的物品时,用千克和吨作单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我喜欢数学,你若问我:为什么喜欢数学?我会告诉你:数学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学科,它有非常多的问题等着你去思考,去推敲。一道应用题,不只单单一个方法解答,是有非常多的解答方法。
数学里,也有侦探游戏,它要你去推理,一道复杂的算式或应用题,不要总是用些笨方法,要学会简单的运算。
数学里含有科学的道理、科学里含有数学的道理,数学和科学是紧密相关的。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的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來,但证明却隐藏得极深。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近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小日记
今天是我第一次写数学小日记,我要用文字来记录下我追逐数学的点点滴滴,让这个学科更加鲜活起来。
早上,我准备好了我的数学书和作业本。坐在桌前,我静下心来,开始扑进数学的世界。我第一个目标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上课时老师教了我们几个例子,我印象深刻,觉得解方程好像是在玩一个谜题。
我打开书,仔细阅读了解方程的方法。我发现,解方程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通过运用逆运算,我可以逐步地去消去未知数的系数,最终得到答案。这样,神秘的方程就像被揭开了面纱,变得清晰起来。
我跟着书上的例题,一步一步地解答。起初,我还有些手忙脚乱,常常弄错符号,或是忘记了某一步解题的关键。但是,我不灰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不断纠正错误。渐渐地,我越来越熟悉了解方程的步骤,答案也越来越准确。
午饭后,我继续我的数学学习。这一次,我要学习的是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我打开书,看到了一副图片,上面画着几根线段。我发现,平行线是永远不会相交的,而垂直线则是相互垂直的。我不禁想起了电视上的建筑工人,他们常常使用垂直线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固。
我拿起尺子,在作业本上画下了一条直线。然后,我用尺子在旁边画了一条平行线。通过观察,我发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永不会改变。我又用尺子画了两条相互垂直的线,发现它们形成了一个90度的角度。这些图像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下午,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做数学游戏。我们玩的是一个有趣的数学益智游戏,目标是通过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获得最高分。游戏中有各种各样的数学题目,有的需要计算,有的需要推理,有的需要分析。我们一边互相竞争,一边增加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游戏中,我收获了很多。通过与小伙伴的对话,我学到了新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有时候,别人的思路可以拓宽我的思维,让我想到了以前没有想过的解法。这种合作和交流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晚饭后,我坐在电脑前,打开了一本数学绘本。绘本里有许多有趣的数学故事,用图画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数学的魅力。有的故事讲述了几何图形的特点,有的故事讲述了数列的规律,有的故事讲述了数学家的发现和探索。这些故事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广阔和深奥。
数学小日记就要结束了,我回顾着今天的学习和探索。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我体会到了数学的谜题般的魅力;通过学习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我看到了数学在建筑中的应用;通过与小伙伴一起玩数学游戏,我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通过阅读数学绘本,我发现了数学的广阔和深奥。
数学小日记,记录了我一天的数学学习和探索。数学就像一道色彩斑斓的彩虹,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对数学充满了热爱和激情,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数学的世界将会更加精彩!
【篇一:生活皆数学】
高詹
“生活皆数学”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身处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还是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简单的数字或简单的加减乘除数学运算。开门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的生活开支需要数学,生活及工作中的时间管理也离不开数学,上天揽月及深海探究更离不开深奥的数学应用。
上周日,我和老爸去天德湖公园游玩,其中就有不少数学题呢!刚要出门,老爸的手机响了,原来老爸的朋友已经在天德湖门口等我们了。电话里那位叔叔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到?老爸回答说最多还有二十分钟!“怎么是二十分钟呢?”我不解地问。老爸说:“家离天德湖公园约8公里,我们摩托车时速40,还有路口红绿灯若干估计要等六七分钟,所以测算二十分钟能到啊!”我估算了一下,点点头。游玩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都在骑玩三人自行车,就向老爸要二百元。老爸问我为什么是二百元呢?我掰起手指,很老道地跟老爸说:“一辆三人骑行车押金150元,租金是20元每小时,我们最多骑行两小时,二百元肯定够啦!”老爸听后很爽快地给了我两张“毛爷爷”!我们快乐地骑着三人自行车在人群中穿行,绕行天德湖一圈后,老爸突然问我一圈估计有多少米。我只顾着骑行,哪想着一圈多少米呢?老爸看了看手腕上的运功计步器说,刚才慢跑一圈示数是六千多步,两步幅计一米,所以一圈下来差不多3000米。“还有一种计算法,你自己试试看!”老爸鼓励我说道。我想了想问老爸:“我们骑行的时速大约是多少啊?”老爸笑了笑没有回答。“有了时速,我再测算一圈下来骑行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一圈的距离啦!”我信心满满地说道!老爸点点头,指着路边的铭牌。我看到铭牌上清楚地写着“骑行单程约3公里”。游玩中我们买饮料零食,自然又要用到数学。游玩整个过程差不多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家。真是整个过程就没有离开数学啊!
“生活皆数学”,让我们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数学来管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吧!
【篇二:买西瓜的故事】
林佳韵
那是一个下午,树上的蝉儿不停地发出抗议的鸣叫,我突然非常的想吃西瓜,于是嚷嚷着要和奶奶出去买西瓜,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拉着奶奶去买西瓜。
刚走到市场,就看见好多的瓜摊。我和奶奶走近一个瓜摊,只见那些大西瓜的模样可爱极了,胖嘟嘟、圆乎乎,瓜皮上布满一道道浅绿色或深绿色的条纹,已经切开了的瓜是红红的瓤黑黑的籽,靠近一闻透着一股瓜香,怎样都让人觉得好吃。
“老板,给我挑个熟的。”奶奶说。
“好叻!”卖瓜的小贩敲了敲西瓜然后说“这个包您熟!”他把瓜放在电子秤上:“一斤四块五,6。8斤,30。6元收您30。”“30?这么贵?算了不买了!”小贩一听急了,忙说“别,别!我这可是最便宜的价了,我这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可一斤半六块五呢!”奶奶本来算术就不好,被他这么一说就糊涂了,她向我看了看。我想:一斤四块五,单价也就是4。5÷1=4。5元,而一斤半六块五,也就是6。5÷1。5,我也没细算,想想估计比4。5多。于是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于是奶奶说:“再便宜点吧!”“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亏大了!”于是奶奶付了钱,我兴奋地和奶奶一起拎着装西瓜的袋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把买瓜的过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完后想了想,对我说:“你再算算看那瓜多少钱一斤?哪个便宜?”“卖西瓜的说他那儿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儿一斤半六块五。4。5÷1=4。5;6。5÷1。5=?,反正他那便宜!”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妈妈哭笑不得,用手指在我的小脑袋上点了点说:“你呀!就是一小马虎,6。5÷1。5=4。333……,谁便宜啊?虽然只便宜一点。”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要因为不懂数学而被骗,更不要利用数学去欺骗别人!
【篇三:南京之行】
王海东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近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篇四:拿棋子的奥秘】
徐思涵
星期天,我去邻居小明家串门,发现他正在摆弄围棋。看到棋子,我突然想到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过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奥秘”,便想按照书中的“诀窍”对付他,保准能赢。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每人每次最多拿2个,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种玩法呢?
【篇五:有趣的单位计算】
杨毓萱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奇的计算方法——“单位的乘法”。老师介绍说,在数学上,不仅数字之间可以进行运算,单位名称之间也是可以进行运算的。比如在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公式“面积=边长×边长”来计算。边长的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列出来的单位的算式就是“厘米×厘米”,得到的结果就是“厘米的平方”,也就是我们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再比如要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利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宽高的单位都是“米”的话,那么这个式子对应的单位乘法就可以写成“米×米×米”,得到的结果就是“米的立方”也就是体积单位“立方米”。用字母来表示单位的话,就更好理解了。前面这个体积公式对应的乘法算式就是“m×m×m=m3”。单位的乘法就和我们字母的乘法计算非常相似。听了老师的这一番话,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的关系,原来这种对应的关系是由这样的“单位乘法”计算而来的啊!数学世界简直太奇妙了。老师在最后还介绍到:“单位之间不仅可以计算乘法,还可以计算除法,大家兴趣可以自己课后去研究。”通过这节课,我对单位的计算来了兴趣。回到家,我立刻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老师课上介绍的“单位乘法”用体积公式来举例子,体积的计算除了“长×宽×高”以外,还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啊。要是这样来计算的话,对应的“单位乘法”应该就可以是“平方米×米”。这可该怎么计算呀?我不禁犯起了嘀咕。对了!单位的乘法就和字母的方法差不多,把它们都改成字母来试试!这样的话“平方米×米”就可以写成“m2×m”得到的结果应该是“m3”。哇!真的又变成了之前的体积单位立方米了!这种乘法简直太神奇了!
老师说过,单位之间还可以算除法呢,这会是怎么计算的呢?我赶紧从书中找来一道除法的应用题。“甲乙两地之间距离300千米,一辆汽车用了5小时走完,这辆汽车的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根据题目,我列出了算式“300÷5=60(千米)”。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对应的“单位除法”就是“千米÷小时=千米”。很明显,“千米÷小时”不可能还是“千米”啊!哪里出了问题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最终,我不得不来寻求爸爸的帮助。听了我的疑惑,爸爸微微一笑,提醒道:“这里路程÷时间=速度,一般我们把速度说成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其实速度的单位应该写成‘千米/小时’。还记得这个单位吗?”看到这个单位,我眼前一亮!对,以前学过这样的复合单位!这样一来,原来的算式就有结果了。“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和这个单位类似的还有“元/千克”、“米/分钟”……它们都是由“元÷千克”或者“米÷分钟”计算得到的。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迫不及待的和数学老师分享起我研究的成果。老师看到我的成果,十分满意。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又把我问愣住了。老师问,你知道“千米/小时”中这个“/”是什么意思吗?看着我一脸的疑惑,老师给了我提示:分数在生活中又可以被我们写成的形式,中间的“/”其实就是分数线的另一种写法。我明白了!“千米÷小时”如果写成分数就是“”,然后写成像那样的形式就变成了“千米/小时”了!原来这个“/”就是表示分数线!原来这个单位还是由分数演变而来的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数学的世界奥妙无穷,我觉得数学就是一条四通八达的路,有的知识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背后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篇六:巧数大米】
李乐晗
今天,爸爸给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算出1千克大米大概多少粒。我很不屑的跟爸爸讲:“数数啊,太小儿科了,幼儿园就会啊!”“你确定吗?”“确定+肯定!”说干就干,爸爸赶紧拿来1千克大米给我了。
我接到任务,拿来淘米的篮子,把米往里面一倒,站着立刻就开始了数米的工作1,2,3……188,189,190……哎呀,站着数真累,这么多,我拿个凳子坐下来数,255,256,257……终于,坐着我也数糊涂了!看来爸爸这项工作不是个简单的差事,是我太轻敌了啊!不行,我得想办法,这样数下去天黑也完成不了!
我开始冥思苦想,到底怎么数才能很快完成呢?爸爸过来了,很挑衅的问我“李乐晗,你米数完了吗?1千克大米大概多少粒啊?”我很惭愧的低声说:“没呢,原来一千克大米这么多,越数越糊涂。”“爸爸就是跟你说大概多少粒,大概啊,审题不清,这样吧,我给一部电子秤协助你,给你20分钟,你估算一下大概多少粒!估算你们不是学过了吗?”爸爸说完,我有一点小庆幸了,原来只要估算就可以了!可是又该怎么估算,我该从哪里入手呢?
时间已经过去4分钟,我看着爸爸给的电子秤发呆。就在我一筹莫展时,突然想到,爸爸给我一部电子秤肯定就是提示我,帮助我。一瞬间恍然大悟了,我可以先称出10克大米,然后再数出10克大米的数量啊。于是我开始称10克米,但是称10克大米时秤老是跳来跳去。爸爸又提醒我,米太轻了,让我加点米试试。当我加到20克时,秤很稳定,可是20克大米颗粒数量还是挺多的,要在爸爸规定的时间数完还是有可能来不及。
就在我担心时间不够时,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饮料瓶盖子。哈哈哈,我有更好的办法了。我可以将盖子装满,数数里面多少粒。然后20克装多少盖,那20克大米就知道多少粒了呀!很快一盖子数好,刚好30粒。我将20克大米用盖子盛,一共盛了28次。这样得出30×28=840(粒),我能求出20克大米大概840粒,接下来1千克大米的数量就迎刃而解啦!
我用1000÷20=50,求出了1000克大米有50个20克。再接着用840×50=420xx(粒),很快我只花了7分钟就算出来啦。我开心的告诉了老爸答案,爸爸说:“是啊,数学的技巧可大着呢,要学会动脑筋哦!”“嗯,是的!”我连连点头,满满的收获与成就感!
【篇七:铺设瓷砖引发的思考】
徐胡嘉
新房子要铺瓷砖,爸爸、妈妈与我商量,如何铺出美丽的图案,把地面铺得更漂亮。于是我们三人设计了不同的图案,经过民主投票,我设计的方案通过。根据设计方案,爸爸、妈妈买了不同形状的瓷砖。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生活中的数学”,铺瓷砖这个生活现象一定也包含数学知识吧!为什么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密铺,一定是密铺,密铺原来在这里!
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几种或几十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又称做平面图形的镶嵌。
例如,正三角形。众所周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通过实验和研究,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比如正四边形(正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所以正五边形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所以七边形不能铺满地面。
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内角的整数倍为360°的倍数时,是可以密铺的。
经过分析与研究,我们得出结论: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据可查资料显:可单独密铺的图形有以下四种情况:(1)任意三角形、任意凸四边形都可以密铺;(2)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单独用于平移密铺;(3)三对对应边平行的六边形可以单独密铺;(4)目前仅发现十五类五边形能密铺。
通过家里铺瓷砖这件事,我还知道圆形不能密铺,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是能密铺的。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有数学。
【篇八:马小跳学数学】
杨奕
一天下午放学后,马小跳带着杜真子到他家楼下,看见几个爷爷奶奶正在讨论着什么有趣的话题。
“你们两个来得正好,我正在让他们帮我开动脑筋算一算最后一次钓鱼是应该是什么时候,可似乎没有人知道,马小跳你来试一试。”
马小跳从马爷爷眼神里读到了挑战,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杜真子一听,高兴的说:“什么问题啊?我来试试。”
马爷爷说:”我从5月1日起单周一、三、五和双周二、四每天外出钓鱼直到6月底,那么最后一次钓鱼是星期几?”
马小跳第一直觉就是拿出自己的草稿纸算一算,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安排,总能找到答案,可是大家都等着呀!
杜真子不愧是数学达人,她说:“爷爷,这问题我能解决,在课外辅导练习卷中有过类似的题目。”
“好啊,你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呢?”爷爷笑着问道。
“5月、6月共有61天,5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那么61÷7=8(个)……5(天),共钓了8÷2=4个单双周,剩下最后5天单独计算。”
马小跳接过话头,说:“单周星期一、三、五钓鱼,所以最一次应该是在星期五钓。”马爷爷满意地点点头。这时王奶奶凑上前说:“马小跳,我从下星期开始学习老年舞蹈,一共要上60节课,每单周一、三、五各上一节课,双周二、四各上两节课,下周一要去办理报名手续暂时不上课,请你也帮我算算最后一堂舞蹈课星期几上。”
“简单。”马小跳双手环胸得意的说:“那么第一周只上2节,单独算;60节只剩下58节了,从双周开始计算,以后每双、单两周上7节(每个单周上3节,每个双周上4节),那么58÷7=8(个)……2(节),共上了8个双单周后剩下2节,那么最后1节舞蹈课应该是单周星期三上。”
马爷爷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马小跳,小脑筋转得挺快的,真不错!”王奶奶微笑着,不禁伸出双手鼓起掌来:“马小跳和杜真子,你们太棒了!”
新房子要铺瓷砖,爸爸、妈妈与我商量,如何铺出美丽的图案,把地面铺得更漂亮。于是我们三人设计了不同的图案,经过民主投票,我设计的方案通过。根据设计方案,爸爸、妈妈买了不同形状的瓷砖。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生活中的数学,铺瓷砖这个生活现象一定也包含数学知识吧!为什么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密铺,一定是密铺,密铺原来在这里!
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几种或几十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又称做平面图形的镶嵌。
例如,正三角形。众所周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通过实验和研究,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比如正四边形(正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所以正五边形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所以七边形不能铺满地面。
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内角的整数倍为360的倍数时,是可以密铺的。
经过分析与研究,我们得出结论: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据可查资料显:可单独密铺的图形有以下四种情况:(1)任意三角形、任意凸四边形都可以密铺;(2)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单独用于平移密铺;(3)三对对应边平行的六边形可以单独密铺;(4)目前仅发现十五类五边形能密铺。
通过家里铺瓷砖这件事,我还知道圆形不能密铺,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是能密铺的。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有数学。
过年了,我去外婆家,外婆问我要吃什么?我说想吃火锅,外婆说:好呀,我带你一起去菜场买菜,让你也当当家哦。我说好呀,说着就和外婆一起去菜场了。
一到菜场,哇,这个菜场真大呀!人真多呀,真是人山人海啊!我拉紧外婆的手,怕走丢了。我们先去买各种各样的丸子,那些丸子是一样的价格,都是19元一斤,我和外婆每样都挑了一点,一称是一斤半,外婆让我算算多少钱,我是这样算的,一斤是19元,半斤是19的的一半,用19除以2等于8.5元,8.5元加上19元一共等于27.5元,外婆摸摸我的头说不错。接着我们有往前走,看到有卖鸭血的,我说,妈妈最喜欢吃鸭血了,外婆说那我们买点吧,我们买了2块,是1000克,卖的阿姨说:我来考考你,鸭血是5元一公斤,你算算要付多少钱?我歪着头想了想,说:1000克=1千克,1千克=1公斤,那就是1*5=5元。阿姨夸我真聪明。接着我们又买了很多其他的菜,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了,我们提了好多菜回家,真累呀。
通过这次买菜,我将学到的知识用到了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呀,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学习。
生活中有许多要用到数学的事。
比如每次去老家,老爸开着车,我总是会问从杭州到老家多少公里?老爸告诉我大概75公里,一般不堵车的时间要花50分钟。他接着又问:“那么每小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啊?”这个题目可难倒我了,我决定先算每分钟,是1.5公里,然后再乘以60,知道每小时90公里哦,这速度真是快啊,当然现实中还有红绿灯和堵车。难怪每次我们都是1个多小时才到的,老爸这是故意给我出了个难题么,还是个小数运算。
昨天我和妈妈去买洗衣粉,一种是1.6千克的,7.3元,另一种是两千克的,8.6元,买哪个划算呢?有计算器就可以直接除,要是没有呢?两千可是整数,我先算两千克的这一种,每千克多少元:8.6÷2=4.3(元);2千克=2000克,1.6千克=1600克,2000-1600=400(克),400克是多少元呢?我先算100克是多少元,4.3÷10=0.34(元),0.34×4=1.72(元),8.6-1.72=6.88(元),7.3>6.88,所以1.6的那一种贵。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小茵,我会‘摩法’,你信不信?” 我迫不及待地问;“什么?你会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这样:你打开一本书,我能借魔力,说出哪边是偶数页,哪边是奇数页。”爸爸神气地说。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当场示范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着书,当爸爸叫了一声“停”,我就停下翻书。爸爸语气略带神气地说;“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我计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对了耶。
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玩牧场的时候,我看见小精灵的牧场的奶牛和兔子是生产期,可以生产牛奶和小兔崽,可是她的动物是饥饿状态,要添加牧草才能生产,我毫不犹豫地帮他添加了31棵牧草,牧草每棵6个金币,31*6=186(金币),共花了186金币,然后我帮小精灵的奶牛和兔子都抓去生产,共收获了3桶牛奶和4只小兔崽,每桶牛奶可以卖55个金币,每只小兔崽可以卖39个金币,牛奶收获了3桶,55*3=165(金币),小兔崽收获了4只,39*4=156(金币),165+156=321(金币),一共收获了321金币,321-186=135(金币),除了添加牧草花去的金币,赚了135个金币呢!
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日记”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周记是一种特殊形式,用来记录我们的想法和感情。相信大家在读书时都写过周记这种小作文。周记能够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好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请将本网页加入收藏夹,以便后续查看!...
写周记是学生时代最经常的写作练习。相信大家都有写周记的习惯吧。但是现在您是否正在为写周记而烦恼呢?如果您对“数学日记怎么写”感到好奇的话,那么这篇文章一定适合您,仅供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周记是将自己一周发生的事情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的方式,写周记这种经历大家都经历过吧。写周记是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好方式。为了让你更好地了解“小学生日记”励志的句子进行了系统整理,非常感谢您参阅本文!...
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制作的有关“四年级数学小日记”的内容,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周记是记录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许多老师都会让学生写周记。这是一种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职业认知水平的方法。...
我们写周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记录自己在这一周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来传递知识信息。比如,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学到的新知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与同学、同事之间的讨论和合作成果。其次,周记也是我们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周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人的意见...
撰写一篇出色的周记需要在叙事后注入感情调味。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周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生活的美好与不足。你是否了解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周记呢?本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篇杰出的“小动的日记”作品,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陈俊杰 一天,我跟爸爸去体育馆跑步,体育馆的跑道是红色,一圈一圈有好几个跑道。在跑步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各个跑道的起跑线不在同一线上,...
周记写作是一项可以记录个人当时想法的一种方式,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吧。通过写周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反思。那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可以借鉴的周记呢?今天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数学小日记”的优秀文章,希望您能够将此页加入收藏夹,以便下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