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精华四篇)

希望你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它可以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大众哲学读后感”的内容。阅读是一种让人心境宁静、拓宽知识面和培养才华的方式,而这位作者的作品则成为了我们忠实的朋友。读后感则是你表达与书籍互动的方式。希望这些视频能够让你更全面地了解该行业的最新动态!

大众哲学读后感 篇1

《大众哲学》读后感简单的学问,高深的学问-哑铃-20xx.4.7

看到这本书,稍有诧异!书籍本身简单易懂,但是习惯了横向的排版,纵向排版看着还是有些不习惯。书还没读完,先谈谈粗浅的感受。

5000年的华夏历史绵绵悠长,中国作为远东重要国家,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和哲学思想,虽不成完整的哲学体系,却大多通过感性和实用的言语去解决人们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很多人从西方哲学的角度看,中国没有哲学体系,只是有一些哲学的思维片段。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通过几个字、几句话,完全被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无从知晓。 3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时期,如何将人们从传统的思想中解放出来,理解并接受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是一个难题。那时候的中国,不似现在,但凡你上过大学,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30年代的中国,除了上海这种大城市,了解西方哲学体系的应该相当少。所以作者结合中国哲学的形式,通过浅显易懂的生活化场景解释和分析,将西方哲学思想引入到中国大众,有旧瓶装新酒的意思。 我们现在有不少专家学者,总是给我们将些高深的学问,嘴里冒出的大多是专业的词汇,搞得人们云里雾里。深究起来,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真正的大家,能够将高深的学问通过最简单的语言和场景去描绘,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来龙去脉,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高深的学问,只有故作高深的学者。哲学究其根本还是为了解决人类的根本性问题,却不知被人们理解为不踏实生活虚无缥缈的理论研究。现在,读书,尤其阅读哲学书甚至成了一些人嘲笑的事情。不知该说点啥,啥也不想说。 大学读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死记硬背的时候居多,也很少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读这本书,细细回味每一个观点的真正内涵,体会生活场景的应用,倒也有不少的收获。哲学是为解决人类终极问题而生的,我们看书最终还是要消化融入在自己的生命中,否则看多少也是白看不是?

大众哲学读后感 篇2

《大众哲学》这本书,全书分为四个

查看更多>>
鲸鱼哲学读后感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鲸鱼哲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鲸鱼哲学读后感(篇1)

我用了 3 天时间读完了整本书。虽然书中的文字不多,但是带给我的启示却不少。

本书从海洋公园驯鲸师对鲸鱼表演的训练入手,将本次训练的原则延申到日常管理工作、子女教育、夫妻相处等需要与他人沟通的场合。全书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猫捉老鼠”和“鲸鱼哲学”。

“猫捉老鼠”代表了传统的管理手法:没有问题出现的时候,管理者并不会特别关注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只有某人或者某事出现问题的时候,管理者才介入。结果管理者变成了一个“专挑别人做错的事”这么一个角色。

而“鲸鱼哲学”代表了另外一种手法:管理者不能忽略下属的优秀表现,而应该及时地抓住机会给下属以肯定和表扬,将自己变成一个“关注别人做得正确的事情”的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鲸鱼哲学”这种做法也产生过困惑:“如果我的下属在工作中犯了错误的话,我难道就忽略掉他的这种错误的行为吗?”但是本书的作者早就预见了读者的困惑。

同时,作者将管理者对某人或某事的态度分为四类:无回应;消极;指示调整;积极。当管理者面对下属的错误行为时,笔者建议调整指令:

1、尽快、清晰而不带责备地指出错误;

2、解释错误的负面影响;

三。如果可能的话,把错误归因于没有把任务解释清楚;

四。详细解释任务,确保对方理解;

5、表达你对当事人仍然充满信任与信心。

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让下属知道自己的行为有问题,同时也省去了他的自尊心,给了他改进的机会。作者在书中提到,“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注意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这要求作为一名管理者,对于下属的正确行为万不可视而不见,对于下属的进步必须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下属才能不断地改进他的行为。

书中的观点充满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最著名的行为主义公式是s-r,即:

刺激 — 反应。这也是书中所说的鲸鱼训练师在训练鲸鱼时采用的手法。延申到管理是通过肯定,承认为积极的强化刺激,通过忽视,冷漠为消极的强化刺激。

但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过于机械的做法长期受到人们的批评。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在这一观点诞生时就对其进行了批判。因此,书中“鲸鱼哲学”的做法并不是管理中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对于那种对员

查看更多>>
哲学大纲读后感汇总3篇

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篇有关“哲学大纲读后感”的文章,烦请您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读完作品,我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哲学大纲读后感 篇1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是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提倡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而成为与陈独秀齐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1919年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以后又有《章实斋年谱》及大量历史考证文字发表,在学术界的影响逐渐扩大。1928年至1930年任中国公学校长。1930年重回北大任教,不久担任北大文学院长。1938年出任驻美大使,1942年卸任,仍留居美国,始用力于“《水经注》案”考证。1946年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旅居美国。1958年回到台湾任中研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胡适从其再造中国新文明的立场出发而治中国史学。他认为创造中国的新文化要从四个环节下手:(一)研究问题,即认识国情,认识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二)输入学理,即借鉴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知识、经验及其理论、方法。(三)整理国故,即批判地总结我国过去的文化历史。(四)再造文明,就是在前几个环节的工作基础上,创造中国的新文化,这是根本目标。胡适一生的学术工作,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整理国故的工作,因而也都可以归入历史研究的范围。他在学术界的主要影响,也是在历史学领域。兹选其几种代表作,略为介绍。(一)《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于1919年2月出版,此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胡适在该书《导言》中指出,中国哲学是世界哲学中的东方一支,与西方哲学处于对等的位置。从而打破了西方学者一向宣扬“中国哲学不属于哲学史”的谬见,确立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胡适还在《导言》中提出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为后学者指了门径。此书之所以大受欢迎,以至于一班再版,实由于它方法上的创新……

哲学大纲读后感 篇2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著 / 肖伊绯整理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

查看更多>>
大学读后感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大学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读后感 篇1

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压迫。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

当初我刚考进这所大学时,因为专业是被调剂的,心中也就不平衡,对学校充满了抱怨与不满。对学习不是很上进,整天在学校无所事事,不是看小说,就是跟朋友们聊天,将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还有的就是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会半途而废。到了期末考试时,由于平时的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导致期末成绩出来不理想。等到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深深的感悟到我是多么的不懂的珍惜着美好时光,有这么好条件让我读书,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此我深深的反省,要好好的借此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扩大自己的视野。另外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真的是要经历磨难才懂的自己身边的幸福,这样才明白自己比别人是多么的幸运。所以我们要积极追求光明与知识,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对大学,人生充满热情,活力。

大学读后感 篇2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吧!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习的楷模高尔基!让我们学习他那勤于学习、善于写作、敢于斗争的优秀品质!这就是高尔基上小学时,家里非常得穷,连一件新衣服也买不起。于是,他只好穿着他妈妈的皮鞋和外祖母的外套,还有黄色的衣衫,散脚的裤子,这样一身五颜六色的打扮去上学。因为高尔基的生活很困难,所以他只能用捡垃圾来维持生活。那时,穷人是很被别人鄙视的,所以一些富家子弟就经常嘲笑高尔基。然而,高尔

查看更多>>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大众哲学读后感、精选大众哲学读后感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