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苏教版识字教案
苏教版识字7教案十四篇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是推进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必要途径。基于您的需求励志的句子为您提供了一份全面的“苏教版识字7教案”,我们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还需要您自己决定!

苏教版识字7教案【篇1】

1.抽读生字、新词(用卡片)。

1.观察书上第9页右侧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边看边说说。

2.组织学生交流看到的事物,老师随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竹篮 箩筐 筷子 茶叶 菠萝 兰花”,词语出现的先后顺序随学生的交流 )

1.让学生借助语文书上词语上面的音节各自认真拼读,要求同第一课时:

(1)拼读准确;

(2)用红笔在书上标出容易读错的声母、韵母、声调,准备做小老师给大家指点。

2.老师逐张出示5个生字的卡片,请小老师领读。再请小老师指出这5个生字中容易读错的音节,老师及时肯定,并特别指点:“茶(chá)”是翘舌音,不能读成“cá”,“箩”、“筐”、“筷”都是三拼音节,让学生再读,读中巩固。

3.请学生开火车领读刚才贴在黑板上的6个词语,发现读错,及时请学生点出并纠正,老师引领学生关注“筷”这个字是本课的二类字,它是个形声字,“筷子”的“子”读轻声,并让学生及时巩固读。

1. 布置思考:如果请你把黑板上的6个词分成两组,你认为该怎么分?为什么?

2. 让学生上前将黑板上的6个词语调整重贴成两组,并让学生说明原因(第一行词都与竹子有关;第二行词都与花草有关),接着让学生读读调整后的两组词,读中检测合理性。老师再次及时肯定学生积极动脑,善于发现。

1. 组织学生看书上第9页上的一组图:

(1)布置各自观察、思考:从这组图你又知道了什么?你有好办法教小朋友区分清楚“竹 艹”这两个偏旁吗?

(2)组织学生交流,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并因势利导,从而让学生明白:

☆ 这组图通过“实物图 → 古文字(象形文字) → 偏旁”告诉了我们“竹 艹”这两个偏旁的由来。

☆ 要区分清楚这两个偏旁,可以想想实物图,“竹”字头,像两组竹叶;“艹”字头,像平地上长了两棵草。

2. 组织学生读书上的两行词,看看:这两行词语中带偏旁“竹”或“艹”的字,偏旁是否用对?(组织交流,及时肯定)追问:由此你们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1. 出示接下来要写的生字“篮 茶 菠 萝”,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观察这4个生字,看看他们的共同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识字3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写好教案,才能营造完整课堂教学。今天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苏教版识字3教案”的深度分析文章,我相信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

苏教版识字3教案 篇1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本课是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的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质朴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科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谚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想考考你们。如果你迷路了,你知道可用什么办法辨别方向吗?你们知道蜻蜓低飞预兆什么?如果想知道赶快读识字8的谚语吧!

1、要求读准字音,流利地读谚语。

2、在文中画出本课所需要认记的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三、检查汇报:

1、教师出示识字卡,学生认读。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认记)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学生再读课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当引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韵律美。)

3、全班交流读后的收获。

4、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机指导。

五、课内升华:

小组擂台赛,交流课前搜集的谚语,看哪一个小组搜集的谚语多!

六、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汉字结构及占用字格的位置。

2、学生认真描红和临写。

3、教师个别巡视指导。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意味深刻的谚语等着同学们去收集,希望同学们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趣味作业:

把今天学的谚语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苏教版识字3教案 篇2

师: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小衣服小裤子,你猜,我们要玩什么游戏了呢?

师:这里有一条裤子,上面有一个陌生的字宝宝,老师来介绍你们认识一下吧!

师:它叫“包”,它说很高兴认识你们!你能和它打个招呼吗?

生:你好,包。我叫“xxx”,很高兴认识你!(找两三个小朋友打招呼后,再齐读)

师:小朋友们真有礼貌!认识现代的包,再来认识一下古时候的包吧。(画象形文字)谁还可以给他介绍几个新朋友呢?

师:我还要偷偷

查看更多>>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通常老师在备课时会仔细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的精心编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提高教学的效果。为了做好教案和课件的编写工作,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另外,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避免杂乱无章。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案和课件,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希望以上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教师们在备课工作中取得成功!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多读书,可以与主人公卑可怜之人,笑可鄙之士。读书是超越时空间的邂逅。你会感受李白攀登天姥峰的潇洒;杜甫登临五岳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1

词两首

1、会背诵、默写、解释这两首词。

2、《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这首词写出了词人郊游时的愉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

4、《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作品,张志和,号“烟波钓徒”。

词中了描绘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

5、《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穿了蓑衣,戴了斗笠,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透露出词人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6、《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知道的词牌还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沁园春、西江月。

4、兴尽:兴,兴致。

尽了兴致,游兴得到满足。 不须:不必,不一定要。

日暮:夕阳西下 沉醉:大醉 藕花:荷花

5、拓展:

(1)与荷花有关的诗句(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垂钓的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孤

查看更多>>
苏教版三角形教案15篇

课程设计和教学材料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编写优质的教案是展现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引领您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了解“苏教版三角形教案”。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们咨询,我们乐意为您提供帮助!

苏教版三角形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会推导概括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2、发展性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分析推陈出新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目标多途径探索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自己动手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用具:三角形纸片、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猜想

出示一幅由各种图形组成的房子。

师:这座房子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你会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吗?怎

么算?还有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没学?(三角形)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角、边、高)

到底谁猜得对,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二、实践操作,探索问题:

师:小明也想拼一座房子,可他手上只有一堆三角形的拼板,这可怎么呢?你们能帮他想想办法拼一拼吗?

分组拼板: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都有一副像小明手中的几个三角形拼板,一起动手拼一拼。

2、请一组派代表来说说怎么拼,并上台拼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真利害,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只有三角形你们也能拼出房子来,怎么拼的,发现了什么?

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是两个三角形就可以了吗?(强调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你能举个例子吗?

说明了两个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三角形教案【篇2】

一单元回顾:

一单元上完了,觉得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

特整理如下:

1、算角的度数时,不要在数据后面漏了o

2、画高的时候要强调不能凭经验画,一定要用直角画,并做好直角标记。

3、选择三条边能否组成三角形,除了写出这样的三条线段长度,更要在旁边写上判断理由,如:3+454、要让学生区别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和普通纸上画三角形的不同方法,不能混淆。画出的钝角三角形,最好把该钝角的度数标出来以确认;(直角已经强调过了)画出的等腰三角形要把两条相等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识字教案
苏教版识字教案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苏教版识字教案、精选苏教版识字教案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