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古诗# #三年级绝句唐杜甫古诗#】作为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应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下是针对三年级杜甫绝句古诗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齐读)
2、指句读“绝”。
3、指生说记字方法。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4、扩词:绝技、绝活、绝招。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3、自由练读,注意节奏。
4、师生合作,接读。
5、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6、指名一对同桌读。
7、男女生接读。
8、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9、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
三、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2、学习第二句诗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
(2)在读课文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画西岭)
(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组词。
加一点:“今”变为“令”,组词。
现在我们给“令”加偏旁,按学生的汇报板书:岭、铃、羚、领、玲等,口头组词。“令”字变成“含”(变的过程中说:大家看,令字一点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师: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镶嵌在窗框里一样。(教师边描述边画窗框)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师贴船)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去哪儿的船?(东吴)我们一起来背一下百家姓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吴是一个姓氏。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
(2)所以从东吴来的船只路途遥远,诗中用一个词---万里。现在同学们能明白这句诗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时,横变提,而且右半部不出头。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三、四句诗。
四、背诵古诗
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
(1)自由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齐诵。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相信同学们会利用这种学古诗的方法学会更多更好的古诗,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目标:
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题意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他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绝句。(板书课题,齐读)教学生字:绝。(观察生字的结构、偏旁,说说书写注意点。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一起书空、描红)。
(二)简介作者。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赏外界的景物。把他所看到的美景写成了这首《绝句》
(三)简介绝句
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今天学习的这首,每一行有七个字,称为七言绝句。
(四)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一)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
(三)指名朗读,注意节奏。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
(四)学习生字
出示诗中有两个多音字-----行、泊先读准这两个字在诗句中的读音:一行[háng]白鹭上青天。门泊[bó]东吴万里船。再读它们的另外一个音,给它们分别组个词。师总结:碰到多音字,我们要学会辨别,在不同的句子中读准它们的音。再来读这两句诗,把字音给读准了。
(五)读诗句。
扫除生字障碍后学生再读古诗、指名读、小组读。这首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呢?(生讨论,自由表达)借助课件一一介绍。黄鹂鸟:也叫黄莺,羽毛黄色,嘴淡红色,喜欢在春天里鸣叫,叫的声音很好听。白鹭也是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千秋雪:很长很长时间里不融化的积雪。万里船:从很远很远地方来的船只。
同桌互读,全班读。
三、想意境,悟诗情
(一)播放意境图一:春天来了,新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唱歌。
1.如果把诗配上画,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
3.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这黄鹂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些什么呀?(学生想象说话)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枝头歌唱,这是诗人看到的近景。
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二)播放意境图二:一行白鹭轻盈地飞向蓝天。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理解“青天”:同学们,我们刚学过《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拉萨天空的颜色。——“蔚蓝、瓦蓝、湛蓝”,是啊,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天空就像拉萨的天空这么蓝。在诗人的笔下,这样的天空就叫做——青天。
指名说诗句意思。
3.齐读诗句。
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这是诗人看到的`远景。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三)体会诗境
1.你找到了诗中的表示颜色的字吗?
2.练习说话。
诗人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美好的画面。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齐读一,二句。
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四)播放意境图三:推开窗子,远方有雪山。
1.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
2.交流:对这句诗,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谁能帮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窗含:要想理解这两个字啊,我们不妨来体会一下作者是站在哪儿在看外面的世界。(生:窗前。)我们透过窗儿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你透过窗子看到了什么?(生根据自己所见表达)
真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幅画还有画框呢!
这画框是什么呀?(窗框)[体会:这美妙的景色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孩子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去看看窗外千变万化世界,你会看到很多美好的画面。(教师出现三幅镶嵌在窗框中的美景)(出示窗框中雪景)这样说来,这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就像是镶嵌在草堂窗框中的一幅画。
3.指名说第三句意思,读诗句。
(五)播放意境图四:江边停泊着船只。
1.交流:你知道江边停靠的船只是从哪里开来的呢?它们已经行走多远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呢?
2.(东吴)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诗中用一个词---万里。“万里”---路途遥远。
3.生说诗句意思?
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三、四句诗。
4.第三,四句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我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四、背诵古诗
回顾全诗,诗人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全诗意思。
自由背诵古诗。指名背诵。齐诵。
五、迁移运用
这首诗除了抓住景物特点来写,还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叫作对偶。诗圣杜甫还写过很多诗,我们再来看他写的另外一首《绝句》。出示课件。
六、课堂练习
青天:
千秋:
泊:万里船:含:
七、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你想象中的画面。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绝、鸣、岭、泊”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并会默写。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记得我在读书的时候,有位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谜语,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可是我们一时猜不出来。你们想不想也来猜一猜?
2、在黑板上斜着往上画一行白鹭,让学生用一句诗来说谜底。
3、告知谜底,揭示课题。
(谜底:一行白鹭上青天。课题:绝句)
4、简介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今湖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5、回忆学过的杜甫的诗,练习背他的另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呢?赶紧翻开书读一读吧。
二 、指导自学(按上节课的方法学习)
1、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理解诗句意思。
(3)想象诗句画面,背诵古诗。
2、根据以上方法自学古诗。
三、检查自学情况,合作探究,质疑释惑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出示抄有诗歌的小黑板,检查自读情况,相机纠音。
3、采用多种形式读诗:
拍手读、摇头晃脑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读
4、理解字词意思:
鸣:叫的意思。 青:(让学生选择)蓝色。
千秋:许多年。 万里:来得很远。
泊:停。 东吴:地名,在现在的江浙一带。
5、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6、谁来说说诗句意思?
(窗外翠绿的柳枝上,有两只黄鹂正在唱着动听的歌,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蓝蓝的天空。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远处西边的山岭上,积了多年的雪还没有融化,门前的江边,停泊着来自遥远的东吴的`船只。)
教师小结:诗句中的一个“含”字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在屋子里向远处眺望,这窗户好像画框,远处的山,蓝天下的白鹭,柳树上的黄鹂,门前的大船,都镶嵌在画框里,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画。作者写前既不写题目,写后也不想写题目,干脆用“绝句”做题目了。
7、想象说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看到这么美妙的画面,你听到了什么悦耳的声音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一边唱一边跳的情景。
黄鹂会说些什么呢?看到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会怎样?你的心情呢?
8、轻松、愉快地读诗。
9、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唐朝当时发生了战乱,江河不通,被军队占用,老百姓保受战乱之苦。那一年,战乱被平息了,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当时心情特别好,就靠在窗前,欣赏窗外的景色。当他看到来自东吴的船,你知道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吗?(更高兴,感到欣慰和振奋)
10、再次感情读诗。
四、指导朗读背诵,想象画面
1、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教师引读:看着课文插图,此时,你就是杜甫,你就靠在窗前,欣赏窗外的景色,看到这些,你禁不住吟唱起一首诗来——《绝句》
这首歌里,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黄、翠、白、青)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你就是杜甫,你为自己写出了这么一首诗而感到兴奋,于是,你情不自禁地大声地读起来——
2、合上书,读着《绝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美丽景色?
3、指名上台拿话筒比赛读。
4、齐背古诗,边背边做动作。
5、每组派一名选手上台比赛背诗。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练习默写古诗。
六、课外作业:
课外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写在采集本上。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通过结构化的计划和安排,帮助我们创造性地决策,以达到教学目标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下是师傅整理的杜甫的绝句古诗及其拼音,供大家参考和分享。
古诗绝句 杜甫(dù f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liǎng gè huáng lí míng cuì liǔ) 一行白鹭上青天。 (yī há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tiān) 窗含西岭千秋雪, (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 门泊东吴万里船。 (mén bó dōng wú wàn lǐ chuán) 译文: 好查网小编为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熟悉的古诗。古诗主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被认为是好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两首绝句《黄鹂鸣翠柳》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杜工部集》中创作的12首绝句之一。这首诗描绘了江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深思。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意思的简要整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生动描绘草堂周围秀美景致的名篇,以下是这首古诗的全文、详解及赏析:
⬘ 古诗绝句杜甫的诗意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
杜甫的古诗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杜甫绝句的诗意 《绝句》 作者: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